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沉入海底的思茅古茶

“紫陽真人他原本是明末京城老字號當鋪寶和發的少東家,自小就博學多才。只可惜生於亂世,李自成攻陷京都,絡大的家業被洗掠一空,心灰意冷之下遁入玄門,並創立了天機門,取天機不可泄漏之意。他本着寧缺勿爛的原則,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擇徒門規,即先重品性,資質天賦反在其次,這也是本門至今人丁凋零的原因。

紫陽真人潛心參悟道義多年,悟出一套吐納養生之功,這套太虛氣功講究清淨無爲以靜制動,不但有強身健體修心養性之功效,而且對你學習古玩收藏知識乃至以後從事典當工作都大有益處。對現在的你來講,可能已經學習了大量的古玩收藏以及典當方面的知識,但它們就象是隨意堆放在倉庫中的銅錢,既博又雜毫無章法,缺少一根把它們串在一起的繩子。而你學習了這套內功,就象是多了根把各種知識穿插聯繫的紐帶,使它們成爲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讓你相得益彰受用無窮。我現在就把這套氣功的口決傳授給你,你用心地記下來。”程漢章有意放緩節奏傳授了三遍後問道:“季凡你都記住了嗎?”

“師傅我差不多記全了。”季凡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噢,那你背誦一遍讓我聽聽。”程漢章難以置信地說道,這口決讀起來晦澀繞嘴,他不敢相信季凡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把它毫無遺漏的全部記下。

“天地氤氳,萬物化純,身致虛極,心守靜篤,生氣盈然,神機始發。遊心於淡,合氣爲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無窮,心地純真,復歸於樸。”季凡抑揚頓挫地誦來不差絲毫,程漢章聽在耳中是又驚又喜,“此子博聞強記,天機門復興有望矣。”

“漢章該吃飯了,飯菜都快涼了。”陳晶在外面催促道。

“咱們先去吃飯,一會兒我要和你對弈一局,也不知你小子最近棋藝是否有所長進?”程漢章笑呵呵地說道。

“漢章你難得這麼高興,不喝點嗎?”陳晶關切地詢問道。

“我今天收了一個非常出色的徒弟當然高興了。”程漢章志得意滿地說道。

“你一向擇徒甚嚴,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呀,漢章恭喜這回終於有了衣鉢傳人。”陳晶轉頭又對季凡說道:“你師傅難得器重於你,將你收錄門下,你可不要枉費了他對你的一番苦心呢!”

“請師母放心,您的教侮季凡一定銘記在心絕不敢忘懷。”季凡說道,幾樣簡單的家常小菜,倒也燒得精緻可口,季凡食指大動,連吃了三大碗這才放下碗筷。

“晶兒,把我那珍藏多年的思茅古茶沏上一壺。”程漢章說道。

一會兒功夫室內頓時茶香四溢滿屋飄香,“什麼茶味道這麼香?”季凡嗅了嗅鼻子說道。

“季凡這可是你師父壓箱底的沉貨,他自己輕易都捨不得喝的。”陳晶端起紫砂壺一邊向細瓷茶杯裡注水,一邊說道,湛青碧綠的茶葉飄浮在細瓷茶杯裡煞是好看。

“你師母此話倒是不假,這思茅古茶在海底沉睡了上百年,你能喝到它也是你的福分。”程漢章微微一笑說道。

“沉睡海底?”季凡聞言有些不解地問道。

“不錯!這茶是我多年的老朋友——瑞典哥德堡號的船長安德森從一艘沉在南海海底的中國古船上打撈出來的,他知道我喜歡喝茶於是就送給了我。這茶算來也得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季凡雲南的普洱茶你應該有所耳聞吧?”程漢章問道。

“北緯25度以南的雲南自古以來就盛產茶葉,被譽爲世界茶樹的發源地。而居住在中國高原地帶的藏族同胞,經年以牛羊肉爲主食,缺少蔬菜,而普洱茶清熱、解毒、潤燥的功能,恰好可以調理膳食結構,正所謂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於是,歷史上,雲南的商人便用普洱茶與西藏的馬匹和藥材交換。在崇山峻嶺、雪域高原的翻越中,‘茶馬古道’由此而生。按照專家的說法,不管歷史上還是今天,普洱茶因爲有降低血脂等諸多保健功效,加上人們生活水平改善,大受人們歡迎。”季凡侃侃回答道。

“你說的很有道理,思茅被稱爲茶文化的綠洲,茶馬古道文明的起點,這些年隨着普洱茶的熱銷已越來越引起世人關注。傳統的普洱茶緩慢的發酵過程就是它品質形成和提升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要經過二十多年才能達到完美的程度。我們現在喝的這叫思茅女兒茶,這可是普洱茶中的極品啊!相傳是古時候年輕的女孩在春季的穀雨前後採集新茶芽,裝入竹筒後,進行適當的烤制,保存在房樑上,等女孩長大成人,婚嫁之前再取出變賣,用所得的銀兩購置嫁妝,因而被稱爲女兒茶。近些年來,人們競相品鑑和收藏普洱茶,並把它稱爲‘有生命的古董’,特別是在廣東東莞一帶這已經蔚然成風,很多人熱衷於玩茶。現在的東莞據說至少有200萬人在收藏陳年古董茶,2002年11月,國際貿易廣州春秋優質茶評比會上,魯迅先生收藏的20克普洱茶曾拍賣出16萬元的高價。

季凡細細品味這茶湯色豔麗口味醇厚不由讚道:“果然是好茶,歷經百年仍然香味持久。”

此時程漢章拿出那套榧木棋盤輕輕放在黃花梨的茶几上象是無意地問道:“圍棋棋手分有九段是爲九品,你知道都是哪九品嗎?”

