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餘夫人的無端猜測

輔國公似沒有發覺國公夫人的動作,雖然他是醒着的。

他從馬車上讓龍懷城抱出來,還有幾個孩子對他叫祖父,他也笑着循聲回話。但隨後就由着兒子把他帶向哪裡,抱到牀上他也一直沒有說什麼。

這會兒,他眸子睜大,像要看清身處哪裡,卻沒有絲毫的視線轉動。國公夫人心酸上來,國公真的看不見了?不然以他的脾氣,還不跳下牀就走。

想到這裡,又加一層痠痛。國公墜馬以後,像是也不能行走。

對於國公的眼睛,按現在的醫學角度猜測,可能是撞到頭,凝血塊堵住或壓迫住哪裡,這就看不見。在古代沒有現在的解釋角度,正骨張和小賀醫生都說慢慢會好,也許不好。聲明外傷骨傷是沒有的。

內中如何,他們也無從回答。

但不約而同,對國公不能行走做出解釋。正骨張說傷了脊柱,小賀醫生說傷了內臟。按現在的解釋看,不排除神經傳導出了問題。

第三層,國公夫人上來的就是點點的欣喜。

她知道欣喜不對,但見到輔國公睡在自己牀上,已不是少年的他在國公夫人眼裡,還和新婚的時候差的不遠。

還是那剛毅的面龐,那有神的眼睛。她的丈夫在她房裡,而且他看不到,不能獨自行走,國公夫人一丁點兒喜悅也沒有,那不可能。

龍懷城又轉述輔國公的話,說他以爲自己是臨終,臨終都吐真言:“可以合葬。”還願黃泉作夫妻。國公夫人像懷春少女般,手指絞着帕子,爲國公心酸心痛,又有自己喜歡。

輕手輕腳的,這就不能再站牀前。生怕國公知道自己在這裡,一怒之下要回他常住的地方。

懷着患得患失的心情回到外間,面頰無端的暈紅。看着丫頭從面前流水似的過,是妯娌們打發來問國公要吃要喝什麼,國公一一的回答了,絲毫沒有問自己住在哪裡,國公夫人的心才安寧下來。

這就想到一件事,問道:“老八在哪裡?”

“在自己房裡呢。”丫頭回話。

八奶奶和國公夫人住在一處,國公夫人就出門,由抄手遊廊過去。見龍懷城換過家常衣裳,正抱着兒子,扯着女兒在說話。

今天大年初一,孩子們在過年還是想加壽。

小姑娘委屈地揉着自己大紅包:“又是一年,加壽怎麼還不回來?”

龍懷城今年更是對袁訓寶珠感激於心,他的感激和龍家兄弟們不一樣。

國公落馬的那個晚上,小弟大喝一聲:“八哥,你去!”世子就此出爐。而父親的傷,又全賴弟妹打發醫藥來得快。在軍中就知道全是弟妹出的錢,出的雖是姑母和小弟和她的三個人,卻由弟妹作主。

加壽在龍懷城心裡就更上一層樓的是個寶貝。

袖子摸出銀票來,遞給女兒看:“這個是一百兩銀子,你要現銀?還是收這個?父親給你大紅包兒,加壽妹妹是不會回來了。”

“爲什麼嘛?”小姑娘接過銀票還是泫然:“這裡的錢還沒有要呢,加壽就捨得不回來了?”龍懷城笑容滿面:“小妹妹去京裡收錢,總得收完了。這不,還沒有收完呢。所以就不回來。”他的女兒喜歡這個解釋,彎彎眉眼兒笑了:“父親,那你送我去幫加壽討錢,好讓她早回來。”

龍懷城放聲大笑。哪有那麼容易,全跟加壽一樣去討京裡的錢?

她的女兒嘟了嘴,把銀票塞到紅包裡:“姑祖母今天給好些錢,但瑜哥兒璞哥兒不好玩,他們不愛討錢,他們都不愛背紅包兒,三房裡的哥哥拿個木頭槍,就把他們哄走了。”又希冀:“香姐兒快快長大,明年就可以一同討錢。”

她說得甜甜蜜蜜,龍懷城微笑。恍惚着想到父親的話:“你們是兄弟啊。”說的是自己和小弟。他也在這裡交待女兒:“你和香姐兒是姐妹,要好好的疼她。”

“我疼她呢,我的好東西分給她,但她還不能吃。”小姑娘讓說的不樂意了。

國公夫人在外面看到這一幕,促使她過來的疑心下去好些。但話還是問出來才心安,進去笑喚孫子和孫女兒:“和父親說完了話?去陪陪祖父,說你們和瑜哥兒璞哥兒的玩鬧給他聽。回來我多給你錢。”

有錢?

小姑娘眼睛一亮,扯着弟弟走了。

國公夫人來問龍懷城:“我疑疑惑惑的,你如實告訴我。老大是不是你殺的?”一個是嫡子,一個是沒當上嫡子一直想當嫡子,矛盾不言自明。

龍懷城在這裡感激袁訓。暗想多虧小弟想的主意,兄弟們都有親手殺老大的心,但小弟不許。小弟說:“親兄弟總有血脈情,以後後悔了,千金難買。”把老大誆到外面去殺,這就回家裡來,面對執問,毫不遲疑。

“不是我殺的!”

國公夫人猶豫地再問:“我不太信,要說起意對付人的,是老大不假!但我勸過你多次,你父親看着不要兒子,其實個個要。你們要東要西,不是都給?勸你不必理會老大,得過去就過去。再說兄弟有八個,老大他不恨哪個的是,也就不尋你了。你是聽從我的勸,但你心裡能不懷恨嗎?你是我生的……”

“我對天發誓!老大是戰死的!”龍懷城梗着脖子。

國公夫人鬆口氣,信了:“這樣就好,不然弒兄弟,心裡怎麼下得來?”她不再問,龍懷城也跟着鬆口氣,敷衍地笑道:“不是我不是我,我承認有這樣的心,但不是我,戰死的,王爺都給他上請功摺子,要賞賜呢,老大喪事上面也能好看。”

心裡一格登,又對袁訓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要不是小弟辦的好,上哪兒還能請功?

