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四扇屏鈞瓷

“季凡你的做法雖不可取,但出發點還是好的,年輕人行事要謀定後動,要講究方法策略。”程漢章和顏悅色地說道,“下班以後先別走,我有事要和你談。”

杜英傑見季凡不但沒受到批評,反而因禍得福更得到程漢章的器重,心裡極度失衡之下狠狠地瞪了季凡,一語不發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程漢章今天的心情看上去不錯,莫非又是想和自己手談兩局,算來兩人上次弈棋還是第一天來公司上班時的事,今天的練車計劃又要泡湯了。

當黃欣怡告知季凡又一次失約不能練車時,氣得她在電話裡直埋怨:早知道你有始無終,我當初就不陪你練了,你另請高明吧!以後我是不奉陪了。季凡心想這小丫頭脾氣可不少了,忙笑着陪不是,並信誓旦旦地發誓再不爲例。

“走吧,到我家坐坐。”下班後程漢章開車拉着季凡來到一棟外表普通的樓房前,上了樓打開房門,裡面卻是室內古香古色別有洞天。

明窗淨几,羅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容玉立相映,時取古人妙跡,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水,摩挲鐘鼎,如親見商周,端硯涌嚴泉,焦桐鳴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謂受用清福,敦有逾此乎,是境也,閬苑瑤池,未必是過。

季凡覺得用趙希鵠趙大師的詩句描寫此時的感受絲毫不爲過,“季凡快請進,這些都是我這些年積攢下來的,怎麼樣還不錯吧!”

此時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美婦從房內走出,“漢章你回來了,這位是……”

“這是我公司的同事季凡,這是內人陳晶。”程漢章介紹道。

“陳姨你好!”季凡禮貌地打着招呼,穿上陳晶送上的拖鞋,在房內四下打量着,牆上的喜鵲登梅仿古窗櫺,條案上的青花瓷瓶,還有書法大家蒼勁有力的墨寶,無不透露着古樸典雅的氣息。

“晶兒,季凡一會兒要在家裡吃飯,晚上多加幾個菜。季凡來跟我到書房看看。”程漢章笑意盈盈地說道。

書房裡的陳設非常簡單,但每一樣物品都非凡品,顯示了主人不俗的品位。迎面是一張體形碩大的紫檀木書案,一隻白如凝脂,雕工精美的羊脂玉香爐散發着陣陣香氣,正是那種名貴的龍涎香,一隻藍田水蒼玉雕成的鎮紙隨意地擺放在書案上。靠牆的一排書架上整齊地擺放着各種書籍,其中以字跡泛黃的線裝古籍珍品居多。

當然最吸引季凡的是還是牆上顯要位置懸掛着的那件內鑲鈞瓷的四扇屏。季凡是識貨之人,自然一眼就看出這屏風是由名貴異常幾乎絕種的黃花梨製成,上面鑲嵌着是居然是號稱“黃金有價鈞無價,一具鈞瓷千重複”的瓷中珍品鈞瓷。

鈞瓷始於唐,興於宋,宋朝時名列鈞、汝、官、哥、定五窯之首,宋朝徽宗皇帝在位時冊封鈞瓷爲國瓷。在中國有一句古語: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鈞瓷不但享譽國內,在國外也是聲譽極高,日本人有一句話:“家無鈞瓷不富。”爲什麼鈞瓷如此珍貴呢?因爲燒製它實在不易,窯工們有一句話,“十窯九空”,就是說燒十窯鈞瓷也成不了一窯。而這一窯中又是“百鈞難得一寶”,真正能燒出一件珍品來是異常艱難。爲什麼這麼難呢,因爲鈞瓷的各種色彩,不是用顏料染上去的,而是用銅爲着色劑,經高溫鍛燒,使其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窯變”。所謂的“窯變”是指它的釉色和色彩都是在窯裡燒出來的,入窯一色,出窯千彩,有海棠紅、雞血紅、胭脂紅、硃砂紅、火焰紅、玫瑰紫、茄皮紫、雨過天晴、月白風清等等,說它難燒是因爲它一半靠人工,一半靠天然。這裡包含着窯工的技術、經驗和對火候的掌握,同時也帶有很多偶然因素,因此窯工們常說“鈞無二樣”就是這個道理。

眼前的這件四扇瓷屏組成了四副完美無壁宛若天成的畫卷,彷彿一個名家書就的山水畫稚拙質樸而又溫馨靜謐,堪稱珍品中的珍品。

“季凡隨便坐。”程漢章把季凡從對瓷屏的沉醉中喚醒,“這瓷屏是我二十幾年前在北京琉璃廠古玩店淘來的,這是我最得意的珍藏。”程漢章頗爲自得說道“季凡你知道我今天約你到家裡來所爲何事嗎?”

程漢章見季凡不解地搖了搖頭說道:“我想先向你提個問題,你知道作爲一個優秀的典當師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嗎?”

