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

苗妃看着這麼奢華的宮殿,感覺到非常的不習慣,長期在宮廷之中生活,什麼奢華的景色她沒有見過,一些大日子,整個皇宮都會張燈結綵,把一些很上檔次的飾物都給拿出來。

北宋哪怕是財政狀況不好,也會輕而易舉的做到這一切,原因在於,北宋有底蘊,太祖太宗滅國無數,戰爭之中,是最容易發財,把敵國的皇宮,衝入都北宋皇宮,一些百年,甚至是數百年的真物,也是比比皆是的。

可是定海軍才成立多少年,就算是從趙信出宮開始說起,也才幾年的時間,雖然說,定海軍非常非常的有錢,單獨給苗妃的錢,就超過了千萬,可是有些珍寶,是錢所買不到的,很多都是傳家寶的級別,全部弄到,不但花費的資金是一個很高的數字,精力也是巨大的。

苗妃非常的感動,卻不知道從何說起,想要拒絕,可是這個就是兒子的心意,真的拒絕的話,兒子該如何的自處。

這些東西,耗費精力不少,可是真的要說多花了多少錢,那倒是不至於。

沒錯,整個金園之中,大部分的器物,都是珍貴級別的,趙信只是播了錢下去,真正用心的,是定海軍的那些官員們,他們動用了一些經濟手段,主要是從當鋪和錢莊之中得到的。

也只有他們手中,有齊全的這些東西,滅國之戰,從皇宮之中搶到的,當然是最好的,可是國家興亡,甚至是家族興亡,不知道多少珍寶,被不孝子弟賣出,沒辦法,活都活不下去了,還在乎這些家傳的珍寶。

這些東西,大部分都算的上當鋪錢莊之中壓艙底的東西,畢竟當鋪錢莊要想經營下去,也必須要有底蘊,這些就是底蘊,一般而言,除非是經營不下去,否則,不會轉讓出來。

要弄到這麼一大批的東西,常規而言,很不容易,可是在定海軍,確切的說,在定海軍的影響下的北宋,卻有些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當鋪錢莊,已經不是最賺錢的,最賺錢的是北宋新興的工廠。

弄上一批機器,集中一批勞動力,然後按照培訓的方法來工作,產出巨大,利潤巨大,工業的出現,也讓北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

整個北宋的機器,絕大部分是從定海軍獲得的,那個渠道是在北宋高層,也只有一些真正有背景的高官家族,才能夠獲得機器,這讓最有錢,也是對市場最敏銳的商人有些不滿。

除非是這個官宦家族,真的就沒有錢了,纔會選擇,跟一些商人合作,可是這個商人選擇,肯定會選擇親近的,甚至是家族自身的,放在外面的很少。

商人們眼紅工廠的收入,卻沒有辦法,要麼付出巨大的代價,投奔大家族,要麼就只能夠瞪眼看着,當定海軍跟這些錢莊,當鋪接觸,要一些珍寶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接上頭了。

又不是一鍋端,只是一部分而已,投入的又是北宋最賺錢,增值最快的項目,當然是一拍即合。

珍寶,雖然很珍貴,落到需要人的手中,可是要翻上好幾番,可是當鋪收到這些東西的時候,價格真的不高,甚至是很低,加上一部分的利潤,換取工廠的入場券,這個賬,誰都會算。

也因此,比市面上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了一大批的珍寶,付出的,只是定海軍的常用的一些機器,想出這個辦法的,也是一個辦事能力很強的人。

不過,因爲沒有計算好,機器的價格,在北宋相對較高,珍寶的價格,又被壓低到了一個相當的程度,換到的東西也就多了一點。

趙信不喜歡奢華,就算是在瀋陽的皇宮之中,只是佔據了一個不算很大的院落,連吃穿用度都非常的簡單,擺放這些,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正好,苗妃前來,就擺放多一點的,也顯得隆重一些。

