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連捎帶打

“聽聽,都好生聽聽,什麼叫實務,這就是,能腳踏實地者,方能致遠,胤祉這一點就做得很好麼,朕看這四條頗有可觀之處,爾等且就此議議。”

對於旗務一事,老爺子早已謀劃了多時,辦法也想了不老少,可歸根結底來說,也不外就是胤祉所言的前三條而已,至於第四條麼,老爺子卻是連想都沒想過,此際聽得三爺說得如此分明,心中吃驚之餘,對三爺自不免高看了幾分,也沒等衆阿哥出言置評,直截了當地便嘉許了三爺一句道。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三哥所言甚是,如此行去,旗務當可無虞也。”

“皇阿瑪,兒臣以爲此治旗務之良策也,當是可行!”

……

五爺、七爺本就與三爺相善,前幾日又得了三爺的不少好處,這會兒一見老爺子如此嘉許三爺的建議,自是樂得出列附和上一把,送個順水之人情。

“皇阿瑪,兒臣以爲三哥此策大佳,若由三哥掌總,何愁旗務不治哉!”

八爺的腦筋好使得很,瞬間便判斷出三爺的策略或許可行,然,卻是件得罪人之事,真要這麼做了去,八旗那幫混混不鬧將起來纔是怪事了,真到那時,必有三爺頭疼的時候,再者,將旗務交給三爺,總好過被太子搶了去,一念及此,八爺自也樂得玩上一手順水推舟,搶在四爺與太子發話之前,便已率先表了態。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爲八哥所言甚是,能得三哥主持大局,旗務整治定能奏奇效也,還請皇阿瑪聖裁!”

“皇阿瑪,三哥英武過人,由其主持旗務,定可旗開得勝,兒臣懇請皇阿瑪聖斷!”

“兒臣附議,懇請皇阿瑪聖斷!!”

……

八爺這麼一站出來,九、十、十四這三位阿哥自都不甘落後,爭先恐後地力挺三爺,卻渾然不涉具體之實務,擺明了是要玩捧殺之把戲,這麼一鬧騰之下,太子與四爺的臉色可就都有些不好相看了,有心出頭反駁麼,偏生三爺所獻之策明顯比他們倆搗鼓出來的策略要實在得許多,縱使想挑刺,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個由頭,可要坐看三爺得勢麼,卻又心有不甘,兩難之下,當真有些個急紅了眼。

“胤祉,你諸位弟弟如此盛情,爾可有甚要說的麼?”

老爺子的本意是想讓衆人探討一下具體實務,卻沒想到一衆阿哥們盡皆讚歌唱個不休,心中自是老大的不耐,可又不好發作衆人,這便微微一皺眉,將問題拋給了三爺。

有甚要說的?老爺子這話可是問得有夠蹊蹺的,這話裡的意味似乎並非是真要將整頓旗務一事就此交給三爺去整,若不然,從善如流地準了衆阿哥之請也就是了,又何須多此一問,不過麼,也有可能是要三爺表明一下勇於任事的態度與決心,總而言之,箇中機樞着實有些令人費猜疑的,而能在殿中呆着的可都是人中之龍鳳,個個心思都敏銳得很,自是都聽出了不對味之處,於是乎,所有人等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三爺的身上,都想看看三爺將會如何應對老爺子的問話。

這就是一個考驗,乍然看去,似乎是在考驗三爺勇於任事的能力,可其實不然,概因三爺自索額圖一案以來的表現,已足以證明三爺不是個怕事之輩,原也無須再靠着旗務一事來佐證,老爺子真正要考的是三爺的政治智慧。

本來麼,憑着三爺的能力,看透老爺子此問背後的用意也不是辦不到,可絕對不會是在當下,頂多也就是事後反省時,方能得其究竟,不過麼,有了昨夜李敏銓的提點,三爺卻是第一時間便明瞭了箇中之蹊蹺,自是毫不慌亂,但見三爺朝着老爺子深深一躬,面色沉穩地開了口:“回皇阿瑪的話,能得諸位弟弟如此謬讚,兒臣實心振奮無比,若能身體力行之,兒臣喜不自勝焉,奈何此要務卻非兒臣所能爲者,理由有二:其一,八旗乃我大清之根基,非尋常人可駕馭者,兒臣尚不夠資格行此大事;其二,旗務乃細務也,須用水磨之功,兒臣現已領了禮部差使,實難兼顧也,故,兒臣實不敢貪功冒進也,還請皇阿瑪明察。”

“嗯?”

