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太子的反擊(二)

嗯?是老十六!

弘晴一大早就趕到上書房,然則並未等到授課的夫子,倒是李德全跑了來,傳了康熙老爺子的口諭,讓弘晴與老十三等人一併都到養心殿覲見,衆人得旨,自都不敢稍有耽擱,緊趕着結夥便向養心殿而去,方纔穿過一道便門,入眼便見一人直挺挺地面牆而跪,那背影眼熟得很,弘晴只一瞧,便已認了出來,赫然竟是老十六。

“嘿。”

認出老十六的,不僅是弘晴,老十四顯然也認出來了,只是並未多言,僅僅發出了聲意味不明的輕笑之聲。

“唉!”

老十五整日價跟老十六一道打混,自然與老十六熟稔無比,這一見老十六狼狽無比地跪在那兒,當真心有慼慼焉,忍不住便哀嘆了一聲,可腳下卻是不敢稍停,搖了搖頭,滿臉懊喪地向殿前行了去。

“活該!”

老十三一向與弘晴等人不對付,這會兒一見老十六如此受窘,心下里沒來由地滾過一陣爽利,嘴角一撇,已是低聲地咒了老十六一把,直惹得老十五怒目相向不已,然則老十三卻是半點都不在意,自顧自地向前走着,臉上滿是幸災樂禍的快意。

“厄。”

今年七月剛進上書房的老十七胤禮跟衆人都無甚瓜葛,這會兒倒也沒啥特別的反應,只是發出了聲含含糊糊的咕囔之音。

“十六叔。”

衆人的表現雖都不甚顯眼,可卻瞞不過弘晴的觀察,心下里自不免有些義憤之感慨,可也沒帶到臉上來,只是腳步稍稍一頓,拐了下腳腕,緩步向老十六跪着的所在行了過去,兩名負責看管的小宦官見狀,各自身子一振,似乎有出面阻攔之意思,可到了末了,還是沒敢擋着弘晴這個當紅貝子的道,訕訕然地各自分退到了一旁,弘晴也不理會,徑直走到了老十六的身旁,低低地喚了一聲。

“晴哥兒,我……”

老十六是昨兒個傍晚被押解回京的,在偏殿裡被關了一整夜,一大早又被提溜到了養心殿,卻連殿門都沒得入,直接被老爺子一道口諭勒令跪在了殿外,心中自不免滿是屈辱與悲憤,此際被弘晴這麼一喚,眼眶瞬間便紅了,哽咽着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不妨事,一切有小侄呢。”

用不着去聽,弘晴也知曉老十六此際一準是滿腹的委屈與不甘,只是這當口上,弘晴卻也不好多說些甚子,也就只能是溫和地寬慰了老十六一句道。

“嗯。”

旁人的保證,胤祿或許不敢信,可對於弘晴,他卻是有着足夠的信任,也不再多言,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心中悸動之下,淚水已是忍不住狂淌而出了的。

“孫兒叩見皇阿瑪!”

老十三等人並未等候弘晴,而是徑直進了殿,待得弘晴行進大殿之際,衆人都已行過了大禮,早已是分站在了兩旁,如此一來,單獨進殿的弘晴立馬就成了衆人矚目的焦點,然則弘晴卻並不以爲意,疾步搶到御前,規規矩矩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

對於弘晴的姍姍來遲,老爺子顯然有些不悅,但並未出言苛責,只是眉頭不經意地微微一皺,聲線淡然地叫了起。

“孫兒謝皇阿瑪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爺子聲線裡的不悅之意雖淡,可弘晴卻還是聽得出來的,自是知曉自個兒來遲恐不中老爺子的意,但並未放在心上,照着規矩謝了恩之後,便即退到了一旁,神情淡然地垂手而立,一派從容之態。

“人都已到齊,那就議議好了。”

弘晴站定之後,老爺子也沒再遷延,環視了下衆人,語調平淡地說了一句道。

“啓奏皇阿瑪,兒臣有本上參!”

