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應和奪瀘城

李典與黃公公進了瀘城,鄧公公和西‘門’禮就將兩人接近府中。黃公公見了鄧公公,一時抱頭痛哭,哭得西‘門’禮和李典渾身難受,兩人對視着直咧嘴。

西‘門’禮和李典也算舊識,自然不用介紹,然後就引薦黃公公給西‘門’禮認識。黃公公就將宜城這邊的戰事寫了飛書,發往成城,鄧公公也提到自己要回去面見陛下,當面陳情眼下的戰局,委託黃公公代爲履行欽差之職。黃公公此時也不敢回朝覆命,能留在瀘城就先留下,託着鄧公公在蜀王面前爲自己開脫。鄧公公已是去意已決,恨不得立馬就趕回成城,離了這個即將‘交’戰的地方,他滿口答應,和黃公公‘交’接了一下,第二天就啓程回成城了。

西‘門’禮與李典看了下城中的守備,李典只說但聽西‘門’將軍的差遣。西‘門’禮在瀘城有六千多守軍,加上守備糧草的千餘軍兵。瀘城建於半山間,背靠大山,三面圍牆。扼住通往蜀中的去路,易守難攻。西‘門’禮本意並不願李典所部駐在城內,想着讓他們到城外的對面山上駐紮,一是西‘門’禮還有提防之意,二是也好與城中相互呼應。

黃公公聽西‘門’禮如此說,大爲不滿,他此時來到瀘城,除了李典,他人一個不識,他是寧願相信李典也不會去相信別人,西‘門’禮居然要把李典派出城外駐紮,黃公公是堅決反對,力主讓李典守備糧草。西‘門’禮一聽顏‘色’大變,若非礙於黃公公是鄧公公走前‘交’代的新監軍,他早就惱了。那糧草場是西‘門’禮的財源,也是他的命根子;而且裡面多有貓膩,他怎麼肯輕易‘交’出去。

李典看出西‘門’禮的心思,忙想黃公公說:自己乃是敗軍,能有黃公公不棄,帶着來到瀘城,已是心存感念。自己身爲戰將,願意上陣殺敵,就是去對面山中也無不可。

西‘門’禮被李典這麼一說,也絕的讓李典去城外又驅趕之意,而此時他瀘城內頁確實缺少兵馬,就順勢說道:“李將軍深明大義,帶着本部來投,乃是我西‘門’禮的造化,不如就由將軍率領所不駐守東‘門’,與共守瀘城不失。”

李典一聽自然是感‘激’不盡。接着西‘門’禮就帶着李典去東‘門’辦理了‘交’接,將瀘城東‘門’‘交’給李典守備。

宜城的大理軍兵和唐金虎的部下,在城中進行了簡單的‘交’接,雙方就趕緊朝着瀘城追來。與前面的追兵會合,大軍就到了瀘城外駐紮。唐金虎和西‘門’禮在城牆上下也相互勸對方歸降,最終誰也無法說服對方,只好言明戰場上見真章。

西‘門’禮知道唐金虎是個有本事的人,而且曾在瀘城爲將,對於城中的守備知之甚詳,於是就做了相應的調整,嚴令軍兵打起‘精’神,要抱定死守的決心。

唐金虎與段王子陪着無憂王在軍前看着瀘城,無憂王也不禁讚歎:瀘城地勢險要,依山而建,實在是難以攻取。

兩軍這樣城內城外的對峙,大理軍前去城外叫戰,西‘門’禮並不出戰。他城內守着糧草,就是被困個三五月也不成問題。而大理軍與宜城軍兵,兩下里有近四萬人,每天消耗的糧草,僅靠宜城的那些存儲,顯然是堅持不了幾日。

西‘門’禮見大理軍在城外只是討敵叫陣,並沒有要強行攻城的準備,心裡猜想待不了幾日,大理軍就會退卻,到時自己就能由黃公公代爲向蜀王請功,到那時說不定連升三級也是有的。想着這些,西‘門’禮對黃公公也就顯得更加恭敬,時時透‘露’出這個意思。黃公公也是想着,宜城戰敗,唐金虎投齊,自己也是待罪之身,如果真能在瀘城,使大理軍退去,也算是大功一件,自己稟報上去,也能將功補過。

西‘門’禮和黃公公兩人就整天站到城樓上觀望,期盼着大理軍撤退。這天夜裡,西‘門’禮正在府中休息,突然聽到外面有雜‘亂’的聲響,急忙喊護衛進來,問是什麼事?是否是大理軍攻城。護衛也說不知,但並無軍情稟報,可能是城內軍兵調動。

