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分成

蘇善蘊這麼一想便準備上前去敲門。

可手還沒到門上就又停住了。

要怎麼透露才合適呢?他們會相信她的話嗎?以他們的聰明才智,一定會揣摩她這話的可靠性吧?

蘇善蘊躊躇了一會兒。

但不說的話她又不安心,怕二叔會明珠暗投反誤了前程,於是一鼓作氣敲門進去。

橘色的燈光下坐着的蘇子明和蘇子昭就像一對孿生兄弟般,他們面對面地坐在臨窗的大炕上,中間隔着古色古香的紅木小茶几,頗有促膝長談的意味。看見蘇善蘊進來,兩人原本嚴肅的臉上便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來來來,過來坐。”蘇子明朝蘇善蘊招手。

蘇善蘊便坐在了大炕前的掐絲琺琅荷塘花紋繡墩上。

“怎麼還沒睡?”蘇子明溫聲問她。

“想來陪阿爹和二叔聊聊天。”蘇善蘊揚起那朝霞般的小臉說。

蘇子明和蘇子昭哈哈大笑。

“男人間的話題你也感興趣麼?”蘇子昭笑着打趣她。

蘇善蘊紅着臉點了點頭。

“好,那咱們一起聊吧。”蘇子昭笑着說。

蘇善蘊尋思着怎麼開口。

最後她決定用最直白的方式開口。

“二叔,京城的局勢不穩嗎?”蘇善蘊輕聲地問。

原來這丫頭在門外都聽到了啊。兩兄弟對視了一眼。

蘇子昭降低聲音答道:“感覺是有些。人在這片海中,自然會怕它忽然生風起浪。但你也不用爲我擔心,我自己會小心行事的。”

“嗯,我也相信二叔是能使得萬年船的。只是如今局勢尚未明朗,不一定眼下得勢的人就能一直得勢,二叔您不妨暫且冷眼旁觀,說不定再過幾年一切就明朗起來了。”

蘇子明和蘇子昭不禁大吃一驚。

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蘇善蘊這話的意思,只是不知她爲何會有這麼一個論斷——就好像已經預知到了某件事的結果似的。

“善蘊也關注政事嗎?”蘇子昭頗有幾分意外地望着她問。

蘇善蘊的神情頓時變得有些侷促,她搖了搖頭,小聲地說:“書上有說——要想成功便要出人不意,會用此戰術的人大多是做派不高調但能力又很強的吧?剛纔您們談到六王爺和七王爺的事,所以我就斗膽地猜測也許還有比他們更厲害的角色存在,只是他藏得有些深罷了。”

蘇子明和蘇子昭又對視了一眼,笑而不語。

他們都聽出了她的若有所指。

“我只是胡亂猜測而已,我不會對外說的。”蘇善蘊紅着臉起身告辭。

…………

兩天後,蘇善蘊的堂伯父蘇子昕便從京城回來了。

蘇子昕纔剛到家郭氏便跟他說起舊宅子分成的事:“都說長子如父,若不是你阿爹當年省吃儉用、身體力行的支持,你叔公哪裡能心無旁鷲地考取功名……”言下之意就是提醒蘇子昕關鍵時刻別太厚道。

蘇子昕笑着說:“我知道了,堂弟他們又不是貪得無厭之人,自然會盡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的。”

郭氏就瞪了他一眼,嘟着嘴說:“你就只會說知道了,屆時他們一哭窮你就心軟了,我們家蘇麒明年初就要成親了,也是需要一大筆錢用的。蘇麟每個學期的學費也不是小數目,還有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得應付,哪一樣不需要錢?”

