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

“子翼先生何見?”尷尬的張繡只得轉移一下目標。

蔣幹臉上表情實在驚愕,不知道張繡爲什麼問自己,無奈在這方面獨自實在沒貨,只得一拜道:“子翼在參謀軍事這方面還不如賈大夫。”

張繡卻是一虎臉:“那你覺得誰說的更有道理,這件事必須每個人盡智!”

蔣幹滿頭冒汗,又不想得罪袁渙楊弘閻象中的任何一人,只得再拜了一下,眼睛都不敢看張繡,說道:“呃,屬下覺得,袁參軍閻主簿和楊長史說的,呃,都有道理。”

“那你的意思是,既要出兵,還不得罪曹操?”張繡盯着蔣幹的臉。

一衆文臣謀士,包括賈詡都笑了。

袁渙直接道:“子翼先生,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兩頭都能討好?”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張繡卻眼中閃現一道精光,罕見的眼放光芒,低沉下聲音:“子翼先生之言,很有道理!”

……

這裡還要提到袁渙的能耐。在袁渙主持之下,淮南吏治刷了個遍。同時他給張繡推薦了好幾位大才,比如同鄉陳郡名士何夔,擔任了張繡的汝陰太守。還有他的三個從弟,袁霸、袁徽和袁敏。

老大袁霸屬於能吏,現在和何夔一正一副治理汝陰郡。有意思的是,這兩個陳郡名士是並稱齊名的。

老三袁敏善於治水,主持淮南水利。只有老二袁徽,因爲前幾年中原戰亂避難到嶺南交州,一時還難以回來。

與歷史不同的是,因爲張繡征討袁術過程中在汝南駐紮了一個多月,曹操並沒有和歷史一樣正月就出兵宛城。而是等張繡還了汝南,才發兵宛城。

於是,陳登押送袁術使者韓胤去許昌之行剛好沒有見到曹操,所以並沒有發生陳登聯絡曹操,自願充當曹操內應的事情。

而陳登暗自離間呂布和劉備關係的事情更沒有發生了,所以現在劉備和呂布還處在一個相對和平的蜜月期。現在更是因爲曹操進犯徐州而好得穿一條褲子。

……

樑國地界,一條綿延不絕的軍隊正開向東方。

前軍大多是輕騎短兵,負責探敵警備,機動靈活。中軍則是重騎和重裝步兵,都是作戰主力,中規中矩地行軍。而後軍則大多是輔兵和民夫,負責押運糧草軍械,行軍速度最慢。

曹軍的隨軍謀士,大都坐着馬車待在後軍。

此刻,郭嘉和荀攸坐在一輛馬車上,討論着此次出征。

“明公徵呂布,依奉孝之見,勝算幾何?”荀攸問。

“呂布有勇無謀之輩,不足與曹公對抗。我方戰將如雲,而呂布雖然有張遼高順等人,卻不能人盡其用。徐州兵最多不過十萬,且多乃懈怠之兵,更是不足以我軍抗衡。”郭嘉笑了一聲:“曹公征伐呂布,勝算在九成以上。只是……”

“只是什麼?”荀攸問道。

郭嘉笑而不語,用手指了指東面,還有南面。荀攸會意,不禁笑道:“奉孝是不是多慮了?”

“奉孝可是指劉備和張繡兩方面會是明公奪取徐州的障礙?劉備此人,荀攸有所耳聞。以匡扶漢室爲準則,可謂胸懷大志;忍辱委身呂布之下,可謂能屈能伸。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可惜他沒有碰上像明公一樣的機遇天時,否則倒是比之袁紹還難對付。”

“但現今他只是居小沛一地,幾個月前更是地盤連半個郡都不到,還是他幫張繡攻打袁術,張繡便把袁術侵佔的沛郡南部還給他。就算是這樣,現在滿打滿算不過一郡之地,不到八千兵馬,縱然有關張兩個猛將,也算不上多大威脅。”

“至於張繡,這個人興起時間太短,荀攸還不敢妄下定論。但是他手下現在兵力足有三十多萬,甚至超過了明公的兵馬數量。更兼全據淮南之地,比之過去的袁術勢力之盛不逞多讓。令人忌憚不已!”

“此人穩固淮南之舉令人歎服,又是刷新吏治、輕徭薄賦;又是招流民修水利、改編冗軍屯田。每一個舉措都看得出是深思熟慮而爲,目光長遠令人不禁好評連連。我聽說,連陳郡袁渙都甘願爲他傾心輔佐,此人如果在淮南待上三年,估計明公平定淮南就得到建安十年以後了。”

“但是,世界上沒有如果。他的收攏民心彰顯聲名之舉,卻是斷絕了了他救援呂布的可能。據細作探報,嘿嘿,淮南的府庫,現在已經差不多空了一大半!剩下的,都已經預支了屯田軍和那百萬流民!換句話說,現在就是讓他來支援呂布,也帶來不了多少人馬。”

“更何況張繡平定淮南依仗的是西涼鐵騎,而騎兵最消耗糧草,特別是重騎!據我推算,如果帶西涼鐵騎來,至多五千鐵騎而已,而且糧草絕對撐不了半個月。”

荀攸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突然便俯身到郭嘉耳旁說道:“而且在荀攸看來,他穩固淮南之舉,還葬送了他對抗明公的機遇!他現在爲恢復淮南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徒爲明公做嫁衣而已。等我們拿下徐州,休整少許。你我就立即聯名勸諫明公,以他繳獲袁術所竊傳國玉璽而不歸還朝廷爲名,宣佈其有袁術之心,直接襲取他的淮南!”

