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大功課

鎮南王是低聲說話,這裡還有嘈雜,元皓也無心去尋思父親在說話,元皓沒有聽見。

元皓按着自己的小心思來,穩穩的身姿原地不動,問候已過,大聲再道:“我會背這些書,逍遙遊……”一長串子的書目往下唸完,又流利的挑其中的一個,是他背得最熟悉的,對着父親背誦起來。

背完一個,覷覷父親沒有動靜。

元皓想了想,又背一個。背完這一個見父親還是一言不發,元皓又背一個。

鎮南王的眼神片刻不離開兒子,加壽香姐兒來對他見禮也沒有發覺。

四歲的元皓會背許多的書,四歲的元皓會借個木刀來扮神氣,四歲的元皓把該問候的人一個沒有少——鎮南王沒法子不驚奇,又納悶忠毅侯給兒子吃了什麼聰明藥,元皓突然變成乖寶寶。

加壽和香姐兒的笑靨如花中,元皓又背完一個。發覺像是不能打動父親,元皓小步跑開。

“哎,你去哪裡?”鎮南王眼神失了去處,對兒子走上一步。

“我就回來。”元皓跑得飛快。

加壽和香姐兒抓住這個時候見過姑丈,回身又讓加福他們過來時,見元皓帶着趙先生回來。

“對我父親說說,我們路上還要學什麼?”元皓希冀的問趙先生。

別說趙先生還沒有明白,就是加壽也還糊塗中。趙先生就依着字面意思老實回答:“小王爺聰明過人,如今在學孟子,詩經,間中再背些名人詩詞。”

元皓原先在袁家的家學跟着哥哥們唸書,是玩耍帶學,沒有單獨爲他開課。鎮南王眼中的兒子還小,隨便他念一章是一章,寫一個字也比總淘氣好,直到今天以前他沒有放在心上。

但在聽過元皓背好些書,王爺的心思變了。趙先生說完,鎮南王知道這是個先生,對他稍有禮敬,但不贊同地道:“怎麼不先學曲禮呢?有禮纔有品德。”

趙先生彷彿早知道會有這樣的一問,回答的很是自如:“小王爺出自鐘鼎世家,我不是恭維,禮儀上的事情,不用學也熟知很多。小王爺長大輔佐安邦,孟子之說有許多治國良策,因此斗膽,我讓他先學孟子。背得爛熟與心,將來擔當國家棟梁的時候,隨用隨有,不會有爲難之處。這是我的心思。王爺如今讓先學曲禮,以後改過來就是。”

鎮南王瞭然的哦上一聲,老王插話:“趙先生是阮家小二的岳父,肚子裡有詩書百鬥。”

鎮南王輕笑:“我只顧着看元皓,把阮英明有個家人也在這裡忘記。”他看上去更加的尊重,親自道謝道:“先生要怎麼教,依着先生就是。”

趙先生很是喜悅,王爺這話認承他是老師,對於一生屢試不第的趙老先生來說,是和有小二當女婿一樣的好運道。

連聲說不敢,謙虛的辭着:“路上我們解悶教上幾句,小王爺不嫌棄我見解不高,如今面見王爺,還請多多指點纔是。”

“往大里說。”冷不丁的,元皓又出來這樣一句。

鎮南王父子和趙先生都一愣,問道:“怎麼叫大里說?”

元皓繃着臉兒:“父親嫌我學的功課不夠好是嗎?先生往大里說,再說大大的。”

鎮南王父子忍俊不禁,趙先生也笑道:“這大大的可怎麼說呢?”元皓黑寶石似的眼睛瞪着他不放。趙先生和小王爺逗樂子:“嗯,我們學完孟子,還要學諸子百家。”

“再大些。”元皓更是肅然。

“三皇五帝。”趙先生忍住笑。

“再大。”元皓胖臉兒凝的快有一層霜。

“天地人和。”趙先生憋足了笑,嗓音抖動着。

元皓滿意了,哪還有比天和地更大的呢?面對父親有了一番話:“路上還要學這些,我是不回去的。”

