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內燃機(中)

艾蒂安·勒努瓦和羅斯·奧古斯特·奧托,同那名來自造船廠的技師一起努力,三人共同改裝一輛四輪馬車。

四輪馬車上被安裝上一個方向盤,方向盤通過齒輪同前輪連接,可以控制前輪的轉向,一臺二衝程瓦斯發動機放在馬車後面,煤氣罐就放在發動機邊上,一根管子把煤氣罐和發動機連接在一起,瓦斯發動機帶動一臺發電機,發電機發出的電能,通過電線,同安裝在後輪車軸上的電動機連接在一起,這樣發出的電,就能直接驅動後輪轉動。

在改裝過的四輪馬車底部,還有蓄電池,用來存儲電能。這輛電傳動汽車在起步的時候,可以用蓄電池的電來啓動瓦斯發動機,發動機啓動了之後,帶動發電機運轉,發出的電電能都用來驅動車輪。只是電動機的轉動速度遠高於車輪的轉動速度,所以電動機也不是直接驅動車軸,而是通過齒輪來降低速度。否則扭力不足,車根本就無法跑起來。

因爲驅動的電動機是直流永磁電動機,所以在剎車的時候,這臺直流永磁電動機就反而能發出電能,發出的電被送入蓄電池儲存起來,這樣就起到了節約能源的作用,這其實也是最簡單的再生制動原理。

所以說,後來的柴電混合動力和氣電混合動力汽車,要比單純內燃機動力的汽車節約能源,只是結構複雜,價格高昂。

這臺最原始的氣電混合動力汽車,雖然已經採取了十分先進的理念,但是仍然十分落後,汽車的速度並不快,最大時速也就是15公里左右。

第一臺氣電混合動力車造好後,勒努瓦爬上車,按下了電門開關,蓄電池的電流注入到直流永磁發電機中,直流永磁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原理其實是一樣的,當電能提供給發電機的時候,發電機就變成電動機。

電動機驅動瓦斯發動機,發動機轉動起來,活塞把瓦斯和空氣的混合氣體注入氣缸內,電點火塞發出電弧,點燃了混合氣體,發動機開始輸出功率,轉動了起來,反過來給發電機提供了動力,使得發電機發出電。

汽車的氣門還未開大,發動機幾乎是空轉狀態,發出的一點不多的電被送入蓄電池。

勒努瓦一推前進擋,電能輸送到車軸的電動機上面,車輪開始緩緩轉動,隨着氣門的加大,注入氣缸的燃料增多,瓦斯發動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汽車速度很快就提升到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在公路上疾馳。

有人騎着馬和汽車比賽,一開始,馬跑動的速度比汽車快,馬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很快就把汽車超過了,可是過了一會兒,馬的速度逐漸慢了下來,汽車還是保持勻速前進。因爲馬有耐力的,耐力達到了極限,馬的速度就慢了。

可是這場馬和汽車的賽跑,最終還是馬兒取勝了,因爲汽車跑出了三十公里之後,煤氣罐內的煤氣就消耗殆盡,車緩緩停了下來。

馬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慢跑,最終追上了已經動憚不得的汽車。

最後,還是馬兒把汽車拉了回去。

“成績很不錯啊,這車已經可以跑三十公里了。”勒努瓦高興的說道。

但是奧托卻不滿意的搖了搖頭:“可惜了,若是能把發動機改成四衝程發動機,再把燃氣發動機變成燃油發動機,這樣一次加滿油,這車就能跑出一百多公里,兩百公里都不成問題。”

之所以燃氣汽車一次灌滿氣,只能跑30公里,是因爲二衝程發動機效率低下,這種原始的發動機,效率還不到10%。可是後世的瓦斯發動機的效率,使用電點火方式的燃氣發動機效率至少在20%以上,而使用壓燃式燃氣發動機的效率,達到了40%以上,燃料使用的效率和柴油機差不多了。可是這個時代的燃氣發動機,效率十分低下,大部分的能量,都白白變成了熱能,或者在別的地方消耗了。

