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

“大人,兩宗教教首喚作巫春秋,自號春秋通明法王,下面封有上中下三界丞相,前後左右四方元帥,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六丁將軍,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甲校尉,部衆大約十餘萬,青壯上萬。巢穴在嚴州淳安以西,與徽州交界處的深山密林裡。小僧進出那裡數次,盤桓了數月,據我的觀察,兩宗教甚缺兵甲,只能斬木揭竿。”

“且兩宗教雖然教規森嚴,但無人識兵,訓練法度皆爲兒戲。不過巫春秋有一支精銳,號爲‘持燈營’,約有兩千衆,配有不知從哪裡買的數百天朝制式兵甲,還有各處採辦而來的鐵錠化打的兵器,交由巫春秋之女巫嘆兒率領…”

此時的惠如和尚可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劉玄細細聽完,還用筆記下。隨後,又按照惠如和尚所言,將兩浙某些人與海賊勾連諸多事情細節,一一寫成供詞,惠如和尚也老實簽字畫押。供詞上關於浙西兩宗教之事,卻是一字不提。

劉玄大悅,備下好酒好菜,好生款待惠如和尚。還給他調了一間上層的船艙,有牀榻被褥,桌椅書架,寬敞舒適多了,只是將舷窗封死,船板加固,門口嚴加把守而已。過了幾日,船隻邐迤過了山陰縣,前面就是蕭山。惠如和尚過了幾天快活日子,臉色好了許多,甚至有餘心做了兩首漢詩和歌。

這天傍晚甚至呈上了一壺好酒,說是會稽山下有名的黃酒,劉御史特意買來,請惠如一飲。惠如和尚欣然飲盡,卻是醉倒了。等他夜裡醒來,卻發現自己躺在一木牀上,手腳皆被裹着棉布的寬牛皮綁住,上身和雙腿也被同樣四根牛皮固定住,臉上蓋了一塊棉布,摺疊成一半,露出鼻子和眼睛,只是捂住了嘴。

劉玄笑眯眯地站在那裡,旁邊有幾人,面容皆是詭異。惠如拼命掙扎,卻絲毫動彈不得。他睜大着眼睛,驚恐地看着劉玄。

“你這禿驢,還想苟活在世上,真是癡心妄想。靈隱寺的證物已經取得,本官也過了目,確實合用。加上你簽字畫押的供詞,足矣。所以送你一壺黃酒,算是爲你餞行吧。“

惠如和尚躺在那裡嗚嗚呀呀,劉玄卻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服?你這禿驢還敢不服?你們這些海賊,傷了我朝上萬百姓的性命,壞了上千婦人的清白,罪惡累累,罄竹難書。你的那些走狗爪牙論罪都該死,何況你這賊首!而且最壞的就是你這禿驢。你的那些倭寇殺了人,做了惡,到你這裡得了一句‘阿彌陀佛’,便可洗了罪孽,往生淨土極樂。真是可悲可笑可憤!不知惡、不爲善,與那兩腳野獸何異?”

劉玄看到惠如嗚嗚呀呀地掙扎了一番,笑着說道:“罵我說話不算數?說你沒在本朝做過官,不懂規矩,你還不服?在本朝做文官,第一緊要的就是詩詞文章寫得好,寫得好就能漲名望,名望高了就能噴人,不,是彈劾人,名望越高,彈劾起來越見效。”

“第二緊要是說話不能算數。你看些文官奏章裡,沒事就寫‘以死相報’。可真要出了什麼事,不要說一死,就是傷半根手指頭他也不願意。所以在本朝做文官,必須要練就一樣本事,當衆時越辭嚴義正、理直氣壯就越妙,過背後就讓它隨風飄散,各自安好吧。”

“什麼?佛祖會懲罰我的?呵呵,本官不信佛,你家佛祖自管不到我。且你家佛祖果真如你宣揚的這般善惡不分,它要是敢來,老子把它的卵蛋子都捏爆了去。”

劉玄說完後,若有所思地說道:“我似乎說得太多了,你也知道的太多了,絕留你不得。豫春,阿振,送這禿驢登他的極樂,墜我們的地獄。”

“好咧!”常豫春和韓振應了一聲,一人伸手將摺疊好的棉布展開,完全蓋住了惠如和尚的臉面,包括眼鼻嘴都包在其中。韓振則提起一個大水壺,裡面裝滿了河水,然後往前一傾,水從壺嘴裡緩緩流出,淋落在棉布上,不一會就將這塊棉布完全浸透了。

溼透了棉布貼着惠如和尚的臉,現出他的眼、鼻、嘴的輪廓,可以看出他在棉布下拼命地呼吸,就像一條躺在乾涸泥塘裡死命掙扎的魚。他雙手緊握成拳,雙腳繃直,整個身子就像被鞭子抽打一般,從上到下打着擺子。

一壺水倒完,韓振卻停住了,常豫春將棉布上半截翻下,摺疊在惠如嘴巴上,露出他的眼睛和鼻子。他拼命地呼吸,鼻翼就跟起飛鳥兒的翅膀,扇動得只見殘影了。鼻孔撐到最大,幾乎要裂開了。

“滋味好受嗎?”劉玄笑吟吟地問道,迎來的卻是惠如和尚惶恐、求饒的神情,要是嘴巴沒有被捂住,只怕早就叫道:“只求速死!”

“我知道這滋味不好受,年初我上任時擒住了黃海海賊頭子武瞎子,那廝自詡鐵打的筋骨,拼死不肯招認,結果受了半天就扛不住,連他小時候偷看嬸母洗澡的破事都招了。長夜漫漫,你儘可享受”

在惠如和尚恐懼絕望的眼神中,常豫春給他蓋好了棉布,韓振接過重新打來了的一壺水,又開始淋落在棉布上。

一壺水倒完,又打開棉布,讓惠如透氣。

“我叫這刑罰爲溺水忘川河,不是很文雅,但我覺得很形象。不瞞你說,爲了查驗效果,我還真親自試過這刑罰。你還別說,真的可以讓你記起這一生做過的種種事來。聽老輩人說,人變鬼入陰間,要過忘川河,過河時一生之事都要一一浮現過目。看完之後,才能過奈何橋,按善惡入六道輪迴。和尚,你也可好好想想你這輩子做的事,有幾件善事,幾件惡事?”

折騰了一個多時辰,惠如和尚已近奔潰,他目光呆滯,已無活意。

劉玄看看天色,說道:“天色將明,惡鬼也該送回幽冥地獄了。”

常豫春、韓振知意,將棉布捂好,然後一口氣淋了四壺水。其實淋到第二壺水將近時,惠如和尚已經沒有不再掙扎了。最後劉玄探了探惠如和尚鼻息,又按摸了他的脖子,並無一絲生機。

“嗯,將這廝丟到河裡去,全身泡透了,再撈起來說他昨晚伺機逃脫,跳河求生,卻不幸溺水而亡。然後梟了他的首級,一併傳示各州,屍身就近找個化人場化了。”

“遵四郎令。”常豫春和韓振應了一聲,開始忙碌起來。

劉玄緩緩踱出船艙,來到甲板上,只見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將整個東海山河照耀地清澄光明,山嶽披霞,河川映鱗。看着這朗朗乾坤,劉玄頓時覺得一夜的疲憊頓消,不由露出笑容來。

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吳大案終判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四)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大秦官職 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