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來臨

“部下怎麼樣?”

“還好。。。。。。。。領兵大帥身在營中,深有靜氣,所有軍卒將校都覺得踏實,就是邵慶元的團練瞅着讓人有些不放心。。。。。。。你從京師本來就是帶病出來,又長途跋涉一番折騰,幾個月都沒得閒。。。。。。。”

瞅着李金花一身戎裝,說話卻越來越是溫柔,雖說語氣中有些埋怨,但話語中的關切之意卻如春風細雨,潤人心田,趙石的心神不由自主的便鬆了下來,走上去,輕輕攬住這個個子並不比自己矮多少的女中巾幗,只覺對方身子一掙,隨即便安靜了下來,就如他的心緒,平靜的彷如微風吹拂的湖水一般。

“這裡是中軍大帳。。。。。。”

溫熱的氣息吹拂耳畔,趙石甚至能感覺到對方肌膚漸漸升高的溫度,不由笑道:“中軍大帳怎麼了?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偷窺大帥的。”

大帳中又安靜了下來,兩人靜靜相擁,彷彿天地之間只剩下了他們兩個而已,絲毫不管不過數十里之外,有二十多萬亂匪正在虎視眈眈,而他們所在之處也正戰雲密佈。。。。。。

“這一戰。。。。。。兇險萬端,真不該讓你陪我出京。。。。。。”

“你我還說這些作什麼?當初東征之時多少的險境咱們都闖過來了,我就不信,我李金花蹉跎這麼多年,最終卻不能進趙家之門一步。”

趙石聽她說的斬釘截鐵,心中也是暢快,說起來兩人之間歷經波折,單獨相處的日子也是少之又少,但就好像是一壺陳年老酒,放的越久,這味道卻越足,其實在趙石來說,他這人重恩怨,性情偏又冷漠無比,很難對人動情,在他而言,什麼風花雪月,什麼花前月下都是扯淡,他只認準了一條,能和你同生共死的同袍也許有那麼幾個,但絕不會太多,這些人是值得他看重的,那麼女人呢?試問世間除了生他養他的母親之外,又有哪個女人能和他同生共死,不畏艱難?

所以在東征時見得李金花不顧兇險率軍回援,後又在生死關頭,不顧安危單騎來救,旁的他不管,只這兩件事,就已值得他不離不棄,呵護她一生一世。

此時聞聽李金花話語之中透出一股不讓男兒的豪氣,心中暢快之餘,卻是少見的哈哈大笑,“說的好,若不能成全你這個心願,我趙石豈不白當了這個大帥?但有一點你要記住,你自己得保重,現在你領兵在前,雖說我是統兵大帥,卻更不能把你調回來,在前面千萬不要衝殺的太狠,你要記得,傷者碰着你自己,就等於傷了我碰了我,呵呵,現在我可是大帥,一怒之下,說不定就有千萬人頭落地,爲了他們的性命着想,你也得保護好了自己。”

李金花也咯咯笑了起來,一時間,方纔帳內那種靜靜相擁的柔情蜜意全都沒了蹤影,但留爽朗的笑聲在大帳之中,自然而然,兩人反而覺得默契又多了那麼幾分。

送走了李金花,接下來卻是料理軍務了,小勝之後,軍心士氣皆有提升,就算是那幾千新兵,在追過逃匪,看過腦袋之後,也在迅速的向老兵轉變,當然,這個過程不可能是一揮而就的,大秦官兵只所以精銳,那都是在邊鎮跟西夏,金人打出來的,八百里秦川,有的是熱血男兒,天下也皆曰關中之兵能戰,但這並非是天生天養,而只因關中乃四戰之地,戰爭總能督促男兒奮起,所以這些新兵的表現趙石也並不意外。

讓他最滿意的不是士卒,而是這些領兵將領,他們並非被一場小勝而衝昏了頭,沒從他們嘴裡聽見什麼誇大之詞,更沒有人在他面前喊打喊殺,他們的腦袋都很清醒,有這樣的部下,他手中的勝算便又多幾分。

而他自己也靜下心來,他所有的兵力都放在了這裡,也不愁亂匪不來,亂匪戰力如此虛弱,不堪一擊,讓他也有些意料不到,這麼看來,即使亂匪陸續而來,也沒什麼可怕的了,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一個等字了。。。。。。。。

。。。。。。。。。。。。。。。。。。

“報,秦人又增五千餘騎兵,其他未變。”

“報,我軍以西二十里之內,並無秦軍蹤跡。”

“報,我軍以東二十里內,並未發現秦人蹤跡。”

“報。。。。。。。。。”

。。。。。。。。

探馬斥候陸續報來,尤其是後路上,探馬斥候已經探出五十里,幾近漢水邊兒上了,也沒見一個秦人的影子,而且除了少數倒黴蛋碰見了秦人斥候外,其餘探馬都完好歸來,再不像之前般有去無回了。

