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內憂外患亂象生

宋代管轄禁兵和廂兵的中央機構,有殿前司、侍衛東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這三個機構合稱爲三衙。

可惜駐紮城外拱衛皇城的三衙禁軍,卻不似《水滸傳》中林沖動不動就來個八十萬禁軍。

建國之初或許禁軍真的有百八十萬,但是時至今日已經今非昔比,在加上孝宗趙昚自從登基以來,對於軍隊進行了篩檢,故而拱衛京城的禁軍在冊人數共有十萬餘人!

可自古以來軍營之中都是虛數上報吃空餉,所以在冊的禁軍在這一次調度之中,算是徹底暴露了真實人數。

所謂的十萬禁軍,真正能夠對上號的只有六萬人,然後再挑去那些老弱病殘的士兵,能夠真正上陣對敵的也不過四萬人!

十萬禁軍,只有四萬具備戰鬥力,這無疑給原本緊張的朝野,再度蒙上了一層陰霾。

原本繁花似錦的臨安,如今卻顯得格外壓抑!

而距離京城臨安最近的大軍,是江南東路制置使顧拾,此人麾下八萬大軍已經突破徽州的地方軍事防線,只需三日便可抵達臨安城下。

同時江南西路的馬承虔,也已經率領麾下九萬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接突破信州防線,緊隨顧拾之後向臨安開拔。

而由福州出發,距離京城最遠的福州六萬水師,已經由鐘意國親自率領艦隊向臨安而來。此刻已經率軍抵達溫州沿岸,正向慶元府方向靠近。

只要抵達慶元府,那距離京城就是近在咫尺了。

這也正印證了葉宇當年浙東之行時,巡視福州海防之時說的那句話:只要福王擁有龐大的海上艦隊,直接可以從福州港口揚帆北上直逼臨安。

不過這一次卻有所不同,那是因爲金國的浙東水師也參與了戰爭。

這一次海上可就熱鬧了,金國的水師是由北向南直逼臨安,而福王的福州水師則由南向北,其意圖也是爲了緊逼臨安。

治海提督李寶這一次可謂是遇到了兩個強勁的海上戰隊,三方艦隊在這長江口互爲三角形架勢,徹底擺開了水上戰鬥局面。

邊關的戰火是焦灼不堪,福王的三路大軍也是層層推進速度極快,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是所有人所沒有想到的。

一時之間江淮以南的各路沿線,已經徹底亂成了一鍋粥,大宋的各方駐軍將軍,已經大部分被抽調到三路戰線上去。

其中還有一少部分雖然手中有兵力,卻在福王叛變之際無動於衷,一副坐山觀虎鬥的姿態。

因爲對於他們而言,這個時候儼然成了一個亂世。

幫助朝廷剿滅福王的叛軍?

這顯然是一個天方夜譚的事情,因爲這三路合計二十多萬大軍,又豈是能夠輕易剿滅的?

幫助福王一起起兵謀反?

這顯然是大逆不道之事,所以這種事情是決然不能去做的。

因此這些人,只有坐在一旁看戲,即便接到朝廷的詔令,也不會十分的上心……

這種緊張的局勢與氣氛,也直接影響了京城百姓。城裡城外衆人議論紛紛,這其中有焦慮由憤怒,但也更多的也是恐懼。

邊關燃起戰火,臨安城的百姓可以毫不負責的說一句:“他們的死活管我屁事?我只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

這種話雖然顯得很冷漠,但卻是百姓的一種現實思想。

然而如今這戰火燒到了自己的屁·股上了,這自然而然就關了他們的屁·事嘍。所以整日裡京城裡無論是商賈還是百姓,無一不討論這件事情。

對於百姓而言,誰做皇帝並不重要,因爲那是文臣武將所考慮、所在意、所固執的事情。他們所關心的是這場沒有懸念的戰爭,會不會因爲抵抗而瘋狂地抓壯丁守城。

歷史只會記載戰爭的勝利與失敗,突出人物的姓名與功績,而這些平民百姓的思想卻無人得知。

世人皆讚賞當年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李光弼二人,又可知當時的唐朝百姓是否真的對他們一致稱讚。

若是一致稱讚的話,又何來的杜甫的三吏三別?