季凡笑道:“師父這你可難不倒我,北宋張擬在《棋經。品格篇》曾雲: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門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

“不錯,我果然沒有看走眼。”程漢章付之一笑隨即抓起一大把棋子開始猜先,程漢章以星、無憂角開局,行棋未幾,於右上角成勢。季凡執白後行,從外圍着手,以其超卓的大局觀掌控局面,他先從中腹落子,如疾風暴雨水銀瀉地般侵入右上角黑棋模樣。

“季凡你小子幾天不見,棋風倒是凌厲老到了許多呀!”程漢章苦苦思索着應對之策說道,聽了程漢章的話季凡倒是深有感觸,望着場面佔優的白棋,他自己也不知今天大局觀爲何變得如此強大。

第三十五章 唯名是論的瓷器第二百二十八章 福山壽海龍紋瓶第一百零五章 也有碰釘子的時候第二百六十八章 低調的投資公司第八十五章 柴窯青瓷帶來的煩惱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年陰沉木第二百五十章 全球巡迴展第八十七章 三進四道溝第一百三十二章 頗具爭議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麻侖土替代品第一百四十七章 仿古浮雕山水瓶第五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金漆木雕櫃第二十六章 三月不知肉味的素包第二百七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十八章 民窯的也有精品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化窯瓷塑羅漢佛像第十一章 紫光花園別墅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鑲玉修復古籍法第二十二章 似隸似楷的凡體字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第八十八章 接連不斷的變故第二百一十三章 麻侖土替代品第五十五章 韓總的賞寶大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柏圖斯紅酒第二百六十九章 屠虎計劃第二十四章 尋訪修瓷高手第二十八章 十八居士的白釉瓷罐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分五色的分水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同凡響的捐贈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年陰沉木第一百五十四章 來自異邦的危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書院門尋寶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條腿走路第五十一章 吳冠中的山水畫第一百八十一章 7501主席瓷第一百七十八章 福禍相倚第十章詭異的球形閃電第二百五十二章 法國朋友的盛情宋代在中國瓷器發展的重要地位第一百零八章 苦中取樂的藏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紫口鐵足的哥窯瓷第一百五十二章 把樁師傅與柴窯第二百三十八章 蓮水注犀角杯第九十九章 令人憂心的瓷器現狀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贏的合作方式簽約感言第二百一十章 以其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奇的彈指聽音第三十一章 改刻的會同通寶古錢第二十六章 三月不知肉味的素包紙上得來終覺淺 第一章 龍紋重環玉佩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同阿聯酋大使第二百六十七章 陶瓷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蘇富比拍賣會II第三十八章 早有預謀的收購第二百七十三章 龍興杯世界圍棋大賽II第三十八章 早有預謀的收購第四章 黑白博奕之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金出現缺口第二百五十七章 王室御用茶具競標第二百四十四章 《永樂大典》殘卷第二百零八章 與模特公司的合作第四十七章 四扇屏鈞瓷第一百八十章 躇躕滿志第五十七章 真正的元青花珍品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同凡響的捐贈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頗具爭議的想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寶石藍青花第二百七十章 破釜沉舟的韓總歷史上最傑出的督陶官第七十四章 喜憂參半的拍賣結果第二十五章 用照片作廣告的碎瓷第二十五章 用照片作廣告的碎瓷第一百二十三章 令人鬱悶的打眼第二百四十六章 蘇富比拍賣會II第七十三章 貌似不存在的玉圍棋第二百七十章 破釜沉舟的韓總第二百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即將到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在股市裡大做文章第二百章 公平交易還是挖牆角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狼入侵景德鎮第二百五十五章 綠色環保品牌第十九章 齊白石的芥子園圖譜第八十七章 三進四道溝第八十五章 柴窯青瓷帶來的煩惱第九十五章 爆炸性的拍賣新聞第一百六十六章 緩衝的學問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國五味的香料第一百零八章 苦中取樂的藏家第一百八十章 躇躕滿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拍賣前的準備工作第七十五章 高仿的青花人物紋花觚第七十四章 喜憂參半的拍賣結果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倫半島的慈善晚宴歷史悠久的瓷器發展史七十九章 大廈將傾的永和地產第七十三章 貌似不存在的玉圍棋第五十年九章 潛伏的危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引人注目的開業典禮第八章 古玩市場的菜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