“我認爲作爲典當師首先要具備淵博的知識,這是從事是從事典當工作的的基礎,再有就是要有火眼金睛般鑑別物品真僞的能力。”季凡想了想回答道。

“你的回答倒是中規中矩,但卻沒有道出最重要的一點,其實一個真正優秀的典當師他鑑定物品能力水平的高低反在其次,關鍵是他要爲人正直善良宅心仁厚,心術要正,這也是我今天收你爲徒的真正原因。”程漢章笑容可掬地說道。

“收我爲徒?你不是說要以三個月爲期對我進行考覈,然後再決定是否收我爲徒嗎?”季凡滿臉疑惑不解地問道,這個消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太讓他驚喜了。

“做人要擅於變通,不能過於迂腐,你不會把師傅我當成那種食古無化的老頑固吧!你今天樂於助人的表現令我非常滿意,我決定破格收你爲徒。”程漢章笑着說道。

“師傅在上,請受弟子一拜。”季凡心中不由一喜虔誠地說道。

“算了,師傅我不計較那些繁文瑣節,不過祖師爺面前你還是要拜一拜的。”程漢章領着季凡來到一幅畫像前,指着畫面上一個身穿杏黃道袍,手拿拂塵,面目清奇,一派仙風道骨的道士說道:“這就是咱們天機門的開山祖師紫陽真人,你來給上柱香。”

季凡點燃了香上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季凡來你先坐下,聽我慢慢向你講述天機門的歷史。”程漢章神色肅穆地說道。

PS:今天看了評論區,大家對四十五章節的內容非常不滿意,一頓刀削筆閥,秋雨認識到這是個BUG似的敗筆,對於大家的意見秋雨誠懇地予以接受,以後專心淘寶,不再去搞那種下三濫的故事情節,也希望大家不吝賜教多多提出您的寶貴意見。

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家園尋夢第十六章 死當和空當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光的背後第十一章 紫光花園別墅第二章 點石成金的試金石第五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金漆木雕櫃第九十八章 收購還是捐贈第一百九十七章 素肌玉骨的冬青釉第二百六十二章 與韓笑石的較量第八章 古玩市場的菜鳥第二百零五章 無孔不入的高仿第八十六章 紫檀木燈柱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家定點採購單位第一百零三章 西北向北的求購第五十四章 仿製的宣德爐第三章 絕版的榧木棋盤第一百六十二章 高嶺土與麻侖土第一百四十六章 矇騙小日本的的仿製品第四十五章 品嚐伊甸園的青蘋果第二百三十二章 與美女訪談第七十四章 喜憂參半的拍賣結果第五十六章 犀牛皮製成的古畫第一百七十五章 唯纔是用第三十四章 勞力士也能貶值第四十七章 四扇屏鈞瓷第二百零一章 雪花藍釉瓷器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日本的如意算盤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第二百六十四章 令人生疑的如意第四十九章 傳說中的魚腦凍碎石硯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奇的彈指聽音第九十一章 空穴來風的拍賣傳聞第三十一章 改刻的會同通寶古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由仿製瓷得到的啓發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同凡響的捐贈者第二百五十八章 席捲英倫的塞拉同第二百六十八章 低調的投資公司第八十二章 破爛不堪的太師椅第一百九十八章 例行公事的鑑寶大會第一百六十七章 脾氣古怪的青花大王第一百九十八章 例行公事的鑑寶大會第二十三章 帶衝的明鬥彩卷葉紋瓶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一百六十四章 都是麻侖惹的禍第二十一章 雞血石印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比武大練兵活動第二百一十章 以其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第四十三章 記載恥辱的銅柱墨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光的背後第六十五章 瘋狂的賭石第二百二十六章 祝壽前的準備工作第一百三十章 聯合抵制日本人第三十六章 袖珍版筆記本電腦第一百七十八章 福禍相倚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瓷器第二百零三章 大膽的創意和構想第四十章 白領麗人的煩惱第六十五章 瘋狂的賭石第十五章 “黑漆背”博局鏡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一百九十七章 素肌玉骨的冬青釉第一百六十三章 難以尋覓的瓷土第六十七章 福祿壽翡翠第五十八章 油畫惹來的煩惱第一百一十九章 古老的綿竹年畫雕版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力不俗的來賓第二百三十七章 青釉葵口碗第二百三十一章 《無限風光在險峰》青花瓷第七十五章 高仿的青花人物紋花觚第一百七十六章 招聘過程中的風波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瓷器第五章 《說瓷》與玩瓷簽約感言第一百三十九章 晚清瓷器精品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價的象耳瓶第三十五章 唯名是論的瓷器第八十一章 紅木架子牀第二百零六章 無聲的原料爭奪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抓着我心就是好窯第七十章 臨危受命的見習典當師第十九章 齊白石的芥子園圖譜第二百三十四章 王者青料第一百零五章 也有碰釘子的時候第一百零六章 治病救人要緊第四十七章 四扇屏鈞瓷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倫半島的慈善晚宴第二百六十八章 低調的投資公司第六十三章 神仙難斷寸玉第一百零五章 也有碰釘子的時候第二百三十七章 青釉葵口碗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具檔次的拍賣第一百四十七章 仿古浮雕山水瓶第四十四章 與美女的一夜邂逅第二百五十一章 與哈洛德百貨合作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贏的合作方式第一百六十四章 都是麻侖惹的禍第三十八章 早有預謀的收購第八十四章 沈萬山的紫砂壺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造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