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

惠如和尚繼續說道。

“全麻子和片湯李得了資助,得了五六艘海船,又招了兩三千人,倒是劫了幾回閩海北上的海船。只是閩海海商們得了教訓,便結伴而行,海賊們頓時便啃不動了,只得做些落單的買賣。見了我,便求我募得些倭兵以爲臂助,願意分大頭給我等。小僧一時鬼迷心竅,只想着重立山門,廣揚佛義,便應下了。小僧在東倭還有些勢力,前後募得了兩千敗落大名的流散武士。”

“那些海賊得了倭兵臂助,做過幾場大案,聲勢一時大盛。只是那些倭兵只認我,絕不認全麻子、片湯李之流,那兩人無奈,只得奉我做了總掌櫃的,他二人各自分領左右執事,各自部屬爲左右營,將倭兵劃爲中營。小僧西渡時船隻遇風浪,飄至耽羅島,知曉些那裡的底細,便慫恿全麻子、片湯李揚帆去了那裡,佔爲根據,大肆招兵納船。”

“後來那幾位兩浙海商引領我和全麻子、片湯李去見了侯孝康。那廝自稱天朝貴胄,公侯王孫,做的事卻異常不堪。先是唆使我等劫搶海商船隻,又誘導我們上岸,掠搶市鎮山礦。我叫人暗地查過,都是與侯孝康等人在生意場上有爭執的商家,有些甚至還是他們的世交姻親。只是他們眼裡,只有銀子了。”

“上月,侯孝康叫人聯絡全麻子和片湯李,說是要給他們一份大機緣,要他們去攻打北新關的臨時藩庫。我聽了全、李的轉述後,知道這事怕是針對大人等幾位而來。只是侯孝康那幾位的智謀人品,小僧是信不過的。”

惠如和尚說到這裡,有些口渴,求清水一碗,劉玄示意隨從給他一碗涼白開。和尚喝完後,又繼續說道。

“小僧雖然不明其中內情,但諸多蹤跡訊息擺在眼前,卻發現侯孝康一夥步步落後,處處落於下風,硬生生被逼得行此下策。小僧思來想去,覺得侯孝康等人智謀不及大人這邊,更早早失了大勢,現行這一步,難保不是中了大人這邊的計謀。且就算事成,也難免不會給侯孝康那邊滅口。”

“小僧原本不想應承此事,只是這幾月在海上我等被何將軍四處逼剿,日漸窘困。不僅海賊們怨聲載道,就連倭兵也因爲沒有搶得銀子婦人,頗多不滿。小僧知道,如果不讓他們發筆大財,這些豺狼只怕連我都要反噬了,所以不得不下場再做過一回。且與其左右被人做了槍使,不如另尋一處財路。”

“小僧思前想後,把目光定在在了鄞縣東里鎮。這裡的江南岸邊有兩浙市舶使司,庫裡的銀子不比杭州藩庫裡的少。且大家目光都被北新關藩庫吸引去了,小僧何不將計就計做過一場。”

“於是小僧帶了隨從,先潛入鄞縣,查勘了地形,又隱匿於附近,等待大隊人馬到來。全麻子、片湯李以及我的屬下按照原定計劃,在臺州里鍵上岸,做出攻打台州州府的姿態,全軍潛行,過天台山、楓樹嶺等地,入明州。小僧知道,兩浙諸州地方已經膽喪,只會結城自保,絕不會出擊阻攔。”

“至於報信,小僧倒是相信會有人報信,而且盼着有報信的。小僧帶了兩三百好手,潛在舶司附近,只等警報傳到,鄞縣內外慌亂之時好下手,佔了舶司營寨,搶了銀子,等到大隊到來,再合爲一處,在鄞江狹窄之處伏擊回援的定海、臨海水師,搶得海船,揚帆出海。”

聽到這裡,何芝貴、謝志清忍不住後背冒汗,這番僧還真是狡詐,詭計百出。要不是何芝貴經驗老道,穩重主持,只怕就真的着了他的道。

“和尚,你這計謀卻是有幾處缺陷不足啊。”劉玄與他人思維不同。

“回大人,小僧現在想來,確是漏洞百出,否則的話不會就此兵敗,被執與此。”

“不是,你膽大心細,這個計謀確實厲害。如果不是你護衛,那叫雲月的和尚現了形,又被我屬下的巡判官知悉,只怕我還在北新關傻等着。沒有援軍,這營寨早晚落在你手。只是如果你能多行兩招,只怕我就算知悉你的詭計,也來不及救援。”

惠如和尚眼睛一亮,“大人說的可是小僧既然有精銳潛伏在東里鎮,當時警報傳來,應縱兵亂捕,讓明州上下亂了陣腳,再趁機襲了河防營,奪得船隻,屆時自能絕了舶司營寨的通路,使其孤立無援,可鼓譟一舉而下。只是小的當時只想着那數十萬銀子,又懼於有何老將軍居中指揮,不敢輕捋虎鬚,只想着匯合大隊人馬再下營寨,卻沒有作它想了。”

謝志清心有餘悸地說道:“幸得你一時疏忽,又畏懼何軍門虎威,否則我等劫數難逃。”何芝貴站在一旁撫須,臉色頗爲自得。他這些月在海上把海賊攆得跟野狗一般,讓海賊自惠如以下心存一份畏懼,如何不叫他有幾分自得。

“四郎,這和尚也盡說了,我等也該另行他事。杭州城一堆的事等着我們去處置。我已經傳令,叫臨海軍繼續逆江而上,後日當至鄞縣,協助謝大人處置善後,定海軍揚帆直去杭州,平賊團練軍也當迅速集結,與臨海軍交接後沿慈溪運河直去杭州。”

“世叔說得極是,我已經跟天德他們說了,叫他們趕緊處理手尾,等後日與臨海軍交接。”

說罷,劉玄看向惠如,目光中若有深意,而惠如和尚的目光先是有些躲閃,隨即又強自鎮靜,正迎了上去。

第三日,平賊團練軍與趕到的臨海軍水師交接後,又上船,沿慈溪北上。惠如、全麻子、片湯李及其他賊首皆帶在身邊。

這一日,劉玄把惠如傳到船艙裡,兩人面對面,並無他人。

“你這和尚,到了那個地步,話裡還藏着釦子。”劉玄盯着惠如和尚看了一會,發現他這幾日好吃好睡,臉色似乎好了些。

“大人,小僧可是全都招認了。”惠如坦然笑道。

“本官細細看過你和你屬下的書信手札,雖然沒有明言,但我能研判出你的志向來,你這廝怕是想建立地上佛國吧。”

劉玄此言一出,惠如臉色瞬間慘白,喏喏不敢回言。劉玄一見如此情景,知道正中其要害,便繼續說道。

“你來我中土天朝,一是如你所言,禮佛訪友,參拜你宗祖庭;其二是尋覓志同道合之人;其三,怕是想借我東南三吳之地,磨礪你的佛兵吧。”

惠如額頭鼻尖全是汗,上半身微微顫抖,卻還是半個字沒有說。

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細雨春蕪上林苑(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倚翠偎紅情最奇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