回答他的,是鎮南王長串子爆笑聲:“哈哈,原形畢露,我說你這麼乖,怎麼看怎麼不對勁兒。”

元皓讓笑得懵懂,索性不管三七二十一,在父親笑聲中大聲道:“回去我就學不成大大的功課,父親再會,就此別過!”胖身子向後轉,開步跑。

加壽和香姐兒也笑起來時,鎮南王卻有不樂意。剛和兒子親香上,見到兒子成長許多,捨不得放他走開,鎮南王喚他:“元皓,”

元皓頭也不回。

“父親生氣了,父親叫你呢。”鎮南王裝着沉下臉。

元皓回頭看看,他主要擔心的應該是父親帶他回京,勉強的停下步子,還要鬧個彆扭:“人家在當差,人家是將軍。”

鎮南王就改口:“元皓將軍回來。”

元皓還是不滿意:“飛虎將軍!福表姐讓我當飛虎將軍。比飛豹將軍厲害,專吃飛鹿將軍。”

鎮南王熟知將軍官階,心想飛虎將軍這稱呼都沒有,又哪裡出來的飛豹和飛鹿。

見胖嘟嘟小人兒顯擺的更顯可愛,想和兒子多說幾句,鎮南王就道:“還有飛鳥將軍,飛魚將軍不成?”

“小紅,小紅,”元皓叫着。

小紅跑過來:“哎,叫我作什麼呢?是不是還我的木刀?”

元皓護一下:“用完再還你,對了,你當飛鳥將軍好不好?”

小紅張開小手臂比劃下,即刻開心了:“好,我去見福姑娘,就說胖小爺說的,以後我也是將軍了。”

她走開,元皓讓她提醒,把腰間裝神氣的木刀拍拍:“祖父給我和飛豹將軍有棍,舅舅說太重了,不讓我帶上。但看看我借來的刀,我還學功夫呢。”

鎮南老王對兒子解釋:“木棍有份量,他長個子的時候,怕墜下個頭兒,不讓他走步就帶着。”

元皓拳打腳踢配合祖父的話:“嘿!嗬!哈!我很會打人。”四下裡找找:“不信問戰表哥。”

加壽格格地笑:“打的總是戰表哥對不對?”

“對!”元皓歡快的不行,一溜煙兒的姿勢又要跑走:“我找他來作證人。”這一次鎮南王沒有攔他,由着兒子離開,王爺原地細細品味兒子離家不到半年,給他帶來的不少驚奇。

www_TTKдN_¢○

又問候父親路上過的好不好,見元皓一溜煙兒又跑了回來。鎮南王故意道:“我猜你不是想父親?”

“舅母說請吃飯,讓父親吃完我們的好吃的再走。好多,全是元皓打的。”說完,小胖子又撒丫子走人。

加壽和香姐兒叫他:“再來陪着說話。”

“給戰表哥叫倒好去。”元皓擠到人堆裡回了話。

加壽對姑丈歉意地道:“等會兒表弟還會回來。”鎮南王眉宇間心滿意足:“我見到他,也說了話,這就很喜歡。那邊戰哥鬧什麼呢?由着元皓去看熱鬧吧。”

鎮南老王撲哧一聲:“跟柳家的孩子搶加福。”鎮南王也好笑:“這官司還沒有打清楚?”他向着外甥說話:“柳至在皇上面前死乞白賴的不是要定加喜,怎麼還搶加福?”和父親、加壽姐妹一起去看。

袁訓站在場中,兩個孩子面有精疲力盡,分開不再打架。但你瞪着我,我翻着你,眼神沒有消停。

袁訓沒好氣:“老的打,小的也打,”梁山老王和柳至一起鼻子裡出氣。袁訓說不動他們,卻能說動兩個孩子。先罵蕭戰:“就你不省心,加福是你的,你又鬧什麼!”再斥責柳雲若:“差使不當,卻打架?”

柳雲若和梁山老王雙雙不服。

柳雲若憤憤不平:“他搶我的弓箭。”

梁山老王吼道:“你對他比對我孫子客氣!”