不讓別人笑話國公府都是怪事。

不是所有戰死的將軍,都會在事後還爲他請封。龍懷城正感嘆,國公夫人也想到,重新狐疑:“是怎麼死的?還有再要官職?”

“小弟在,他聖眷高,王爺也得給面子。”

國公夫人這回真正的放心,展顏一笑:“也是,憑加壽的面子,在宮裡說一句是一句。”她是半開玩笑,也是由孩子們的話有些想加壽。龍懷城就笑:“是是,加壽的面子大,大哥這官職跑不掉。”

這樣的談話說多了累人,龍懷城催促母親:“您不去照看父親?也得去給弟妹準備些吃的。要來東西親手煮吧,她有了,您不經心是怎麼着?”

“我倒等你說話?早讓丫頭們淨乾淨手,把我的茶吊子煮阿膠給她。你別攆我,我再說一件,”

龍懷城無奈:“您說。”

“出了正月再對你大嫂說吧,免得她年下難過。”

龍懷城愣上一愣:“我們家幾時有這樣的規矩?”見母親嗔怪,就答應:“行,出了十五說吧,父親要我出了十五就回去,蘇赫不打小弟,小弟也要打蘇赫,這回別又把我落下。”

對母親嘻嘻:“以後父親就全歸母親照料了。”

國公夫人飛紅了面龐,生出好幾分青春好顏色來。

像雪地裡嫣紅梅花,雖是老梅上生出來的,卻是新生。

……

當天袁夫人要照看媳婦,小小子袁懷瑜袁懷璞又坐上酒席,正兒八經的當貴客。奶聲奶氣話還說不全,都穿着大紅繡鯉魚的錦襖,往那裡一坐,先把蕭瞻峻和韓世拓逗得樂得不行。

兩個醫生,賀和張,也請吃酒席過才放回去,送上一筆謝禮,約下再給國公診視的日子。蕭瞻峻和韓世拓都沒住下,當天下午酒醒過來,就各回辦公地方。

城門外,兩個人分手。蕭瞻峻要沿路巡視,拱拱手:“韓大人,就此別過。”看着他的背影遠去,韓世拓身邊的一個人湊趣上來,這是韓世拓爲運糧草,縣城內借來的公差,公差跟着他往軍營裡去過,自認看得清楚。

道:“大人,您不但這一回升了官,以後這官途可就平穩向上。蕭二爺,可是跺腳這裡地面要震的人。”

又摸摸袖子裡銀子:“還有國公府,沒想到也是您親戚。”

韓世拓腰上一把新佩劍,和公差的銀子一樣,是國公府的謝禮。

他不無感慨:“當官這事情,看來我以前都叫不懂!”離開數月反而升官,韓世拓回首城內,已看不到袁家門,也讚歎於心。

這一行,他自覺得還是沾寶珠和袁訓不少光。

……

夜晚,悄悄在雪中來臨。兩個琉璃八寶的燭臺,一個擺在榻旁的描金箱子上面,一個擺在珊瑚色紅漆雕花桌子上,把坐着的婆媳兩個人身影拖得長長的。

這是晚飯過去的時候,寶珠卻是午睡初醒。一襲織錦繡袍的她猶帶慵懶,海棠初醒般星眸微睜。

這要是換成在別的家裡,當婆婆的見到可不一定喜歡。

但袁夫人素來是滿意寶珠,又喜歡她的婆婆,又知道寶珠是長途車馬過來。這是完全沒休息過的模樣。帶着又愛又憐,凝神聽媳婦說話。

語聲輕輕的,因爲房中還有別人。“…..就是這樣,在回來的路上遇到狼羣,大表兄不幸身亡,爲他寫了摺子,再討升一級官,八表兄請封世子的摺子,由姐丈代筆,早送呈京裡。”

寶珠邊說,邊揉着兒子腦袋。

兩個小小子,這會兒還撇着嘴扮委屈。

這是從白天見到母親回來,驟然相見,想到她許久不在,委屈得直想哭。讓哄着去,代表祖母和母親去那府裡吃酒席,也是很不高興的去了。

因此坐着小臉兒繃得緊緊的,蕭瞻峻和韓世拓誇他們坐席端正,是不知道心裡積滿無數不喜歡。

要沒有表兄表姐們陪着,估計早就放聲大哭,嚷着要回家。

晚飯就不在那府吃,回來陪寶珠睡着。寶珠幾時醒,小小子們幾時醒。見母親和祖母說話,討兩個小椅子,是姐姐加壽的東西,一左一右的坐着母親腳下,小手攥緊她的衣角,仰着臉聽母親說話,對於腦袋上有隻手,也不介意。

帶着紅寶石戒指的手,輕輕撫着袁懷瑜。帶着綠寶石戒指的手,緩緩撫着袁懷璞。寶珠不禁嫣然。

兒子在身邊,自然百般喜歡。再說要她爲龍懷文難過去,寶珠暗想這是大嫂謝氏的事情不是嗎?

一個人不在了,讓別的人總也悲傷不起來,透着滑稽。

但事實就是這樣,寶珠含笑對袁夫人說完:“問過表兇,請他示下。以後對大嫂格外優待,也在路上和舅父說過這事,舅父也說應當的。兩府裡不分你我,全是這樣的辦理。”

袁夫人出身優越,總帶着些貴族小姐獨有的悲天憫人,但也沒有對龍懷文的死表示太多悲傷。

她要是認真的想,龍懷文對袁訓不知道下手多少回,又試圖傷害寶珠,當時寶珠肚子裡懷着加壽。此時不想,是人已經沒了,又看着兄長面子,舊事隨風而去吧。

寶珠回來,又有了身孕,袁夫人面帶笑容,一口答應:“你想的周到,既是舅父那裡也說過,就這樣的辦理。咱們這裡田莊子上的收息,以後上上份兒給文大奶奶,那一房再有什麼事情,都幫着些兒。”

想到“幫”上面,又和媳婦開個玩笑:“舅父有沒有好好的謝你?”

