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

孫乾悲昂交加地念完衣帶詔,旋即將衣帶詔高懸於手示意衆人查驗真假。綢書上的血字早已發黑,但是右下角那一小方璽章卻是保持着耀眼的紅色!

這還不算完,孫乾接着聲淚俱下道:“此封詔書乃陛下於三尺閉閣親手破指所書,可恨那曹操奸賊在陛下身邊遍插心腹,陛下不得法,只得將其藏於玉帶中賜予董國舅。董國舅時視滿朝文武,卻大都爲曹賊羽翼,漢臣寥寥可數,唯能與我家皇叔共議誅逆大事。好在曹賊目中無人,而我家皇叔終得隨軍出征之機。臨行前董國舅將衣帶詔重縫於玉帶中交付我家皇叔,託我家皇叔在外聯絡各地勤王義軍,而董國舅自在內響應,到時內外共舉,誅曹賊而復興我大漢!”

曹操雖然沒下本給劉協重建皇宮,但是許都宮室規模絕不至於寒酸到內閣只有三尺長寬。所謂三尺閉閣,其實指的就是劉協的私人廁所。一般人家裡的茅廁最大也就一尺長寬,也就皇帝上的是三尺方圓的廁所了。堂堂的大漢天子,居然混到了只能藏身於廁所給臣下寫血詔的地步,不可謂可悲又可憐。

但是話說回來,漢室的衰微已成定勢,這是大部分人都看得明白的。縱然劉氏子孫遍佈九州,但是劉氏早已失去了當年反王莽的號召力,甚至劉氏子孫內部也有不少數人看透了這一點。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劉曄,卻是自我選擇性的忘記自己是劉氏帝胄的一員這個事實。

因此,孫乾這一番本該感人肺腑的宣講,卻只是引起了袁渙等極少數的幾個尚存忠漢之心的人一陣唏噓輕嘆,但是這幾人卻也只是唏噓輕嘆一聲而已。

大廈將傾,非人力可擋。雖然說天下十三州,姓劉的還佔有兩州半的地盤,但是再看看這三個姓劉的德性,絕對沒人對漢室的未來心存希望。

割據益州的劉焉劉璋父子可以說根本就是一對坑貨。當初正是劉焉建議漢靈帝於各州設置總攬軍政大權的州牧,這才造成了了漢末羣雄擁兵割據的根源。至於劉表則完全是個扶不起來的爛泥,坐擁天下第一大州,在東西南北四面都有着攻防皆便的極品地利,不說稱霸於當世,自保總是可以的吧?但是事實呢,卻是硬生生被曹操和孫氏兄弟咬去了整條魚的魚頭魚尾。

兩相比較,似乎還是劉備這個草根皇叔更有上進心,能夠從最初的一個編草鞋的混到一州之主。但是劉大耳的狀態實在太不穩定了,好的時候躺成一州之主,點背的時候卻是直接成喪家之犬,在其徹底立身中原之前還是不足以讓世人心懷多大期望的。

雖然說不看好興復漢室,但是這戲還得繼續演。說到底,當下的三國,實質就是各個豪雄割分漢室剩餘財產的時期,各家不僅得拼實力,還得拼演技。

聽完孫乾的話,張繡卻是又啪的一聲站了起來,再次拔出了旁邊周倉的腰刀,又是當空砍下!

咔嚓!

張繡面前的案几在周倉的重刀之下應聲而斷。張繡一副咬牙切齒狀:“可恨曹賊,吾恨不得將其如此案一般生劈成兩半,就算孫從事此日不言這些,本將軍也是要提兵直揮許昌的。更何況吾與劉皇叔情同兄弟,勢同脣齒,怎能不會共同應詔?”

“只是”張繡忽然之間臉色變得爲難起來:“只是我淮南歷受曹賊荼毒,受創極甚,前番先在江東平逆,此番又需鎮撫山越,軍力實在捉襟見肘,實在抽調不出多餘兵力,只恐伐曹心有餘而力不足,反而拖累了劉皇叔的進兵良機!”

張繡說的都是實話,雖說自己麾下的兵將一直在補強,但是因爲主要精力放在重建淮南和招撫山越上的緣故,張繡軍目前的正兵數量加在一起仍不過區區二十萬之數。其中五萬由大將紀靈統領駐防在江東西線,五萬由上將張勳統領在蘄春廬江一線盯防江夏黃祖。而在壽春附近的可調用的不過張遼和高順兩部約十萬人馬。這十萬人馬也不能悉數外徵,頂多出征六七萬人馬,在中原戰場也就只能打打秋風。

孫乾也明白張繡這些話所言非虛,也毫無漏處可尋。好在臨行前劉備曾向他面授機宜,是故此刻孫乾仍保持着儀態,不慌不忙接道:“鎮東將軍切莫輕易悲嘆。我家將軍深明揚州疲敝之弊,但是此等誅曹良機時不可待,是故我徐州兵願爲此役先遣,併發兩路大軍,一主一輔。我家將軍親領主力戰兵出泰山戰兗州,做出與袁軍會和姿態,盡力吸引曹軍注意,而將軍則可與我家張翼德將軍兵合一處,趁勢南略豫州遣輕騎偷襲許都,到時許昌有董國舅響應,自當一戰而下。至此縱使曹操再有機謀權變,也是迴天無力!”

