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清官難斷

已快五月,仍不見雨下,看來上半年註定沒有稻穀。好在番薯花生一類耐旱,又開倉救民,早早做好安撫措施,免了災民動亂。

夕陽將落,謝崇華早歸,下人便將晚飯準備好。他見弟弟還沒回來,說道,“三弟最近好像回來得特別晚。”

齊妙問道,“是不是邵大夫讓他晚歸了?”

“昨天路過見到邵大夫,問了,說沒有。”

“那倒是奇怪了,三弟從不多在外面逗留的。”

謝崇華也說道,“之前阿芷每天跟着他,我倒是放心。自從阿芷去了學堂,我就有些擔心了。崇意遇事容易衝動,就怕闖禍了。”

沈秀笑笑,“你弟長大了,別還將他當個孩子瞧。”

謝崇華笑道,“也是。”

沈秀又低聲說道,“娘昨個兒上街,瞧見他跟個姑娘一塊走,那姑娘長得可水靈了,穿得也好,應該是大戶人家的姑娘,有說有笑的。”

齊妙恍然,“就是這個緣故才總晚歸的吧,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聽她這樣說,謝崇華笑問,“你這是要爲三弟說門親事麼?三弟年紀還小,如今成親太早,後年就科舉了,讓他考了試再說吧。”

齊妙笑看他,“說這話的人可是成了親後再考試的啊,你如何能說服三弟?二郎你想想,真兩情相悅的話,早早將親事定下來也好,總不能耗人家姑娘兩年,對吧?”

謝崇華倒是想起當初的自己了,可不就是沒把握去提親,每晚想着到底要不要去提親的事翻來覆去,心也不得平靜。如今也是這個理,也就點頭了,又問母親,“娘覺得如何?”

沈秀瞧那姑娘順眼,而且看着家世不錯。以前大兒媳進門,她是不喜她不會做活,但如今不同了,謝家是配得起那種人家的了。要是家底殷實,對小兒子也好。希望那姑娘是大家閨秀,這樣日後幺兒有出息了,也帶得出去,便應允了。

這頭說着,謝崇意還在醫館幫忙抓藥。剛抓了一半,一個師兄就喊他,“崇意,你妹妹又來了。”

謝崇意往門口瞧了一眼,那肩頭斜掛着裝書袋的小丫頭可不就是陸芷。陸芷瞧見裡頭人多,跨過門檻一半的步子又縮了回去,乾脆在門口等。他將手裡的活交給旁人,走到外頭,“阿芷。”

陸芷轉身瞧他,“餓。”

謝崇意從兜裡拿了銅板放她左手,“自己去買餅吃。”他又從懷中拿了一封信放她右手,“去交給你葛靈姐姐。”

“哦。”陸芷將信放進裝書袋,先去對面餅攤子買了個大燒餅,這才慢悠悠往街尾走去。

邊吃邊走,走得慢,餅有些油膩,髒了嘴。她拿帕子擦了擦嘴,疊好塞回袋子裡,這才走到街尾的梧桐樹下。果然那兒已經有個姑娘在等着了,跟婢女不知說着什麼,還拿手指戳丫鬟腦袋。

謝崇意也常這麼戳她來着,不過看起來力道比他大多了。

陸芷走到她一旁,扯扯她的衣服。葛靈偏頭沒瞧見人,視線往下移,嬌豔的臉立刻露了溫和笑意,“阿芷放堂啦?今日在書院學得怎麼樣呀?”

陸芷抿嘴不答,只是拿了信給她。葛靈接過,又蹲身說道,“餓了吧?怎麼吃素餅,姐姐給你買肉餅吃好不好?”

她還是不答話,只是啃着自己的餅。婢女說道,“這丫頭不是傻子吧?”

葛靈說道,“誰知道,長得挺機靈的。”她取了信看,一會說道,“告訴你哥哥,我會按時赴約的。”

“哦。”陸芷得了回話,就轉身離開了,慢吞吞地回到醫館。

謝崇意已經忙完,去了洗手。出來見了她,忙過去,“怎麼樣?”

“她說會等你。”

謝崇意笑了笑,摸摸她的腦袋,“你想吃什麼,謝三哥哥給你買。”末了他忙追加一句,“除了糖!”

