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

“嗯,謹慎些確是要的,只是這個謹慎又當何如之?”

老爺子乃精明之主,對旗務一事自是早就瞭然於心,本也有所打算,去歲便已開始佈局,爲的便是能一舉建功,只是在老爺子看來,眼下尚不到發動之時機——他原打算是等衆阿哥皆管部之後,再擇一能幹者主理此事,以全其賢能之名,爲此,老爺子已暗中開始籌錢糧,以備不時之需,這等算計無疑是好的,卻沒想到會被四爺與太子橫插了一槓子,而今,問題既已擺出,縱使老爺子身爲強勢帝王,也不好置之不理,這就寄望於三爺能說出個道道來,老爺子也好借坡下了驢,很顯然,三爺先前那溫吞水的應對,自是不甚合老爺子的胃口,可也不能說三爺答得不對,老爺子略一沉吟之後,還是耐着性子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爲旗務弊端雜生,積弊已久,確是該行整頓之舉,然,事關國本,卻不可以猛藥飼之,須防有變,所謂堵不如疏,與其強壓致變,不若徐徐導之,或可得其穩,此兒臣之淺見也,還請皇阿瑪聖斷。”

有了李敏銓昨日的提醒,三爺自然知曉老爺子要的答案是甚,左右不過就是想將此事押後處理罷了,三爺自是樂得給老爺子這麼個臺階下。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三哥所言甚是,此事重大,切不可輕動,須得有所綢繆方好。”

到了這會兒,八爺也算是聽明白了,又怎肯真讓太子得逞了去,也顧不得去暗示小弟們出頭,親自跳了出來,高聲附和了一把。

“皇阿瑪,三哥說得對,此事切不可操之過急,以防有變,兒臣肯請皇阿瑪明察。”

老十四同樣也看出了太子的陰險用心,自是不願被太子與四爺當下人差遣來去,這便也跟着搶了出來,力挺了三爺一般。

“皇阿瑪,兒臣以爲此事只可徐徐圖之,萬不可輕忽了去!”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三哥說得極是,此國之大事也,不可不慎!”

……

這一見八爺、十四爺都已站了出來,九、十兩位爺儘管對局勢不甚了了,可站出來聲援八爺卻還是堅定不移的,這麼一整,成年阿哥已是近半不同意旗務一事急辦,可把太子給氣壞了,只是他越是氣,心裡頭便越是亂,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合適的反駁之理由,不得不將求助的目光投到了四爺的身上。

“皇阿瑪,兒臣以爲重症當用猛藥,非如此不足以矯正纏雜之弊端,但消我等天家子弟能自律,又何愁旗務不得大治!”

四爺之所以強挺太子,本就有着自己的算計在內,哪怕此際明知老爺子不想即刻便整頓旗務,他也顧不得那麼許多了,壓根兒就無須太子暗示,四爺已是鐵青着臉,亢聲疾呼了一句道。

“皇阿瑪,四哥所言甚是,今旗務之所以糜爛,概因上有不正,下必效也,倘若我等天家子弟皆潔身自好,下頭那幫奴才們又豈敢妄爲,故,兒臣以爲旗務之整頓已勢在必行,由上而下整之,斷可得大善之結果。”

老十三一向緊跟四爺,這會兒見三爺、八爺那頭人多勢衆,自不敢落後,緊趕着出言力挺了四爺一把。

“皇阿瑪,兒臣以爲四弟、十三弟所言大善也,所謂正人須先正己,我天家子弟若是不爲表率,又怎生要求下頭的奴才們照律行事,今,我天家子弟商賈者有之,懈惰者有之,渾然視祖宗家法於無物,十六弟之所以敢擅離京畿,強買強賣者,概由此出也,若不嚴明祖宗家法,何以馴八旗,故,兒臣以爲當重處,以儆效尤!”

