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朝會羣臣來開撕

昨夜雨疏風驟,推倒紫藤花樓。濃情莫待白頭時,空留追憶消瘦。緣起、情生,莫負春光無限。

天色剛剛泛白,沈今竹已經更衣完畢,穿着隆重的朝服,瞧見臉頰有一股難以言表的紅潤之色,她便在臉上蓋了一層薄薄的香粉,眼神一肅,恢復了莊重威嚴的攝政太后形象。鏡中帷帳翻動,徐楓光着上身走出來,身上覆蓋着各種傷疤,幾乎沒有一處好皮,心口處還有一個青色的紋身,據說是海盜們供奉的海神,保佑他們在風浪中生還。

昨晚在帷帳裡看不清,此刻徐楓走近了,沈今竹才發現這個海神的相貌居然和自己有幾分相似!三十歲的男人了,居然還有這種精緻的淘氣!徐楓半跪在身邊,吻着她的後頸,粗重的呼吸聲撩撥着,薄薄的脂粉也蓋不住面頰上的紅暈了。

再這樣下去,就要從此君王不上朝了。沈今竹咬咬牙,逃也似的跑出去了呼吸着晨曦清冷的空氣,晨霧之光籠罩着全身,三下深呼吸之後,雷點般得心情平復下來了。

奉天殿,小皇帝打着呵欠,如夢遊般在懷恩的牽引之下坐在龍椅上,接受羣臣朝拜。才三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可能每天天沒亮就起牀,所以這種召見文武百官的大朝會就改爲了五日一次,跪拜完畢,小皇帝小手一揮,奶聲奶氣的說道:“衆卿免禮平身。”然後爬下了龍椅,蹬蹬跑到珠簾後面,爬上了沈今竹的膝蓋,左蹭蹭、右蹭蹭,窩在她的懷裡,找了個最舒服的位置開始打瞌睡。

小孩子基本都是秒睡,何況小皇帝真是太累了,沒睡夠。不等沈今竹出言相勸,小皇帝進入了夢鄉,傳來小貓似的呼嚕聲。懷恩早有準備,將一張薄毯蓋在了小皇帝的身上,文武百官也習以爲常了,就當小皇帝還坐在龍椅上,照樣開始廷議。

隨着春天的到來,天氣越來越暖和,各種疾病也開始滋生了,今日的主要議題是推行水苗法種痘,太醫院院判大人說着開春之後,太醫院在大興、昌平等地試種水痘等情況:

“……大興縣共同種得兒童一百七十八名,均已全好,宛平三百五十四名,兩人死亡,五人失效,其餘皆如期發熱,見點起長,行將結痂。從試種情況來看,水苗法是安全的,臣請皇上從全國推行此法,以救天下蒼生。”

小皇帝在睡覺,當然無法回答,沈今竹在珠簾後面說道:“衆卿以爲何?”

專業撕x三十年的一位劉姓御史站出來說道:“臣有疑問,院判大人說水苗法是安全,爲何依然有人死亡?”

另一個御史出來對撕,諷刺說道:“請問劉大人,每天都有人吃飯,隔三差五有人吃飯時噎死,按照你的說法,是不是大米飯不安全?”

劉御史冷哼一聲,“強詞奪理!現在不是打嘴仗的時候,水苗法關係重大,尤其是兒童的安危,關係到大明的千秋萬代,人口繁衍,當然要慎重以待,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院判大人七十多歲了,德高望重,在杏林的影響力就像官場上的王首輔一樣,可惜杏林始終不如仕林清貴,是“伺候人的“,史書更是少有記錄大夫的功績——因爲史書不是醫者所著,筆桿子掌握在仕林手裡。院判大人明白,這是他名留青史、爲杏林爭光的大好機會,醫學同樣可以改變歷史,他早有準備,說道:“此次在大興、宛平等地區試種,選取的痘種是經過反覆提煉出來的,已經將毒性減到了最低,微臣世代太醫,舉家的兒孫都用水苗法種過痘,微臣纔敢將此痘種推廣出去。在種痘之前,微臣和種痘師都反覆向人們確認其自願前來,並且身體無疾病,健康者,方可以進行水苗法,沒有收取任何費用。小孩子的父母也有要提前簽字畫押,表示認可。”