呵,居然提前被劉大耳看出了自己想要積蓄實力的想法,看來此次征伐中原,自己是推脫不掉了。

實話說,張繡並不願意現在就摻和進袁曹之爭中。縱使現在的袁紹佔據着相比歷史上的更具壓倒性的優勢,但是千萬不能小瞧曹操的奸謀膽略。因此在張繡的預計中,兩方很可能會鬧個兩敗俱傷最後誰也奈何不了誰的結果。

儘管歷史上袁曹之戰以曹操的輝煌取勝告終,但是此世,曹操的勢力因爲張繡的存在和劉備異軍突起而遭到了極大的削弱。現在雖然仍有一戰之力,但是實力相比的太過懸殊卻是註定了曹操現在只可能有守勢,而絕無攻勢!

舉一個簡單的事實就可以很直觀看明白當下袁曹的力量對比了。袁紹軍先發的顏良部,只是一個先鋒前軍,卻有足足十萬兵馬。而曹操點齊了許都的所有兵馬,纔不過十六七八萬兵馬。全軍壓上卻是都給一個區區的顏良造成不了絕對性的優勢。

是的,現在的曹操集團處於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對待袁軍他們只能採取最保守的守勢,而絕不敢有一點點多餘的對攻之勢。畢竟兩邊的底蘊相差太多,人家袁軍最樂意和你打得就是對耗,哪怕每死兩個袁軍換一個曹軍,這買賣都是很值的。

話說白了,如果說現在的袁軍對曹軍有着千鈞壓頂之勢的話,那麼當下割據徐州的劉備以及盤踞淮南的張繡的態度取向就相當於那根至關重要的稻草。要麼是給予曹軍繼續掙扎於生死一線的救命稻草,要麼就是壓垮曹操這頭駱駝的那一根稻草。

毫無疑問,劉備自然是站在袁紹那邊的。準確點來說,誰站在漢室的對立面,劉備必然選擇站在其對立。

但是張繡不同。對於匡扶漢室這樣的崇高夢想,張繡既沒有興趣也不敢擔保自己能行,還是安心照顧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臥薪嚐膽隱忍待發的好。

心裡百般盤計,張繡開口道:“玄德公如此盡忠王事,張繡自然不能拖皇叔的後腿。再者又有董國舅居內響應,張繡更當出兵以救陛下於水深火熱。只是此戰事關漢室氣運與陛下安危,出兵事宜當從長計議。孫先生來壽春不短時間了,不回去覆命難免玄德公憂心,先生不如先回徐州,先向玄德公稟示我淮南願出兵伐曹,然後容我調度軍力,再行合力伐曹之事?”

對於張繡來說,這是一個不得不出兵表明自己立場和態度的抉擇。按照目前的態勢,天下輿論的主導權已經在袁氏的手中了,曹操掌控下的獻帝和許都朝廷雖然名義上仍爲天下人承認,但是若是一旦袁紹拒不承認劉協的正統性,四世三公積累的底蘊名望再加上當世的絕對實力的袁氏絕對能逆轉天下人的風口。

這種情況下,張繡也只能暫時順從袁氏的風向而動了。但是現在的袁氏已經強大到了極點,若是再讓打開中原的口子,那可就真的一發不可收拾了。到時候哪怕袁家都是一羣不會思考的蠢豬,袁氏的百萬大軍也能輕鬆碾壓立勢不足的張繡劉表集團。

所以說從根本上來講,袁曹之爭張繡是應該站在宿敵曹操這邊的。畢竟在當下看來,也只有曹操這樣的奸雄能夠有挫敗袁紹的可能了。

這其實正是數個月前,張繡和賈詡默認默許鬼才郭嘉和虎癡許褚逃回許昌的原因。

當然這些事情是不能擺上檯面的,對曹操抗擊袁紹也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張繡現在非常有必要再幫曹操一把。

至於怎樣幫曹操,張繡此刻心中也有了定計。

孫乾此刻也是無話可說了,張繡這是下逐客令了。但是也倒不是真的逐客令,畢竟提出的出兵要求張繡也答應了,雖然連孫乾都看得出張繡這是要繼續拖,但是沒辦法,自己一個使者總不能逼着張繡立刻出兵吧。

於是最後,孫乾只能辭手一拜:“鎮東將軍果然爲大漢棟樑,吾這便啓程回徐州向我家皇叔啓稟將軍應詔之事。還望將軍早日整備好麾下兵馬,共謀齊行復漢大業!”

第三百零三章 許攸投曹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二百七十七章 回家嘍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四章 另有隱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猿臂神射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十三章 唯有死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們不傻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五十四章 高順其人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七章 遊俠兒李通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爲上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七十七章 位極人臣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延津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劉協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張武陳孫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軍法森嚴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三百零三章 許攸投曹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戰(一)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二百七十四章 廢儒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