陸芷想了想,搖頭。這世上還有比糖更好吃的東西嗎?好像沒有。吃飯只是爲了填飽肚子,而不在“想吃”的範圍。

謝崇意見她不說,帶她去吃了碗餛飩,就領她去跟葛靈約好的湖邊見面了。

這一個多月來他幾乎天天都會和葛靈見面,葛靈脾氣溫婉大方,甚至從不會生氣,也會安慰人,語氣從來很溫柔。他漸漸和她說些往事,葛靈幾次都聽得眼紅,念着辛苦他了,又安慰如今已經熬過來,不必再受苦。讓從未和姑娘相處過的謝崇意,少年心動。

陸芷坐在遠處的草坪上看書,不遠處的湖邊大岩石上,正有兩人在聊着什麼。她時而擡頭看看,揹着詩句,正背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知道爲什麼先生要着重提這句。起身拍拍裙子上的乾草,往前走去,爬上岩石。

葛靈正和他說得高興,突然背後有人戳了戳,嚇得她差點沒摔下去。片刻中間就擠來個糰子,拿了書指指,“感想。”

謝崇意看了一眼,飛快說道,“讚賞又惋惜。”他說罷,就起身將她抱了下去。還沒和葛靈多說兩句,陸芷又爬了上來。

“爲什麼讚賞又惋惜?”

“因爲美景稍縱即逝,時間匆匆。”謝崇意見她還要問,立刻說道,“回去再問。”

“哦。”陸芷走下岩石,還是不太懂,想回去再問,見兩人又聊了起來,想了片刻,回到草坪上。可夕陽已落,看不清書上的字了。蚊子又肆虐,她便專心打起蚊子來。

等過了半個時辰,他們才說完話。謝崇意將葛靈送到街口,才帶着陸芷回家。走着走着他問道,“嫂子他們問起你要怎麼說?”

陸芷說道,“書院留堂。”

謝崇意滿意點頭,“今天學了什麼?”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感想。”

“讚賞又惋惜。”

謝崇意覺得可以交差了,沒有繼續問。也快回到家中,卻見大門打開,不像平時緊閉。

因是衙門內宅,衙門前堂幾乎每日都有人進出告狀,衙役也跑來跑去,因此內衙總是將門關着,免得那邊的雜聲傳到這裡。今日門卻大開,有些奇怪。

踏步進去,就見地上竟還有點點血跡。

牽着的手驀地握緊他,謝崇意低頭看去,陸芷顯然也瞧見那血了,雖然沒有退後,但還是將他的手抓緊。

“可能是宰殺的雞鴨什麼,沒留意掉地上了。”謝崇意見她的帕子掛在袋上,取下將她的眼遮住,穩穩綁好,“這樣就不怕了。”

他牽着陸芷進裡頭時,又回頭看了一眼那血,自從旱災以後,兄長就沒讓桌上出現雞鴨鵝什麼的了,說是百姓已無多少米糧,我們怎麼能夠大魚大肉。而且哪怕真要殺雞,那雞圈是在後院,怎麼也不會跑到大門口來。

正好那平日看門的下人急匆匆跑來,他喊住他,問道,“蔡伯,怎麼讓大門大開着?”

蔡伯答道,“方纔一開門就見了個血人,一瞧是您的二舅。”

謝崇意急忙要跑去看,要將陸芷交給下人領回房去。陸芷卻不鬆手,眼睛瞧不見,耳朵可聽見了,有個血人進家了。

“阿芷,我舅舅受傷了,就是你見過的那位,你乖乖跟嬤嬤回房好不好?”

陸芷遲疑片刻,到底還是鬆了手。

謝崇意急忙跑進裡頭,母親兄長舅舅都已經在大廳上。進去就聽母親氣道,“真是欺人太甚,阿山你莫怕,讓他告去,看他敢不敢。”

他瞧了兩眼,發現舅舅沒受傷,只是衣服上都沾了血。難道是舅舅跟人起了爭執,再看兄長,臉色鐵青,閉嘴不言。

當初他們孤兒寡母,連族人都不願救濟半點糧食時,都是二舅分了他們一口糧。也不顧舅母反對,盡力幫扶。說句實在話,若非舅舅幫忙,他們一家早就凍死餓死了。年少時有一年家中顆粒無收,母親領着他們姐弟三人去了外婆家,同樣遭了大災的外婆家臉色不太好,二舅同他們大吵一架,硬是留了他們一個月。

兄長中了舉人後,得當地豪紳資助,有了餘錢,都會讓人送去給二舅,逢年過節更是會去探望,給表弟表妹錢用。

他見氣氛沉寂,低聲,“怎麼了?”