所謂的壓燃式發動機,就是利用活塞把空氣壓縮了,空氣被壓縮的過程中產生高溫,再以噴嘴把燃氣或者柴油氣霧噴入氣缸內,燃氣或者汽化的柴油預熱燃爆,推動氣缸做功。

壓燃式發動機的效率比電點火式發動機要高得多,但是這個時代的技術還未達到,連柴油機都還沒誕生,不,汽油機都還沒誕生,怎麼可能出現壓燃式發動機。

不過現在,奧托卻在想辦法把燃氣發動機改成燃油發動機。

“使用氣體驅動發動機,畢竟氣罐的厚度就佔據了很大的重量,而且壓縮的燃氣同體積的熱效率不如汽油高。勒努瓦老師,您可以看看,現在煉油廠煉出來的汽油,除了拿去製作武器之外,其餘的汽油都是白白燒掉了,那種東西不能用來點燈,除了製作武器外,就沒有別的任何用途了。若是能造出使用汽油的發動機,那麼汽油的作用就大了。”奧托說道。

“可是汽油要怎麼在氣缸內點燃?”勒努瓦問道。

“一樣,用電火花塞點燃。”

“這個我也試過,根本沒辦法點燃,最後氣缸內都積滿了汽油,只好把氣缸拆開,清理了汽油,才能再輸入燃氣啓動。”

“直接把液體的汽油注入氣缸內,是無法點燃的,必須要把汽油同空氣混合了,變成氣霧噴入氣缸內,這樣就和燃氣的原理一樣了。”

事實上,奧托已經經過多次研製一種可以把汽油同空氣混合成氣霧的裝置了,但是這種把汽油變成氣霧的裝置是造出來了,可是點火還是十分困難,發動機可能轉動多圈,纔有可能點火成功一次。這樣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遇上了七八次不能點火成功的話,再突然一次點火成功,甚至會出現氣缸爆炸的嚴重事故。

早在1862年,奧托就造出了一臺四衝程汽油發動機,但是那臺發動機極不可靠,所以他被迫放棄了四衝程汽油機,又回到了二衝程瓦斯發動機上來。

“滴滴滴”萊茵公司的電報機,把內燃機的消息發到了蘭芳。

陳新元看了電文,喜笑顏開,在歷史知識方面很差,在機械方面成績不怎麼樣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內燃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只知道是十九世紀末,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造出了汽車。看到消息,他笑着道:“想不到德國人還真厲害!已經造出內燃機了,但是他們的內燃機還十分簡陋,沒辦法真正造出可以長時間行走的汽車,更沒有辦法用在潛艇上。不過,你可以給萊茵公司總部回一封電報,讓他們去找兩個人,一個叫戴姆勒,一個叫本茨。”

戴姆勒奔馳,這可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汽車公司,陳新元歷史知識再爛,也知道這兩個人的名字。

“找到這兩個人?”年輕的小秘書張之洞吃驚的問道。

張之洞,原本應該是在去年的時候參加大清科舉,獲得進士,但因爲陳新元改變了歷史,張之洞來到了廣東,參加蘭芳舉辦的恩科考試,考取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結果陳新元一看名單,一下就看中了這個人,把他吸收到自己身邊擔任秘書。

蘭芳帝國沒有太監,也就不存在司禮監,而當皇帝的秘書,今後可以說是前途無量。按照陳新元的計劃,張之洞當幾年秘書之後,就會外放出去當官。

張之洞拿着陳新元給他的電文,轉身出去,去電報室,讓人去發電了。

從蘭芳來的電報,通過電報線路,轉眼就到了歐洲。

萊茵金屬公司收到電文之後,立即派人去尋找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兩人。

不過這個時候,本茨還只是卡爾斯魯厄綜合科技學院機械系的一名年輕學生,此時他的年齡纔剛滿二十歲。

“年輕人啊,蘭芳皇帝陛下,萊茵金屬公司真正的幕後大老闆看中了你,你前途無量啊!”來的人對本茨說道。

本茨目瞪口呆看着前來找自己的官員,他不知道爲什麼,萊茵金屬公司會看中自己。本茨回答道:“這位尊敬的先生,我還只是一名普通學生,暫時沒辦法爲你們做事情,能不能多給我一段時間,讓我學完我的學業?”