“微臣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即使身體健康,種痘也有一定危險,但是瑕不掩瑜啊,就像剛纔那位御史大人所說的那樣,吃飯都有可能噎死,難道我們就不吃飯了?而且那位死亡的孩童父母和族人鬧到醫堂裡打砸搶,要我們賠償五百兩銀子,我們將其送到了順天府,經過順天府的審理,那個孩童並非其親生子,而是從路邊撿來的小乞丐,本身筋骨就弱,孩童種痘之後,他們沒有按照我們的叮囑好生照顧,而是將其泡在冷水裡,虐待孩子,使其感染了風寒,體虛後促發的天花之症,高熱驚厥而死,然後他們以屍訛詐,大鬧藥堂,散步謠言,使得許多原來想送孩子來種痘的父母望而卻步,現在那些刁民已經被順天府收監了,謠言不攻自破,每天都有孩子在藥堂種痘,我們也更加嚴格的核實家長和孩子的身份,必須有戶籍文書,並有三個鄰居街坊作保,纔會給孩子種痘,以免再出現這種利用乞丐騙錢財的悲劇。”

王閣老出列說道:“雖然如此,但試種纔剛剛開始,現在只有幾百種痘成功的例子,但我大明子民百萬人,需慎之又慎,微臣認爲,水痘法至少需要成功十萬人,並且死亡的人數控制在百人之內,才能在全國大規模的推行。否則院判大人的醫者仁心,恐怕會禍國殃民。”

十萬人的死亡人數要控制在百人之內,也是就是說兩千人裡頭,最多隻能有一個人死亡,這個要求對於那時候的醫療水平和生活質量而言,無疑是太苛刻了!何況參與種痘的絕大部分都是抵抗力最差的兒童,即使不種痘,二千個兒童正常死亡率都不止這個數,別說民間了,就拿皇宮或者宗室來說吧,這些孩童有一羣人伺候,各種美食環繞,還有太醫瞧病,其死亡率也遠遠超過二千之一啊!沈今竹暗自思忖道:誰都知道推行種痘術的人是我,一旦成功,這絕對是彪炳千秋史的大功績,我的名聲和威望會爲之一振,積累政治資本,這王閣老是在挑刺,從中作梗了。

院判大人挺直了腰桿,鼓足勇氣對上了這位不可一世的內閣首輔大人,“王閣老此言差矣!種痘之術,並非我朝才興起,從唐朝就開始了,到了現在這一門技藝已經嫺熟,效果如何,各類醫術上都有記載,並非我們太醫院一朝一夕之功,是經過千百年的血淚教訓錘鍊得來的。

起初用的是痘衣法,用出痘並存活的小兒裡衣,送給未出痘的健康孩童穿着,十日之內出痘病癒;後來用痘漿法,擠出出痘孩童的白色漿汁,用棉花蘸着塗在健康孩童的鼻孔之內,這兩種方法效果一般,危險性也比較大,後來旱苗法出現後,這兩種便棄之不用了。”

“在民間,尤其是江南之地,因天氣溫暖溼潤,容易起瘟疫天花等疾病。種痘之法比較盛行,時常有種痘師走街串巷,猶如貨郎一樣,父母主動花錢給孩子們種痘,這些痘師大多用的是旱苗法,就是將痘種研磨成粉,用曲管吹進鼻孔裡,因時常被鼻涕等物阻礙,許多無法成效,加上種痘師的痘種質量好壞不定,甚至有些江湖術士隨便用香灰等物冒充痘種,所以種痘效果好壞不一。不過儘管如此,江南之地鄉野街坊裡,大多數百姓還是相信種痘術的,一次不成功,只要遇到種痘師,還會把自己孩子送去再試一次。江南種痘師大都是祖傳,或者是大夫自己收集好痘種研磨。痘種傳播的越廣,痘苗就越好,好的痘種經過一次次的挑選,傳播,其苗傳種愈久,則藥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出自清朝的《種痘心法》)。”