苗妃很無奈的看着東西,有心想要讓趙信收回去一些,或者全部收回去,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趙信在前面帶路,走進了這個金園之中最大的宮殿的,這個宮殿位於一片精心的雕琢的園林的內部,從外面看起來,就分外的華麗,可是進入到宮殿的內部,更加的富麗堂皇,不但有各種各樣的寶物,還有一些定海軍獨特的新產品,這些產品,也都是以金色和華麗爲主。

跟隨着趙信,進入到宮殿之中,苗妃感覺到了一陣的涼爽。

要知道,從出發的時間,已經是夏天了,哪怕是身處在北國的瀋陽,也是炎熱異常,剛剛,坐在火車上和馬車上,哪怕有人扇扇子,也感覺到熱浪,一波波的襲來,似乎從進入到這個屋子開始,外面的酷暑開始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清涼的感覺。

“母妃,我感覺好舒服,好涼快!”富康公主也跟着說道。

很顯然,剛剛的感覺,並不是錯覺,而是真正存在的,雖然說,夏天屋子裡面,或者是樹林之中,比起外面,要涼爽一些,卻沒有涼爽到這種程度。

這個當然是趙信用心的佈置的,給苗妃安排居住的地方,那是真的美,各種的園林,花卉,最關鍵的是涼爽。

這個園子,大部分的地方,都是爲了消暑而存在的,金園又是其中最爲核心的地方,這個院子,進行了獨特的消暑的設置。

在後世,降低室內溫度,最佳的方法,就是空調,哪怕定海軍已經制作出了電力,也擁有了一批初級的電器,可是空調壓縮機這樣的專業的東西的,還是沒有辦法制造,甚至連原理都是簡單的瞭解。

壓縮空氣,當空氣的密度加大的時候,溫度就會降低,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自然現象,可是對於這種壓縮來說,卻並不容易,簡單的壓縮,可以用打氣筒來的達成,可是空調這樣精細的東西,卻不是簡單一個理論能夠解決的,到底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機器來解決這個,這需要長時間研究和實驗,才能夠解決。

趙信目前,沒辦法弄出來的壓縮機,做出來空調這種東西,水簾和冰室,這還是可以,在獨特的設計之下,加上一些特有的降溫設施,可以實現的降溫的目的,這種更多的是冷熱交換的,簡單的物理溫度的交換,這個只要想到,就可以做出來。

這一系列的佈置,讓這個房間,在夏季,能夠保持在24度以下的溫度,這對於夏天而言,已經是非常的涼爽了。

風塵僕僕的,數千裡的距離,哪怕是一路上招呼的很好,也算是相當的勞累了,在進入到了如此舒適,並且非常貼心的地方之後,苗妃當然是滿意的,至於福康公主,他沒有什麼發言權,她只要跟着媽媽就可以了,

宮殿之中,當然有很多的宮女和內侍,不過,核心的,還是苗妃帶來的人員,在苗妃安頓下來之後,趙信也沒有遠離,只是在附近的一個宮殿休息,整個園子,也因爲趙信和苗妃的抵達,高負荷的運轉了起來,

趙信的身份,就不用多說了,整個定海軍至高無上的統帥,在拿下了遼國之後,很快就要登基成爲皇帝的,因爲宣傳的關係,別說是皇宮的成員,就算是普通的升斗小民,也都知道了。

因爲定海軍狹小的關係,趙信在定海軍的前中後期,出動的頻率,還是非常的大的,民衆們的識別率也相對較高,同樣的,從定海軍成立的最初開始,一直都秉承着高福利,哪怕是一文不名,沒有任何的基礎和背景,也可以在定海軍,憑藉着一雙手,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那些民衆,絕大部分,抵達定海軍的時候,已經是窮困潦倒,否則的話,也不會想要出來獲得一個出路,能夠在本鄉本土的活下去,會願意背井離鄉。

正是初期的這一批人,奠定了趙信在定海軍的威信和地位,雖然趙信沒有刻意的去做個人崇拜,可是定海軍把趙信當做萬家生佛,立生祠的不知道有多少。

這部分最初奠基的民衆,他們成爲了後來的指引,單純政府或者官員去說,很難的深入人心,可是這些先行者的介紹,往往就會的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哪怕不成爲皇帝,趙信說一句話也非常有用。