寶珠嬌滴滴,也和婆婆開玩笑:“舅父說當謝母親。”

外間裡,衛氏和丫頭們坐着聽使喚。見到自己養大的姑娘和婆婆這樣的親厚,雖早看過好些回,也無聲笑得有些傻傻。

看看四周,紅花成了親,寶珠不許她晚上再來侍候,回房去了。梅英倒是不一定和孔青相聚,但她有了孩子,看得也像眼珠子一樣,白天見過也就不過來。方明珠是親戚,更不用指望她在。

也就只有衛氏一個人安定守着,覷着眼睛滿意地看着。

又有了?衛氏滿腦子就是這個,面上樂顛顛出來。

丫頭們和她尋開心,悄聲打趣:“媽媽,昨天您還抱怨說奶奶又野地裡跑馬,淌眼抹淚兒的怪自己沒攔住,今天這是怎麼了?吃了哪一塊的笑肉?再笑,也成不了彌勒佛。”

討到衛氏的笑罵:“死丫頭,老實坐着吧。”

繼續一腦門子欣喜,又有了?

第四胎第五個孩子?

丫頭們見衛氏犯惱,就自己們低聲說話,恰好在道:“奶奶這一胎不知是小哥兒還是小姑娘?”衛氏喜盈盈,是男是女都好。

“都好。”房中袁夫人和寶珠也在說這個。寶珠笑道:“讓我告訴母親,去見到小王爺,大冷天氣,不知哪裡給我採了花來,後來表兇說爬山谷裡找出來的,山谷裡地氣暖,再快馬回來。這花呢,不是給我的。讓我把香味兒聞好,帶回來給香姐兒。”

掩面嘻嘻:“梁山王府要和沈家爭孩子呢。”

袁夫人也笑了:“我也要知道你,你說姑太太如今愈發能瞞住事,她一個人樂完了,才寫信告訴我們。”

寶珠杏眼圓睜:“有喜事麼?”

“喜人得很,反正我看着挺樂。說京裡梁山王妃和沈家爭孩子爭到這大年下,梁山王妃在姑太太面前說不管用,滿朝裡找說客上沈家,全讓沈大人給攆出來,兩家,正鬧得兇呢。”袁夫人想要大笑,也尋個帕子掩在面上,在後面笑得帕子簌簌亂動。

“姑太太一個人樂上幾個月纔來信,你不在家,就我一個人看信。”袁夫人說到這裡,眸中閃動慈愛:“說壽姐兒問祖母去了哪裡?她想我了。”

寶珠手下繼續是兩個兒子,也悠悠然神思飛往京中,想到她的寶貝加壽,輕聲道:“我不在家,凡事兒多虧母親。只不知道給加壽寄的紅包兒錢,是不是今天收到?”

要只是給銀子呢,寶珠已讓孔掌櫃的幫着經辦。但收集一些外省的過年金銀錁子,式樣兒新,寶珠不在家,袁夫人讓人早早鑄好送往京裡,還沒收到回信,就不知道多久才能到。

婆媳相對想了一會兒加壽,一起去看香姐兒。

寶珠一動,衛氏就走出來侍候。見袁懷瑜袁懷璞還是扯着母親衣裳不丟,衛氏怕扯動寶珠摔倒,好哄着:“哥兒們丟下來吧,給皮球玩呢?”

袁懷瑜把皮球從衛氏手上打掉,嘟着嘴兒,示威似的把母親衣角拽幾下,袁懷璞跟上一腳,把皮球踢飛出去,落到高几下面,撞得上面蘭花搖晃着,軟軟的抗議:“給我母親!”

黑着小臉兒,往母親腿上依依,對衛氏擺手:“不要你了,你去睡吧。”

袁夫人寶珠都笑起來,讓衛氏不要管他們。袁懷瑜袁懷璞乖乖跟在後面,把寶珠裙角拖在手上,香姐兒在裡間小牀上,一般是兩個奶媽看着,見夫人奶奶過來,起身來見。

掌一枝紅燭,寶珠來看女兒。

到今天還不半週歲,還是睡得呼呼的時候。紅燭微暈,更襯出她梨渦瓊鼻,精緻得上好美玉雕刻出來。

“這個孩子怎麼生得這樣的好?難怪小王爺和沈家爭她。”當母親的都覺得看不夠。

衛氏剛纔在外間裡聽到,不方便插話。這就能開口:“奶奶說的是真話?梁山王府也要佳祿姑娘?”

“要,”

寶珠一個字,衛氏纔要喜歡。寶珠又俏皮:“小王爺要好看的,要看過好看他纔要?媽媽您難道忘記?”

衛氏沉下臉,把喜歡全打到爪哇國去。嘟囔着:“親家爭着上門,他倒還挑?”這就大大的傾向於沈家,還真讓她想出一個理由。

喜氣洋洋說出來:“夫人奶奶,可見親事是天生而成的,二姑娘應當就是沈家的人。”袁夫人和寶珠全愣住,不解地看着衛氏,都知道上年紀的老媽媽們懂的不一般,都洗手恭聽。

“二姑娘是個好看的孩子,夫人奶奶可還記得,小沈夫人來做客那會兒?”