老爺子話音剛落,四爺便即從旁閃了出來,一躬身,高聲稟明道。

“講!”

四爺的突然殺出顯然有些出乎老爺子的意料之外,以致於眼神裡竟有道精芒一閃而過,可也沒多遷延,只是淡然地吭了一聲。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十六弟此番行事如此孟浪,究其根本是法度鬆弛之故,今,天下承平日久,旗人繁衍已多,而兵額有限,餘丁生計日艱,卻又不思營生,每多雞鳴狗盜之事,風氣墮落,近年以來,不肖子弟越禮逾閒,干犯憲章者亦盡見迭出,所爲之事,竟同市井無賴,已到了不治不可之地步,兒臣懇請皇阿瑪下詔,整頓旗務,固我江山,如上以聞。”

四爺顯見是有備而來的,對老十六的違紀一事僅僅只是一帶而過,倒是對旗務廢弛大加抨擊,慷慨激昂地提出了整頓旗務之要求。

“嗡……”

旗務可是個敏感無比的話題,誰都知曉如今的八旗已成了朝廷的一顆毒瘤,已是到了不治不可之地步,然則卻沒誰敢輕易提起此事的,理由麼,很簡單,歷代清帝總將八旗看成是朝廷的命根子,明知道其已是腐朽不堪,卻還是死命地捂着,再說了,八旗子弟盤根錯節,隨便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卒子,七彎八拐地,都能跟權貴們扯上關係,整了一個,一準能牽扯出一大串來,試問,這等情況下,又有誰敢去捅那個馬蜂窩的,這會兒一聽四爺居然如此肆無忌憚地將旗務一事擡了出來,所有人等驚愕之餘,自不免亂議成了一片噪雜。

嗯,該死的四爺,居然跟太子串通在了一起,我勒個去的,這混球瞎了眼了?

旁人都在驚詫不已地亂議着,可對旗務早有預料的弘晴卻並未參與其中,而是飛快地打量了端坐在前墀下的太子一眼,一見其臉色雖平靜如常,可眼神裡卻透着股掩飾不住的喜色,立馬便猜到了箇中之蹊蹺,心不由地便是一沉,只是這當口上,還輪不到他弘晴去出頭攪合的,儘自心思叢叢,也只能先行忍將下來,默默地尋思着對策。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四弟所言甚是,八旗乃我朝之根本,萬不容有失,而今已到了非整頓不可之地步,兒臣不才,願請命爲之,還請皇阿瑪恩准。”

衆人尚在亂議之際,太子已是自得意滿地站了起來,一旋身,面朝着老爺子便是一躬,慷慨激昂地出言請命道。

“嗯哼,爾打算如何行之?”

老爺子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到了此際,又怎會猜不到太子的用意何在,左右不過是打算借整頓旗務之名攬權罷了,只是太子所提的乃是正事,老爺子縱使再不滿,卻也不能當衆拒絕了去,這便眉頭微微一皺,似笑非笑地追問了一句道。

“回皇阿瑪的話,常言道:上行而下效,今欲治旗務,須得由上而下方可得其宜,兒臣欲親領諸位弟弟操持此事,以情動之,以理服之,以利寬之,末了,再以律治之,或可得大治焉,此兒臣淺見也,還請皇阿瑪聖裁。”

爲了此番議事,太子可是苦心謀劃了好幾天了,心中自是早有了藍圖,此際聽得老爺子見問,自是不慌,一番話說將下來,當真自信無比。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太子哥哥所言甚是,兒臣願附驥尾。”

太子話音剛落,不等老爺子有所決斷,四爺已是再次揚聲附和了一句道。

“皇阿瑪,兒臣也願隨太子殿下一併整治旗務,還請皇阿瑪恩准。”

老十三顯然是早就受了四爺的囑託,此際跟着站了出來,語氣堅決地表了態。

嘿,四爺果然是不甘寂寞之輩,這麼猴急着要表現,着實是不知所謂,想來他是沒看透老爺子拿下工部、罷免熊賜履的良苦用心之所在,如此這般地跟着太子瞎鬧騰,當真是損人不利己,何苦來哉!

