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

“丁原怕了,這是好事。”

關羽淡淡的說了一句。他雖然是整個軍帳中官位最低的武將,卻一點兒也沒有居於人下的自覺。當然,其他人並不覺得這樣做的關羽,有什麼不對勁。

“這個變化,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張狂瞥了一眼“軍師”程昱。但是,程昱並沒有開口的打算。

顯然,程昱認爲光憑藉這點兒蛛絲馬跡,並不足以支持什麼明確的觀點。作爲一個智謀深沉的軍師,程昱向來要對一件事情有足夠的把握,纔會發表自己的見解。

程昱不說話,其他人的猜測當然都不足以服衆。所幸太行軍本身自成一體,並不用太在意丁原這個幷州刺史的臉色。最後的結論,無外乎便是“外鬆內緊,靜觀其變”。

畢竟,太行軍的實力擺在這裡。幷州州師若是有一口吞下太行軍的能力,也不會壓制不住南匈奴王庭內發生的騷亂。

再說丁原。他帶着一衆部下返回縣治,沿路聽取了張楊的報告後,那張滿是鬍鬚的臉上,明顯陰沉了幾分。

穆順、張楊、呂布等人的出戰,自然出自丁原的默許。

前豫州刺史王允的面子,自然不能不賣。但幷州州師的威信,也必須得到保障。在太行軍初來乍到之時,給這些黃巾餘孽一個下馬威。那麼,在接下來的合作中,想來對方就會安分些吧?

丁原是這樣想的。然而,戰鬥的結果,卻完全出乎丁原的預料。

州師司馬穆順,慘敗負傷。若不是對方留了餘力,怕是連命都沒了。

武猛從事張楊,小負一場。這還是因爲武技相剋,對方的實力無法充分發揮。

帳下從事呂布,勇冠三軍,連戰三場,雖然略有勝勢,卻也沒有能將對方奈何了。

而且,更關鍵的是,對方陣營中,有能力與呂布一戰的人,不知到底有多少。若是一對一都可以與呂布相抗衡,那對方兩個、甚至三個一起上,呂布再強,也難以招架得住啊!

——這個張無忌,到底弄出了多少猛將?!

一想到這一點,丁原就有着心緒不寧的感覺。萬一己方與太行軍爆發衝突,幷州軍卻壓制不住對方,那對丁原來說,不啻是一場災難!

所以,丁原一回到屯兵的縣治所在,立刻拋下隨從,急匆匆的闖入一間位置有些偏僻的客房,對房客大叫一聲:

“王子師!你做的好籌算!”

房中一人,堪稱是儀表堂堂,正氣凌然,正跪坐在麻布席子上,舉起一卷書簡在看。見到丁原有些氣急敗壞的衝進來,此人略顯風霜的面孔上,眉頭略略一皺,卻又和聲問道:

“丁幷州,何事?”

丁原出身不高,又是以勇武得官,在禮儀上的粗疏,自然是在所難免了。這位房客,乃是名聞天下的名士——王允、王子師。他出生於幷州的名門郡望,對禮儀的講究,向來是不厭其繁。

丁原當下的無禮舉動,自然讓王允很是不喜。如果不是爲了協調幷州州師與太行軍的合作,王允是絕不會願意,與丁原這個武夫接觸太多的。

而且,王允曾經擔任過豫州刺史。豫州可是大漢十三州里面,排名前三的大州。比起苦寒的幷州,豫州刺史的地位聲望,高過幷州刺史不止一籌呢!

對於這位前豫州刺史,丁原雖然不敢小看,卻也沒有太多的尊敬。他大聲的嚷嚷道:

“何事?怕是俺整個幷州九郡,都要被王子師你引狼入室了!”

這句話說得相當不客氣,若不是一句玩笑的話,便代表丁原對王允心中頗爲不滿。

而王允自恃與丁原的關係,並沒有到可以相互開玩笑的地步,心中對此難免有些不悅。不過,在經歷了宦官們設下的牢獄之災後,王允耿直的性子,算是有些改變。心中的不悅,並沒有被王允表現在臉上。

“丁幷州這是何意?”

丁原向麻布席子上一坐,滿臉的鬍鬚顯露出一絲鬱悶,嘆氣道:

“蛾賊的餘孽裡,居然有不少好手,很是棘手啊!俺是怕這些蛾賊,進入了幷州,就不肯走了!”

王允雖然精通經學,但在兵事上也有一手。他當年擔任豫州刺史,在剿滅黃巾亂賊時,可是立下過不少軍功的。聽到丁原的抱怨,王允略一思索,有些奇怪的的問道:

“太行軍中,難不成,還有能與呂奉先相提並論的猛將?”

“不但有,還不止一人!”

