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元皓大放光彩

鎮南王心想可不是怪重的,這裡面是出遊的人心意在內。根據加壽等添油加醋,往表弟臉上貼金的說法,全是元皓一個人想到送好吃的回京。又是吃的,鎮南王一路上不離開身子,更別說交給太監過個手。

王爺自己提着來到御書房。

皇帝見到他欣然,他迫切的想聽聽圍剿林允文的回話。讓鎮南王平身回話,聽得很認真。鎮南王說完,皇帝看向兩個大包袱:“這是什麼?”

巴不得有這麼一問,皇帝不問等下也要說的鎮南王滿面春風:“回皇上,飛虎將軍元皓給皇上送的當地小吃。”

皇帝微愕,先想到本朝沒有飛虎將軍,只有虎賁尉這樣的名稱,後面“元皓”兩個字跳到耳邊。皇帝哈哈大笑:“送來我看,元皓又淘氣了是不是?什麼時候自創飛虎將軍?”

鎮南王邊笑着回話:“容臣慢慢道來。”邊把包袱就地打開,有掌管膳食的太監見到是吃的,走過來準備驗看再呈上去。皇帝覺得掃興,命他:“朕先不吃,朕正要看看外面的吃食。”離開案几興沖沖:“是一般的小吃嗎?百姓們全吃得起的?”

鎮南王已打開包袱,一個一個油紙包紮得緊緊的。雖然冷下來,但芝麻和驢肉焦香味道還是撲到人面上。王爺跪下來:“請皇上恕罪,這是當地最普通的小吃,百姓們以它爲生。元皓吃的開心,就是臣沒見到他,也會送回來。因他年紀小,他沒考慮這東西名字不好聽。”

皇帝嗅着香味隱然食指大動,聞言不以爲然:“百姓吃的東西,名稱肯定入不了御膳房菜單,恕你們父子無罪,你對朕說這是什麼。”

“驢肉火燒。”鎮南王回答過,小心打量皇帝面容。

不是王爺過於小心,而是往宮裡去的東西,一要品相好,二要名稱吉祥,三要……宮中稀奇古怪的規矩本就很多。驢肉這名稱,又不是上得檯面帶口彩。

皇帝倒沒有什麼,當值的太監皺起眉頭,上前來進言:“請皇上看看也罷,再不然,您用些阿膠也就是了。”太監認爲這東西不雅。

皇帝對他不悅:“你小心太過,再來阿膠是什麼東西?驢皮不是嗎?阿膠能進上,朕就不能吃口肉?”命他把火燒和肉驗看過,送到御膳房加熱送來。

鎮南王點出來給太監:“這一包是驢肉,這一包是火燒,重新烤來由我來夾。”

太監接過去了,另一個大包袱打開。一樣的油紙用麻繩包得緊緊的,解開一個,紅色的小棗得到解脫,擠落幾個出來。

也不用水洗,鎮南王就在這裡吃了一個,權當他此時是個驗看的人。雙手掬上,送到皇帝面前。

“這是太子殿下一行和臣等爲皇上娘娘、太上皇太后挑揀,每包九十九個,願皇上娘娘,太上皇太后福壽安康,長長久久。”

皇帝開懷大笑:“好。”

金絲小棗是貢品之一,宮裡的只會比鎮南王的好,不會比鎮南王送來的差。但親手所撿,長長久久的話,令得皇帝異常開心。鎮南王吃了一個,皇帝也想這就嘗上一嘗。

但當值太監又來懇請,再掃皇帝一回興致,收起一包鎮南王說太子親手所揀,驗看過,拿下去清洗再送上來。

胭脂似的一盤,擺在案几上就成一道風景,讓得皇帝和鎮南王的談話也更熱烈。

皇帝已問過鎮南王匆匆和太子一行見面,他的小棗是街上現買匆匆而揀,但信件不能匆匆而寫得詳細,要看信得等幾天。

太子的信件大多是快馬來回,說不好明天就會過來。但自從他們上路以後,皇帝加意要看的,反而是孩子們信件。

孩子們稚氣的描述路上見到的人文村莊,湯麪大包子裡放的什麼,又是多少錢一碗,在皇帝看來更加真實。都知道孩子們不會過多粉飾不是嗎?