沈秀說道,“你舅舅不是養了許多魚麼?乾涸得魚都快沒水了,你舅舅找到一處山泉,離得近,便引水到塘裡。誰想水太高,魚便跳進隔壁魚塘去了。你舅舅下去撈,剛好被那塘主瞧見,就跟你舅舅理論,說他偷魚。兩人起了爭執,你舅舅不小心將人打傷。”

謝崇意這才理順,原來這血是那人的,不是舅舅受了傷。只是舅舅身上的血都這麼多,那人想必傷得不輕呀……傷人的話,是要坐牢的。想必舅舅也是急了,才大晚上的跑來。見舅舅衣服上的血跡已幹得紫黑,這事約莫已經過去兩個多時辰,“那人這麼久都不來報案,家人也不見鬧的,外甥想他是不打算報官了。”

沈山冷笑,“他敢,我告訴他我的外甥就是當今知縣,他哪裡敢來。”

謝崇意看了看兄長,兄長果然一言未發。他想,如果那人真的來報案,兄長只怕要爲難得烈火撩心了。依照哥哥的剛正性子,這件事錯在二舅,二舅是得擔責的。

齊妙也同樣在擔心這件事。

不知道還好,舅舅主動來說,讓他們知道這事,公私人情,最難判案。她暗歎一氣,對酒婆說道,“你先去給舅老爺收拾間房,將被子鋪軟些,準備身乾淨衣物上好水,再讓廚子煮個安神湯。”

酒婆應聲退下,沈山擺手說道,“不用不用,太麻煩了,舅舅怕那許茂才攪和你們,所以就趕緊跑來了。舅舅這就回去了,別折騰。”

謝崇華起身說道,“太晚了,舅舅還是在這歇下吧,夜路不安全。”

沈秀和齊妙也附聲留他,沈山不想給他們添麻煩,還是沒留。謝崇華給他銀子,他也沒拿,推了回去,“舅舅知道你是清官,沒幾個錢,自個留着孝敬你娘就好。”

他越是待自己寬厚疼愛,謝崇華就越覺難受。他甚至私心盼着那許家不要出現在縣衙裡,就讓這事安靜平息得好。

齊妙和他送了二舅離開,回來時見他心事重重,知他爲難。進了房裡,才說道,“這事那許茂才錯在先,只是舅舅動手傷人,卻是舅舅錯了。”

謝崇華重嘆,“我也知道是舅舅錯了,只是……舅舅對我們恩重如山,我甚至可以用我這命去換舅舅安康,可是……”可是真要遵循律法,就沒有人情可講,“我要是真抓了舅舅,於公,是好官。於私,卻大不孝,也太忘恩負義。”

齊妙環了他的腰身倚靠,輕聲,“二郎……就當做什麼都不知道吧。”

謝崇華又嘆氣,斷了那麼多的案子,他唯有爲冤假錯案可惜遺憾得嘆氣,也沒有因不敢捉真兇、懼真兇而有過退怯,如今卻又嘆氣又心生退卻。

煩事擾心,一夜不能入睡。天才剛亮,他就起身了。齊妙又何嘗入睡了,他一起來,她就跟着坐起身來,“二郎……”

“舅舅傷了許家人,許家人卻不敢報案,無非是因爲我是太平縣的縣官。可在私,我是外甥。可在公,我卻是官。舅舅和許家人一樣,都是太平縣的百姓。我若不能爲百姓做主,反而用官威壓人,這官……跟那些貪贓枉法的官有什麼不同。”

因晨起未喝水潤喉,說這話時,喉嚨苦澀,心中更是苦澀難安。他緊握拳頭,握得青筋暴起。齊妙雙手握了他的拳手,已能感同身受的痛苦,“二郎不要太爲難自己……”她雙眸一溼,“你就當做不知道吧,就這一次,日後公私分明,再不講人情,可好?”

謝崇華夜裡已經想通,有了第一次,就難免有第二次。他要求米.需 米 小 說 言侖 土雲百姓奉公守法,那爲何到了親舅舅這,卻視若無睹?

齊妙見他默默下牀穿鞋,也跟着下了牀,等他洗漱好,拿了官服爲他穿戴。

盤領右斜襟青色絲織小雜花官袍,束上一根青色皮腰帶,穿上官靴,穩穩戴上烏紗帽。她的丈夫只是一個七品官,卻是她見過,最好的官。以前只是覺得自己的丈夫樣貌是無人可比的,如今又添了一個。這鐵面無私,也是無人能比。

他要去梨花村的消息傳到沈秀房裡,沈秀急忙過來,攔了他問道,“你這是要做什麼?”