“啊?這……”

王允被這句話嚇了一跳。

呂布的勇武,王允是知道的。那是在“萬人敵”一級猛將中,也堪稱翹楚的存在。若非此人已經被丁原招攬到部下,王允倒是很想出手,將此人拉攏到自己身邊。

作爲一個天下知名之士,王允對呂布的態度,已經可以算是極爲禮賢下士了。普天之下,除了呂布,王允還真沒有發現,還有哪一個武人值得他這樣謙恭以對。

可是在丁原口中,呂布這樣的猛將居然一下子冒出來好幾個。這讓王允實在是難以相信。

如果丁原所說是假的,王允絕對會一口唾沫吐到他臉上去。

不過,據王允的所知,以丁原的爲人,這種可能性相當的小。也就是說,丁原的話,多半是真的。畢竟,王允知道丁原今天可是特意調遣了好幾員猛將,想要試探一下太行軍的深淺。

——若是真的,太行軍何德何能,居然可以擁有這樣強大的猛將?

——而且,好像還不止一個?……

——這,怎麼可能?

“如此猛將,怎麼會甘心混跡在‘蛾賊’這樣的草莽之中?”

即使以王允的沉穩老練,乍一聽到如此驚人的消息,也難免神色一變。不過,也僅僅是神色一變,片刻之後,王允的臉上又恢復到原本的狀態。

對於王允的反應,丁原心中不屑。

作爲曾經在軍中多年沉淪下僚的一員,丁原自然知道,當今的朝廷裡,貧寒出身的人,想要憑藉自身的能力,做到出人頭地,到底需要多麼的幸運。

他就親眼見到過,至少有三、四個武技不在自己之下的好漢,在漢軍中呆了十幾二十年,卻依然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屯長,甚至是隊率。

正經是有一位弱不禁風的名門嫡子,光憑在軍中掛了個名,每年就得到了數十級斬首功,一路青雲直上,現在已經作到了朝中的兩千石大吏。

所以,當年“大賢良師”張角起義的時候,丁原雖然對這位妄圖推翻大漢的反賊沒有好感,心底倒還是有幾分理解。

但是,爲了這麼一個不相干的問題,而當面反駁王允,事實上也並無此必要。丁原看似魯莽,卻決不會缺乏心計。

一個一勇之夫,能夠被當朝執政的大將軍看中,進而擔任大漢十三州之一的刺史嗎?

“太平道的反賊,向來擅長蠱惑人心。太行軍的首領張狂,更是精於此道。俺家鄉泰山的豪傑,多有被他蠱惑,誓死追隨的。”

當丁原坐下來,開始分析問題的時候,原本粗狂的面孔,居然也透露出幾分睿智。

“原本,俺是設想,讓太行軍與匈奴子拼上一場,打個兩敗俱傷的。然後,俺趁太行軍虛弱的時候,趁機突襲他們,將這股黃巾餘孽消滅在幷州。可是……”

丁原停了一停,嚥下一口口水,接着說道:

“俺手下的斥候回報,那太行軍的隊伍,行進間極有章法。無論是前進還是宿營,都深合兵法制度。若是這樣的精兵,光憑俺幷州軍的幾千人,可沒有幾分把握,能夠正面擊破這些黃巾!”

“所以,貴部今日與太行軍挑釁,發現鬥將也沒有優勢,便覺得有些吃不住了嗎?”

王允問道。對丁原的題外之音,他已經聽出了些什麼。

“以俺今日的看法,太行軍當真不是好惹的。就說那個首領張狂吧,俺見他雖然年輕,可是見事極明,絕不是好瞞騙的。”

丁原做出一個泄氣的表情,滿臉的大鬍子,居然顯得有些落寞。

“所以,丁幷州這是想要……”

王允意味不明的接着說道:

“這件事,丁幷州何需爲難?吾等最早的計劃,可不就是藉助太行軍之力,剿滅匈奴子嗎?如今事不可爲,退到原處,卻已經合了吾等最初的意思了啊?”

ωwш ttκΛ n ¢ ○

“可……”

丁原說了一個字,苦笑起來。

“罷了,俺這是‘得隴而望蜀’啦!就連英明神武若光武帝,也有遺憾。俺這點兒心思,還真是有點兒貪了。”

“丁幷州,其實,君的想法,倒不是沒有機會啊……”

第24節 征戰漫天急(三)第50節 籌謀幕府間第43節 歡宴隱殺機(下)第12節 張楊諜影纏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81節 智者細細思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43節 歡宴隱殺機(下)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5節 河北鏖戰烈(一)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93節 獨品驚共駭(上)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72節 鮑信試應付第47節 漢宮現連環(五)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15節 文丑亦兇猛(上)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16節 爭權論朝堂(二)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68節 太行根基盛(五)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72節 居心藏詭異(下)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8節 本初滿城招(下)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69節 麴義樹威信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63節 袁紹定決心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63節 袁紹定決心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66節 真心服預見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第56節 一教留傳人第40節 幷州初落定(下)第18節 將主正入巷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29節 顏良意且猶(上)第78節 騎馬與砍殺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80節 前戰果爲因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5節 漢宮現連環(三)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53節 常侍非束手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