太子、大學士等也不會粉飾,但再用孩子們的信來做個對比,孩子們說的話還是質樸。

沒有信,皇帝就讓鎮南王細細的回他看到的。鎮南王卻不能細細的回,因爲他還要把飛虎將軍交待的差使送給太上皇宮中。就只把主要的細細的說。

比如林允文鼓惑多少人心,京中大天教主一到,就地說法,又有多少人幡然悔悟。

比如宋團練怎麼兇惡,太子殿下如何英勇不懼,殿下救下當地官員。

再比如加福手下有一堆將軍,飛虎將軍自稱嚇得住飛豹,吃得下飛鹿,另有飛鳥將軍有把小木刀出借……皇帝聽得津津有味。

御膳房送來加熱過的驢肉火燒,鎮南王借這個機會小心提醒:“回皇上,臣還要去見太上皇太后。”皇帝訝然失笑,然後怪一怪元皓:“全是飛虎將軍鬧的,朕只想聽他的故事,竟然把太上皇太后也一定想聽忘記。”

鎮南王也笑,把給皇后的東西留下,帶着給太上皇和太后的東西往內宮去。

離開御書房後,沒有人的地方。有個侍候他一起進宮的隨從小聲回話:“奴才到御膳房打點,讓他們把新鮮的芝麻椒鹽在火燒上撒一層。”鎮南王撲哧一笑:“你小子會侍候。”隨從謙虛幾句:“小王爺吃個餅也要掛念皇上娘娘,太上皇太后,奴才們粉身碎骨,也得讓侍候出好來不是。”

這奉承恰到好處,鎮南王有了自得:“是啊,元皓大進益了。”

……

“元皓大進益了,”皇帝自言自語,他的手裡捧着剛送來的火燒。

火燒這東西,是烤出來的。冷涼以後再加熱,上面芝麻的香味一樣出來。跟新打的相比口感稍遜,但又加一層芝麻椒鹽,完全可以彌補不新鮮的不足。

驢肉加熱一下,反而料汁入得更好。夾在一起,皇帝吃得誇獎不已。吃一口火燒,誇一聲元皓。元皓送來這個,無意中打中皇帝的念想。作爲皇帝,他無時不掛念百姓們吃飽穿暖。

從窗子看出去,已有薄薄小雪下來,這是初冬的季節。一般來說,青黃不接指的是春天,陳糧已收完,新糧大多在夏天才能收。地寒沒有化凍,野菜也生得少。初冬時候,剛打下秋天的糧食,皇帝不應該擔心。

但各省土地有肥沃有貧瘠,百姓們有富得流油、有窮的年年口糧不濟。這裡面不見得完全是財主的欺壓,官府的剝削。也存在風雨不調,不同的田地出息就是不多。

年年的秋天,是收成的日子。皇帝卻已開始籌劃軍中過冬,今年受災的地方怎麼過冬,缺衣少食的地方怎麼賑濟。全國那麼大,每年都有受天災水患的地方,每年都有逃荒的人。附近縣城怎麼接納,怎麼開粥棚。

各地普通老百姓日常能吃到的東西,皇帝就更想嘗一嘗。看看能不能抵飢餓,能不能御風寒。

這心思他當太子的時候就有過,但他擔心派出人,明言交待帶回各地小吃,必然帶回最上等最精緻的東西,跟他想要的差出八千里。這個心思就壓回心底。

重新讓調動出來,是袁訓一行出遊。太子給皇后的信裡,把野店一個包子也寫得如在面前。皇帝直到今天,還在皇后的埋怨聲裡先行拆看她的信,就是他從信中多看到一些東西。太上皇和太后也省悟到,把孩子們的信看完,送來給皇帝也看看。