有了四爺與十三爺的聲援,太子可就來了精神,一躬身,慷慨激昂地扯了一大通,言下之意便是要拿老十六來作法,以爲整頓旗務之開頭。

得,沒轍了,這個頭看起來咱不出也得出了!

太子一將老十六之事搬了出來,八爺等人可就不太好說話了,一來是因老十六此番錯處着實不小,又是被太子抓了個現行的,辯都無法可辯,再者,八爺等與老十六都無甚交情可言,自也不肯在此際爲老十六力爭,至於三爺麼,雖是有心爲老十六緩頰一下,可一時間也找不到個好的理由,無奈之下,也就只能是保持沉默了事,一見及此,弘晴也只能是無奈地苦笑了一下,緩步從旁行了出來,朝着老爺子一躬身,語氣平緩地開口道:“皇瑪法在上,孫兒有話要說。”

“嗯,講!”

自打有了聽政的權力以來,弘晴一向是隻帶耳朵不帶嘴,但凡老爺子沒問,他是從來不吭氣的,此時這麼一站將出來,不止是一衆阿哥們感到意外,便是老爺子也爲之一愣,好一陣的沉默之後,這才一擡手,允了弘晴的請求。

“皇瑪法明鑑,孫兒先前聽四叔慷慨陳辭,熱血爲之沸也,可細細一想,又覺茫然無比,實不知所謂也。”

一得老爺子恩准,弘晴也就不再客氣,嘴一張,已是毫不容情地譏諷了四爺一把。

“嗯?此話怎講?”

老爺子愣是沒想到弘晴不鳴則已,這一鳴之下,居然就這麼直截了當地衝着四爺去了,愣了愣神,眉頭不由地便皺了起來,追問的語氣也頗顯不悅之意味,此無它,四爺之建議儘管不合老爺子的胃口,可畢竟還算是有些道理,若非時機不對,老爺子指不定還真就準了四爺的奏請,可這理兒到了弘晴的口中,卻變得如此之不堪,實難免有胡謅之嫌疑,再者,四爺怎麼着都是弘晴的長輩,應有之尊重還是要的,如此這般地當庭譏諷,顯然有失天家應有之體面。

“回皇瑪法的話,並非孫兒胡謅,實是四叔所言與理不合,謬也,今八旗弊端何來?是上者不正乎?斷然不是!宗室子弟或有不屑者,然,鮮矣,由孫兒看去,衆位叔伯皆堂堂之雄,何來不正者,可旗務之紊亂卻依舊如故,何也?概因養而不教之過哉,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誠未見死水而能不腐者,今八旗兵額有限,而人口滋生,餘丁麋聚京師,無所事事,縱使有律,亦難責衆也,一時嚴治,不過治標耳,久後必紊亂依舊,徒費米糧,卻又無功,豈不可笑哉?”

對於旗務整頓一事,弘晴早與陳老夫子推演過多回了,對箇中之弊端,有着足夠清醒之認識,一番話說將下來,已將太子及四爺的整頓策略駁得個體無完膚。

“唔……,若依你之見,這旗務又當如此整了去,方可確保無虞呢?”

老爺子乃聖明之主,自是聽得出弘晴所言比之四爺所述要更深入了許多,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八旗糜爛的根子之所在,這一條,老爺子心中雖早有所察,只是格於祖制,卻是沒甚太好的解決之道,此際聽得弘晴說得如此尖銳,心下凜然之餘,好奇心也就此大起了,也沒再見怪弘晴的些微失禮,沉吟了片刻之後,這才眼神爍然地接着追問道。

“回皇瑪法的話,孫兒只是曾聽阿瑪說起過此事,只知其然,實不知其所以然,不敢妄言也。”

出些風頭可以,可要是過了,那可就得壞菜,弘晴可不想搶了自家老爹的風采,輕巧地一句話,便將話語權交到了三爺的手中。

“哦?胤祉,你來說。”

