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萬人敵

左應選在慶幸之後,又開始介紹其他守城器械。對於昌黎城的土製盔甲,大家還是認可的,這讓左應選他們剛纔略微受傷的自尊心好過了點。

然後他開始介紹昌黎城的大殺器,各類土製火器。鍾進衛不瞭解情況,就看個新鮮。

大明的精銳部隊,關寧軍中的將領卻是個中老手,有資格也有能力評論這些火器。

當左應選介紹到他們用的霹靂炮毒火球的時候,何可綱說話了:“此乃采石之戰中宋軍的重要火器,如今看來,有諸多缺點,不是很好。”

鍾進衛一聽,來了興趣,就問道:“那你說說看,也給他們指點下。”

“是,監軍。”何可綱答應一聲,就指着面前的那個霹靂炮毒火球開始點評。

左應選和石國柱他們則聽着何可綱說話,心裡還有點不服氣,昌黎就是靠着這些火器,才最終打退了韃子最兇猛的一波進攻。

“此物殺敵並不是因爲火藥爆炸,而是火藥爆炸時引燃內中的巴豆、狼毒、石灰、瀝青、砒霜等物,以毒煙制敵。”何可綱先是說了這個火器的特性。

鍾進衛看看左應選他們並沒有反駁,就知道何可綱說得沒錯。

“此物缺點有三,其一,雨天,大風天不能用,否則雨水滅毒煙或大風吹走毒煙都會導致效果大弱。”

“其二,此物只能攻其不備,如若知道有此物的話,士卒各配一塊打溼布料,縛住口鼻,其危害大減。”

“其三,毒煙不能控制,亦有可能傷害到城頭守軍。”

鍾進衛看着何可綱在邊上不慌不忙地介紹着,心裡暗讚一句專業人士啊!

左應選聽着何可綱說出那麼多缺點,心裡又是慶幸當時是佔了天時,韃子又不懂這些,否則也不會給他們大量殺傷。

建虜本身並不是如何懂戰爭的技巧,只是憑着勇武和一些原始的戰鬥手段,東征西戰。

後來,他們在戰爭中慢慢成長,並且有漢奸投靠他們,帶去了很多新的戰爭陰謀和技巧,又導致了他們越打越強。

在鍾進衛知道的那個歷史上,正是三大漢奸給建虜帶去了火炮技術和使用技巧,才讓他們徹底壓倒了大明,攻城也勢如破竹。

如果這次昌黎之戰時,有范文程之類的高級漢奸過來出謀劃策,這城能不能守住還真是一個問題。

鍾進衛等何可綱說完之後,問道:“何副將有什麼改進的建議麼?”

何可綱聽鍾進衛問改進的建議,笑了下道:“說來也巧,就在這幾年,這東西還真有了改進,不過名字也換了。”

“換成什麼名字了?”鍾進衛有點好奇。

“萬人敵。”

鍾進衛一聽,好霸氣的名字,威力估計也不凡,看左應選他們也是一臉期待的神情,就說道:“怎麼改進,如何個做法?”

何可綱知道鍾進衛是幫昌黎縣令問得,就詳細地介紹道:“用中空泥團晾乾後,通過留出的小孔裝滿由硝和硫配成的火藥,並適當增加毒火、神火等藥料,壓實並按上引信後,再用木框框住。當然,也可以在木桶裡糊泥並添實火藥而成。”

鍾進衛聽着這做法好像很簡單,只是啥毒火、神火的,這點不清楚,估計是加有砒霜等有害藥物之類的東西吧。他看看左應選他們都沒有一絲疑惑的意思,就知道應該沒錯。

“在守城戰時,如若韃子攻城,點燃引信後拋下城牆。萬人敵會不斷噴射出火力,四面旋轉。如若向內旋轉,因爲有城牆擋着,因此不會傷到自己人。而向外旋轉時,韃子人馬都會遭到大量殺傷。因此名曰萬人敵。”何可綱把用法和威力都詳詳細細地進行了解釋。

左應選聽得很仔細,在何可綱說完之後,又詳細問了火藥配方,用量等細節。然後在心裡一衡量,如果當初用來做這種萬人敵的話,不但威力會更大,而且也能做更多個,因爲城內的藥物少,火藥多。