送回來的各樣東西,如忠毅侯夫人跟海邊鄰居學做的蝦醬、海鮮醬等,魚和蝦等。這哪裡只是吃食呢,分明是當地百姓的衣食來源,生存來源。

他們過得好不好,皇帝收的稅多不多,全由極普通的吃食上能看出來。

元皓送回的這當地的,最普通的,並不是大酒樓裡精心製造,比外面賣出幾倍價錢的小吃,皇帝吃得心滿意足,也得到的心滿意足。

一口氣下去兩個,從來沒撐的這麼飽,身上也更暖和。皇帝覺得這一方地面可以放心,這尋常的東西足可以過冬,抵得上一件小棉襖。

現在只差這東西的價格,和原料:面和驢肉,炭火的價格。太子信中一定會寫,別人的信裡也會寫,皇帝先不着急。

火燒吃得口乾,皇帝又吃金絲小棗。吃上兩三個,想了起來,讓人取來上貢的小棗。看一看,鎮南王送來的比上貢的小,而且酸味稍重。但酸能生津液,小呢,纔是尋常百姓們吃的,街頭上隨意賣的。皇帝更加滿意。

這一方的百姓們日常有這些東西吃,身體好有力氣,就能做活。百姓們都能做活,國力就富強不是。

皇帝吩咐太監:“把餘下的收好,明天早上還是這個。”太監答應着。皇帝徐徐又道:“賞,鎮南王府古玩兩件,忠毅侯府古玩一件。”

並沒有只吃元皓送的,就忘記別的人。沒有賞太子並不是對他不滿意,是此時顯露對元皓的滿意。對梁山王府一向不薄,不給一件東西王府就會生變這話,不存在。

袁訓府上一定要賞,他是個帶路人。

……

鎮南王到太上皇宮中,太上皇、太后、瑞慶長公主和袁國夫人、安老太太在這裡說話。

加壽姐弟們不在家,瑞慶長公主多多的進來陪伴,把多喜郡主送進來,也多見加喜。

袁國夫人也是一樣的心情,時常的來見加喜,或者把加喜送進宮裡見太后。

撇下安老太太這事,袁國夫人不會做,老太太總是同行。增喜添喜也就跟進來,美其名曰陪伴加喜,其實加喜還是睡得多的時候,只是一個陪着加喜睡覺。

他們聚在一起,說的話題大多是出遊在外的人。

長公主笑吟吟:“父皇母后,又要冬天,往年加壽在的時候,總會請我和嫺表姐一同商議,說開粥棚的事情。今年加壽他們不在,粥棚也是要開的。”

太后說是,順便問下陳留郡王妃卻不在?

袁夫人笑道:“山西來的親戚要回去,她留在家裡打點送行,明兒才進來。”

太后就不再問,和長公主有說有笑的談論粥棚。

“跟往年一樣吧,壽姐兒單獨一座粥棚,佳祿也要有一個,”

長公主含笑打斷:“母后,祿二爺的人馬還在,讓她開個藥棚吧?讓章太醫開出防風寒治風寒的藥材,我問過他,他說有些藥材價格不高,管得起許多人。”

“嗯嗯嗯,”太上皇連連點頭:“這風寒一過,也是一大片的人。”

太后就改口:“佳祿給她設一個藥粥棚,加福,”說到這裡,大家一起笑,太后笑得呵呵幾聲才穩住:“加福往年從不要我們上心,只教給梁山王府。”

袁夫人和安老太太稱是。

長公主眉飛色舞:“執瑜執璞往年是一個棚,小六又是一個,元皓呀,今年也要有一個,”

又對安老太太笑:“增喜添喜,你不給她們弄一個?”老太太得到公主提名,自然稱是。能跟着加壽他們辦粥棚,老太太巴不得如此。

“嗯嗯嗯,”太上皇又開始點頭附合女兒:“元皓如今愈發惜老憐貧,他還請那個幾蛋子吃飯來着?”對着太后笑容可掬又提一回。

太后假裝埋怨他:“二,是個二蛋子,您吶,不把元皓放心上,所以想不起來。如今是賙濟三狗子,”

太上皇悠然:“這一回我記得清楚,他沒有請三狗子吃飯,是送他十兩銀子,讓他買肉吃,吃了長力氣。”再做個解釋:“我是把元皓天天放心上,二和三都不想。”

說到這裡已經很歡笑,外面有人回話:“鎮南王爺求見。”太上皇和太后說即刻進來,長公主等還不能知道鎮南王離京幾天,卻能見到袁訓一行,只盼望行人的心情。

鎮南王雙手捧着包袱進來,大家全樂了。太上皇打趣他:“你不是當差出京去的,竟然是個辦年貨去的?過年,還有日子呢。”

鎮南王更會湊趣,把包袱放下來行過大禮,重新捧起送到太上皇和太后面前,一本正經的回道:“兒臣帶回飛虎將軍說的差使一件。”

太上皇也犯個糊塗:“你說錯了吧?本朝哪有飛虎將軍這個官職?”