事實上本茨是一名天才,因爲他在兩歲的時候,父親在火車事故中去世,所以他很早就自立了,十二歲的時候,就開始修理鐘錶來維持生計,正是因爲他在鐘錶齒輪方面的基礎,所以後來他造出了變速箱,這才使得內燃機的可操作性變得更強,造出了奔馳汽車。

別小看小小的變速箱,那可是汽車的中樞神經,變速箱的結構極其複雜,不是精通機械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搞出這個東西,變速箱是利用齒輪組,來完成傳動比的改變,空轉和倒退等功能,使得汽車製造業真正可以投入商用。

本茨不僅在機械方面深入鑽研,而且對內燃機其實也很感興趣。

當來的人對本茨說出了來意之後,本茨驚喜的問道:“我可以見到勒努瓦先生和奧托先生?”

“是的,你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先去見見他們。”來人說道。

“那太好了!”本茨高興的說道,“我最喜歡的就是機械了,能見到這兩位老師,相信一定能對我的專業知識能有所提高。”

至於戴姆勒,這時候已經在萊茵公司了。之前戴姆勒很早就認識了奧托,他和邁巴赫是同事,兩人協助奧托進行瓦斯發動機的改進工作。奧托一直致力於研究四衝程汽油發動機,但屢屢失敗,又回到了二衝程瓦斯發動機的路子上,但是戴姆勒堅持不懈。

第37章 趙老堂主第279章 一戰成名第327章 蓋茨堡戰役(6)第362章 內燃機(上)第321章 無線電(下)第49章 爪哇王家來人第364章 內燃機(下)第477章第375章 平板船和飛艇第9章 排隊槍斃第52章 盾車和炮彈第157章 梧州之戰第433章 艦載機(七)第121章 洪教主的發展第238章 新式武器(上)第435章 艦載機(九)第103章 維多利亞女王第85章 普魯士子爵第353章 慘烈巷戰(三)第386章 人力飛機(上)第91章 奇襲巴達維亞第465章 英國阿富汗(六)第463章 英國阿富汗(四)第99章 良心贖金第456章 坦克(二)第242章 東王昇天第237章 *和潛艇第120章 偷運軍火第93章 登陸婆羅洲第381章 空襲(六)第414章 德國飛行大隊第58章 好大一網魚第309章 多國干涉軍第161章 雙管齊下破城第214章 第一次自殺第114章 蘭芳駙馬第211章 三湘學子(上)第270章 日露之爭第231章 天津之戰第145章 廣州城東戰第415章 飛行大隊首戰第282章 駐守鎮南關第375章 平板船和飛艇第392章 實驗飛機(四)第178章 對日第一槍第187章 黃金*第33章 遠航歐洲第88章 法國之行第486章 英布戰爭(五)第205章 佛山鐵業和武館第149章 十三行商人第477章 潛航印度洋(四)第28章 擒獲總兵官第457章 坦克(三)第112章 再抵加爾各答第173章 太平軍攻長沙(三)第9章 排隊槍斃第487章 英布戰爭(六)第340章 破交戰(二)第269章 印度之戰(5)第277章 擊沉米艦(上)第18章 港督第435章 艦載機(九)第419章 普軍渡河第345章 糧食爭奪戰(三)第146章 永安防禦戰第83章 南海保衛戰(中)第409章 建立中非帝國(四)第405章 美國農民的幸福生活第280章 太平洋上的爭奪第377章 空襲(二)第55章 齧血爲盟第167章 黃家滿門忠烈(中)第342章 破交戰(四)第451章 裝甲車(八)第16章 超強麻醉藥第151章 攻心爲上(下)第95章 蘭芳大戰前夕第167章 黃家滿門忠烈(中)第168章 黃家滿門忠烈(下)第324章 蓋茨堡戰役(3)第299章 美利堅聯盟國第143章 道光駕崩第112章 再抵加爾各答第164章 海澄公(下)第142章 登陸廣州第69章 滅清妖信上帝第429章 艦載機(三)第170章 連續賣國第373章 美法海戰(上)第237章 *和潛艇第88章 法國之行第105章 登陸爪哇島第88章 法國之行第231章 天津之戰第299章 美利堅聯盟國第251章 美國威脅論(上)第356章 敵後破襲戰(中)第490章 集中營風波第320章 無線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