“撲哧!”寶珠先笑出來。

袁夫人也微笑點頭。

衛氏猶要補充幾句:“小子們井欄上打水,小沈夫人和小沈將軍過來,小沈夫人說,井欄東邊打水好,看上去有什麼飄然出塵之姿,因爲那裡有個樹,生得奇秀,襯出凌波微步之態,”

“哈哈,”寶珠再也忍不住。

又怕吵到女兒,低頭見她。香姐兒果然動上幾動,睜開一隻眼睛。這一睜眼,烏黑透亮,中有幽藍,好似星辰光齊聚這裡,凝成一線,璀璨奪目。

隻眼眸,香姐兒就足以稱得上是好看孩子。

“母親您快看,”寶珠輕喚袁夫人。袁夫人也看到,但對寶珠使個眼色,衛氏也不再說話,三個大人屏氣,沒有明說,袁懷瑜袁懷璞居然也能知道。

也許是這個氛圍,讓兩個孩子不用聽到也明白。袁懷瑜對着弟弟探出胖腦袋:“噓!”袁懷璞就伸小手打他,也打不到,裝樣子動幾下,小臉兒從剛纔對着衛氏的黑,這就繼續黑,像是在怪哥哥亂打擾。

香姐兒只睜一睜眼,也就睡過去。

三個大人帶着兩個小小子悄步兒出來,衛氏緩口氣,又說起來:“是不是?我們多好看吶,這好看的孩子,就要找好看的婆婆。”隨進京過,衛氏是見到過樑山王妃的,皺眉:“梁山王妃生得不錯,小王爺卻不甚體面。世子妃也不錯,但這小哥兒生得像不像她?可別委屈我們的福姐兒?”

福姐兒還在娘肚子裡,親事就牽動家裡人心腸。

袁夫人怕衛氏背地裡犯愁思,就沒明說。中宮來信,還是怪侄子沒留一個親事給她定。絮絮叨叨把所有親事全說一遍,說到目前來說,生得最不中看的是梁山王府的孩子,但身份上讓她最滿意的,卻是梁山王府。

對於梁山王府就差在京裡也大打出手爭孩子,中宮表面上是爲難的,心裡相當滿意。她袁家的孩子,就是這樣要讓別人爭的。

廚房裡送上寶珠的晚飯,婆媳分開。小小子們不丟母親,袁夫人就由着他們跟寶珠回房。出門前,袁懷瑜還對衛氏噘嘴,再次示威的把母親衣角拽緊,奶聲奶氣發脾氣:“不要你跟來,不要你跟着母親。”

先走出去,見到母親前面裙角上繡着一朵大花再好看,換拽這一角,牽着走在前面。這就兄弟兩個,一個在前面扯着母親衣角,一個在後面跟着。步子已能走穩,但吃得太胖,肥頭大耳比姐姐當年似還要胖,生出蹣跚來。

母子三個人的影子化作長長一大片,最前面一個胖腦袋搖搖擺擺,最後面一個胖屁股搖搖擺擺,一起回房。

衛氏帶着丫頭們滿面笑容跟在後面,光看着就油然溫暖。

……

剔亮了燈,把金簪子又收回發上。衛氏在寶珠牀前坐下,那裡已鋪好兩個牀鋪。一個是衛氏的,一個是紅荷的。

“奶奶這又看的是什麼?”衛氏悄聲的問。

寶珠的牀大。

古人牀裡面愛擺一堆被子,寶珠讓拿去,睡下兩個兒子。

小肚皮腆得高高的,隨着呼吸,一起一伏,沒有鼾聲,也似能聽到香甜的呼呼聲。

寶珠捧着公文倚坐在兒子們枕邊。

見衛氏問,半哄着她:“媽媽,我出去好幾個月,積攢在這裡,我得看完。”往牀裡看看孩子們,也來央求衛氏:“讓他們再呆會兒吧,等我睡的時候再抱走。”

衛氏今天和寶珠上一回懷胎,處處怕哥兒們碰到相比,好說話的多。

她親身守在這裡,自能照看。又有幾個月沒見寶珠,有欣喜。寶珠有了,有欣喜。她半帶討好:“行行,晚點兒再抱出來,你只管看,但看過了,告訴我小爺好不好?”

衛氏那眉眼兒帶的全是小爺真能幹啊。

寶珠看懂了,抿脣笑得甜甜:“小爺威風呢,不去看過就不會知道,”眸子閃動,說到丈夫談興上來,放下手中公文,坐得正些,請衛氏坐自己牀沿兒上,一五一十地告訴她:“吃烤肉,這麼大的烤肉,”

袁訓給她的,不過寶珠兩個手掌大,但寶珠比劃出來的,足有銅盆那麼大。

衛氏瞪足了眼:“這麼大,可怎麼吃得下去?”

寶珠尋思下,像是大了,手往裡縮縮,還是小面盆那麼大,驕傲的道:“我一個人吃,”

衛氏帶笑附合:“所以纔能有了?”

寶珠點頭:“嗯,我還喝了酒。”

衛氏帶笑附合:“所以纔能有了?”

寶珠點頭:“睡的新帳篷,”

衛氏帶笑附合:“所以纔能有了?”

寶珠肚子裡暗笑,媽媽這一回沒有絮叨說跑野馬,只有了,就讓她喜歡得沒處兒擱。

房外,飛雪連天而起,無邊無際起來。

茫茫中,似鵝毛似柳絮,似蒼穹梨花開。銀白帶着光澤,月光般鋪滿大地,無處不在,無處不留。原本夜中的一切,全模糊起來。夜行人,打更聲,犬吠等,都似隱在天邊。

有什麼劃破似的來了,流星飛箭般從袁家外牆跳下,落在雪地上。

他一身白衣,落的也有雪,這就不太明顯。

望一望方向,尋間屋子直奔而去。才一動步,雪地裡起來一張羅網,把他收得服服帖帖。孔青帶着幾個家人出來,罵道:“不長眼的賊才往我們這裡來呢!”