蕭戰卻幫着岳父說話:“祖父,我是岳父女婿,所以說話比對別人嚴厲。但是!”一指柳雲若:“你的弓箭我拿定了!”蕭戰轉向袁訓帶着傷心:“您的弓箭不給我,卻給了這花拳繡腿的外人?”

“你來試試!”柳雲若又是大怒。

袁訓焦頭爛額,喝罵道:“都閉嘴!”兩個孩子面上一起委屈。袁訓對女兒們瞄瞄,加福笑眯眯拉走蕭戰:“京裡大天教主在說法呢,剛好後面來的這一批人,他們只認大天教,卻不認林允文,咱們上馬看一回熱鬧,再回來母親做好飯,陪我的姑丈,你的舅舅吃頓飯好不好?要知道咱們這一分開,明年就難在一起吃飯。”

蕭戰看到加福就消氣,他一消氣就有主意。詭異地轉轉眼神兒,出人意料的對着柳雲若揚聲:“哎,你!吃頓我們的好飯吧。包你沒吃過。”

袁訓滿意的點點頭,鎮南老王和梁山老王着意的瞅一眼蕭戰。

不管是外祖父還是祖父,都知道蕭戰不是輕易示好的人。而且柳雲若跟他搶加福,蕭戰要說把柳雲若當飯煮了倒是他脾氣。

就覺得另有原因,見蕭戰也沒有去看熱鬧,說幫岳母洗菜,和加福去了。

太子、鎮南王和袁訓柳至等人聚在一起商議過,倒黴的石大人讓放出來,常伏霖宣讀聖旨,把石大人就地問罪,降級留用,常伏霖接管石大人職務,並巡視本府和周邊。

谷凡等人是一路追蹤林允文,怕林允文狡猾看出來,或者是算出來,得三幾個人大家輪換才行。他們就此可以回京。

本地長官孟光宗清點在宋團練手下受傷的官員,幸好太子到的及時,牽制得宋團練匆忙帶隊去見,並沒有死人。孟光宗說上公文請失查之罪,又帶着官員們出面,不顧他有傷,一直在安撫百姓,證實出京的這位纔是真的大天教。

還有,就是配合常伏霖巡視。

執瑜執璞帶走柳雲若陪他說話。

大人分派完畢,寶珠說飯好了。孟光宗等人又要養傷又要當差,又有鎮南王人馬在此料來此地無事,他們率先告辭,和張大學士灑淚而別。

鎮南王的人馬埋鍋造飯,鎮南王由袁訓招待先行進餐。大人們圍一個火堆,孩子們圍一個火堆,家人們圍一個火堆輪流的吃。就見到元皓異常殷勤,蕭戰異常殷勤。

“父親給你大蝦,元皓打的。”元皓很驕傲。

“給你,這是我們在水邊上採的芡實,我岳母煮成幾種風味,白煮的風乾的加香料的,你在京裡吃得到這麼多口味的嗎?”蕭戰送給柳雲若。

又有菱角,有剝殼風乾,又磨成菱角乾粉。蕭戰親手調一碗送給柳雲若:“我弄的,你敢吃嗎?”

柳雲若接過來,在不燙嘴的情況下一大口:“我有什麼不敢的。”下面就再也沒有話,直到一碗菱角糊下肚,柳雲若的眼睛直了。

又香又糯又粉又清甜,還是他們自己採摘自己磨成?耳邊蕭戰忽然成好客的主人,喋喋不休沒完沒了的介紹:“水邊沒住幾天,幸好天氣晴的居多,纔有這一些。給你一碗,是看你今天出了力氣。等下你吃魚吃蝦,我們還有風乾海龜肉,風乾海蔘,風乾……哈哈,海邊我們呆的日子才叫長久呢,是不是加福?”