蘇麒是蘇子昕和郭氏的大兒子,今年二十歲,目前在四川任布政司都事,官從七品,由於政務繁忙所以今年清明不回家。蘇麟是他們的次子,今年十六歲,在知行書院讀書。蘇善萩是他們的第三個孩子,也是他們唯一的女兒。

“你放心,我不會傻到連該爭取的都不爭取的。”蘇子昕拍着她的肩膀安慰道。郭氏這才換上了笑容。

次日上午,大家便約定在蘇府的東酈居里舉行家庭聚議,商量老宅子售賣後的銀兩的分成問題。

除了蘇麒沒參加之外,兩家子的其他人全都到場了。

蘇子明報出了那位老京官開出的數目。

“他說如果合適的話想月底前就買下來。”蘇子明說。然後將老宅子的房契拿了出來。

當年,由於大多數時候是蘇子明的父親在管理着老宅子裡面的大小事,所以房契也一直由他這邊的子孫保管着。

房契上寫着當年他們置這宅子時各出的銀兩數目——蘇子昕的阿爹出了三千兩,蘇子明和蘇子昭的阿爹出了八千兩。

“大哥,您看怎麼分比較好?”蘇子明問蘇子昕。

蘇子昕快速地瞄了一眼郭氏,有點吞吐地說:“雖說置房子時我阿爹出的銀兩不算多,但他當時那個情況下也是沒有辦法,當年二叔寒窗苦讀時他不也是省吃儉用地供着的嗎?所以我覺得兄弟之間還是情份第一、錢銀第二。”

但言下之意卻是希望儘可能地五五分成。

所有人都聽出他這話的意思來了。

郭氏微鬆了一口氣。

肖夫人的臉色就不怎麼好看了。

“侄子,那照你的意思是想怎麼分?”肖夫人問蘇子昕,她希望聽到更確切的答案。

蘇子昕眨了眨眼,又望了一眼郭氏,見郭氏一副想要獅子大開口的模樣,他心裡又有點忐忑。

‘五五分成’這幾個字他怎麼也說不出口來,便笑着望向肖夫人、蘇子明和蘇子昭說:“那你們覺得怎麼分比較好?”

“我們想先聽聽您的意見。”蘇子明笑着說,彷彿就算蘇子昕說出來的話再離譜也嚇不着他似的。

“舒霞,你怎麼看?”蘇子昕扭頭問郭氏。

郭氏見丈夫在乎自己的意見,心裡頓時像喝了蜜似的,臉上卻很謙虛地說:“這麼大的事還是由你們當家作主的人來決定吧。”

蘇子昕便對着肖夫人說:“我看四六分吧,我們四,你們六,怎麼樣?”

郭氏的臉就拉了下來,肖夫人的臉色更不好看。

蘇子明和蘇子昭對視了一眼,兩人的臉上都看不出絲毫的表情來。

“娘,您覺得呢?”蘇子明問肖夫人。

蘇蘊善緊挨着祖母而坐,她能感覺得到祖母渾身在顫抖。

她知道祖母是真的生氣了,也覺得堂伯父的要求有點過分,遂小着聲說:“我覺得三七分會更合理一些吧。”

郭氏的眼睛就像尖刀一樣狠狠地剮了蘇善蘊一眼。

肖夫人、蘇子明、蘇子昭和馮氏則讚許地點了點頭。

“我也覺得善蘊說得對,三七分跟當年大伯和阿爹出的銀兩的數目也最接近。”蘇子昭說。

其實這樣分已經是夠給蘇子昕一家人面子的了。

但蘇子昕一副不太樂意的神情。

“還是互相扶持一下吧,我現在有兩個兒子,以後娶媳婦了還需要添置新宅子,家裡真的很需要錢銀,你們兩個的家庭支出都沒有我們大……”蘇子昕使出了郭氏教的哭窮計。

“侄子,誰家不是一大家子的人要養呢?子明很快就要續娶了,屆時聘禮什麼的都需要錢,不久後又會添丁,需要用銀子的地方還多着呢。而子昭那邊也準備再生一兩個,你也知道京城柴米油鹽都貴……”肖夫人毫不示弱地說。

“嬸嬸說的都是道理,但誰家更缺一點不是一目瞭然的嗎?”郭氏也顧不上其它,一句話頂上來。

“那按你這麼說,誰家窮一些誰家就可以不講理一些是嗎?”肖夫人冷着臉回擊道。

剛纔肖夫人還有一刻間有點心軟,覺得要麼就按照蘇子昕的說法四六分成算了,如今聽郭氏這麼一說她就鐵了心不肯四六分了。

“嬸嬸您這是什麼話?我也不過是將我們家的情況擺明而已。”郭氏一臉委屈地迴應道。

蘇子昕看着就心疼得不得了,便說:“那就各退一步吧,四點五跟五點五分怎麼樣?”