鎮南王忍俊不禁:“回父皇,就是元皓。”

太上皇揚眉要笑:“是嗎?”太后等都支起耳朵,心想原來遇上元皓他們。

鎮南王把飛虎將軍的故事簡單地說上一說,太上皇喜滋滋兒:“加福會哄他,飛虎將軍這名字又大又有口彩,比飛豹飛鹿飛鳥好聽。”

鎮南王打開包袱,一樣一樣拿出來。太上皇聽到孩子們親手撿棗子,每人九十九個恭祝太上皇太后康寧永久,也是大爲滿意,也是這就要吃。

宮人們收下,行驗看和加熱或清洗的舉動。鎮南王對袁夫人解釋:“帶給家裡的東西在後面。這是現成抓差,又剛好遇到我。”

袁夫人笑說等着便是,都不會想怎麼沒有給她們的棗子。太上皇道:“今天在這裡吃一吃給我們的,也是對你們的孝敬。”安老太太也滿面紅光躬身說是。

太后納悶了:“這話平時該我說纔是。”

太上皇好笑:“平時,你向着你的親戚,我向着我的元皓。今天元皓做主人,我代他做主人罷了,沒搶你的話頭兒。”

太后放下心的口吻:“這就是了,不然你拋下元皓來向着我的親戚,我爲元皓不依你。”

說到這裡,兩個人不捨得再說。夫妻對話有的是功夫,他們要趕緊來聽元皓在外面是什麼形容兒。

鎮南王繪聲繪色:“……元皓很會問候,”

太上皇插話:“好!”太后瞅着他,太上皇尋思下:“我沒搶你的話不是嗎?這說飛虎將軍一折子好書,能沒有個叫好的?”

太后怒目:“下回的好我來叫。”讓鎮南王繼續說。

“……。要學大大的功課,所以不能回京,回京可就耽誤了我,”鎮南王用的是元皓的語氣。

“好!”太上皇沒忍住,又先叫出來,隨即喜笑顏開。沒有一會兒,又在太后的眼光中敗下陣來:“下回讓你先叫好。”太后已經怒氣衝衝,但鎮南王一說起來,怒氣頓時烏有。

“小木刀這樣揹着,小斗篷這樣披着,腦袋昂得有這麼高,”鎮南王坐着說已不能比劃,索性站起來學着兒子。

“好!”太后趕緊叫出來一個,殿室裡笑聲起來。太后舒心暢意:“我總算趕上一個。”催促鎮南王:“再說再說,”

鎮南王又說了太子,又說了加壽姐弟,又說了袁訓夫妻……這全是太后掛念的人。

太后面上的皺紋一絲絲舒展開來,太上皇喜歡的快眉毛眼睛一團模糊。架在上面的全是笑。

“加壽他們很疼元皓,元皓吃飯,他自己只吃主食,魚、肉,加壽爲他剔好。菜,佳祿爲他挾。加福喂他喝湯。戰哥兒更好,給他擦嘴。執瑜執璞也更好,給元皓切果子,小六陪着吃點心。”鎮南王又停上一停。

瑞慶長公主能忍到現在不誇獎已算難得,見丈夫一閉上嘴,急急忙忙地道:“加壽怎麼能不疼元皓?佳祿加福怎麼能不疼?沒有姐姐們陪着,哥哥們服侍,元皓怎麼會這麼乖巧?吃個東西都想得到我們。”

這話有一半出自長公主對袁家孩子們的疼愛,但鎮南王認真的點頭,面上一片中肯:“正是這樣,元皓是姐姐們一路陪着,個頭兒長高了不說,書也看了好些。如今在學孟子,立志要學濟世經國的大道理。”

聞言,太上皇對着太后商議:“我再向着你孃家說一回話,你看可好?”