不過探的越清楚,方半儒反而心中越是不安。。。。。。。。敗兵已經退了回來,說起這個,方半儒連發火兒的力氣都沒了,清點人數,丟了四千多人,也不知都是死於敵陣,還是半路跑了,五萬人回來了一大半,要說損傷,連一成都不到,着實不能算是損傷慘重,但一個個都嚇破了膽,把手裡能扔的都扔了,一個個都說秦人厲害,但你若問他們秦人怎麼個厲害法,卻多數不知所云,還不如先前那個斥候說的明白。

領兵前去的王大元不知所蹤,有的說是死了,有的說是半路逃了,反正生死不知,人是沒再回來,死了,甚至說是逃了都也罷了,竟然還有人說王大元被秦人捉去了,這就讓人不寒而慄了。

王大元是神教白虎堂堂主,旁的也就罷了,秦人早晚能知道川中起事的是神教,這也沒什麼,但最怕的是王大元對教中兄弟熟悉的很,更是深悉神教種種佈置,若一股腦的說出去,那可如何是好。

方半儒的頭已經開始疼了,從領兵到現在,事事不順,開始時的那些雄心壯志都差不多快消磨在這領兵作戰不利當中了。

這回不用他說話,留在中軍大帳中的馬臉漢子已然開口道:“這一戰恐是避不開了,以末將看,晚打不如早打,不然恐怕軍心不穩,未戰先潰啊。”

“若秦人有埋伏怎麼辦?”

馬臉漢子苦笑,這位是真不懂軍略,別的事情上還則罷了,但打仗這東西,最怕瞻前顧後,以現在的情勢,秦軍就堵在必經之路上,過不了這裡,和被堵在漢水以南沒什麼分別的,再加上一羣烏合之衆,拖的越久,勝算越低,還不如放手一搏,哪裡還顧得上什麼埋伏不埋伏的。

琢磨了一下說辭,馬臉漢子這才道,“祭酒大人,秦人應該不會有什麼埋伏了,金州本就空虛,若秦人兵力充盈,咱們哪裡還過得了漢水?他們更不可能按兵不動,視蜀中紛亂如無物,現在咱們面前的秦軍已有一萬餘,應是如今金州所有兵力了。。。。。。。。。

以末將猜測,許是秦人朝廷嚴令他們出戰,又或許是爲了金州糧草,不得不與我一戰,這麼說來,只要擊潰當前之敵,金州就是咱們的天下了,到了這個時候,祭酒大人萬不可再猶豫下去了,不說軍心士氣,就說現在已是二月,不定什麼時候秦人援軍便到,再要拖延時日,恐於我軍不力啊。”

方半儒揉了揉太陽穴,沉吟半晌,終究腦袋空空,沒什麼更有用的主意,於是咬牙點頭道:“好,就照你說的,打了這一仗,不過少青啊,現如今我腦中紛亂,沒什麼主意,尤其不諳領兵作戰之事,還請少青代爲發號施令,此戰若勝,少青當爲神教功臣,方某非是忘恩負義之徒,少青襄助之恩,方某也將記在心裡,今後榮華富貴,方某當與少青共之。”

說罷,向馬臉漢子就是深深一揖,馬臉漢子趕緊起身相扶,“祭酒大人說哪裡話,某粗鄙之人,得祭酒大人重用,感謝還來不及,可不敢當祭酒大人如此。”

等兩人退讓一番,重又坐定,馬臉漢子這才肅容道:“即蒙不棄,末將也就實話實說了,咱們別看人多,但打起仗來真不好說,所以要多作些準備,秦人裝備精良,非是我軍可比,尤其是弓箭,所以要多多趕製盾牌,能少些傷亡,再有,秦人還有五千多騎兵,川中少馬,這騎兵衝陣所實話,末將也沒見過,咱們這裡卻要將能拉弓射箭的人聚集一些,再多趕造些長槍,應該足以應付騎軍了。

再有,衆人來歷不同,不可能死戰,這個卻需立下幾條規矩,一個就是臨戰之時,後退一步者,立即梟首示衆,不聽號令者,同樣下場,而死戰不退的,卻要重賞,本來軍規有很多,但以現在看,也就這兩條最是重要,還請祭酒大人與衆家兄弟說個明白,行軍法可是不能講任何情面的,照末將的意思,之後祭酒大人應找些錯處,殺幾個,罰幾個,再賞幾個,以爲衆人戒。”

“若諸事妥當,當得兩日功夫,等第三日清晨,咱們就拔營向前,還請祭酒大人放寬了心,二十多萬人,若再讓秦人一萬多兵卒擋住,豈非成了笑話?若秦人沒有旁的詭計,此戰我軍必勝。”