西‘門’禮心裡就是暗驚。他從未下令,城內怎麼會有人馬調動的情況。西‘門’禮趕緊穿上衣甲,喊了護衛,就待出府去查看。還不等出‘門’,就聽見外面喊殺聲大作,四下裡一下子亮堂起來,應該是有無數的火把點燃。

‘門’外就有軍兵慌慌張張的跑進來,說是大理軍兵已經進城,從城內對守城的蜀軍進行襲擊。西‘門’禮一聽就是哎呀一聲,他馬上猜到,肯定是把守東‘門’的李典開了城‘門’,迎進大理軍兵。自己居然上了當,中了唐金虎的計策。

西‘門’禮一看,既然大理軍與李典已經裡應外合進了瀘城,這瀘城也就沒有再守得可能了。想要奪回,自己的幾千軍馬怎麼能抵擋得住大理軍幾萬人馬。想到這裡,西‘門’禮也顧不得別人,帶着手下的護衛,撥馬就往西‘門’而去。

進入瀘城的大理軍正如西‘門’禮所料,是由李典偷偷打開城‘門’,迎接進城的。那日無憂王讓唐金虎找了一名心腹的將領,就是李典,‘交’代他去尋了黃公公,就裝出不願歸降的樣子。然後又李典與唐金虎使了一場苦‘肉’計,騙得黃公公相信,帶着兩千人馬進入瀘城。

大理軍圍而不攻,就是等李典在城內準備停當。到了這天夜裡,城外的大理軍接到李典的訊號,就悄悄的開進城來。先是由李典的人馬去糧草場,佔領那裡,奪下糧草。然後大理軍接近南‘門’與西‘門’的守軍,一舉襲殺,打開城‘門’。城外所埋伏的大批大理軍就順勢衝進來。

城內的大理軍由東、南兩面向西面殺過去,把守西‘門’的軍兵聽到了消息,也放棄抵抗,開了城‘門’就往外逃竄。西‘門’禮到西‘門’時,那邊的守軍已經逃得差不多沒有了。西‘門’禮此時也知道禁止不住,自己也是逃命要緊。跟在軍兵後面就往西而去。

西‘門’禮和潰兵跑了沒有多遠,就見前面亮起火把,一隊蜀軍迎面攔下。西‘門’禮接着火光,往前一看,正是唐金虎。西‘門’禮無奈就催馬向前,對唐金虎說道:“唐將軍,你我共事一場,難道一定要趕盡殺絕嗎?”

唐金虎冷冷的回道:“西‘門’將軍,我唐某感念你往日的恩情,所以才向王爺請命,在這裡等候將軍。就是想着能讓將軍下馬投降,與我一起歸順齊國。”

西‘門’禮長嘆一聲,說道:“唐將軍,你是無牽無掛,如何都好,我還有妻子家人被蜀王接到成城,我若降了,我的家人可如何是好!”

唐金虎就笑道:“西‘門’將軍,那你看眼下情勢,你是降也得降,不降也得降。你就憑着身邊那幾百人,能從我的手中逃脫嗎?!”

西‘門’禮點點頭,說:“既然唐將軍不肯放我們過去,說不得我也只能和唐將軍廝殺一場了!”說罷,揮動手中的大槍就往唐金虎衝過去。

唐金虎和西‘門’禮在一起多年,對於這位老上司的本領自然是一清二楚。唐金虎不慌不忙舞動大刀,就與西‘門’禮戰到一處。兩人‘交’手不到三五個回合,唐金虎就用大刀拍在西‘門’禮的肩上,西‘門’禮當場落馬,被唐金虎手下的軍兵上前綁了。跟隨西‘門’禮的幾百名軍兵見主將被擒,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無處可逃,也都丟了兵器,棄械投降了。

西‘門’禮被唐金虎押着,往瀘城而去,一路上唉聲嘆氣。唐金虎就取笑道:“西‘門’將軍,可還是掛念嫂夫人和孩子嗎?!”

西‘門’禮說道:“唐將軍剛纔手下留情,西‘門’禮自然知道,只是將軍方纔還不如一刀殺了我,他們母子還能有命在。”

唐金虎也只笑而不語。德國到了城中,西‘門’禮進了自己的將軍府中,就看到院內站着瀘城的各位將領,還有那位欽差黃公公。在大堂的臺階上,擺着兩把椅子,兩個年輕的王侯坐在上面。

無憂王見到西‘門’禮被綁進來,就冷聲喝問:“西‘門’禮,我齊軍與大理軍隊所到之處,莫不降伏,你居然敢負隅頑抗,今天被我捉住還有什麼話說!”

西‘門’禮想着,既然被捉,死就死了,也不必白白受人侮辱。於是大聲回道:“我西‘門’禮受蜀王恩典,守衛瀘城,不料中了你們的‘奸’計,恨不能再爲蜀王效命。今日落在你們手裡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無憂王大怒,喝令推出去,斬了!