身爲母親已經猜到七八分,可還是不敢相信。

“舅舅砍傷了人,總要給許家人一個說法。”

沈秀真不敢相信兒子竟是要那樣做,氣得發抖,“你、你這是忘恩負義你知道嗎?他們都不找到衙門來了,你爲何還要去?你書唸到哪裡去了?書裡是教你狼心狗肺了嗎?那是你二舅,沒有你舅,你怎麼能活到現在,我們母子四口,怎麼能活到現在?”

這些謝崇華又如何不知。

沈秀推了推他,“你給娘進去,進去!”見推他不動,更沒有要回去的意思,她已是哽咽,“你快給娘進去!”

謝崇華沒有答話,只是官袍掀至膝頭,便朝她跪下,叩了三記響頭,看得沈秀幾乎暈厥。齊妙忙將婆婆扶住,側身微擋,示意丈夫離開。

等沈秀回過神來,兒子已經走了,頓時哭出聲來。

“往後可要怎麼見他舅舅,沒臉了,沒臉見了。”

太平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趙押司消息向來靈通,已經知道昨天梨花村的事。只是也知道那是大人的親舅舅,平時沒少來串門,便當做不知。大清早見他領着衙役和自己過去,好不詫異,“大人,當真要去?”

“去。”謝崇華乘了衙門馬車,和一衆衙役前往梨花村。

趙押司瞧瞧慕師爺,好像早就知道謝大人要去,一點也不意外吃驚,倒讓他好生鬱悶,大人當真是鐵面包公啊。

衙役進村的消息很快就傳遍小村莊,本就起得早,如今更是來圍看。

衙役問了許茂才家在何處,便有人指路,更有人腿快,跑到許家去通風報信,說知縣親自領人過來了。嚇得許家魂飛魄散,暗罵那沈山,他們都不告了,竟還讓他外甥來,狗官。

不多久,謝崇華已經到了許家,沈山一家也聞聲過來。

許茂才一家七口,老母已七十高齡,妻子韓氏一見他,敢怒不敢言。

鄉正已經讓人搬了桌椅來,心裡念着莫非知縣美名是假的?怎麼還親自找上門來了。

謝崇華已經帶了驚堂木來,安放桌上,又看許茂才的傷,見他還能動,就是胳膊繫了白布條,看來沒有傷及要害。見許家七口人顫顫巍巍要朝自己跪下,他伸手攔住,“本官這次來是來斷案,但不是尋的你們。”他轉而面向舅舅,說道,“沈山,你昨日和許茂才起爭執,可是傷了他?”

沈山突然被問,一頭霧水,“是。”

“那事情具體是如何發生的?”

沈山只有老老實實說了一遍,末了謝崇華問道,“那你是在和他爭執中,無意傷了他?”

“是。”

沈山的妻子高氏見他問得詳細,狐疑打量他,“二娃子,你問這麼仔細做什麼?”

謝崇華沒有答話,又問許茂才,“方纔沈山所說,可是屬實?”

許茂才答道,“昨天爭執的時候草民不知,但後來我兒子去魚塘數了魚,發現的確是多了七八條。”

“你如何能知道得這麼清楚?”

“因爲魚塘裡水少,魚死了很多,剩下的手指頭都能數出來。多出這麼多,數數就知道了。”

“那他是故意要傷你?”

“……不是。”

謝崇華微微點頭,“既有傷情,不尋私了,又爲何不報官?”

許茂才爲難地看他一眼,低聲,“大人您不是他的親外甥嘛……”

“看來本官仍不得民心。”謝崇華偏頭說道,“慕師爺,此案應怎麼判?”

慕師爺做師爺這麼久,律法早就熟記於心,朗聲道,“故意傷人者,輕傷關入大牢一年,重傷勞役三年;過失傷人者,輕傷重責五十大板,重傷勞役一年。許茂才的傷,可見是輕傷,所以沈山應當重責五十大板。”

沈山見這律法都搬出來了,知道外甥真要判自己的罪,一時傻眼。妻子高氏已跳了出來,就差指了他的鼻尖罵,“你忘恩負義!當初你舅舅是怎麼對你,你做了官就翻臉不認人了是吧?”

