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儀

邊疆集市互惠互利,本是對兩國都有益處的好事。爲了秦恆,建安帝竟不昔以此相脅。竟是存了只要結親不成便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扶持秦恆的心意昭然若揭。

若是換做自己,大約也只能這麼恩威並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來換得兩國的錦繡前程。對國書裡寥寥幾言的無奈之語,崇明帝並不打算放在心上。

將國書壓在玉鎮紙下,崇明帝含笑向秦恆請茶。他撫摸着自己無名指上一枚帝王綠的玉扳指,露出和煦的笑容。

“貴國皇帝陛下的意思,朕已盡知。兩國聯姻茲事體大,又關係着兩個年輕人的終身大事。容朕暫且三思,待過了太后娘娘千秋聖誕,自然給太子殿下回個準話。”

意料之中的事情,崇明帝並不覺得自己是聯姻的上佳人選,秦恆並不在意。他不順着崇明帝的話起身告辭,而是轉而稱讚起了花廳內的菊香。

瞧着秦恆這樣鍥而不捨,崇明帝大感頭疼,又不好再下逐客令。他向炕桌上那盤未下完的棋遙遙一指,轉而揭過了話題,向秦恆笑道:“這是前日與大公主下的一盤殘棋,太子殿下可有興趣?”

建安帝行事粗獷,秦恆自小養在他的身邊,父子二人性情卻大相迥異。

秦恆於武學沒有天份,不過會幾招保全的招數。到是琴棋書畫上有些造詣,時常自己對照孤本研修。

聞得崇明帝垂詢,秦恆謙和地起身,走到炕桌前,在崇明帝下首落坐,自然而然觀看起了殘局。都說棋如人生,秦恆望着面前這盤棋,瞧見的分明不是涇渭分明的閒趣,而是金戈鐵馬的倥傯。

面前的黑子落地有勢,與白子糾結廝殺,每一粒棋子都落得恰如其分,隱隱間黃沙漫天、號角連天,好似兩國交兵到了敵前。

說是殘棋,已然再無落子的必要,這一盤棋若不是兩敗俱傷的局面,便是兩人化干戈爲玉帛,彼此收手。

一如三個國家的風雲詭異,局面微妙而大有玄機。

崇明帝這樣委婉地暗示,自己的女兒並不適合當他太子東宮的主人。若是因此起了風波,兩個國家如今便面臨着這樣的兩種選擇。

秦恆思考片刻,執了粒黑子,認真落到棋盤上,竟是自斷後路,爲白棋留了廣闊的天地,同樣也給黑棋留了無限的契機。

“退一步海闊天空,陛下的教導,恆受益匪淺”,秦恆起身立在崇明帝面前,他的聲音清朗舒緩,如靜靜流過的小溪:“恆素聞陛下膝下二女,皆是沉魚落雁之姿。兩位公主人品貴重,恆不敢高攀,若論金枝玉葉,自當還有其他皇門勳貴,恆心中另有他人,請陛下玉成。”

一子落地,滿盤局面皆變。崇明帝瞧着白子變得豁然開朗的空間,到似是峰迴路轉。他深喜秦恆的練達,關注地凝望着面前這位挺秀高頎的年輕人。

這一番話,與他方纔的落子是同樣道理,都是避開了正面的衝突,另闢捷徑,到有些春風化雨的意思,顯然並不贊同建安帝國書裡頭以關閉集市相挾的話語。

秦恆長身玉立,清雋的身影略瘦弱,那一身太子錦衣襯得整個人華美清貴。他的神情認真而嚴肅,一字一句表達自己的心意:“恆深知自己並不是聯姻的上佳人選,且敬重兩位公主,不敢有絲毫褻瀆之心,但請陛下寬心。”

上午的陽光透過窗棱,金燦燦映上秦恆的面容。碎金般的光澤在他眼間跳動,目光澄澈而平靜。笑容與言語都如此坦蕩,沒有絲毫的芥蒂,崇明帝一顆心緩緩落在實處,臉上露出真切的笑意。

若是果真如此,即能成全女兒與顧晨簫一對璧人,又能與建安更修舊好,是三國皆大歡喜的好事,崇明帝何樂而不爲?

