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

“蛇影槍”和“定神戟”這兩門武技,其實並不是什麼被世外高人秘藏,輕易不示人的絕學秘技。在場觀戰的數百將士中,至少有十七人,能夠認出這兩種武技。甚至有至少六人,還大致瞭解這兩門武技的修煉之道。

不過,捫心自問的話,在場諸人,即使將一輩子都花在練槍\練戟上,也沒有哪個,敢說自己的槍法\戟法,能夠達到趙雲\呂布的八成技巧。倒是達到五成的水準,還是很有可能的。

不過,即使是最簡單的招式,到了武技高手的手中,其威力也決不可小視。可以說,對呂布和趙雲這個層次的強者來說,武力的強弱,已經不再侷限於某一招某一式了。

就比如趙雲的那一槍,一顫一抖當中,已經融合了“蛇影槍”招式的精髓,卻並不屬於“蛇影槍”裡具體的哪一招。而呂布的那一戟,識貨的人都看得出這是“定神戟”,但也無法識辨到底是“定神戟”三十二式中的哪一式。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觀戰者對兩大強者的武技大爲感慨之時,兩人的戰馬,已然在瞬間交錯而過。

普一接觸,雙方就各自針對對方的武技特點,施展出相應的招式。

那一刻,趙雲手中的長槍,突然不見了槍頭?

那一刻,呂布手中的長戟,突然多出了七、八個戟枝?

常人面對兩大猛將的交鋒,只怕根本看不出他們所使用的招式。只有自身武技修養高明的觀戰者,才能勉強看清兩大猛將的出手。

張狂運起“太平真氣”,分佈在雙眼,讓自己的視力暫時提高了六成,這才清清楚楚的看到了兩人在這一刻的戰況。

趙雲的長槍,不是不見,而是抖動得太快,不能被常人撲捉到。在張狂的眼中,趙雲的槍,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膨大到一尺方圓,化身爲一條藍色的巨蟒,要將呂布一口吞吃!

但是,呂布怎麼會是易與之輩?

他的方天戟,劇烈的旋轉起來。多個小枝的身影,讓戟頭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錐子,對準藍色的巨蟒,便要狠狠的錐下去!

“啪啪啪”的聲音,爆豆般響起,然後迅速消失。

張狂看得清楚。槍戟相遇的那一瞬間,趙雲一共攻出了一十六槍。呂布若是沒有擋住這連綿不絕的一十六槍,身上難免就會多出一個個不起眼的小洞來。

血洞。

然而,呂布的戟也不見什麼變化,只是戟頭的小枝略一轉動,便輕描淡寫的化解了趙雲的一十……五槍。

“啪啪啪”的爆豆聲,便是方天戟的小枝,擋住槍頭時所發出的。

不過,呂布的戟,畢竟只是擋住了趙雲一十五槍。還有一槍,成功的突破了方天戟的攔截。若非呂布恰到好處的將身體一側,這一槍,就不會只是貼着呂布的腰際,在貼身的皮甲上鑽出一個小洞而已。

那麼,呂布是真的攔不下趙雲的槍嗎?

是的,呂布真的攔不下。因爲,呂布在破去趙雲進攻時,居然還在醞釀還擊!

只有七分心思用於防守的戟,對上趙雲九分力道是用於進攻的槍,不可避免的疏漏了。

但是,面對呂布長戟上的三分進攻,趙雲的槍,完全無法應付。因爲趙雲的槍,並未準備好防守。

既然守不了,趙雲就只有變招。

這也是爲什麼以趙雲的槍技,一口氣中,卻只攻出了“區區”一十六槍的原因。

面對眼前兇猛的火紅“錐子”,趙雲第一時間意識到,已經招架不及了。

招架不了,只有躲。

趙雲一個馬上的鐵板橋,脊背完全貼在了馬鞍上,同時長槍用力向上一架,險險的避過了呂布橫空掃過的那一戟!

兩馬錯開。第一回合,雙方平分秋色。

表面上來看,趙雲一槍刺穿了呂布的衣甲,雖然沒有傷到呂布,可也算是佔據了上風。

但是,趙雲無法忽視,當呂布的長戟掃過自己身體上方時,那種生死只是相隔一線的危機。

要知道,方天戟的小枝,距離趙雲最近的時候,可是擦着趙雲的鼻尖劃過。趙雲甚至可以感受到,戟刃上凝聚的那份熾熱。

是的,那是呂布火系“戰炁”的熾熱。

在事後,太行軍諸將討論雙方這一戰時,趙雲說出了這些交戰的細節以後,關羽的一句話,讓大家都認同,第一回合,趙雲並沒有佔到優勢,而是與呂布平分秋色。

“子龍以技勝,呂布以勢勝。”

第一回合過後,二將撥轉馬頭,再次交鋒。經歷了剛纔的試探,雙方對敵手的武力,都有了一個大致的評估,出手之間,反而都拘束了起來。

雙方並非生死大敵,何必非要來個兩敗俱傷?