讓先關押,往裡面來回寶珠。

寶珠還沒有睡,衛氏接過消息,打發孔青回去,進來不無擔憂:“這是自你走以後,來的第七個?江洋大盜像是今年只尋咱們家?隔壁國公府他們就不去。”

寶珠鎮定地道:“因爲他們不尋姓龍的人。”

衛氏瞠目結舌:“什麼?”

“媽媽,早就有人盯着咱們家。這是找袁二的人。”寶珠打個哈欠,說得輕描淡寫。

衛氏急了:“那,你這一回來,袁二爺就回來了,這就更讓人疑心不是?皇天菩薩啊,你可不能再出去了,”

寶珠讓她惹笑,明知道衛氏是關心,也嬌嗔上來:“人家有這麼的笨嗎?我不在家,自然還有一個袁二爺躍馬江湖,”

眼睛亮了,纔有身子,在家裡讓鳳凰般嬌着的二爺雙眸對帳頂子,神往的道:“奶媽,小爺也許我踏平江湖呢?”

衛氏瞠目結舌:“依我看,踏個雪地看個梅花吧,這江湖在哪裡?”

“在……”寶珠一本正經:“在外面呢。剛纔那個人一來,咱們家就成了江湖。所以明兒出門小心,您別在我前面踏平了,我可玩什麼?”

她的態度極大的讓衛氏放寬心,念上一句佛,道:“原來這就是江湖,”給寶珠拉拉被角,笑道:“那你踏吧,你慢慢的玩,我一早交待家裡人,一腳都不踏,都留給你。只你要有雙暖靴子才行,我現找去。”

起身,又關切:“看會兒就睡吧,明天再看不遲。我沒有攔着的意思,哥兒們是什麼尉?自然有公事,哥兒們還小,小爺不在家,自然你幫着看,我去去就來,再抱哥兒們到小牀上。”

出來,隔壁房裡空無一人,衛氏身疲力軟,在榻上坐下。嘆口氣,卻不見得多難過。自言自語:“我的娘啊,我的姑娘這是什麼大福氣?一胎接一胎的生,生一胎有親家搶,再懷上就有人搶,這又要去踏什麼江湖。當我傻呢,對我說外面雪地裡就是江湖…..走的時候說兩個月就回,結果呢,過了年纔回。還算好的,過年還知道回來,沒把江湖踏成泥纔回來…..”一個人悄悄兒的笑:“又有了?起先我攔着她,不讓她去,她要是聽我的,上哪兒能會小爺?上哪兒能再有,這來的是姑娘哥兒都沒什麼,親家都互相打破了門,要孩子呢?”

掐着指頭算:“要是個姑娘,以後是什麼?”房間雖暗,笑眉笑眼卻勝似明燭,把她坐的地兒全染亮,歡喜不禁:“哎呀呀,是個王妃,這我們家可就出了一個皇后,又要有一個王妃,行二的姑娘生得這樣的好,又遇上一個會玩的婆婆,不是王妃也就過得不錯。哥兒們,”

這就更笑得合不攏嘴:“哥兒們會當大官兒……姑娘福氣比老太太好呢…..”

在四姑娘嫁人以前,衛氏一直當安老太太福氣最好。她雖早亡了丈夫,但早亡了丈夫的有多少人?像老太太那樣有侯爺照看,風吹不動,水潑不着的,可就不多。

“舊事算了吧,老太太以前是對我的姑娘不好,但沒有她,怎麼成就姑娘的好親事?”衛氏帶着埋怨地笑:“又吃烤肉,”

學着寶珠語氣:“媽媽,我和小爺喝酒呢?哎呀呀,早知道不該攔她,野地裡雖苦,卻是沒有苦中苦,就沒有甜中甜,”

恍然,意識到自己出來有一會兒,起身來最後笑言幾句:“以後不攔她,只照看她不要由着性子,也沒有由着性子的鬧不是?以後不攔她…..”

笑容滿面回房。

見燭光黯淡,寶珠沉沉睡着。紅荷正抱瑜哥兒出來。瑜哥兒沉重,抱得丫頭顰眉用力氣。衛氏幫忙,把小木牀上原本暖着的湯婆子拿掉,放瑜哥兒進去。

另一個牀,放進璞哥兒。端詳着兩個哥兒小豬似睡相,衛氏又打心裡樂開了花。

兩個大官兒睡覺呢。

自去和紅荷歇息下來。

……

“砰!”

茶碗摔過來,落在地上片片粉碎。餘伯南閃身讓開,眉頭緊皺表露不悅。對妻子杜氏怒道:“你發的什麼瘋!”

杜氏臉紅脖子粗:“你倒來問我!我沒有私相和人約會去!”脣角凝結冷笑:“衙門你也不坐,一個月裡你回來一天兩天!公堂上壓着案子,給那位趙大人審!你當的好官兒!”

餘伯南憤然:“官事你不必問!”

“官事!”杜氏嘶啞嗓音:“是舊相好吧!”

餘伯南心頭一跳,眼角抽搐幾下,讓杜氏捕捉在眼中。

大同城裡有餘伯南的舊情安寶珠,餘伯南自己心知。但餘伯南不相信杜氏知道,他有幾個老家人在,也有母親給他的妾小巧兒,他們敢說嗎?

小巧兒都未必明白餘伯南喜歡安家哪個姑娘,她到餘伯南房裡的時候還不算成年,懵懂的很。

餘伯南就對妻子厭煩地道:“我剛進家門,你就發瘋!不喜歡這裡,你回京去!”他行裝有雪,靴子半溼還沒有換過。

夫妻爭吵,房中丫頭們全避開,餘大人也就沒有乾淨衣裳換,先要看妻子惱怒的臉。

杜氏怒不可逷,話如飛箭:“你騙我!你敢騙我!你今天到家,袁家那個今天到家。”餘伯南默然不語。

他的確是爲寶珠今天到家,收到趙大人信才半夜趕回。他也就在附近不遠,所以回來得也快。

明天趙大人約他同去見寶珠說事情。

寶珠是餘伯南心裡的朦朧月,自己都不敢掬,何況是讓妻子指責在口中。

拂袖就要走:“明兒找醫生來看!多吃幾貼藥!”