弘晴先前還在奇怪四爺爲何好端端地跑出來爲太子打先鋒,可細細一想,已然猜到了始末,無非是看着三爺父子鬧騰得紅火,自覺落了後手,這纔會打算利用太子急欲攬權的心理,玩一回喧賓奪主的把戲,此無它,太子身居九重,自然是不可能真兒個地出頭露面去整頓旗務,大體上也就是坐鎮東宮,具體細務麼,還就只能依靠四爺、十三爺出面去整,整得好,那是四爺辦事得利,整得不好麼,那就是太子指揮不當,這買賣無疑做得,只是四爺千算萬算,卻是沒看破最關鍵的一層——原也無須四爺如此迂迴,老爺子本來就打算給諸位阿哥一個表現的舞臺的,而四爺這般猴急之態一出,丟分乃是篤定之事,當然了,這與三爺父子卻是沒多大關係的,倒黴的只是盼着天上掉餡餅的八爺一夥人而已。

“老三,你怎麼看此事?”

老爺子並未就太子等人的求肯有所表態,而是環視了下衆人,視線最終落在了三爺的身上,略一沉吟,直接點了三爺的將。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旗務確須得好生整頓一番,然,事涉國之根基,還須得謹慎爲宜,切不可草率行事,以免後患無窮。”

對於旗務一事,三爺昨兒個就得了李敏銓的提點,心中有數,自是不慌,應對起來,倒也中規中矩得很,只是這答案顯然不甚合老爺子的意,這一點,從老爺子微皺着的眉頭便可見一斑。

《九龍奪嫡》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419章 突然襲擊(二)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60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886章 屈尊降貴(三)第968章 各得其所(七)第234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1144章 攪動風雲(二)第152章 再臨濟寧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35章 擺正位置(二)第340章 接連廢黜(二)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975章 強勢反彈(二)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898章 聽個響便好(二)第254章 鹽務之要(一)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501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三)第468章 輕鬆之旅(一)第690章 算與反算(二)第1110章 整風運動(二)第671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二)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367章 公然硬扛第1021章 忍無可忍(一)第761章 打到你服(五)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783章 貢院裡的較量(一)第55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531章 誰比誰更狠(四)第93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443章 雙雄相爭(一)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985章 一邊倒的朝議(三)第1015章 各方博弈(二)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697章 借花獻佛(二)第634章 老爺子的決斷(一)第318章 八旗聯席會議(一)第84章 化明爲暗(一)第547章 巍巍太行(三)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778章 好事壞事(四)第9章 誘拐兩阿哥第381章 層層剝皮(二)第1062章 無果而終(一)第625章 欲取先與(二)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183章 協議達成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179章 善後四策(三)第586章 和爲貴(一)第336章 驚變驟起(二)第982章 各敲各的鑼(三)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200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一)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648章 彈章 如潮(三)第1024章 最後通牒(二)第404章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一)第188章 京師風雲亂(五)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179章 善後四策(三)第638章 反制手段第704章 煽風點火(三)第128章 閉門羹(一)第689章 算與反算(一)第118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603章 在水一方(二)第856章 槍打出頭鳥(二)第1061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994章 舉重若輕(三)第304章 第一次碰撞(一)第303章 分封的隱喻(二)第233章 合縱與連橫(三)第899章 烽火處處(一)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259章 急轉直下(二)第467章 第四百六十六炮轟大阪第1074章 絕不寬恕(一)第592章 各取所需(一)第500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二)第702章 煽風點火(一)第495章 嵐山伏擊戰(三)第663章 老十三的請託第990章 舉重若輕(一)第504章 仁與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