太后滿心裡歡喜更重,但裝模作樣:“這怎麼行,你得時時向着元皓。”

“我今天只向一回,和你換上一回?”太上皇笑容燦爛。

太后拿架子:“元皓離京的時候,你還怪我接來忠毅侯?”

太上皇拼命的想那模樣:“我有這樣說嗎?”

太后提醒他:“你說,早知道接的時候,你就不裝看不到。這是你的原話。”

太上皇繼續思索:“這不是你正在說的,這是你的話纔對,不要跟元皓一樣會無賴。”

太后眉頭一聳,很想理論太上皇纔是無賴,想想這話可樂,自顧自樂了起來。又聽太上皇不但不承認,而且一改十萬裡:“如果要我說,你接的很好。”

年老的眸子溫柔出來,太上皇含笑注視太后:“這是你的心意,纔有忠毅侯忠心耿耿。纔有他很會帶我的元皓玩耍,纔有咱們吃好東西,”

“是啊,”袁夫人由衷的道:“孩子們出息,是太后您慈愛照拂,是太上皇對太后的一片情意。”

“是啊,”瑞慶長公主和鎮南王也這樣說。

“是啊,”安老太太理當的要在最後面。

宮人們也來着湊趣,拜倒下來齊聲道:“太上皇太后慈恩教導,小王爺虔孝敬誠。京中無人不稱讚,百姓們無人不效仿。這是萬民之福。”

殿室忽然就升騰成火燒在爐中烤的氣氛,太后不由得呵呵的笑着。更不由自主的,是深情而又羞澀望向太上皇。柔聲一如年青時,應該是心情所致:“多謝您纔是啊。”

太上皇面上更加的溫柔起來。

旁邊看到的人都抿脣嫣然,但知趣不在這會兒說什麼,免得打斷這對老夫妻含情脈脈般凝視。直到火燒送上來。

小棗是洗好一起送來,和火燒配在一起,有香味有色澤,中看的中看,噴香的噴香。

人人有了胃口大開,哪怕是原產地吃過的鎮南王。

鎮南王一個人帶回來,送來的並不是很多,太上皇一個人只賞一個,餘下的放到自己和太后面前。早就親手拿過一個給太后,太后也送一個給他,老夫妻還是相對含笑着,一起吃起來。

頭一口,“唔,香。”太上皇大誇特誇。太后隨着說好,長公主自然嗓音最亮。

太后不知不覺吃了一整個,太上皇着了急:“這不是精細燒餅,這個頭兒不小,你吃一個?你竟然吃下去一個,”他起身扶太后:“咱們別坐着,消消食去吧。”

太后也扶他:“別隻說我,您也吃一整個,您也得消消食。”袁夫人等人站起準備告辭,沒吃完的就捧在手上。太上皇卻不走,看向餘下的:“既然要消食,我其實還能吃半個。”

對太后道:“我和你分一個,你還吃得下去嗎?你要是吃不下去,我就和瑞慶分一個。”

瑞慶殿下小聲道:“其實我想再吃一個。”鎮南王聽到忍住笑。太后說能吃,元皓送來的,哪能只吃一個。就站着,和太上皇分吃了一個,宮人們送上消食茶,袁夫人等辭出。

殿角菊花大放,太上皇和太后漫步在這裡。十幾步後,太上皇道:“愈發的暖飽,百姓們有這個吃,皇帝必然安心。”

太后道:“是啊,元皓想到送來,依我看皇帝也會歡喜。”

任保走出回話:“皇上賞鎮南王府和忠毅侯府各一件古玩呢。”

太上皇和太后一起道:“理當賞得。”太后對太上皇笑容滿面,太上皇會意道:“拿我的好東西,賞,鎮南王府兩件,一件給王爺,一件給老王爺,太子府上一件,忠毅侯府一件。再去告訴皇帝,元皓在路上玩的好學的好,侍候的人都有功勞。這路上的盤纏,我出了吧。讓忠毅侯開列出來,從他經過的州縣領取也罷,等他回來再行領取也罷。”