“厄?”

“咦?”

……

無論是阿哥們,還是張英等大學士們,原本都以爲三爺會順着老爺子話表現一下堅決攬事的勇氣,卻萬萬沒想到三爺居然不玩了,頓時全都愣在了當場,驚疑之聲竟不自覺地響成了一片。

“不夠資格?嘿,那依你看來,何人能有這資格的,嗯?”

一聽三爺這話,老爺子的臉色可就耷拉了下來,似乎頗有怒意,問出來的話也頗見生冷,只是眼中卻有着一道欣賞之光芒一閃而過,顯然表裡並不那麼一致。

“回皇阿瑪的話,論及資格,滿天下除了皇阿瑪之外,也就只有太子哥哥之身份足以壓住陣腳,至於兒臣,實是差得太遠了些,然,也願爲此事竭盡綿薄之力,此情此心,還望皇阿瑪明察。”

三爺的注意力可是高度集中在了老爺子的身上,那一道一閃而過的精芒消逝得雖快,可三爺卻是敏銳地察覺到了,心中不禁爲之大喜,但卻絕不敢帶到臉上來,而是作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狠狠地捧了老爺子一把,而後,話鋒一轉,竟是將皮球又踢回到了太子的腳下。

“嗯,胤礽!”

老爺子並未對三爺的回答加以置評,而是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之後,直接點了太子的名。

“兒臣在!”

太子極其的鬱悶,好端端的一場謀劃就這麼被三爺父子給徹底攪得個稀巴爛,若是可能,他恨不得將三爺父子生生撕扯成碎片的,可惜想歸想,做卻是沒法這麼做了去,正自鬱悶難忍之際,冷不丁聽得老爺子點了名,自不敢怠慢了去,也就只能是強壓下心中的怒氣,上前一步,躬身應諾不迭。

“你三弟、四弟都如此擡舉於你,這差使爾可能爲否?”

老爺子似笑非笑地看了胤礽一眼,語調淡然地問了一句道。

“兒臣願爲皇阿瑪分憂。”

一聽老爺子如此問法,太子不單沒因此興奮起來,反倒是更失落了幾分,此無它,太子已然察覺到了老爺子對其的不滿之情已深,此番之所以自請攬事,本意並非衝着旗務本身去的,而是打算藉此攬權,以打亂老爺子佈局的節奏,可被三爺父子這麼一折騰,箇中意味已是完全變了樣,按三爺的謀劃去整旗務,整得好,那是三爺出的主意好,整得不好麼,那可就是他胤礽無能了,左左右右都沒他胤礽多大的好處,這差使簡直就是個雞肋一般的事物,胤礽可是十二萬分不想沾手的,奈何他先前已將話說得太滿,此際要想改口也難,縱使再不情願,也只能是強裝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昂然應承了下來,只是心裡頭卻有若吃了黃連般苦得發澀,偏生還無處說理去。

“嗯,那就好,胤祉!”

對於太子的表態,老爺子似乎很是嘉許,一直平板着的臉上竟浮出一絲欣慰的笑容,可也沒多言,接着又點了三爺的名。

“兒臣在!”

儘管有着李敏銓的提點,可三爺其實還是很擔心整頓旗務的差使會落在自家頭上的,直到老爺子親口點了太子的將,三爺這才徹底放心了下來,應答起老爺子的點名來,自也就爽利得緊。

“爾且寫個細則出來,回頭大朝時議了再行定奪。”

老爺子也沒甚長篇大論,只是簡單地交待了一句道。

“兒臣遵旨!”

麻利地玩了一把連捎帶打,三爺心中可是喜滋滋地直冒泡,但卻並不敢在此時有甚不妥的表現,也就只是恭謹地應答了一聲。

“皇阿瑪,老十六此番擅離京畿,又騷撓民間,其過不小,實不可輕縱了去,還請皇阿瑪聖斷!”