杜氏在後面大哭大鬧,把他的腳步繫住:“不要臉!不要名聲!不要廉恥!男人不在家,出去逛一圈兒回來就有了,還神神秘秘跟個喜事似的!”

“誰有了?”餘伯南還不知道,先由猜測而有了一抹笑意。讓杜氏又嫉又恨。

她的丈夫不喜歡她,杜氏不放心上。雙方不愛的夫妻現代也一大把的抓,古代也不是淨土。餘伯南睡他的妾,睡丫頭,嫖個院子什麼的,杜氏還是奶奶不擔心。

但當丈夫的舊愛是袁將軍夫人?

這裡面有丈夫以前用過情,有袁將軍夫人美貌如花,得寵當家,有……杜氏獨對寶珠不悅。女人對某個女人的不悅,全憑直覺,與證據無關。

直覺,也最能主導人的情緒。

杜氏劈面就罵餘伯南:“你乾的好事,你別裝相!”一盆涼水澆到餘伯南頭上,反身欺身進前走上兩步,拳頭不由自主握住:“你再敢說一遍!”

他盛怒了。

杜氏怯色上來,往後退一步,想到自己沒有錯,愈發哭哭啼啼:“難道不是嗎!你的妾在袁家!”

“呸!誰是我的妾!你再亂說話,一紙休書給你!”餘伯南不會打人,把“休書”祭出來。

杜氏大哭:“袁家借住的褚娘子不是你的妾嗎!你敢說以前沒有過!”餘伯南愣住,誰會告訴杜氏這些呢?

沉聲問:“誰對你說的!”

“巧姨娘!

餘伯南愕然。

杜氏見他力怯上來,怒氣大漲,氣沖沖罵道:“自己做事自心知!袁將軍夫人回來,我就趕緊打發人去看她。我的上臺面丫頭可巧兒不在,就讓巧姨娘去。去到以後,哼哼!”

餘伯南追問。凡是寶珠的事情他都有興趣。

“怎麼了?”眉頭聳起,但眸中卻平和在追憶往事。

杜氏看得又擰手中帕子,哭道:“就遇到你的妾,那叫什麼明珠的!得意洋洋告訴巧姨娘,說袁將軍夫人又有了,我聽到,就知道你今天一定回來,她都進家,你還能不進家?”

餘伯南微笑,寶珠有了?

他見過小寶珠們。

兩個小小子,圓滾滾。

香姐兒還小,他沒正式拜訪過,沒見到,但從趙大人那裡聽說如花似玉。趙大人這樣告訴他,自然不懷好意,是想斬斷情絲的意思。餘伯南因此也能得知,在外面時常想過,小小寶珠和寶珠小時候應該一個模樣?

可愛的,嬌嗲的,但乖巧的。

春天裡掐花兒去,掌珠永遠搶在前面,指手劃腳:“大的給我,好看的給我,”玉珠永遠是避讓的,帶着丫頭花下面散步,念傷春的詩。

寶珠只候着,餘伯南會把最好的給她。

他的笑,在此時憑誰見到,都算承認吧?

杜氏渾身顫抖:“你你,你們做下的好事!也不怕她丈夫知道嗎!也不怕肚子大了瞞不住家人嗎!”

餘伯南對於她這個結論只是想笑,如果寶珠有的真是他的,餘大人還不開心死。如果坐在這裡和自己理論的是寶珠,不但不惱,還要上前去哄。要滿面笑容……

他笑起來:“看你說的,四妹妹有了,自然是她丈夫的。”

“她丈夫在哪裡都不知道!”杜氏自以爲言詞鑿鑿:“拜她好幾個月,都說出了遠門,回來就有,豈不讓人起疑心?我聽說,就想到你身上!怕我弄錯,又打發個丫頭去問,準備送東西呢。結果袁家說,沒有的事情!”

餘伯南好笑:“她都第四胎了。她有了也犯不着告訴你!再說…..”寶珠去會丈夫,內中總有機密事情,回來就說有了,不是滿世界在宣揚她去了一趟軍營纔回來?

也會讓有的人,如杜氏這種,她們根本不信。她們認爲冰天雪地的,內宅裡多舒服,瘋了纔去軍營那種骯髒地方。一定是偷了人!

第四胎,又要多防備,寶珠袁夫人都不想過早的說。

不想再和杜氏吵,餘伯南道:“你不要鬧,鬧出來你自己沒臉面,我可不管!”轉身出去。杜氏早在餘伯南說寶珠生第幾胎時,就氣得怔怔,一個人咬牙罵:“記得倒清楚!我沒臉面?看是誰丈夫不在家,辦沒臉面的事!”

餘伯南裝沒聽到,叫出小巧兒,問她爲什麼亂說話。小巧兒也叫冤枉,外加滿肚子的怨氣。

事實如下。

巧姨娘奉命去見寶珠,進袁家先遇到方明珠。

方明珠見過寶珠纔出來,寶珠睡下,她往外面來逛。不用說,收到丈夫給的寶石心潮起伏,亂想一通。

從寶珠這樣的好,想到嫁個好丈夫。想到前程功名全依靠親戚,有人照顧那股子得意勁兒都不一般。

迎面兩個人碰上。

全變了臉色!

