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典反宜城

唐金虎既已降齊,子龍也就與段王子及衆人告辭,要返回福城。{免費}{首發}{仙界}{小說網}{www}.{xianjie}.{me}多多幫忙推薦下吧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宜城內的軍兵在城樓自然看到唐將軍所率的軍兵被大理軍兵包圍,頃刻間就被淹沒在陣。衆人知道唐將軍是凶多吉少了。

唐金虎帶着手下的兩員將軍,與段王子一起來到城門前。唐金虎對着城上的軍兵喊道:“兄弟們,蜀王無道,國勢已衰。我已歸順齊國,你們若是願意跟我一起歸降,那就開了城門,迎接大理段王子及衆軍進城,我們還是好兄弟!若是不肯歸降,那我們就是敵對,說不得只能刀兵相見。”

城上的軍兵多是唐金虎帶練出來的,衆將也多是唐金虎的親信,衆人自然願意開門投誠。這邊城外的一切,已有人悄悄告訴了黃公公,黃公公一聽,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趕緊吩咐人給自己換了衣衫,偷偷跑出驛館,尋個地方躲了起來。

唐金虎與段王子進城,大理軍兵接防了宜城,城內原有蜀軍,開到城內空曠處整編。段王子和唐金虎又去客棧接了無憂王到將軍府。無憂王也是好言寬慰,讓唐金虎只管安心帶着舊部,與段王子一同並肩作戰。

大理軍進城後,先是張貼安民告示。唐金虎也派軍兵去驛館捉拿黃公公,但軍兵回報,驛館已經不見了黃公公的蹤跡。無憂王聽了對唐金虎也是擺擺手說:“不要去管他,他還有大用處的!”

然後對唐金虎交代了一番,其他書友正在看:。

那黃公公躲在城,正在提心吊膽,卻就被一隊軍兵抓獲。軍兵把黃公公帶到一位將軍面前,那將軍黃公公也認識,是蜀軍的一員戰將。黃公公一見忙向那將軍求饒,不料想那將軍居然喝退軍兵,親自給黃公公鬆了綁。然後請黃公公坐下,拱手施禮,對黃公公說道:“末將李典參見欽差大人,讓大人受驚了。”

黃公公倒被李典這一說,倒是愣住。李典接着說道:“欽差大人有所不知,唐金虎那賊居然要歸順齊國,如今大理軍已經進城,我也不敢明着與他們爲敵。但我是蜀國大將,怎麼就這麼投敵。正想着要偷偷出城,回到蜀軍營。不想卻遇到大人。”

聽了李典這麼一說,黃公公也就明瞭,原來這李典並非也是真心歸降,而是要偷出城去,回到蜀軍那邊。黃公公心裡就是一熱,搖着頭說道:“李將軍真是忠義,蜀王有將軍這樣的忠臣,實在是蜀國之幸。既然將軍想要回歸我蜀軍,那將軍想着要如何做呢?”

李典就輕聲的說道:“我的部下,都是我的親信,也有三兩千人,我若帶他們走,他們是一定會隨我走的。但如今唐金虎有幾千人,加上大理的軍兵數萬人。我們如果出城回蜀營,只怕走不多遠就會被追殺!”

黃公公想了想說:“此地離瀘城有多遠?”

李典說道:“約有二百餘里,輕騎急行,兩三個時辰可到。大人是想先去瀘城嗎?只是我們這樣過去,瀘城守軍也不定會接收我們,何況我就怕還不到瀘城就被追上了!”

黃公公點點頭,說:“我此來宜城,那瀘城的欽差我倒認識,我給他傳個消息,讓他派兵出城接應我們,到時就不怕唐金虎這叛賊的追殺了。”

李典一聽,大喜道:“那大人快快修書,與瀘城聯繫,我們也好早日脫離此險地!”

他們正在商議,帳外有軍兵來報,說是唐將軍有請,要召集衆將在帥帳議事。李典說聲知道了,就示意黃公公待在帳內,自己轉身出了營帳,吩咐親兵,自己離開期間,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營帳。

黃公公在帳驚疑不定,提心吊膽的倍感煎熬。一聽到帳外有腳步聲走進,心就提到嗓子眼。這麼過了有一個時辰,才聽見帳外的軍兵說話:“李將軍,您這是怎麼了?!”

說着,帳簾一開,李典被人攙扶着進了大帳。黃公公見李典被打的全身是血,急忙上來問道:“李將軍,這是怎麼了?”