蘇子明和蘇子昭小聲地商量了一陣,然後又跟肖夫人說了一下,肖夫人板着的臉才漸漸地緩和下來。

“這樣吧,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三七分還是最合理的,不過既然你們覺得你們家更需要錢銀週轉,那我和弟弟願意各返五百兩銀子給你們,這樣如何?”

郭氏嘟着嘴,蘇子昕倒是覺得這樣可行,但他見郭氏不滿意,又不好下決定。

“如果你們覺得這樣還不滿意的話那我們就請公堂或者族老的人來做定奪吧。”蘇子昭說。

蘇子昕忙說:“那何必呢?那多傷和氣啊。”說罷看了看郭氏,見郭氏還是苦着臉,心裡又下不定主意了。

肖夫人見狀在心裡冷哼一聲,緩緩地說:“那這樣好了,我再拿出一千兩私幾錢來補貼你們,這下算起來就跟你們提的那個四點五和五點五分相差不遠了。”

“娘,這怎麼能要您出錢?”蘇子明急了,忙和蘇子昭商量。

蘇子昭遂答應這一千兩也由他們兩兄弟出。

肖夫人頗爲感慨地笑着點頭,爲自己生了這麼孝順的兩個兒子而驕傲。

蘇子昕和郭氏便不敢再多說什麼了,就此簽訂了分成合約。

三天後那老宅子便順利地賣了出去。

而蘇子昭、馮氏和兩個孩子也在第四天返了京。

肖夫人留了下來,她要幫忙張羅蘇子明續娶的事。

在大家的熱切期盼中,蘇子明終於等來了蘇子昭的來信,信中轉達了張盈對蘇子明的求娶的看法。

親們,今天的更新,週末愉快!

第292章 醞釀第248章 他來第194章 退親第264章 同心第554章 震驚第536章 沒那麼容易第355章 長夜第376章 心思第561章 分析第172章 道別第27章 記憶第596章 爹爹第312章 大伯第41章 進京第521章 這事交給我吧第1章 逃離第281章 照顧第367章 客來第398章 時機第423章 訓妻第525章 歡聚第401章 條件第537章 爭取第441章 畫稿第602章 伊人去第288章 事因第110章 招待第337章 好在第27章 記憶第181章 坦誠第19章 跟來第366章 久戰第222章 相信第580章 女人心第277章 歸心第228章 長輩第42章 成長第601章 快去請他來,就說我想見他第490章 劉氏第345章 到京第412章 過日子第407章 身孕第181章 坦誠第154章 瞭解第375章 祝氏第179章 發現第287 馮氏第306章 山谷第550章 不放心第45章 留下第114章 眷戀第505章 輔食第388章 秘密第275章 寬容第297章 看法第579章 逐步第538章 開明的娘第113章 同心第556章 信件風波第201章 相信第20章 張盈第100章 應對第34章 重遇第218章 匡後第579章 逐步第589章 跡象第480章 解釋第237章 轉機第177章 暗助第416章 心思第338章 處理第600章 給我生個女兒吧第24章 搗亂第37章 躲避第141章 準備第273章 主意第566章 奔赴第270章 意識第80章 來訪第344章 查問第314章 農莊第461章 準備第338章 處理第439章 不捨第447章 勉勵第567章 姨娘第130章 表明第154章 瞭解第448章 加入第343章 妯娌第166章 商量第600章 給我生個女兒吧第15章 分成第284章 抄經第133章 考驗第418章 心結第354章 逐步第108章 遙寄第315章 挑剔第440章 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