“一些有名氣的種痘師,痘種是祖傳寶物,一次種痘,或收十兩雪花銀,高門大戶也競相邀請,太后娘娘小時候也是種過痘的。難道江南百姓不知道種痘也有風險嗎?爲何還要花錢也要冒這個風險呢?就是因爲種痘術在漫長的實踐中證實是有效果的,並且危險很低的緣故啊!現在水苗法比旱苗吹鼻法更加有效,是時候開始從上而下的推廣了,如今春暖花開,各種瘟疫疾病也隨之而來,時不我待,倘若繼續拖延下去,再遇天花痘症,就悔之晚矣!”

說道動情處,院判大人白鬍子都發抖了,老夫聊發少年狂,開始直言對王閣老發難:“恕老臣直言,首輔大人是山東人氏,乃北方人,生於斯,長於斯,北方因天氣寒冷,地方相對閉塞落後,種痘的很少,而且技術較低,您耳濡目染之下,對種痘沒有好感也情有可原。您對江南之地的具體民情不瞭解,所以將種痘視爲洪水猛獸,必須控制在兩千之一才能全國推廣的說法。倘若首輔大人不信,可以問一問今日大朝會來自江南之地的官員們,你們或者家裡孩子小時候種過痘,或者看見聽聞種痘的,請站出來給老夫當證人。”

江南多讀書人,當官的也是江南人居多,即使沒吃過豬肉,也看見豬跑,種痘這種事情大多還是曉得的,所以院判大人一開口,還真有些人站出來了。不過礙於王閣老首輔大人、類似一國宰相的威信,許多人不敢站出來,留在原地不動,不聾不癡,何以在官場上混呢?

廠公懷義笑嘻嘻的看着那些裝木頭人的官員,一個個開始點名,說道:“喲,陳大人,去年宮中痘症發作之時,你就將家裡的孫子孫女全都送到江南老家去了,一個個都用水苗法種了痘,開春剛送到京城,一家團聚,怎麼陳大人還站在那不動啊?”

工部侍郎陳大人尷尬的輕咳一聲,說道:“男主外,女主內,孫兒們如何,那都是拙荊安排的,老夫並不知情,並非——並非故意隱瞞。”話雖如此,陳大人還是稍微挪動了一下位置。

東廠可不是吃素的,搞這點情報是拿手好戲,不過今日目的不是樹敵,而是儘可能拉攏各路官員,支持推行種痘術。所以懷義輕輕放過了陳大人,並不深究,連續將幾位官員揭了老底之後,又指着戶部一個官員說道:“宋大人,令夫人就出身醫藥世家——”

沒等懷義繼續往下說,宋大人就自覺出列了,官員們內心惴惴的,東廠的名聲不是白得的。對不起,首輔大人,太后看起來早有準備,勢必今日要成功,我們不得不避其鋒芒,來日再來支持您了!

大朝會上,院判大人大獲全勝,太后在最後還撒了一把淚,在珠簾後面低聲嘆道:“此事若早推行十年,先帝也不會——唉。”

沈今竹的淚水滴落在懷裡酣睡的小皇帝臉上,小皇帝懵懂的醒過來,也跟着哇哇哭道:“嗚嗚,父皇,我想父皇了!我要父皇!”