明顯的擠眉弄眼和標榜加福是他的,讓鎮南老王有一塊石頭落地之感。老王不見得贊成蕭戰對柳雲若用打的,但蕭戰怒氣頭上對柳雲若很客氣,老王一樣有擔心,以爲外孫讓柳至兒子氣糊塗。

現在鎮南老王放下心,竊笑戰哥兒還是戰哥兒,他可不是輕易放過跟他過不去的人。

加壽、香姐兒、執瑜執璞和禇大路一起撇嘴,也看穿蕭戰的用意。但他們沒有說。在蕭戰和柳雲若兩個人之間,自然偏向的是一起長大的蕭戰。

這就成了由着蕭戰說的地界兒,還有加福附合,蕭戰越說越眉開眼笑,柳雲若越聽小臉兒越黑。要真的捨得放下吃的就走,倒也不受煎熬。但他又捨不得吃的,又捨不得不聽,眼神越來越打結。

“加福跟我一起打的,對不對?這好大的章魚。小的生吃更好吃,加福跟我一起吃,對不對?只能給你吃風乾的,誰叫你不在呢?我們在海上一住好些天,除了淡水,別的吃食全是海里現打。打什麼吃什麼,哈哈,有魚有肉還有水草。”

執瑜執璞嘻嘻,說紫菜是水裡的草,就是他們兩個想出來。

柳雲若氣呼呼:“好啊,你們夜巡不管了嗎?跟我一起回京去!”

“我們回家祭祖啊。”孩子們一起回答他,在蕭戰看來這全是幫自己的,蕭戰心裡樂開了花。

他繼續把好吃的塞給柳雲若,把海邊的趣事說給他聽,不怕氣不死他。

柳雲若氣哼哼:“你們在玩,哪裡有祭祖?跟我回京去!”

蕭戰的故事說得動聽,加壽也讓勾起興致,也不怕柳雲若會泄密,很願意對他顯擺。

“我們啊,邊玩邊吃邊學,就這樣一路返鄉。再去看看太后住過的舊村莊,再去看看我家真正的小鎮。”

隨着加壽的話,孩子們眼神全帶足想像,似在夢中一般。柳雲若肚皮快要氣炸,更拿起一塊好吃的魚肉大吃大嚼:“我得多吃幾塊,我沒有去成,我看着京裡,你們出去玩,”

忽然明白過來:“娘娘賞給我家的海味,是你們送的嗎?”

“是呀。”加壽等笑臉兒綻放,柳雲若恨恨把魚肉又是一大口。消食的時候,攪盡腦汁想佔上風:“我敢說你們不會去嶺南,我敢說你們不會去長江,我敢說你們……。”

蕭戰笑得合不攏嘴,他現在不用說話,別的人爭着回。

執瑜執璞道:“這有何難?”他們和大人的火堆鄰近,喚一聲:“爹爹,咱們去遊長江嗎?”

“去。”袁訓擺擺手,讓他們:“不要再爭執就去,拌嘴是好孩子的差使。”

好孩子面上生輝那模樣,玉珠笑話她:“這話不是誇你。”

柳雲若聽到一個“去”字,哪裡還有功夫拌嘴。挖空心思又想出來幾個地方:“我敢說黃山你們不去,你們去山西不是?我敢說恆山你們不去,我敢說,哈,”他拍手道:“泰山高,這馬上就是冬天不好爬,我敢說你們不去。”

大家對他嘿嘿嘿。拜祭泰山封禪是孩子們也知道的行程,因爲知道而且必去,又有太子同行,所以反而不爭這個上風,也沒有人去問袁訓。

柳雲若自覺小小佔一個上風,但嘴裡吃的香甜,上風沒呆住就掉下來。繼續嫉妒加眼紅的大吃大喝外加爭風。

蕭戰給他送來,然後就悠然自得的暗樂不停。看看他吃的多香,可見你沒有吃過新鮮的,你沒有見過海?岳父不帶你去,哈哈哈……

小王爺眉飛色舞,自從剛纔招待人,他過得就不錯。

這頓飯吃得柳雲若是暖了胃口傷了心,他還是個孩子,玩上面虧一截,而且袁家孩子們走一路當一路的差,讓柳雲若生出仰望之感。夜巡當家的威風好似明燈見雨,沒法子抵抗的澆得透心涼。