崇明帝向秦恆示意,請他坐下說話,玄霜命人換過新茶,香醇的大紅袍擱在兩人面前,這才極有眼色地退了下去。

想着秦恆方纔所說,心間另有其人,崇明帝開口問道:“不知殿下屬意哪位名媛?朕遣皇后細問一問,品貌性情可能配得上殿下龍鳳之姿。”

秦恆向上拱手,言笑晏晏十分坦誠:“恆不敢欺瞞陛下,去歲來姑蘇時,曾在馬場與一女子邂逅,恆一見鍾情,因唐突佳人芳姿,遲遲未敢開口。前日大典之上,才知她便是陛下新近冊封的端儀郡主溫婉。”

崇明帝聽得心間一跳,牽動嘴角壓下那一抹苦笑,唯有無聲的嘆息。若是換做旁人,爲着國家大義,他當場允諾秦恆的請求也無不可。

偏偏溫婉是楚朝暉新收的義女。若他日與蘇暮寒撕破臉皮,崇明帝還指望溫恆能代替那不成器的逆賊,爲楚朝暉頤養天年。

再想想這樁婚事,最終還須溫婉親自點頭。當日自己曾金口一諾,許下溫婉一個心願。若溫婉對聯姻十分牴觸,拿着自己的金口玉言堅辭,自己做爲一國之君,斷然不能出爾反爾,強迫一個弱女子遠離故土。

崇明帝眸色瞬息萬變,秦恆只是侃侃而談:“素聞端儀郡主品性十分高潔,人又知書守禮,恆許以太子正妃之位,親來迎娶佳人。願咱們兩國永結秦晉之好,未知陛下可願給建安這個機會?”

崇明帝權衡再三,向秦恆歉然一笑:“端儀的確人品貴重,如今是安國夫人的義女,也當得起金枝玉葉四字。只是婚姻大事還須父母作主,殿下倉促間提出,朕不好隨意便應承她的終身。且待幾日,容朕問問安國夫人和端儀本人的意思。”

“恆正有此意,還是陛下思慮周全”,秦恆並不在意崇明帝此時略顯的拖沓,反而誠心誠意行了一禮,感謝他能爲溫婉真心打算。

御書房小花廳內,兩人解開心結相談甚歡的時候,君妃娘娘心情無比愉悅,她命禮部的使臣依例向崇明帝遞上國書,自己則搭着香復的手,去鳳鸞殿尋楚皇后,想與她把臂同遊,在御花園裡觀賞那些奼紫嫣紅、盛綻如蓮的菊花。

第三百三十四章 臨摹第五百二十四章 蛇信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郵第六百五十三章 密謀第二百七十五章 親戚第一百二十四章 登山第六百五十三章 密謀第二百七十五章 親戚第六百三十二章 水漂第七十一章 至親第五四零四章 無量第六百一十六章 悔恨第一百三十四章 談兵第二十一章 邂逅第七百四十五章 歡宴第四百八十六章 遇險第五十一章 對飲第十八章 皎兮第一百一十一章 茶馬第七百二十六章 冰窖第七百四十章 墳冢第十章 誓言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悸第二十四章 煙雲第五百九十五章 小像第三百零九章 借題第六百七十三章 歸京第四百零六章 錢宅第四百零二章 等待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達第四百八十六章 遇險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速第四十八章 希冀第九十八章 山水第一百五十六章 鷹神第三十二章 丸藥第二百五十九章 夢迴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六百零九章 殊榮第五百六十七章 放飛第七百四十章 墳冢第四百三十九章 酸楚第三百五十二章 黑手第七百零一章 殺戮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一百一十三章 隔世第六百六十章 送別第七百二十七章 謀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顧第六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二百零八章 暗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金堅第三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醒轉第五百二十二章 相印第五百六十五章 流言第五百八十二章 抓捕第六百三十章 添歲第四百三十一章 捉肘第二百八十八章 嫡孫第一百六十八章 低嫁第三百六十四章 黯然第八章 壽康第二百零五章 重生第五百二十章 賞菊第三百一十八章 聖旨第四十六章 弄孫第二百四十七章 秘道第二十三章 舊夢第九十三章 契闊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離第四百四十章 出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淨植第六百四十章 花燈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七百四十三章 抵達第六百六十二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興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花明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赦第一百一十八章 歸祖第五百九十五章 小像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羈押第三百四十三章 早產第六百九十八章 後事第七百零三章 露臺第二百零一章 揣測第三百五十四章 宣召第四百七十章 規勸第二百零一章 揣測第二百三十八章 雙重第五十五章 姊妹第三百八十九章 善感第六百三十六章 弟子第五十一章 對飲第三百八十九章 善感第三百六十八章 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