那黃公公見眼前的這位齊國王爺,一眼不順,就要殺人,早嚇得骨軟筋酥,撲騰癱倒在地上。無憂王就問道:“你是何人!”黃公公急忙顫聲回道:“奴才黃順,不過是蜀王宮中的一個太監。”

無憂王‘哦’了一聲,對左右說道:“他一個太監,你們拿他作甚,快放了他走,不要讓人取消我齊軍與大理軍只會捉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人!”

軍兵們聽了,就上前解了黃公公的綁繩,放他出‘門’去了。

待黃公公走的遠了,無憂王才呵呵一笑,揮揮手,軍兵就把西‘門’禮推了回來。其實西‘門’禮剛纔被推到一邊,自然也看到了剛纔的一幕,心裡不明白這齊國王爺是要做什麼?

無憂王就起身,讓軍兵鬆了西‘門’禮及諸將的綁繩,然後說道:“我聽唐將軍說,西‘門’將軍是個有情義的人,掛念被蜀王扣在成城的家眷,所以不肯歸降。我今天守着黃順的面已經殺了將軍,現在放他回去,想他一定會向蜀王稟報,說將軍爲國盡忠,那將軍的家眷應該不會受到爲難了。其餘衆位將軍也是如此吧!”

西‘門’禮與衆將這才明白無憂王放走黃公公的意思,於是紛紛抱拳躬身,表示領受無憂王的好意。無憂王也就不再可以,對他們說道:“我也已經去成城,得便就會接出諸位將軍的家人。只是恐怕將軍的家眷不分好壞,,不肯過來與衆位相會,不如諸位取個信物,寫封書信,我也好叫人去辦!”

第5章 羣狼越牢獄第9章 路遇施援手第16章 瑩兒受驚擾第8章 楊允反中計第1章 晨鐘伴暮鼓第3章 藉故要殺人第8章 泛舟小垂釣第8章 歸途遇山賊第9章 楚王身戰死第1章 府中迎遠客第4章 誘敵進上城第18章 巾幗論天下第20章 亂點鴛鴦譜第5章 用兵逼楚和第1章 勞軍共歡慶第7章 霍王守杭城第15章 探訪龍鳳汀第5章 各國懷心事第13章 宜城尋美味第5章 伏殺李定坤第2章 秦陳歃血盟第4章 四方烽煙起第7章 誘殺截糧軍第13章 瑩兒思無憂第18章 巾幗論天下第3章 一騎絕塵去第2章 秦淮遇心怡第9章 巧用離間計第8章 楚國生內亂第18章 各方心自驚第5章 出手施懲戒第8章 首攻臨安城第10章 越王起殺機第1章 晨鐘伴暮鼓第14章 夜巡生事端第1章 中原起戰事第9章 英雄說過往,飛龍挫強寇第8章 首攻臨安城第6章 齊越再交兵第1章 使團聚大都第15章 三堂審公孫第11章 比武校軍場第10章 密使見平王第4章 兵圍齊瓷坊第6章 心事各自知第11章 又見唐金虎第8章 誇武校軍場第2章 李玲再蒙難第16章 應和奪瀘城第8章 心怡見無憂第1章 使團聚大都第5章 禍事嫁他人第12章 四方會齊營第12章 熊飛初登臺第8章 閒暇遊晉祠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5章 羣狼越牢獄第2章 雨中賞春色第1章 山匪戰陳軍第3章 勸退夜襲人第4章 誘敵進上城第2章 秦陳歃血盟第4章 三槍定輸贏第6章 朝議逞口舌第3章 子龍戰漢中第14章 大理偃月陣第7章 巧會二王子第1章 越王賜美酒第11章 走脫三王子第7章 朝議暫休兵第5章 和談擴勝果,回朝遇故交第9章 逼出血魔王第6章 公主做和事第3章 定計收霍遠第1章 節定擒賊計第7章 安城議糧草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13章 瑩兒思無憂第8章 閒暇遊晉祠第1章 晨鐘伴暮鼓第6章 公主做和事第13章 瑩兒思無憂第8章 泛舟小垂釣第5章 兄弟三分陳第4章 小懲許將軍第12章 齊祿封監國第7章 西湖賞美景第5章 兄弟三分陳第9章 路遇施援手第13章 李瓏陷地牢第1章 又現九尾狐第11章 蜀王獻蜀國第12章 軟禁親家翁第7章 楚越兩相殘第9章 楚王身戰死第1章 晨鐘伴暮鼓第16章 成全忠義名第5章 兄弟三分陳第7章 品茶風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