方明珠漲紅臉。遇到小巧兒,就是揭她的臉皮,把她舊事血淋淋扒拉出來。方明珠又正在得意。

明珠只服寶珠,換成掌珠在面前,也一樣不客氣。得意的人兒,遇到知道自己舊事的人兒,驟然發作,方明珠鼻子一哼,眼神兒就不好看上來。

方明珠見識一般,不是所有場合都能掌握自己情緒。

小巧兒呢,比她還要差。

以前的方姨娘,公子都不往房裡去。夫人讓她去廚房洗菜,大冬天的她母親來看她,母女抱頭痛哭,餘家上上下下都知道是個笑話。

一別數年,人家要當官太太,生個兒子,成了正室。小巧兒本就是嫉妒的,心想人比人,這算怎麼回事?就不想讓方明珠太得意。

方明珠的鼻子哼,小巧兒的嫉妒,全是一時激起的情緒。

小巧兒叫住她:“方姨娘,你如今好啊?”

可想而知,方明珠觸動舊傷,口不擇言把她一頓臭罵。

“你是誰!敢來編排我!我丈夫是官兒知道嗎?跟着寶珠丈夫混前程。以後還要當大官兒!寶珠這又有了,寶珠待我好,……”

餘伯南聽到這裡也就明白,這兩個人心情都不對頭。責備小巧兒道:“你不應該再說這件事情,以後再說我只打你。還有,你是該打,爲什麼你要對夫人亂說?”

小巧兒快要哭出來:“我沒有告訴,是打發我往袁家請安,夫人怕我的丫頭不懂事體,說她房裡的大丫頭不在,指個二等丫頭跟着我去,就是一直想給爺的那個,她回來告訴夫人。”

對杜氏也有氣,把杜氏也扯進來。怯生生地道:“爺白想想,夫人讓我去的時候,我說我是房裡人不能去,夫人偏說我比別人體面,又說安家是舊相識,我應該見過袁將軍夫人,我推不得纔去的,這事兒不怨我。夫人後來問我爺和袁將軍夫人如何,我不知道,我就沒說。”

wωω▪ттkan▪¢ o

餘伯南面上青一陣白一陣,這事情原來是杜氏瞎猜,對着他訛詐。

把他的表情看在眼裡,小巧兒生出解氣之感。餘伯南在上一任時,路遠難走,杜氏不去,小巧兒落得當家像個奶奶。周邊盡是蠻夷,但當她是縣令夫人一樣往來。

這回升職往大同來,小巧兒燒了無數高香,盼着杜氏不要來。結果餘伯南的母親忍無可忍,早就對媳婦不滿的她,在家使盡黑臉,雖沒有說休棄兩個字,也讓杜氏覺得危機四伏,又有她常住京裡,有一件事情打動了她。

杜氏對寶珠嫉妒,也由此事而來。

一衆官眷隨袁家往邊城居住探望丈夫,先回來一批把邊城說得一天十二個時辰,燒殺十四個時辰。

但很快,梁山王世子妃等人到家,把邊城說得跟仙境一樣,大家還沒有玩夠,就讓接回來。除去世子妃回來看母親最後一眼,她不抱怨。別的人,連淵夫人怪早接,尚夫人怪早接,小沈夫人永遠是最過份的那一個,把父親鬍子揪下好幾根,鬧得外祖母都頭疼,一衆叔伯嬸孃兄弟姐妹,沒有一個不說盡好話,請她再請,此事纔算罷休。

小沈夫人還有孕,要是沒孕,估計把全家房頂子全揭掉。

第二年,她們生下孩子,宮中格外優待。這並不招人眼。因爲女眷看望丈夫起程那天,是宮中辭行,皇帝親見,撫慰良多,讓以爲衆軍眷的表率。

中宮後來看自己孫媳孫婿,就像在對應皇上舉動。

滿月,抱進去看,再就至少一個月看一回。娘娘和小王爺一個心思,生得不好看,我們也不要。倒不見得辭親事,換人!

也沒有刻意分開前後回來的兩批人。頭一批迴來的,兩家生孩子,滿月也抱進去看。以後就稀少。

而不是中宮孫婿的盧家孩子,中宮還時常要看,這是擺明給寶珠在出氣。後面回來的說寶珠好的,她就對得好。前面回來說大同不好,漸漸不甚理會。

官眷們能走動,杜氏從別人嘴裡聽聽幾家孩子都健壯,她心動的想要個孩子,這就跟來。

讓當姨娘的肚子裡罵,要咬牙。

小巧兒要是還獨當一面,也不會有今天和方明珠鬥嘴,不就是自己沒處得意,看不慣以前同身份的人得意,她一個讓人納過的,不夾着尾巴做人,還敢傲氣?

方明珠今天收到丈夫的東西,傲氣也有理由。

再加上杜氏早就疑心,就猜出來。餘伯南明白杜氏故意試探,就沒多責怪小巧兒,只讓她以後躲着方明珠,雪中獨自往衙門裡找地方睡。

鬧過一場,本該生氣,餘伯南卻在雪中興致勃勃。

寶珠有了?

以爲是我的?

哈哈……這謠言餘大人睡着也能笑醒。他都玉人無望,也就只能想想。帶笑見衙門裡亮着燈,趙大人還在伏案。

趙大人看不習慣,放下筆,又是語重心長:“還是上次說的,我年長你幾歲,老弟,聽爲兄的,凡事兒要收斂。”

那笑,趙大人只想一拳頭砸上去。只能是想袁二爺!

餘伯南翻眼他:“不要你管!”低下頭又有笑容。趙大人火了:“我讓你扮二爺,不是讓你想二爺!”

餘大人初來,生得好,面又生,扮成袁二爺逛了逛,是個迷惑人的好人選。兩個二爺,一個在邊城外,一個在山西亂晃,足可以把一般人弄暈頭。

餘伯南因此不回家,杜氏因爲要疑心。

見趙大人生氣,餘伯南一字一句道:“你不讓我扮,我也得扮!”趙大人奇怪:“你又發什麼瘋?”青梅竹馬病又要上來?

“寶珠她有了!以後你少拿公事麻煩她,二爺的差使交給我!”