他心裡暗自決定,以後就都改爲做這種萬人敵。

鍾進衛在左應選的帶領下,視察完了城防後,又查看了韃子射上來的箭堆,這都夠城裡做幾天飯的量,想象當時箭如雨的場景,不禁爲昌黎百姓的英勇而感到佩服。

這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唯有火把照亮了鍾進衛的周圍。城裡基本都是昏暗的,並沒有多少亮光。

有一個衙役悄悄走近左應選的身邊,耳語了幾句後,左應選向鍾進衛拱手一禮道:“中興伯,下官已在縣衙設下宴席,請移步用餐。”

鍾進衛聽左應選這麼一說,纔想起晚餐沒吃,肚子好餓,於是,欣然前往。

這些天,天天打游擊,覺都沒睡好一個,吃那乾糧,吃得鍾進衛想吐了,現在能吃大餐,真是太期待了。

在昌黎縣衙,各處的油燈都已點亮,雖不能說亮如白晝,但走路吃飯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左應選安排鍾進衛以及軍中高級將領在後衙用餐,他們的親衛包括東廠番役則在前衙。

鍾進衛吃着熱騰騰的米飯,還有雞鴨魚和豬肉配飯,覺得這頓飯比以前吃到過的任何一頓飯都好吃。

他一邊吃着一邊稱讚昌黎縣衙的廚師手藝不錯,作爲主人陪着的左應選和石國柱笑着謙虛迴應。

鍾進衛發現他們自己好像沒有吃多少,以爲他們是吃慣了所以沒覺得有多好吃,也不在意,自己先美美地吃一頓再說。

何可綱和曹文詔他們的吃相也是和鍾進衛差不多,軍中之人沒那麼多講究,都在大口大口地吃。

就在鍾進衛吃的差不多的時候,他隱約聽到前衙好像有吵鬧聲,就放下筷子問道:“前面好像有出什麼事情?”

鍾進衛這麼一問,這桌一片“吧嘰吧嘰”的吃飯聲就停了下來,這麼一來,就聽得更清楚了,真得是有爭吵之聲。

左應選是主人,他坐不住了,就站起來準備出去看看。

鍾進衛把他叫住了,自己跟他一起去。

中興伯這麼一去,其他人就不好再坐着繼續吃了,只好也跟了過去。

他們來到前衙,才發現原來是將領們帶來的親衛和縣衙中人在爭吵。

這些爭吵的人發現把大人物們惹出來了,就不敢再吵。

左應選上前幾步,喝問一個衙役道:“吵什麼,有這麼待客的麼?”

那個衙役有點委屈,回答道:“他們罵人,還想打人。”

一聽這衙役的話,何可綱的面色就掛不住了,拿眼瞧向一個看似領頭鬧事的親衛。

那親衛被他這麼一看,連忙轉身面對何可綱解釋道:“他們太摳門,才吃了兩碗飯就推說沒了,不給吃。”

這些親衛也是天天吃乾糧,現在難得吃一頓熱騰騰的飽飯,飯量個個都很大,感覺吃了半飽就沒了,想着自己拼死前來救援,結果連飯都不給吃飽,就火了。

那衙役一聽,反駁道:“準備好的兩大桶米飯都被你們吃完了,確實已經沒了,你們還不信…”

左應選打斷了衙役的話,對他說道:“快去再煮一些米飯過來。”

衙役沒動,只是帶着一絲不甘,喊了聲:“縣尊。”

鍾進衛知道事有蹊蹺,在這和諧的氣氛中不可能因爲摳門就不給吃飽飯,左應選應該是有什麼事情瞞着自己。

於是,他轉向左應選,問他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不要糊弄我。”

注:萬人敵載於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發明時間,製法,威力都有描述,是火炮之外的守城利器。

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574章 應對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168章 銀行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574章 應對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72章 比對第810章 吃西瓜第866章 看稀奇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104章 人人有飯吃有衣穿第593章 殺明軍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248章 鳥銃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56章 紙幣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47章 空城計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97章 聞報震怒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735章 專利法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70章 汰兵安置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805章 義善社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715章 追債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97章 聞報震怒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769章 關注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865章 電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826章 兩份銀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323章 死營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36章 監軍制度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37章 標點符號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866章 看稀奇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0章 軍需官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