兩敗俱傷,這就是二將全力出手,最有可能得到的結果。

如此結果,當然不是雙方所願意接受的。既然雙方都不願意接受,這一戰的火爆程度,就下降了一個級別。雙方槍來戟往之間,用在攻上的精神降低了不少,而對於防守卻越發的重視起來。

饒是趙雲和呂布都收了些手,可接下來的二十個回合裡,雙方依舊是打得精彩紛呈。

趙雲的槍法,偏重於速度,在技巧上也極爲高超。一旦槍法被施展開來,不論實際的殺傷力,光說精彩程度,那是舉世無雙的。

一槍刺出,既可以快若閃電,也可以飄如瑞雪;既可以殺人以一槍封喉,也可以讓人遍體鱗傷。

至於呂布,力量、速度、技巧三項,他雖然沒有在哪一項上,堪稱當世第一。但說起三大項的平衡性來,如今的大漢羣英里,卻絕對不存在一個可以與呂布相媲美的武將。

力量大的猛將,速度不如呂布。速度快的武將,技巧又要差上一些。技巧高明的武者,卻會被呂布“一力降十會”。

這,便是呂布可以笑傲三國羣雄,堪稱“武力天下第一”的根本原因。

說實話,若不是呂布一開始與關羽硬碰硬,消耗了兩成的“戰炁”;又遇到太史慈,在鬥箭時,花費了不少精神氣力;哪怕強悍如趙雲,“戰炁”屬性正好又剋制住呂布,也不可能真正的與呂布殺個旗鼓相當。

認識到了這一點,趙雲心中雖然有着小小的沮喪,卻對姐夫張狂,又多了一點兒信重和崇拜。

在呂布還沒有揚名之前,姐夫張狂居然就已經知道,世上有這麼一個武力高到恐怖的絕頂強者了!

兩匹戰馬再一次交錯而過,趙雲的槍尖,擦過呂布的紫金冠。而呂布的戟枝,也在趙雲的肩甲上,劃出一道破口。

第二十二個回合,雙方各自被對手威脅到,卻又分別成功化解。不過,從總體情形來看,呂布還是依稀佔據了一些優勢。

呂布不愧是呂布。即使是在這種極爲不利的戰鬥局面下,依然隱隱的佔到了上風。對於這一點,趙雲在戰鬥的間隙裡,心中暗暗佩服:

——傳說中的“天下武力第一”,果然是名副其實!

而在不遠處觀戰的張狂,更是將心肝高高的吊起來了。以他修煉“太平真氣”達到大成的變態感知能力,當然可以看出,呂布的馬匹上,並沒有裝備上雙邊馬鐙。

這個細節,讓張狂對呂布武力的評價,不由得又拔高了兩分。若是趙雲與呂布的裝備相同,只怕呂布早就佔據了絕對優勢!

——恐怖的呂布!

——果然是天下無雙!

ps:感謝chaose兄的熱心建議。我會好好考慮的。

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28節 朝堂擬新帝(下)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63節 梟雄大事成(五)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64節 苦鬥馬不歇(上)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16節 虎士癡未成(下)第2節 二將城頭議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29節 宮掖藏殺機(上)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70節 曹操平黃巾敵訊水上敗一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30節 久戰亂未靖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63節 征程鞍未解(下)第63節 梟雄大事成(五)第48節 圍城攻堅堡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13節 只言斷忠佞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63節 袁紹定決心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61節 雒陽兵禍起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42節 冀土意未寧(下)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18節 君臣青且嫩(下)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63節 袁紹定決心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12節 張合亦煩惱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59節 驕兵終有悔第15節 亂石穿空過第60節 奉先喜得國(下)第56節 踟躕憂勝負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51節 王劉遭暗劫(上)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20節 三軍心未定(下)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15節 三軍齊整備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58節 輕騎刺心腹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64節 苦鬥馬不歇(上)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64節 欲靜風不止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20節 三軍心未定(下)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