這六首長詩,每首都敘述唐軍抓壯丁充軍抗擊胡人的悲慘命運。或許在那些百姓的眼裡,當時的大唐軍隊比胡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百姓自私,卻不需要遮掩;文武無私,卻以大義掩飾!

……

吳府的涼亭之中,葉宇向吳曦閒談着城中百姓對戰爭的感想。

葉宇的這一番話,聽得吳曦是一愣一愣的,他那半邊淤黑色的麪皮上露出幾分吃驚。

因爲這種話從葉宇的口中說出,那實在是太不尋常了,因爲葉宇是什麼人?

那可是當代士林文人的一大代表,就是孔子後裔孔德賢這位國子祭酒,也要爲這位年輕人讓位子。

可如今這話是明顯在詆譭文人的忠君愛國思想,身爲文臣卻說出這番話,又怎能不讓他感到意外。

見吳曦神情愕然,葉宇卻笑道:“怎麼,吳兄覺得葉某所言不對麼?”

“呃不不不,葉大人誤會了,吳某隻是一介莽夫,自是沒有葉大人猜深遠……”

吳曦的這番謹慎,讓葉宇不由笑了:“其實我們都是俗人,有時候做莽夫要比文人瀟灑的多!”

葉宇的這番話並沒有引起吳曦的興趣,他只是微微的報以微笑,言行舉止甚爲嚴謹。

如今在陝川與西路金兵對抗的主帥,就是眼前吳曦的父親吳挺。吳挺是吳氏軍團的第三代掌權者,兒子吳曦則被扣押在京城伴駕。

伴駕之意就是做人質,宋朝這種對武將的不信任已經發揮到了極致。

其實葉宇對於南宋的歷史,最爲認可與敬重的就是吳家。因爲對於大宋的長治久安來說,川蜀吳氏可謂是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自古川蜀就是一個戰時所需的儲備糧倉,只要戰鬥一經打響,那是要人有人要糧有糧,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一點也不爲過。

川軍自古英勇敢善戰,徵殺四方,或爲國家統一,或抵禦外辱,無不震動天下,青史留名!

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265章 東臺閣上認親母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1章 春雨秋蘭第155章 伴駕遊園第79章 冰肌玉滑第276章 腿軟了不聽使喚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298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27章 美人心計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276章 踐行晚宴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第68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6章 一局兩得第44章 柳暗花明蘊真身第300章 反用戰術的猜疑第550章 起死回生造勢成第62章 名動天下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1章 春雨秋蘭第62章 白髮女鬼尋上門第65章 一夜學問第330章 兩國聯姻進行時第337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17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131章 彎道拐多易便秘第9章 接手染坊第312章 恐會遭來非議第74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229章 臨行前的送別宴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52章 公主殿下失蹤了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25章 茶樓巧遇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69章 更換簾官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234章 兇器之中藏兇器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50章 兩國邦交暗爭鋒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249章 福州科場第20章 地痞無賴第25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5章 生財有道第548章 飯後運動更長壽第30章 濠州大地戰亂起第284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88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46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626章 柳千帆兵敗而逃第57章 手心手背本一體第39章 鐵嘴黑鷹第31章 三千太學皆俯首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533章 秋宮美子坐天皇第117章 地 朝堂風波第105章 柳家三代皆忠勇第25章 漸陷漩渦覺權術第6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33章 玉屏山匪第278章 提攜新人爲掣肘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43章 吳曦力戰馬承虔第59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335章 愚弟的良苦用心第339章 彼此恩怨氣病身第35章 羣臣面前放狂言第203章 有備而來第24章 煙花柳巷第61章 雨打沙灘萬點坑第235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92章 進退兩難第10章 陸府賀壽第47章 領兵江北突受阻第214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31章 才子佳人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65章 火力全開第62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第782章 趙斌皇太子第248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68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15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44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546章 趙昚宣旨認歸宗第241章 坐懷不亂第120章 無根白銀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82章 男人也有專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