跟趙信相比,苗妃的知名度很低,因爲苗妃的身份,只是作爲趙信生母的存在,她的到來,也不可能大規模的來宣傳,苗妃是的趙信的生母,如果趙信成爲皇帝的話,他肯定是定海軍的太后,可是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仁宗的貴妃,是整個皇宮之中,除了皇后之外最尊崇的妃子,那麼她的貿然離開,肯定會引發爭議的。

這也是韓琦和富弼,都認爲苗妃的前來,會推動整個談判的繼續,對於北宋有實質性的好處,卻沒有大肆宣揚的,這種事情,真的廣而告之的話,因此產生的矛盾還有骯髒的傳言,也會加大。

趙信也很清楚這一點,在苗妃抵達之後,根本就沒有泄露苗妃事情,只是在高層,還有皇宮之中嚴格的強調了一下紀律。

而苗妃,貴爲定海軍太后,哪怕沒有封上,卻是實打實的,連一向低調,不奢華的趙信,都能夠爲苗妃,興建了這麼一個規模龐大的園林,可想而知,苗妃在趙信心目之中的地位。

跟趙信非常熟悉的,一直都伺候趙信的侍從,很清楚趙信的脾氣,真的做錯了一些事情,只要不是那種明顯心不在焉的,或者故意的,也沒有多少事情,可是面對着中心,跟面對着苗妃,那就不一樣了,萬一觸碰了黴頭,那麼誰也救不了他們了。

畢竟,這是一個陌生人,人們在面對未知的時候,都會充滿了恐懼,特別這個人,能夠決定決定生死的時候,之中恐懼會上升到極點。

整個金園,包括了整個園林,所有人都如同蹦上一根弦,認真的在工作,無論是主人是否休息。

從苗妃的寢宮之中退出來之後,趙信在旁邊找了一個宮殿,又安頓了一些事情,這才半躺在牀上的。

從昨天一大早出發,到現在,一天多的時間,連續跋涉的上千公里,整整一個半白天,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的跋涉,應該會非常的勞累,可是對於趙信而言,趙信的身體素質,比起孫吉都要強大的多,就算是起碼不眠不休的連續騎行2000公里,都不會勞累,更別說做火車和馬車。

苗妃的抵達,對他來說,是一個安慰,一個人肩負着一個國家前行,說不勞累是騙人的,他希望有一個港灣,卻沒有可以依靠的人,畢竟,他在定海軍,是至高無上的,不可能向任何人,露出怯懦的表情,這會影響到所有人。

可是苗妃是一個例外,她是母親,是一個全心全意對着他好的母親。

趙信之前就確定,現在,就更加的確定了,苗妃在看到他第一時間的真情流露,在趙信這麼敏銳的感覺之中,很清楚,苗妃對他的感覺是沒有摻假的,也不會因爲他的怯懦而看不起他,是最好的傾述的對象。

這不是時候,他不可能第一時間的,就表現出來,在見到苗妃的第一時間,就這麼的表現出來,這會讓苗妃擔心的,同時,作爲穿越者,意志堅定的他,也不需要小孩子做派,偶爾表現一些就可以了,在這個莊園之中,漫長的相處過程,他甚至不會讓苗妃發現。

韓琦和富弼他們來的目的,趙信一清二楚,甚至讓苗妃前來的目的,他也明白,不過能不能拿到這樣的好處,就要看他們的能力了。

前期的討論過程,需要跟外交部的人員進行商討,能夠過了他們這一關了,纔可以走到趙信的面前,如果他們真的站在了趙信的面前,有他們兩個人,再加上苗妃在身邊,他不介意給他們好處。

趙信的身體,他可以支撐長途的跋涉,可是對於苗妃和福康公主而言,就不行了,左右還有這麼長的時間,想了一下之後,拿出了一些奏摺開始處理的,這些都是提前告知政府,把需要他處理的東西送到這裡,正好趁着這麼一點時間,來處理一下,正好消磨掉這個時間,等待苗妃休息結束。

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路波折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