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

五千騎軍很快跑到昌黎城牆下,何可綱和曹文詔簇擁着鍾進衛來到軍前觀看他們捨命來救的昌黎城。

鍾進衛見過京師和通州的城牆,現在看到昌黎的城牆,覺得這城牆低多了。

他一下覺得昌黎百姓了不起,領頭抗虜的人了不起。

守備石國柱對關寧軍比較熟悉,看這支騎軍,不管從那個方面都不可能是韃子裝扮的,就急忙告訴昌黎縣令左應選。

左應選急忙傳令民夫去搬開堵在西城門的泥袋子,然後對着城外軍前幾個領頭人物喊道:“下官昌黎縣令左應選,城門已堵,請稍待片刻。”

何可綱看看這昌黎縣城這麼小,就對鍾進衛說道:“監軍,這昌黎城容不下我們五千騎軍。”

鍾進衛正在觀察城頭上那個綠袍縣官,聽何可綱這麼一說,就轉過頭來看向他道:“那怎麼辦?”

“得在城外駐紮了。”

“好,那就城外駐紮吧。”鍾進衛這幾天跟着騎軍走,也都習慣住帳篷了。

於是,何可綱傳令大軍在城外找個合適的地方紮營休息。

昌黎的人都涌到城西來了,城牆下是熱火朝天的搬運工作,城頭上是昌黎城的頭面人物。

他們中有的人還不時望望遠方,看還有沒有大軍出現。有的卻在點評城外的這支騎軍,大聲讚揚着這支騎軍的精銳。

左應選看到城外這支騎軍自覺地在城外開始安營紮寨,不由得對那個監軍和將領們的好感度直線上升,現在不擾民的軍隊不是很多見啊!

何可綱先提出不進城,左應選卻以爲是監軍的主意,讓鍾進衛在無形中佔了一回光,形象又得到了提升。

不過這也是鍾進衛沒有經驗,如果他發現軍隊擾民的話,肯定也會阻止。

人多力量大,城門洞很快就清理出來了。

左應選懷着激動的心情,整理了下衣冠儀容,然後帶着守備石國柱以及昌黎防禦戰中出力甚多的鄉紳們步行出城門迎接。

鍾進衛他們就在城門口不遠,看着城門被緩緩打開,然後一羣人走了過來。

鍾進衛在穿越後一直和大明的皇帝以及高級官員接觸,已經不是穿越前的純屌絲了。再加上有後世的電影電視劇的一些影響,這時的他也不怯場,爲表示尊重,翻身下馬。

監軍這麼一下馬,其他人就不好在馬上坐着了,也都下馬。

左應選看到一羣軍將還有東廠番役簇擁着一個年輕人,便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勤王軍監軍、中興伯鍾進衛。

於是,帶着衆人走近鍾進衛,然後深深作揖道:“昌黎縣令左應選率昌黎百姓恭迎王師。”

鍾進衛沒想對方一上來就是一個大禮,稍微愣了會,這場面沒見過。接下來自己該怎麼辦,忽然他想起軍訓時的口號,於是,想說爲人民服務。不過馬上就想起不對景,別人也無法理解,匆忙間改道:“你們辛苦了!”

說完之後,鍾進衛覺得很得體,自己急中生智把同志們換成了你們,應變能力不錯。

左應選聽到這個年輕人的話之後,直起身子看過去,見面前這個年輕人面色和藹,並無一絲位高權重的高姿態。

位居伯爵之銜,監軍大明幾十萬的勤王軍,兵部尚書兼閣臣的孫承宗其實都是在他的監督之下,不可謂權勢不大。一般的人,都會微微有些得瑟,可這個中興伯沒有,左應選心想這中興伯真是與衆不同

鍾進衛也在同時打量這個昌黎縣令,大約四十上下,中等身材,疲憊之中帶着一絲堅毅,不是那種養尊處優的人。

能在幾萬建虜大軍的攻城中,領着一羣百姓抵抗到現在,也真是一個能人。不知道爲什麼自己沒聽說過他,看來歷史埋沒了不少英雄豪傑啊,鍾進衛在心裡想到。

左應選身子一側道:“請中興伯入城歇息。”

鍾進衛看看面前的一羣人,再往城裡望去,在路的兩邊都已站着密密麻麻的人。

忽然他想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羣人,有如此的勇氣和毅力抵抗住韃子的攻城。

於是,鍾進衛緩步前進,慢慢地環視兩邊的每一個人。

東廠番役馬上散在兩邊,護衛着鍾進衛,顧百川貼在鍾進衛的身後,然後纔是其他將領和昌黎縣令等人。

才走沒幾步,忽然有幾個老人跪了下來:“恭迎王師,恭迎中興伯!”