眼瞅着大局已定,再難有翻盤的機會,太子心中的邪火已是狂燃不已,不甘之意難消之下,竟不管不顧地要拿老十六來作法了。

“押赴宗人府,按律制裁!”

大事已定,老爺子本都已打算就此起身離去了,卻冷不丁被太子這麼一打岔,心情頓時惡到了極點,望向太子的眼神裡滿是掩飾不住的寒意,但並未發作出來,畢竟老十六確實犯了大錯,不加以懲治,也確實說不過去,只是太子這等拿自家親兄弟作法的行徑顯然令老爺子大爲的不滿,這便冰冷地丟下句交待,一拂袖,鐵青着臉便徑自轉回後殿去了。

“唉,可憐的十六弟喲,小屁股怕是要開花嘍!”

“是哦,天可憐見的!”

“唉,造孽哦,得,不扯了,回府喝酒去!”

……

九爺一夥雖跟老十六無甚交情,可更看不慣太子的驕橫,這會兒逮着了機會,自是樂得從旁狠狠地刺激太子一把,一個個神情詭異地感慨着,一唱一和地就有若說相聲一般。

“哼!”

太子本就在氣頭上,再被老九哥幾個這麼一譏諷,臉面頓時便掛不住了,怒視了衆人一眼,一拂袖,氣沖沖地便向殿外行了去,顯然是打算拿老十六去出氣了。

該死的,一羣多嘴的渾球,就不能少說幾句麼!

一見太子負氣而走,弘晴的心立馬便是一沉,暗自咒罵了一句,忙不迭地便大步行出了養心殿。

《九龍奪嫡》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32章 潮平浪不止(二)第911章 巧取石堡城(三)第39章 到中流擊水(一)第85章 化明爲暗(二)第61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三)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463章 激戰大阪灣(一)第41章 到中流擊水(三)第1014章 各方博弈(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862章 西北警訊(一)第1148章 強取布拉茨克(二)第116章 都在算計着(二)第699章 順勢而爲(二)第986章 主動的妥協(一)第667章 不好管的閒事(四)第618章 老十三的憤怒(二)第245章 城下之盟(三)第619章 父子論兵第9章 誘拐兩阿哥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466章 激戰大阪灣(四)第761章 打到你服(五)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986章 主動的妥協(一)第33章 潮平浪不止(三)第1043章 說客方苞第824章 英雄末路(二)第737章 天其實沒黑(三)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839章 朝議起風波(三)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75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二)第780章 騰挪手段(二)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1008章 一摁到底(二)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343章 接連廢黜(五)第899章 烽火處處(一)第1068章 死間(三)第1099章 革新科舉(四)第220章 小題大做第103章 成立“尖刀”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1032章 潮起潮落(一)第440章 兩清了第540章 揮灑自如(二)第364章 心照不宣(二)第316章 句讀之爭(三)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815章 本王有恙(二)第831章 請君上路第337章 驚變驟起(三)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582章 反守爲攻(一)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1141章 智取馬六甲(五)第248章 新春大禮第1058章 撫平八旗(一)第953章 步步緊逼(二)第1065章 葡萄牙人的小心思(二)第1040章 各退一步(二)第1077章 君臨天下(一)第868章 蟄伏與崛起(一)第938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一)第1145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攪動風雲(三)第285章 收網(二)第512章 利益均沾(一)第955章 步步領先(一)第370章 案中有案(一)第56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三)第1085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一)第211章 波瀾再起(一)第981章 各敲各的鑼(二)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故人(二)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193章 舊事重提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733章 天要黑了(二)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876章 難斷的家務事第202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三)第605章 針鋒相對(一)第774章 堅決請辭第911章 巧取石堡城(三)第873章 絕對權威(四)第1068章 死間(三)第1142章 中葡密約第179章 善後四策(三)第1115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一)第309章 老爺子的慎重(一)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31章 潮平浪不止(一)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818章 思想工作(二)第1073章 作繭自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