這一聽弘晴如此說法,老爺子的眼神裡立馬閃過了一絲狐疑,不爲別的,只因老爺子對三爺可是瞭解極深的,若說三爺文章詞賦了得,老爺子自是確信無疑,可真說到政務麼,老爺子其實是不怎麼信任的,哪怕三爺一向以來在禮部事務上表現得可圈可點,又接連立下了數次大功,可在老爺子看來,三爺的格局偏小了些,少了些一往無前的氣概,只是疑慮歸疑慮,旗務事大,該問個明白的,老爺子倒也不吝一問。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只是有些淺見,也不知對否,還請皇阿瑪斧正。”

能在這等要緊事上現出亮點,三爺自是樂意得很,要知道昨兒個他可是與李敏銓商議到了半夜,爲的便是在今日朝議上有所建樹,此際一聽老爺子發問,三爺心中自是激動得很,好在城府深,倒也不曾帶到臉上來,謙遜了幾句之後,這才面色一正,緩緩地開口道:“旗務之弊在養而不教,欲治之,非一日之功也,須得徐徐緩進,先以訓要明規矩,而後定賞罰,待得規矩明細之後,當以開源爲主,節流爲輔,其要有四:一者,兵額可略增,以優者入選,考績須嚴,優勝而劣汰,以確保八旗營兵之戰力;其二,凡年滿三十五,而又未得差使者,當準其自營生計,給其安家之費用,過後若是再有貧瘠,唯其自擇耳,與朝廷當無涉也;其三,遷餘丁於京外,行屯墾之策,給其耕牛、糧種,令其自墾,免其數年稅賦,令其自足;其四,多設培訓機制,以教授餘丁謀生之技能,不願屯墾者,着其習手藝以謀生,有此四條,或可解旗務之厄也。”

《九龍奪嫡》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110章 從細微處着手(二)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872章 絕對權威(三)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512章 利益均沾(一)第646章 彈章 如潮(一)第945章 《中俄伊犁條約》(三)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1097章 革新科舉(二)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433章 爭與不爭(二)第97章 下馬威?(三)第388章 軒然大波(二)第696章 借花獻佛(一)第207章 繞不過去的坎(二)第1147章 強取布拉茨克(一)第541章 揮灑自如(三)第798章 決勝時刻(三)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852章 相忍爲國(二)第620章 指東打西(一)第1140章 智取馬六甲(四)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1014章 各方博弈(一)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287章 收網(四)第535章 承諾如金(四)第689章 算與反算(一)第853章 傲慢與偏見(一)第155章 綢繆帷幄(一)第1149章 強取布拉茨克(三)第665章 不好管的閒事(二)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1043章 說客方苞第666章 不好管的閒事(三)第710章 大小通吃(二)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654章 老十二的野望(二)第1139章 智取馬六甲(三)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63章 我要的真的不多(一)第827章 隱憂重重(一)第508章 大鳴大放(二)第51章 麻煩來了(四)第177章 善後四策(一)第266章 嚴查令(一)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680章 夜宴驚魂(一)第356章 都在感慨(一)第68章 事先部 署第576章 撲朔迷離(二)第994章 舉重若輕(三)第83章 順水推舟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79章 謀算與反謀算(一)第514章 利益均沾(三)第428章 交淺不言深(一)第1064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一)第56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393章 老爺子的板子(三)第231章 合縱與連橫(一)第489章 最後的瘋狂(一)第583章 反守爲攻(二)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487章 烽火連天(三)第731章 壽宴風波起(一)第430章 大阪事變第107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063章 無果而終(二)第660章 黃雀與獵人(五)第282章 爾虞我詐(二)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700章 謀定而動(一)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516章 啓動推廣計劃(一)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282章 爾虞我詐(二)第1145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攪動風雲(三)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225章 大鬧刑場(二)第210章 再訪皇華驛(二)第936章 酣戰格登山(五)第509章 理不辨不明(一)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916章 戰前部署(一)第396章 一語道破(一)第374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一)第1066章 死間(一)第711章 大小通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