趙大人也愣住,結結巴巴:“你你…..”隨即就怒:“她有了,你怎麼知道的!”趙大人明天才去見寶珠,他還不知道。

袁將軍夫人一向是和趙大人常商議,趙大人雖不是輕薄寶珠,就衝是個朋友吧,本來大家好,現在來了一個人,他卻知道的更多,趙大人怒目:“你又幹了什麼盯梢的事情!”

“要!你!管!”餘伯南硬梆梆回過去。睡的心情這就沒有,尋幾個公文挑燈夜看,不時的,嘴角彎起,寶珠有了……

還能懷疑到我這裡來?

個人心思不言明,無人知曉。餘大人就在這兒沒完沒了的喜歡,都看得出來我和寶珠應該是一對嗎?

趙大人就氣得在旁邊喘粗氣,這人真不像話!

我是青梅竹馬!

趙大人鄙夷的就是這句。

青梅竹馬你都沒到手,還好意思說出來。你怎麼不去撞南牆呢?

兩個人各佔一案,各自心思,連夜辦起公事來。

…..

福王沒到十五,就暈頭轉向,不明就裡。

以古代的交通,消息往來,他也就這時候收到。匯個總,福王直着眼。

桌子擺的信件一堆,先是定邊郡王來信,大罵福王不管用。

以郡王之尊,是不會和蘇赫直接聯絡,聯絡蘇赫的是福王。定邊郡王說讓梁山王逼的苦。一直不敢去見梁山王,就到處跑,裝自己沒收到王爺讓去會面的書信。

陳留郡王扼住去京城的路,也到處找他。找他不是爲通知梁山王要見他,是陳留郡王要報仇。扣下他的府兵還用了刑,陳留姓王手握王爺令箭,正大光明的來尋仇。

他要不是守道路,早到處追着定邊郡王打。定邊郡王沒遇到,遇到定邊郡王的家將,陳留郡王老實不客氣地扣下來,也動了刑。放出風去,只等定邊郡王來要人。

定邊郡王迫切的等着造反,就是沒有蘇赫先動兵馬,吸引得梁山王調動諸郡王盡數過去,他不敢動。

他一家,打不過樑山王那幾家。

再來東安郡王,推推託託,擺明是觀望。有便宜就上,沒好處就不來。

項城郡王更是裝糊塗。梁山王大軍擺開,包括長平郡王在內,對項城郡王形成半包圍之勢,現在王爺不是打蘇赫,像在打郡王。項城郡王急得熱鍋上螞蟻,原地煎熬。

蘇赫來不了,郡王們也指望不上。原本想好的,三下里一起發動,福王斷梁山王的糧道,在內地裡製造混亂。蘇赫直進中原,郡王們直闖京都。

京中內應一起發作,這就完全用不上。

陶先生在旁邊嘆息:“成大事,艱難吶!”

福王眸中閃過狠毒:“一計不成,我們還能二計!但是,這個袁二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到底在邊城外面,還是在山西!”

“王爺,這是聲東擊西吧?”

福王冷如冰霜:“我不信!我看和大同袁家分不開!”狠狠道:“再找人手去查探!”陶先生覺得大可不必:“前後我們重金買動七個人前往,七個人再也沒有回來。”

“這更說明袁家藏龍臥虎!”福王打斷他。

“但隔壁是國公府不是嗎?也許是國公府…..”

福王反問:“國公府裡還有誰?一個龍四,再就剛回來的一個瞎子國公,龍八公子也是剛回來,袁二前兩年出來的時候,國公父子全都不在家!只能是袁家!”

負手對窗外:“誰也不能擋我的道!要麼,他爲我所用。要麼,就不用再活着!”眸光暗轉:“和京裡的那個,一樣!”

陶先生也就不再勸,道:“那王爺也不用生氣,不管咱們用哪一計,您要報的仇都能報得!該得的江山也會得到!只是一計險,一計奇就是。”

“奇計不成,就走險計!”福王接話,幽幽起來。他心頭涌動的是對妻子兒子去世的仇恨,儀兒,他默默地道,父親這就要給你報仇了!

親手殺你的人,可以去死了!

大雪落在房頂上,這是一樁獨門小院,離大同城門不遠的街道上。這是福王長年的一個落腳處。

因爲日子久,他就放心地住在這裡。本是想等待蘇赫才住這裡。

票票,

隨便求下個月的票票……呃

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108章 ,喝茶第53章 ,清醒第826章 ,誰的包圍第598章 ,皇帝回敬二近臣第44章 ,寬恕第198章 ,國公府舌戰表兄第82章 ,縫補考試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122章 ,嫁妝第797章 ,聖旨下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453章 ,給加壽換師傅第743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20章 ,非議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162章 ,探花!第820章 ,王爺 ,有膽嗎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579章 ,蕭氏兄弟大婚第四百九十三章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834章 ,執瑜去水軍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550章 ,火勢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87章 ,掩飾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765章 ,文三姑娘第683章 ,全到新去處第427章 ,加壽和蕭戰比拼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134章 ,動心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60章 ,難得清醒第263章 ,龍五的敲打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373章 ,新王朝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144章 ,籌劃第36章 ,飯堂風波第489章 ,太子表白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124章 ,當初,沒看出來?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3章 ,安大姑娘第646章 ,大功課第74章 ,家世(一)第785章 ,暫時的平息第332章 ,能人第108章 ,喝茶第785章 ,暫時的平息第66章 ,獨膽女英雄第831章 ,成親的原因一堆堆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121章 ,當家第339章 ,親戚相遇第562章 ,祿二爺接雞毛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223章 ,產女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29章 ,佈局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528章 ,白鼻子奸臣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59章 ,行善與交易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125章 ,審問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589章 ,梁山王府裡爭功勞第377章 ,天真無邪的小王爺蕭戰第85章 ,送禮第243章 ,有個好媳婦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309章 ,醬鴨與白光鴨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80章 ,誰最好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120章 ,發落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590章 ,拜大年第427章 ,加壽和蕭戰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