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

左應選看着鍾進衛認真的樣子,想起他之前對鍾進衛的不錯印象,就據實說了:“昌黎城內逃難百姓衆多,被韃子圍城多日,糧食所剩不多,現在這些糧食都是從剩餘口糧中挪用出來的。”

“你們吃的這麼多糧食都夠半個昌黎城吊一天的命了。”那衙役也是豁出去了,在一邊大聲強調道。

左應選一聽,回頭準備斥責下這個大膽的衙役,但被鍾進衛攔住了,他接着問左應選道:“那我們吃的那些肉是哪裡來的?”

左應選看看鐘進衛和那些站在鍾進衛身後的將領,稍微猶豫了一會,然後說道:“是城中百姓和鄉紳爲感大軍前來救援之情,拼湊出來的。”

左應選說完後,鍾進衛沉默了,其他人也沒有說話,前衙一下安靜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鍾進衛纔對左應選說道:“多餘的話我也不說了,你把這次昌黎之戰的具體情況寫下來,附在報捷奏章中一起給我,我來轉達給皇上。有功人員名單都要寫明,但不得虛構誇張。”

沒等左應選迴應,鍾進衛又轉身對站在身後的何可綱道:“我們明日就回京師,把軍中多餘的乾糧挪出來,另外火藥之類戰備物資也留一些出來,移交給昌黎城。”

“是,監軍。”何可綱抱拳答應一聲。

鍾進衛在何可綱答應之後,又轉回來對左應選道:“軍中的乾糧難吃了點,但你們用水煮開,還是可以將就的。我對戰爭估計不足,沒想過昌黎城內的糧食問題,這次也算是給了我一次學習的機會。”

左應選沒想到鍾進衛不但給出軍中糧食,還進行了自責,不由得愣住了。一般人都好面子,就是知道錯了也不會說出來,更何況鍾進衛是位高權重的監軍,太意外了。

鍾進衛不知道左應選心中所想,繼續說道:“建虜已經退去,我們也該回去了。如果以後還有戰事,可派人前往京師求援。”

說完之後,鍾進衛向左應選抱拳道:“後會有期。”

然後率先領頭出門而去,其他將領和親衛等人隨後跟上,剛纔還擁擠的前衙一下變得空曠起來。

石國柱見左應選還愣在那裡,連忙扯了扯他的衣袖,把他從發愣的狀態中扯了回來,趕緊追了出去送行。

前衙就只剩下了幾個衙役,他們互相看看,有一個道:“我們得罪中興伯了?”

“去,什麼得罪中興伯,你有見過被得罪的人還這麼爲我們考慮的麼?”另外一個衙役反駁道。

“我看縣尊以後就是中興伯的人了,誰要敢爲難縣尊,就把事情告到中興伯那去,中興伯準能爲縣尊做主。”還有一個衙役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二天一早,五千關寧鐵騎開始收拾東西,鍾進衛則帶着將領們在監督糧食火藥等物資的交接,左應選也在作陪。

大約到了巳時初,所有物資都交接完了,大軍也整軍待發。

昌黎城的頭面人物都在左應選的身後,其他普通百姓則站到了昌黎城頭,擠得滿滿地,要目送這支援軍。

鍾進衛正在和左應選話別時,有幾騎飛馳而來,找到鍾進衛,乃是崇禎皇帝傳他,讓他速回京師見駕。

鍾進衛以爲是之前殲滅四千韃子的勝利,讓皇上高興地要招自己回去詢問詳情,但來使搖搖頭,說不是爲這事,請中興伯回京師見了皇上,便知具體的情況。

鍾進衛的心一下沉了下去,不知道京師發生什麼事情,皇上肯定是遇到了難題,要找自己商量,於是不再耽擱,連忙整軍而回。

一直到五千騎軍遠去,昌黎百姓還在觀望不散。石國柱湊近左應選道:“縣尊,這個中興伯好像很受聖寵。”

“天子親賢臣,遠小人,不好麼?”左應選反問道。

“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由中興伯轉達捷報,縣尊必會受到重用。”石國柱連忙解釋。

然後,他又道:“屬下先恭喜縣尊了!”