李典對身邊的軍兵擺擺手,然後趴到牀上,長嘆一聲,說道:“唉,我沒想到唐金虎這個狗賊如此不念舊情。當初他也不過就是個校尉,還在我手下聽用,不過是得了什麼時氣,平步青雲做了主將。他今天要我們都編入大理軍,我自然不肯,大家也都不願,只是沒人出頭。我就說了兩句,這賊居然要把我推去出斬首。”

黃公公站在牀邊,一個勁的嘆息,聽到這裡也恨聲的說:“這唐金虎着實該殺。他這是要殺一儆百,拿將軍來做榜樣的!”

李典咬牙切齒的說道:“若不是兄弟們求情,我今日怕再也見不到欽差大人了。唐賊打了我二十軍棍,說是要車了我的軍職,我不能坐以待斃。我這就帶人殺出城去。”

黃公公聽了急忙好言勸慰,說道:“將軍莫急,我們還是做好萬全之策,再逃離這宜城不遲。我這就給瀘城的軍營寫信,李將軍想辦法派人送去!”

李典急忙點頭,說:“還是黃欽差思慮周全。我李典惟命是從!”

黃公公急忙寫了書信,用了自己的秘印,交到李典手裡。李典喊進一名親軍,叮囑他即刻快馬趕到瀘城,將書信交給瀘城的欽差大人。

待那親軍出去,李典又和黃公公說起適才的狀況,聽得黃公公是連連嘆息,。

瀘城的守將西門禮原是一員蜀國的老將,爲人嫉賢妒能,又專喜黃白之物。當初他看着唐金虎頗有才幹,卻只讓他衝鋒陷陣爲自己賣命,卻不提拔他。待唐金虎送了一車金銀,立馬就視爲心腹,藉着當初齊國王爺的緣由,又力促唐金虎成爲宜城主將。倒不是西門禮對唐金虎多麼看,而是怕唐金虎最後搶了自己的位置。現在西門禮所處的瀘城,位置極爲重要,南可馳援宜城,東可支援正安關,他的城囤積了大量糧草,作爲這兩處的週轉。

來瀘城監軍的鄧公公,是個老太監,他當初來瀘城也是費了思量,他知道宜城、正安等處是首當其衝,所以自己決不能去。而瀘城位於腹地,又是糧草重地,極有油水。他人老成精,就在蜀王面前請旨,要到最爲緊要之地,自己選了瀘城。

宜城戰事膠着,西門禮也只是固守瀘城,不曾派一兵一卒前來馳援。現在突然接到鄧公公的召喚,急忙就趕到驛館去。

鄧公公把收到的書信給西門禮看了,說道:“這唐金虎叛國投敵,已是罪該萬死,幸有忠肝義膽的將軍不肯變節。現在黃公公也是情勢危急,我們無論如何要接他回來,加上李將軍的手下軍兵,也可擴大我們的兵力。”

鄧公公話是說的不錯,其實心裡另有打算,他猜着大理軍既然得了宜城,必然馬上揮兵攻打瀘城。自己來瀘城十幾天,西門禮私下裡給了不少的銀錢,他可不想白白陪着在這裡受死,正好黃公公來信,他就計劃着讓黃公公接替自己,自己帶了金銀回到成城,即報了救援之功,又脫了被圍之厄。所以才找來西門禮,讓他儘快安排軍兵與黃公公約好時間,前去接應。

西門禮原本縮守瀘城,偷偷的變賣些糧草,飽私囊,自鄧公公來了,初時也心驚膽顫,但送了兩次賄賂,鄧公公都是笑納不拒,也就知道這鄧公公是同路人。於是更加放心大膽。現在聽鄧公公的意思,要接應了宜城的敗軍和欽差黃公公過來,鄧公公卻要回朝覆命,心裡更是大喜,如此自己在瀘城的所作,那黃公公初來就不會知道。

鄧公公和西門禮一拍即合,由鄧公公寫了回信,交那李典的親軍秘密藏好,回宜城告知黃公公和李典將軍知道。他們這邊也安排好接應。

黃公公接到書信,急忙和李典一起觀瞧,見瀘城那邊已經安排了軍兵,會在瀘城五十里處接應。李典就對黃公公說道:“我的部下皆是輕騎,我們此去瀘城,不消兩個時辰,即便唐賊得了消息,追趕我們,到了接應的地方,我們也就不怕了!”