《明史.昭帝本紀》記載,長興一年,種痘之術正式被官方承認並且大力推行,因天花而致死的兒童

驟減,大明引來了第一次人口大爆炸,昭帝千秋功績,由此開始。

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第135章 白推官嚴審假親戚,曹核桃失意煙雨樓第96章 正陽門擲果遇故人,瓊華島殿中有乾坤第144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一)第62章 曹大人擊掌泯恩仇,叛逆女夜奔大倉園第48章 浣沙溪自語識真身,傷離別臂釧歸舊主第147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二)第222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129章 佔呂宋林風稱國王,成窮寇歸順沈老闆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55章 前妹夫勇救大舅子,遺貴井變成妖怪井第56章 土秀才驚醒南柯夢,老夫子誤讀建陽書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貪甜食假癢變真癢,解母憂毛遂忙自薦第181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140章 舊□□引來不速客,送年禮遭遇冷板凳第225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潮會羣臣來開撕(二)第40章 大太監情挑侯門婦,假書生見利生反骨第80章 胖峨嵋思凡入紅塵,表兄妹偶遇龍驛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72章 打雙陸慶豐輸金山,鬧畫舫小魚化白龍第98章 兩忠臣苦勸小主人,沈三離雲開見月明第126章 陷地窖峨嵋拒回家,赴夜宴今竹遇妖姬第225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潮會羣臣來開撕(二)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198章 復舊仇郡王親掌刑,到長崎舊友議大事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208章 小鮮肉扮豬吃老虎,琉璃塔終成孩子王第241章 沈今竹判定兒女案,小皇帝初試手中權(二)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119章 祭萍兒夫妻生間隙,大督公招募入東廠第109章 新東家身陷雙屍案,沈詠蘭怒斥劉大人第38章 大丫鬟牀前教心術,小主人命懸太子湖是真是假是爲誰忙 ,不聾不癡不做阿翁第62章 曹大人擊掌泯恩仇,叛逆女夜奔大倉園第37章 出頭鳥捨身飼蚊蟲,鳳鳴院內鬼始現身第69章 一年景榮歸烏衣巷,沈三離誓絕舊鴛鴦第222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66章 直言女挑明心中事,沈今竹一語噎池蓮第186章 舊太子宴請假乞丐,藏寶圖攪渾一鍋粥第70章 三里河孤魂埋枯骨,國公府三喜再臨門傷離別箱籠堆裡鬧,進豪門寶馬車中笑臨拓本今竹說後宮,謀大局白灝來請罪第55章 前妹夫勇救大舅子,遺貴井變成妖怪井第191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第107章 苦萍兒出走織錦坊,胖峨嵋不曉師傅心第192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二)第225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潮會羣臣來開撕(二)第83章 販紙張今竹初試水,佔鰲塔表白得美人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一)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第246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第46章 情迷眼太監似周郎,放生臺慘變殺生臺第155章 說親事皇帝當媒人,論傳承昏君變明君第100章 瓊華島四象戰五虎,長公主臨門說親事第212章 儲秀宮夜宴成鴻門,癡心錯犯起中二病第220章 兩女皇爭霸制海權,傳水苗太后立威信第55章 前妹夫勇救大舅子,遺貴井變成妖怪井第138章 過聖誕女王開大宴,耍手段今竹謀大局第77章 惡牛郎強佔七仙女,慶豐帝舌戰驅惡徒第98章 兩忠臣苦勸小主人,沈三離雲開見月明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第140章 舊□□引來不速客,送年禮遭遇冷板凳第165章 甜冰糖登門賀喜事,老狐狸左右再逢源第110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第79章 吳淑人縱火終自焚,顧駙馬訣別長公主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206章 施恩惠善人終善報,新年到金陵傳喜訊第84章 衆倭寇登陸海寧城,瀕死地絕處又逢生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54章 沈今竹攻心曹核桃,小霸王忙背後捉刀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56章 土秀才驚醒南柯夢,老夫子誤讀建陽書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165章 甜冰糖登門賀喜事,老狐狸左右再逢源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第204章 安泰帝心冷黯退位,林淑妃自盡坤寧宮第109章 新東家身陷雙屍案,沈詠蘭怒斥劉大人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40章 大太監情挑侯門婦,假書生見利生反骨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45章 曹核桃試探沈老闆,汪大人揭開大陰謀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64章 曹核桃尋母遇貴人,玉翡翠揪出嫁妝案第159章 求情敵陸氏遭碰壁,去孝陵揭開大棋局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01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二)第214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第160章 得訊息徐楓有生機,進京城物非人已非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紅娘鶯鶯分不清楚,犯迷糊新郎變前夫第129章 佔呂宋林風稱國王,成窮寇歸順沈老闆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