之前的時候,城頭上已經聽到領頭的是中興伯,並傳到了城中百姓的耳中。

這幾個老人知道是中興伯領軍前來救援,絕境重生的激動,讓知道感恩的老人自覺地跪了下來。

其他人一見,紛紛跪了下來,很快就跪滿了兩長排。

“恭迎王師,恭迎中興伯”的話慢慢的匯聚成了一個宏亮的聲音。

鍾進衛一見,走不動了,跪禮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非常非常罕見的,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之外,很少有人會跪。

更何況現在全城的人都跪着,他覺得承受不起,剛想說話的時候,身後的顧百川低聲用只有他能聽到的聲音提了下“皇上”兩字。

鍾進衛馬上明白過來,當下向右上一抱拳,大聲道:“皇恩浩蕩,皇上心憂昌黎,給我權限,才能前來救援昌黎。有皇上的恩德,也有將士的用命,還有諸位的堅持,纔沒讓韃子得逞。大家…”

鍾進衛說到這裡,放下了雙手,然後大喊道:“大家都是好樣的!”

不管身後的關寧軍將領,還是昌黎的頭面人物或者昌黎的百姓,都沒想到鍾進衛會說出這麼口語化的用詞,但這裡面蘊含的誇獎卻是能感受到的。

“只要我們衆志成城,團結一心,建虜就討不到好去。終有一日,我們會打到關外去,打到建虜的家門口去,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鍾進衛握緊右拳,振臂呼道。

“大明威武!”跟在鍾進衛後面的何可綱聽得熱血沸騰,首先出口喊道。

“皇上威武!”昌黎縣令和東廠番役馬上跟上喊出了聲。

“中興伯威武!”

“滅了建虜!”

“殺光蒙古韃子!”

“……”

老百姓的聲音就不一致了,各種各樣的都有,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很興奮。

在場的所有人都沉浸在暫時勝利的喜悅中,並期待着以後更大的勝利。

何可綱在心裡微微嘆道:大明缺少真正勝利的刺激啊!這只是一場建虜自己退去的守城解圍戰,大家就這麼激動了,其實何嘗不是一種缺少自信的表現。要是有一日,勝利不再罕見,軍民自信到對於取得的小勝利不屑的時候,該有多好啊!

現場氣氛一下融洽起來,鍾進衛讓百姓們起來,他們也就沒再堅持,然後昌黎縣令出面讓他們散去。

鍾進衛隨後向左應選提出要看看城防,他想知道昌黎城的城防到底是如何的,爲什麼別的城市比昌黎大,城牆還高,但卻守不住。

左應選對於鍾進衛的要求自然不會有意見,就陪同鍾進衛開始視察昌黎城防,並一路給鍾進衛介紹。

他特別介紹了木排的作用,頗有點自豪,昌黎能扛過建虜的幾波攻城,木排的作用很大。

鍾進衛沒什麼經驗,聽左應選說着,不由得爲此驚歎。

但關寧軍中的將領就不同了,有的不置可否,有的還微微搖頭。

他們的這些態度恰好被鍾進衛看到,就問原因。

曹文詔給鍾進衛解釋道:“監軍,我們漢人做的雲梯上端都會有兩個鉤子。用於鉤住城牆,是雲梯能穩定在城牆上,不容易被掀掉。因此,如若我來攻城,即使和韃子的條件一樣,只需做一些長竿子,上端綁鉤子,鉤住這些木排,讓士卒合力,直接就能拽下去。”

左應選一聽,看向身後的石國柱,兩人面面相覷,心道,幸好韃子不知道此招。

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380章 張縛第62章 義捐第226章 宋應星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72章 一石二鳥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101章 論鹽政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22章 攻守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168章 銀行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683章 沒船真不方便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336章 袁可立第123章 解析裹腳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829章 嚴打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122章 溫育仁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56章 紙幣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315章 立威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88章 年夜飯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65章 監軍第385章 開封府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30章 餉銀(2)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121章 徐光啓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60章 猛虎出籠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638章 產鉗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735章 專利法第656章 第一次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379章 李自成第12章 傳言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248章 鳥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