。。。。。。。。。。。。。。。。。。。

奇怪的對峙局面就這樣形成了,兩方好似實力懸殊,偏偏又都按兵不動,趙石的耐性那就不用說了,偏亂匪這裡耐性也不錯,但兩邊的軍心士氣在這對峙當中卻悄悄的起了很大的變化。

秦軍士卒小勝一場,士氣就不用提了,而現在以這點兵馬當道而守,硬是讓二十多萬亂匪不敢稍動,這個可就讓人感覺太好了,根本不用帶兵將領說什麼,這士氣就已經高漲到了極點,就連那些團練新兵也覺着眼前這二十多萬亂匪實在不算什麼,摩拳擦掌的,就等着大帥一聲令下,將亂匪打個稀里嘩啦。

而亂匪這裡可就有些不好說了,這些天神教祭酒方半儒殺了幾個在營中鬧事的傢伙,其中還有一個是不大不小的匪首,人頭被砍下,掛在杆子上,到真也讓人觸目驚心,其中挨板子的人也有數十個,一時間,亂匪到真井然了許多,但私底下,許多人都在說,祭酒大人恐怕是因爲用兵不力,這才脾氣越來越大,千萬不要再去招惹纔好,所以這效果嘛,馬馬虎虎,不算好也不算壞。

接着就是砍伐周圍樹木,製作盾牌,長槍,這個到沒什麼,保命的傢伙,做起來也不算麻煩,但這些事情本來早些時候就應該準備好的,卻現在纔開始預備,臨陣磨槍,不亮也光,用到這裡卻有些讓人哭笑不得了,對於士氣的損害着實不小。

到是明令全軍的重賞,讓亂匪們眼前一亮,多少有了些盼頭,想着若是這一戰打贏了,自己能得多少銀子,若再能弄到幾個秦人首級,又能得多少銀子,談論起這些來,亂匪們孜孜不倦,軍心多少振奮了些。

第三日清晨,微雨。

“報,亂匪拔營,全軍向三十里坪而來。”

趙石一下站起身來,帳內還有南十八,陳祖二人,也都微微一驚。

“再探。”

瞅着帳外潤物無聲的細雨,趙石嘴角慢慢翹起,雖然不信神佛,但說起來,自從慶陽府兵變,再到東征,直到現在金州之戰,每一次大仗硬仗卻全在雨天,他不由心裡自問了一句,這難道就是大勝的徵兆?

“擂鼓聚將。”

傳令之後,卻是望着帳內二人笑道:“等了這許多時日,終是要打上一場了,再等下去,我還以爲亂匪要不戰自退呢?”

陳祖兩人也都笑了起來,不得不說,領兵大將聞戰不驚反喜,這樣的自信滿滿,確實讓其他人也感到輕鬆異常。

(一章奉上,沒有食言吧?雖然晚了些,現在阿草時間充裕了些,所以更新也就多了,而未來的一個月,阿草爭取也能堅持住。。。。。。。。。。)

第934章 論賞第402章 獎懲(七)第1111章 盟約(六)第997章 榮耀第1407章 爭權第643章 瑰寶(一)第1448章 相遇第386章 狂戰(二)第538章 催敵第242章 勸語第1512章 宮闈第76章 波瀾第46章 跋扈第1383章 談商第542章 奏表(二)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1541章 怨恨第627章 衆謀第472章 內衙第1038章 掌握第1380章 價碼第1540章 驚喜第577章 激戰第907章 大同第430章 遊園(三)第1516章 篇 章第157章 祝壽(七)第1508章 將來第1491章 路遇第573章 窮途第915章 混亂第45章 說笑第105章 故人第1385章 糊弄第520章 雲涌(二十)第1057章 激鬥第398章 獎懲(三)第1571章 尾聲(二)第105章 故人第246章 故人第271章 開拔(一)第806章 書房第789章 家書第448章 武學(一)第648章 完工第800章 頒賞第444章 可笑第1244章 西涼(八)第158章 騎戰(一)第71章 狠辣第1564章 相議第219章 詰問第1039章 自信第30章 殘軍第1682章 問難第495章 風起(四)第29章 平涼第1331章 諫言第1362章 開監第1129章 喜事第841章 寧陰第163章 明斷第367章 決定第536章 勇氣第1457章 密談第975章 王子第735章 算盤第711章 妹夫第829章 皇權第1228章 不合第898章 大軍第11章 明晰第1045章 大勢第1361章 紛擾第774章 鏖兵(七)第77章 重陽第1217章 左廂第67章 剿匪第1375章 大夫第620章 陛見(二)第1188章 氣惱第825章 樞密第1101章 中心第1299章 小事第139章 來訪(二)第1016章 封號第738章 行路第1226章 西北第1075章 分封第792章 家聚第226章 進京(一)第553章 奪關第1366章 賜婚第1020章 安達第162章 動盪第197章 孤僻第1301章 沈鶴第1345章 肺腑第757章 獻計第1300章 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