“呵呵,憑藉我們得勝銳軍和如雲戰將,加上我等傾力輔佐。不消三個月,足以平定淮南。到時估計張繡的水利剛修好,屯田也才上了規模。明公有如此淮南,天下旦夕可得矣!”

郭嘉卻是一笑:“公達所算所言,奉孝十分認可。若是一切順利,奉孝倒是很樂意和公達一同上諫。但是最大的問題並不在這劉備和張繡身上,而是在——”

郭嘉說着話,直接也趴在荀攸耳朵根,說出了一個人。

荀攸聽後臉色也是一黯:“唉,這點,我也知道會誤事,但我們做臣子的,也不好勸諫啊!”

“聽說直到現在,那幾個女人,還沒有出主公車駕!”郭嘉又是拋出了一記猛料。

荀攸瞬間坐不住了,拉起郭嘉就準備下馬車:“這還得了,後日就得和呂布刀兵相見,主公可不能連上馬的力氣也沒了!”

郭嘉卻是不急:“公達且慢,某有一計,可令主公精神抖擻,飛身上馬!”

一炷香之後,郭嘉和荀攸來到中軍,喚出中軍宿衛校尉典韋和都尉許褚,一番交代,兩將都深點其頭。

片刻,兩將準備完畢,躡手躡腳接近曹操座駕,許褚嗓門大,發聲吼道:“呂奉先,你個賊廝,居然埋伏我軍,看我許褚和你大戰三百回合!”

吼着,許褚忽然發力,趁一個騎兵不備,猛地一拳擊在馬肚子上。戰馬起蹄長長嘶鳴一聲,就直直栽倒,連帶那騎兵也驚呼喊出聲。

然後典韋一掌劈在曹操車駕馬轅,將一根馬轅直接劈得快斷掉,整個車身劇烈顫動。

嗖的一聲,車駕裡直接奔出一道白影,躥下車駕,高聲喊道:“典韋許褚何在,絕影馬何在?”

絕影馬就緊跟在曹操車駕後面,一名騎兵將馬繮遞給曹操,曹操穿着貼身睡衣,身形一躍,就跳上了馬。當下揚鞭策馬就要奪路而逃,馬蹄剛踏入路邊麥田,典韋和許褚便一起跳到曹操馬邊,一個拉馬頭一個拉馬尾巴。兩個人披頭散髮沒戴頭盔,身上甲冑亂搭,一副狼狽的樣子。

這時候正是正午,陽光正耀眼,而曹操待在車駕從晚上到現在沒出來過,眼睛很不適應陽光,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來是典韋。脫口而言:“典韋,你都被呂布打成這般模樣了,那我軍豈不覆滅在即?”

全場寂靜,軍隊停止了行軍,旁邊的將士都看着還敞開着睡服騎在戰馬上的曹操。

曹操也感覺到不對勁了,除了聽到許褚的驚叫還有一人一馬倒地的聲鳴,以及車駕的顫動,就再沒聲音了。

這時兩個文士並步向曹操緩緩走來,曹操因爲陽光擡不了頭,只看到兩雙方士鞋。好不容易稍微適應了陽光,認清了兩人,語氣不善道:“文達,奉孝,怎麼是你們,打得我曹操的埋伏?”

荀攸和郭嘉對視一眼,一起向曹操作了一揖,齊聲道:“恭喜明公,已經勝了呂布一籌!”

曹操心裡已經知道怎麼回事了,只是臉色還不太自然,明知故問道:“我怎麼勝了呂布?”

“呂布在徐州,每天只在中午的半天處理公務,而早上得和妻妾纏綿,下午得和貂蟬賞花踏青,晚上嘛,呵呵。而明公就不一樣了,現在都起來上馬晨練了。”

曹操臉色好一陣難看,許久還是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我知道了,下次,讓典韋和許褚拖女人出去就行了。”

荀攸和郭嘉對視一眼,還是郭嘉直言道:“明公可忘了郭嘉在許昌才說過得十勝十敗之說?”

“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曹操閉上眼睛,默誦出郭嘉的原話。

“明公既知之,何犯之?”郭嘉笑着問道:“幸好這次曹公的對手是呂布這種無謀之輩,要是其他人,真的在這裡設下了埋伏,曹公安能安然?”

曹操當即臉色一肅,跨身下馬,不急不慢,對着郭嘉深深鞠了一躬:“奉孝之言,孟德謹記在心,不敢遺忘!”

第三百零九章第六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三百零九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許都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楔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二百九十章 錦官城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無戰事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六十二章 古之惡來的決死一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三百零三章 許攸投曹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二百五十章 甘寧相投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一百四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無戰事第六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戰一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