左應選聽了不再說話,一直看到沒再見騎軍的影子後,纔回城開始忙碌戰後事宜。

在江蘇揚州郊外的一處大莊園,不時的有豪華馬車進入,最後都匯聚到裡面的一棟獨樓前。

獨樓四周佈滿了家丁護院,從馬車上下來的人,個個穿着價值不菲的綾羅綢緞,由幾個貼身侍婢扶着上去二樓的一處議事廳。

議事廳門口站着一個管家模樣的人,看到有人來就點頭哈腰地打招呼:“王老爺,您請裡面坐。”

“李老爺,你慢點走,小心門檻。”

“……”

他一邊說一邊示意那些侍婢留下,大家也是熟門熟路知道規矩,那啥老爺的就自己入內,侍婢們就到隔壁房間去侯着。

當最後一位進入議事廳之後,這門口之人就退進廳內把門關上了。

議事廳內左右分別坐了五人,上座坐了兩人,他們的一個共同點都是臉色陰沉,看來心情都不好。

看看人都到齊了,上座的一個半百老頭先開口說話了:“諸位知道朝廷的狗屁新政了吧。”

京師的消息已經傳到地方上了,甚至離京師比較近的都轉運使和提舉等人都已經返回,開始着手鹽政革新之事。相關的邸報估計也就在這些日子內會傳達天下。

“那周延儒到底是幹什麼吃的?”剛纔被稱爲李老爺的那人憤憤地說道。

“廖彬,你來給各位老爺講講京師之事。”那個半百老頭對侍立在一邊的那個管家道。

“是,老爺。”廖彬上前幾步,把他到京師後找到周延儒的前前後後都彙報了一遍,才退回原來站着的地方。

廖彬是這半百老頭陳亮的心腹管家之一,在他們這些大鹽商聯合起來後作爲外事聯絡人而存在。

“陳兄,我們把這周延儒送上了內閣,還是沒多大用處啊,這不是白白浪費我們那麼多紋銀麼!”一個大胖子鹽商抱怨了。

陳亮之所以被這些大鹽商奉爲主事之人,就是沉着冷靜,詭計多端。

他聽了搖搖頭說道:“周延儒年紀輕輕,就已是內閣輔臣,雖說已是大明爲數不多的高官之一,但根基尚淺,此次他也已經盡力,不好期望過高。”

“那怎麼辦?我們爲他鋪路總要給我們回報吧?”另外一個大鹽商跟着發言了。

“這兩日我想了下,現在朝廷上,比周延儒資格老,威望高的人還有許多,他一個人現在難有作爲,還需假以時日才能顯出他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做好兩個方面。”陳亮說出了他的想法。

“哪兩個方面?只要真的有用,銀子不在話下。”大胖子鹽商財大氣粗地問道。

議事廳內其他鹽商也都看着陳亮,想聽聽他到底是有什麼高見。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收買朝官,不管用任何手段打擊周延儒的政敵,爲他真正掌握權力鋪路,因爲,前面的投入不能白費。”

“第二,我們還需加緊扶持另外一人,和他遙相呼應,才能真正左右朝局,把大明鹽政掌握在我等手裡,說不定到以後,還能在其他方面也能獲得大利!”陳亮把他仔細思考後要做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陳兄是說那個婢妾所生的張溥?”大胖子鹽商有點不屑地問道。

“其人有才學,野心也不少,之前我們都說好了扶持於他,我看是個能成事的人,會有回報的。”陳亮看大胖子鹽商還以出身論人,就再次強調了下選擇張溥的理由。

說完之後,他看看其他鹽商,再次說道:“這是我和郭兄商議後都覺得有必要走的一步棋。”

那些坐在左右兩邊的鹽商就看向上座的另外一個主事之人郭倫。

郭倫點點頭道:“朝野上下都掌握在我等手裡,天下財富還不都是我等的,諸位把眼光放遠點。”

這些鹽商見兩位主事是一個意見,就不再多言,反正就是出點銀子,他們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那眼下這個鹽政的新政怎麼應付?”有一個大鹽商詢問道。

“暫時就走一步看一步吧,產量真上來了,和那些管事的說說,先把我們手頭的倉鈔給兌換了再說。”陳亮解答道。

歷朝歷代都沒幹過這事,沒有前例可循,其他鹽商也沒有一個好主意,就默認了陳亮的說法。

他們又接下來商量了一些細節後,才各自散去。

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247章 思海戰第367章 洪承疇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68章 老少合謀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314章 賭約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58章 貨幣戰爭第94章 一線生機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68章 老少合謀第493章 藩王會議(3)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407章 肉鬆第37章 標點符號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64章 輿論之論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866章 看稀奇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70章 汰兵安置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865章 電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844章 你是燈塔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647章 空城計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865章 電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205章 昌黎第四戰(5)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34章 閻應芳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294章 捷報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