任保過去傳話,又打發跑的快的人,看能不能攆上鎮南王夫妻和袁夫人,讓她們稍等,把古玩讓她們自己帶上回家。

內宮門上,長公主走到這裡。她的兒子大放光彩,夫妻們心情悠閒,沿路上攜手看了花,賞了紅葉,步子並不快。

長公主不住的道:“我的元皓……呀,我的元皓……。”

鎮南王不住的糾正:“我們的元皓,我們的元皓,”

袁國夫人和安老太太帶着加喜、增喜和添喜,怕她們凍着,不敢多流連,已上車出宮。

皇后在宮裡也聽到皇帝賞賜的話,皇后也賞出東西來,給太子府上的最多。

看着宮人們拿着東西出去,回到後殿。桌子上,幾個宮人把棗子打開,一個一個清點。

“九十,九十……九十九,回娘娘,這一包確實是九十九個。”

皇后又看另一包,她不是不相信送來的鎮南王和送東西的孩子們,她是不相信她的丈夫。火燒和肉不好清點,皇后沒有辦法覈實。棗子每包九十九個不是嗎?皇后想得點一下,如果少了,只能是皇帝悄悄的分了自己的走。

皇帝跑來蹭吃的不是一回兩回,皇后明知道防不住他,也竭力的想防上一防。

……

冬天的下午,天色若瞑。先是雨,然後是雪花飄落。看遠處去,天地化爲一色,盡皆蒼茫再蒼茫。

這種日子趕路不是賞心悅目事,路上行人都縮頭袖手有寒冷之感。但聽到馬蹄聲響,過來的一隊馬車裡有笑聲傳出來。

笑聲止住,就是朗朗的讀書聲。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停上一停,脆生生而又甜,十足孩子的嗓音又出來:“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鎮南老王在這樣的聲音裡其樂融融,身上也生暖融融。他坐到車伕旁邊看雪,把個披風裹一裹緊,就不怎麼覺得寒冷。再去聽車裡唸詩。

趙先生不是呆板的唸書人,一定坐到安定地方纔可以教。行車的時候,他抓緊功夫給孩子們講書,不浪費鐘點兒。也不拘泥於只學書,像這下雪,就念些有雪的古詩。對景又現成,不怎麼費事的把詩詞怎麼寫,也就教上一教。

大些的執瑜執璞蕭戰早就能作詩,小些的孩子全聽着,再就把詩背熟。

有句話不是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謅。”估計能回去,不會作詩也不遠。

在這下午而該教大孩子的功課全結束後,趙先生讓大小孩子能坐過來的全在一個車裡,師徒念起詩詞,愉快的消磨晚飯前的鐘點。

路旁的行人聽到整齊的嗓音,指指點點笑容也出來。只要還能笑,像是冷也好,累也好,或多或少的消散下去。

也有人猜測車裡人的身份,不時看上幾眼。見厚厚的車簾子拉開,一個胖腦袋伸出來,架到車伕的旁邊人——鎮南老王肩膀上,鼻子本就在前面,他臉上表情更是先伸出鼻子的陶醉,吸幾下:“哈哈,我聞到了梅香,”

“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車裡整齊又念這兩句。

行人樂了:“學的不錯。”鎮南老王也樂了,淘氣胖腦袋上,有手正給他戴厚帽頭兒,是元皓。

老王扭面龐笑,卻不用他說外面冷的話。給元皓戴帽子,在這片刻出馬車也照顧到他的自有加壽,加壽笑眯眯哄表弟:“進來吧,打尖的時候下車再好好尋梅花。”

元皓就回車裡,後面車上,看不到他們動靜的梁山老王來一嗓子:“念個我喜歡的。”

執瑜執璞和蕭戰加福全在馬上,聽到後嘿嘿笑着。馬車裡換一首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梁山老王大笑,高聲問道:“能飲嗎?”

孩子們雖不出車,但爭先恐後的回答:“能,”

“能飲好些果子露,”

“能飲魚湯,我喝一大碗。”

“那我能飲三大碗肉湯,”

“哈哈,大吹法螺。”

梁山老王也是坐在車伕位置上看雪,手裡握着不大的酒袋。聽到回答,樂得他喝上一大口酒,下酒菜是寶珠爲他們精心準備,油紙包好在懷裡,取出來吃一個更加愉悅,老王高聲又問:“喝上沒有?”