兩人又計議了一番,李典就悄悄傳令給自己的軍兵,說是要出城攻打瀘城,帶着本部兩千輕騎就出了城。守門的大理軍問詢,李典依舊說是受唐將軍軍令,前去瀘城奇襲蜀軍。大理軍不知道唐金虎的安排,也不好細問,就放他們出城去了。

李典一出城,就對軍兵下令,快馬加鞭,只管往瀘城而去。

他們走了不多時,就見後面塵土不待落下,又揚起更高的飛塵。知道是後面追兵追了上來,那黃公公嚇得伏在馬上,也不管顛簸,閉着眼睛,不停的用馬鞭抽打着戰馬。

跑了能有一個多時辰,就見前面山腳處有一支軍兵,大旗上繡得是蜀。黃公公知道前面肯定是瀘城的援軍了,李典也已經衝到近前,與來將互通了姓名。來的正是瀘城守將西門禮派來接應的軍馬。兩軍會合,就一起往瀘城而去。

後面追襲的大理軍兵,見瀘城援軍與李典的騎兵合在一起,有四五千人馬,自己的追兵也僅三千,而且大理軍追擊而來,戰馬疲乏,不比瀘城援軍,以逸待勞。所以追兵就遠遠的尾隨,跟着向瀘城而去。

李典是想着與瀘州援軍回擊追兵,將追兵殺退。但黃公公一個勁的搖頭,他只求儘快進了瀘城,那才安全,李典無奈,瀘城援軍將領也不願多事。就這樣,前面是李典與瀘城的輕騎;後面跟着宜城追來的大理騎兵。

走了半個多時辰,前面就可看到瀘州城了,黃公公的心才放到肚子裡。而後面那支追兵只遠遠待着,不再往前跟進。

第19章 陳王籠兵權第11章 走脫三王子第3章 屬地頒法令,恩威齊生效第12章 四方會齊營第7章 斷糧現敗象第16章 成全忠義名第7章 巧會二王子第17章 夢珠見無憂第1章 中原起戰事第1章 又現九尾狐第16章 成全忠義名第17章 齊祿暗生情第14章 大都過中秋第5章 各國懷心事第14章 妖狐再現身第11章 秦軍棄安城第5章 情勢突生變第12章 齊祿封監國第1章 順王中埋伏第16章 兄弟談軍陣第6章 朝議逞口舌第14章 妖狐再現身第16章 瑩兒受驚擾第4章 先發治兇徒第7章 霍王守杭城第17章 齊祿暗生情第9章 堂中廢惡徒第5章 伏殺李定坤第6章 衆女遇強敵第4章 三槍定輸贏第17章 夢珠見無憂第5章 霍遠占上城第1章 越王賜美酒第5章 和談擴勝果,回朝遇故交第13章 夢珠暗示警第8章 楊允反中計第15章 越王攏人心第13章 李瓏陷地牢第8章 縣衙辨曲直第5章 伏殺李定坤第4章 四方烽煙起第9章 惡霸施淫威第7章 巧會二王子第5章 夜黑風火起第1章 醉琴風月樓第2章 將軍首攻城第15章 李典反宜城第1章 勞軍共歡慶第12章 無憂訪各地第8章 誇武校軍場第4章 兩虎再交鋒第7章 楚越兩相殘第11章 秦軍棄安城第2章 將軍首攻城第4章 唐門遇劉暢第7章 西湖賞美景第5章 妖狐鬥法師第1章 越王賜美酒第1章 順王中埋伏第11章 又見唐金虎第4章 化緣遇惡霸第8章 泛舟小垂釣第10章 英雄惜英雄第14章 大都過中秋第2章 無憂暗調兵第8章 楊允反中計第17章 詐開正安關 各國共議事第20章 亂點鴛鴦譜第14章 鐵豹再稱雄第3章 天元掌焦城第7章 淡然無所懼第6章 心事各自知第2章 李玲再蒙難第11章 蜀王獻蜀國第8章 泛舟小垂釣第5章 情勢突生變第4章 先發治兇徒第11章 案涉公孫氏第12章 熊飛初登臺第15章 杭城起大火第9章 相見得相識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11章 走脫三王子第4章 化緣遇惡霸第2章 休戰議和親第15章 探訪龍鳳汀第8章 歸途遇山賊第2章 平王說往事第20章 亂點鴛鴦譜第1章 順王中埋伏第4章 兵圍齊瓷坊第8章 縣衙辨曲直第4章 兵圍齊瓷坊第7章 西湖賞美景第13章 宜城尋美味第10章 糧草盡歸齊第10章 修心潭清庵第1章 府中迎遠客第4章 化緣遇惡霸第1章 山匪戰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