沈山愣神聽完,已不知說什麼好。

別說他,就連許家人、來圍看的人,都面面相覷。

衙役跟謝崇華久了,也知道大人絕不是開玩笑,便要過去捉人杖責。他們剛動,謝崇華已起身,“等等。”

衆人目光又落他身上——果真是不會罰的,顯而易見。

謝崇華將頭上烏紗帽慢慢取下,緩聲,“舅舅對我恩重如山,猶如再生父母,若無舅舅恩澤,母親與我,還有姐姐弟弟,都不會活到今日。古有爲父受罰,今日,我也效仿古人,爲舅舅受罰。”

四周頓時無聲,倒是慕師爺反應過來,“大人萬萬不可,那殺威棒挨個五十下,皮開肉綻不說,還會傷及筋骨啊!”

可卻攔不住他放下烏紗帽,往那受罰半趴的長椅走去,看得慕師爺都急了。

沈山見外甥如此,一瞬明白他的用意。這外甥……他當真沒白養。他不是白眼狼,可也不是那昏官。所以他一早就想好了,要代自己受過,可那是五十大板,他這身板如何能受得了。不由老淚縱橫,上前將他攔住,“是舅舅不該衝動,傷了人,這板子舅舅認罰。舅舅明白,舅舅不怪你。”

那許茂才也完全沒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更沒想到知縣竟要親自受罰,他忙說道,“本就是我不對,是我沒弄清楚跟他吵。這罰免了,免了吧。”

“無心傷人,無論誰先起爭執,都是錯了,也都觸犯了律法。”謝崇華回頭對那愣神的衙役喝聲,“還不執法。”

衙役頓步,不是不敢去給知縣棒子,而是不願,一點也不願意這樣做!

慕師爺高聲道,“這事錯了便是錯了,只是事主不願追責,罪可輕判,然,律法在前,不得免除,那就……刑罰一半吧。”

衙役見大人一心求打,師爺也發話了,唯有硬了頭皮上前,揚起殺威棒,重落二十五大板。

板子重重落下,起先還沒感覺,尚能忍着,十下過後,就覺那痛要刺進骨頭,忍得謝崇華緊咬着牙,滿身虛汗。只是身上雖痛,心卻舒服了。

他沒有辜負舅舅恩情,也沒有變成人人厭惡的昏官。

wωω● тTkan● C ○

如今不會,往後……也定不會!

第十三章齊家來人第四十八章故人重逢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十九章富貴遠親第八十四章枕戈待旦第五十四章灼灼其華第二十二章莫逆於心第三十七章鄉試中舉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二十三章寒冬臘月第七十五章因緣際會第九十一章最後通牒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九十七章大結局一第六十章金釵之年第六十四章曾經滄海第四十八章故人重逢第二章六月徂暑第八十三章血濃於水第六十三章釜底抽薪第六十章金釵之年第四十七章重回故地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二十九章柳暗花明第七十九章文武並用第十六章喜結連理第三十八章巧遇機緣第六十一章陰魂不散第五十六章寒冬臘月第七十九章文武並用第三十章深情終負第八十一章第四十七章重回故地第一章四月維夏第八十二章第五十六章寒冬臘月第六十四章曾經滄海第五十八章使入陷阱第二章六月徂暑第四十一章久別重逢第五十一章桃之夭夭第六十五章情比金堅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五章一身傲骨第六十四章曾經滄海第九十六章竹馬不再第八十三章血濃於水第二十九章柳暗花明第六十三章釜底抽薪第五章偷盜風波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九十五章苦盡甘來第五十四章灼灼其華第二十二章莫逆於心第二十四章 胞弟失蹤第五十六章寒冬臘月第十九章富貴遠親第三十九章陳年恩怨第六十二章笑裡藏刀第六十章金釵之年第三章機緣巧合第十四章人心作祟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五十六章寒冬臘月第三十一章千斤苦難第二十七章人心不古第九十七章大結局一第三十八章巧遇機緣第二十八章磐石難轉第四十四章師生再遇第六十一章陰魂不散第二十五章一身傲骨第五十六章寒冬臘月第四十九章鴛鴦難伴第十五章母女回鎮第十章往年舊事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十章往年舊事第三十章深情終負第五十七章積善餘慶第四十六章心如明鏡第四十六章心如明鏡第六十五章情比金堅第四十六章心如明鏡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二十七章人心不古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八十章大戰在即第五十五章宋氏寡婦第七十二章兵臨城下第七十二章兵臨城下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六十四章曾經滄海第五十五章宋氏寡婦第八十六章珠聯璧合第九十六章竹馬不再第八十九章守得雲開第十一章權謀之術第三十一章千斤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