中間的車伕位置上,文章老侯坐出來,二老爺坐不下,還在車裡。他們也手握酒袋,對老王笑回:“喝着呢。”

梁山老王滿意了:“喝酒這事情,寡飲可沒意思。”哪怕大家你在你的車上,我在我的車上,也算相陪。

梁山老王戎馬一生,喝酒耽誤事情,這告老回家才能盡興。蕭戰加福也大了,還有袁訓這頭一個不辭辛勞的人在,梁山老王每每想喝,就放心的喝上一口。

鎮南老王孫子小,不見得要老王抱着揹着,但他心中有份兒責任,在路上不是隨時都奉陪親家。

他不陪的時候,好在還有文章侯老兄弟。

韓正經也小,但他表現出來的處處懂事。和香姐兒願意帶他。老兄弟們放心的陪喝酒,另尋些差使來做。

陪好梁山老王,也是差使一件。

張大學士相對體弱,他在車裡保暖。太子殿下衝雪在馬上,見周遭樹凍霜枝,另是一番景緻,也輕輕的吟他心愛的詩詞。

也看經過的行人,見到天寒地凍,有人衣着單薄,太子帶馬到袁訓身側:“岳父,這裡地面上收成卻不好?看他們厚襖也沒有一件。”

袁訓笑笑:“跟京裡附近相比是差些,但這裡還不是最窮的。”

太子肅然地道:“有勞岳父帶我一處一處的看看。”袁訓說好,說晚上趕不到集鎮上,大家投宿在百姓家裡,可以盡情的問話,盡情的看。

但天色快黑的時候,也沒有看到有人家。前面探路的人說一帶小山脈,估計明天上午走得過去。

袁訓讓急行十里地,尋個避風的地方紮下帳篷,生起火堆大家過夜。

太子早有惻隱之心,心想同行的人他們可怎麼過夜呢?又來請教袁訓:“岳父,咱們不帶上他們過夜嗎?大家夥兒擠在一處也暖和。”

“咱們人多,您沒看到他們看咱們都帶着警惕嗎?這裡不挨村子不近城池,他們走遠路身上總帶的有些東西。有些是回家過年,一年或數年積蓄全帶着。咱們主動說帶上他們,他們反倒害怕纔是。我說急行十里,他們聽得見。有放心跟咱們一處過夜的人,十里路不多,他會尋來的。”

太子又學一着,狠狠的對岳父一笑,謝他又教給自己。跟隨車隊急行,不再多問行人,只在心裡盼着他們跟來。

這一隊裡沒有不肯照應人的,太子想他們跟來總會溫飽一些。

車隊停下來時,見到這一處尋的好,數株野梅總有上百年,粗大的像個小樹林。清香味兒到處都是,雪薄薄的有些積存,人好似在玉瓶中。

孩子們穿足衣裳,清一色羊皮襖子、帽子、圍脖和手套,圓滾滾的像個球,圍在梅樹下,由大些的哥哥姐姐掐花分一分。家人們生起好些大火堆,水熱以後,寶珠洗菜做飯,光肉湯就做足幾大鍋。

香氣傳出去很遠,肉湯快要出鍋的時候,有五、七個行人堆笑跟上來。

“天氣太冷,這風大的沒有擋的,又難生火。我們有乾糧,給口兒熱湯就行。”

寶珠頷首,稱心如意歡聲,很樂意的小模樣,吩咐下去:“給他們一大碗。”

這些人還沒有碗,梅英和紅花取出不是主人們用的碗給他們裝上,足足的湯水,裡面堆的肉厚厚的。

他們道謝,太子跟他們攀談起來,問他們做什麼的,起初很警惕。但慢慢的,也肯回答幾句收息的話。

馬車的空隙裡,見落在最後面的人也到了。這十幾個人謹慎,他們不敢過來,只聞着肉香啃自己乾糧。風雪中生火不容易,有的人拿雪解渴。

“他們只怕有碗,擡一口大鍋去吧。”寶珠說着,稱心如意答應,伶俐的找來兩個小子,他們更有力氣,擡着,稱心如意一個抱着碗,免得行人並沒有帶上,一個抱着大勺子。

太子跟上,去打聽打聽這些人回家會不會有個好年。見穿單薄衣裳的人,從擔子裡取出厚襖穿在身上。太子又明白了一件,行路的時候總生些溫暖,也傷衣裳,他就不肯穿。這不走路,又是晚上,他不穿抗不過去,並不是他沒有厚襖。