鎮南王卻吃得很舒心,吃一口,他是風乾的,想想兒子在路上吃新鮮的,好似吃到王爺嘴裡那樣滿足。

他的人就地搜捕,並且護衛袁訓安全離開,飯後,是他送走袁訓一行。

車隊整齊的排列開來,人馬整齊的坐在馬上。小胖子元皓見父親不阻攔,和加壽姐姐坐在車尾巴上笑逐顏開。天在半下午的時候,周圍暗下來。但元皓眸子放光,面龐也放光。

這不僅是養的好,還有他的精神頭兒好。

好氣色讓鎮南王流連生出不捨,元皓見到大驚失色,一貓身子要往車裡躲,加壽按住他:“還沒有和姑丈告別呢”,才勉強坐着沒動,鎮南王只能壓抑下去。

老王是跟去玩的人,神清氣爽調侃兒子:“你放心吧,我們學會大功課就回來。”元皓拼命的點腦袋。

“去吧。”鎮南王不忍心再留兒子,讓他聽姐姐的話,加壽也請姑丈放心。又別過袁訓,車隊駛動。柳雲若對父親焦急:“他們又玩去了?這是怎麼了,不當差就貪玩?”讓元皓的話打斷。

“父親,我會照顧好祖父的,”

鎮南老王哈哈大笑,梁山老王湊趣:“我這個祖父你顧不顧?”

“父親,回去代我問長輩好。”元皓顧不上回話,按加壽教的說着。

鎮南王有一瞬間想追上去,但還是穩住心情。只大聲回話:“好,你好好的玩,吃好喝好,”

“還有學好功夫功課,我會好好打戰表哥的。”這是元皓自己的話。

蕭戰哈哈大笑:“我會和加福天天一起的。”

笑聲遠去,鎮南王眼圈微溼,但自言自嘆:“長這麼高了,太上皇太后一定不敢相信。”

……

三天後,在這裡搜索結束的鎮南王返京,他的馬背上,親自帶兩個大包袱。

一個是驢肉火燒,一個是本地金絲小棗,都是元皓吃過說好,要送給太上皇太后,和皇上皇后,還有自己母親。

兒子的交待,王爺自己執行。進了京門不回家,就去宮門上求見。當值太監奉承他,要幫他拎包袱。鎮南王微微一笑:“這裡面是上貢的要緊東西,不給別人經手。”太監嚇得一縮腦袋:“那您還是自己提着吧,只是我瞅着怪重的。”

------題外話------

麼麼親愛的們,好想你們。

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278章 ,確是男胎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365章 ,狐狸尾巴第356章 ,大大大.....將軍第514章 ,不死心第338章 ,凡事有寶珠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132章 ,成親(二)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472章 ,憤怒的柳家第312章 ,官作賊來賊作官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141章 ,分錢第650章 ,國公得知喜訊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145章 ,我們家不納妾!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379章 ,翁婿某一回合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20章 ,非議第553章 ,不中用的女婿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192章 ,幫助舅父過難關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552章 ,發動第410章 ,支招兒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365章 ,狐狸尾巴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765章 ,文三姑娘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819章 ,出走的人回來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74章 ,家世(一)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71章 ,可敬也?或可恨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505章 ,孩子們七週歲生日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549章 ,兄弟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287章 ,御賜蘇家親事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708章 ,到蘇州第129章 ,狡猾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633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64章 ,善這個字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260章 ,寶珠大撒英雄貼第118章 ,私房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439章 ,臣有私心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364章 ,有情有意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49章 ,欺負第410章 ,支招兒第184章 ,誰敢傷舅爺?第431章 ,草包駙馬搶差使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81章 ,欺負第189章 ,寶珠祠堂拜祭第747章 ,爲加喜之爭第628章 ,好孩子出京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750章 ,新城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第51章 ,左右都是死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842章 ,皇帝水軍湊熱鬧第14章 ,消息確定第517章 ,齊王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245章 ,錢財動凌心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