看到襖子厚墩墩的,太子沒來由的心喜。

十幾個人不知所措,稱心如意對他們笑眯眯:“我家二爺讓送來,你們看着,我們先喝。”

稱心取一點兒先給如意,如意用碗接住喝了,這是解人疑心。這個碗放到身後,就不準備給人,拿別的碗分放地上,大勺子重,稱心如意輪流的打湯水,把肉湯分給行人。

她們回來的時候,行人也跟來。都哈着腰:“先前不認得好心人,謝謝給湯,天冷,能在一處過夜最好不過。”

馬車圈裡,袁訓指一處地方給他們:“不瞞你們,我們帶的有女眷,要隔出距離。”那些人千恩萬謝的過去,他們聚在一起,有鋪蓋的取出來準備,地上難鋪,往身上多裹一層。

這是初冬,保暖還能抗得住夜晚。又有野梅能擋風。袁訓讓把裝行李不睡人的馬車在最外圍,裡面一層是奶媽丫頭家人歇息的車。再裡面是主人們睡的車,大家睡在馬車裡,帶的湯婆子手爐腳爐用上。

隔着火堆,是行人。外圍是關安、孔青、順伯爲首值夜,別的家人跟上。火堆旁邊是袁訓、蔣德和天豹帶人值夜,萬大同吃過飯就在附近探路去了。

行人對他們猜測紛紛。

“這是大家?”

“當然,別看全是布衣裳。”

“有咱們同行,這一回趕路有福。”

馬車裡的人已聽不見,寶珠輕拍着元皓和加壽,加壽輕拍着母親和元皓;香姐兒和加福帶着好孩子,玉珠和女兒奶媽作伴……悠然進入夢鄉。

……。

“呼”,一陣北風過來,是萬大同先回來。對袁訓低語幾句,蔣德和天豹也都聽見,一起撇下嘴。

袁訓淡淡:“哦,只要他們敢來,就全留在這裡吧。”

……

山脈中,幾十個人還在猶豫不定:“聽說人多?”

“咱們能吃得下來嗎?”

最後一個一拍腰刀:“當強盜的還怕行人嗎?兄弟們,下山去了。”

------題外話------

抱抱仔的新會元,mosquito8210親,感謝您一路支持。

休息幾天,精神不錯。今天可以完諾,答應13402506親的加更,會在晚上九點以後,麼麼噠。

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585章 ,對陣使臣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3章 ,安大姑娘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55章 ,求救第129章 ,狡猾第414章 ,別樣壽桃第829章 ,你誹謗不起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328章 ,得意而回與失意人第347章 ,舊年仇恨第477章 ,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38章 ,消息確定第667章 ,相見前一刻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第325章 ,能見加壽小姑娘第345章 ,杜氏鬧事第815章 ,傾國傾城第780章 ,新年理舊話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784章 ,正經出彩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27章 ,討好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615章 ,攜帶暗器的加福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365章 ,狐狸尾巴第82章 ,縫補考試第29章 ,佈局第210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530章 ,葛通讓搶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145章 ,我們家不納妾!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667章 ,相見前一刻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60章 ,難得清醒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801章 ,元皓勸和第667章 ,相見前一刻第335章 ,我的地盤不許撒野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754章 ,皇帝的煩悶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707章 ,胖隊長的榮耀席面第709章 ,九千九的馬屁精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360章 ,對不住第213章 ,諒解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809章 ,眼饞孫子第46章 ,通風第244章 ,說親事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578章 ,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116章 ,爲你!第143章 ,恩愛夫妻成雙對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417章 ,叫好第24章 ,比較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88章 ,還牙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202章 ,聰明人第615章 ,攜帶暗器的加福第146章 ,沒良心的丫頭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82章 ,縫補考試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132章 ,成親(二)第561章 ,廝殺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127章 ,撞見第549章 ,兄弟第631章 ,太子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