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

內堂只剩下薛規一人,他默坐在椅子上,想着心思。

“老爺,”一聲女聲打斷了薛規的思緒,他擡頭一看,原來夫人王氏和女兒寶釵進來了。

“是夫人和大姐兒了。”薛規笑着應了一聲。

“老爺,爲了這個官階,怕是花去了六七千兩銀子了吧。”

“銀子嘛,掙來就是用來花的。紫薇閣舍人,我甚是滿意。過兩年寶釵出嫁,寫在嫁妝花牌上也體面。”

紫薇閣自前周初年設立,原名叫做龍圖閣,專門用來存放和整理神武帝的文字。後來神武帝被神化爲“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前周朝廷順應民意,將龍圖閣改爲紫薇閣,一直傳承至本朝。紫薇閣舍人,意爲拱衛紫薇閣財物、執掌進入的屬官。從前週年間就是閒得不能再閒的閒官,但是有紫薇神武帝這塊招牌,確實有體面。

“父親,只是一個虛名而已,不該這般花費。”薛寶釵也說道。

“我的兒啊。”薛規笑着說道,“這人情世故,也是講門當戶對的。我高彼低,吾賤爾貴,久而久之,就會變味。我薛家歷代皇商,講得是人脈關係,互通有無。原本對官階高低並不在意。只是現在與劉家結親,無論是屆時寶釵你出嫁,還是以後蟠哥兒爲商,都脫不離這官場規矩了。這官場,最是勢利。要是我們薛家與劉家相差太遠,四郎雖不會介意,可止不住旁人會另有心思。還有寶釵嫁過去後當執內院,往來皆是官宦貴眷。其中許多人最愛講家世,夫家孃家,都給你一一排來。稍有差落,便是不屑奚落。”

說到這裡,薛規突然笑道,“我的兒,你姨媽可不就是這樣的人嗎?”

“老爺,你何又編排我姐姐呢?”薛夫人在旁邊不滿道,不過大家都知道自己姐姐就是這樣的人,想生氣也無從生起。

薛規哈哈一笑,繼續對薛寶釵說道:“我的兒,要是我薛家,你孃家只是官階未流,在那些人眼裡,自是一介粗鄙皇商,如何看得起你?屆時不是我薛家丟面,劉府和劉四郎也沒了顏面,你如何再打理劉府內院,執居四郎女眷正房?”

薛寶釵多聰明的人,自是聽出父親話裡的意思。她低着頭,思緒萬千。

薛規看着女兒臉上的神情,知道她明白自己的意思。

他非常清楚劉四郎出自鐘鳴鼎食之家,年少得志,將來前途不可限量,這紅塵羈絆只怕少不了。女兒嫁過去,恭據正房,怕是自有一番辛苦。薛規現在只想着趁自己還在,人情臉面尚存,多爲女兒鋪墊。女兒有了體面,在劉府裡能出言如山,薛蟠和薛家自然會差不了。

看來女兒已經領悟到自己的一番苦心,薛規覺得自己也不白辛苦一番。

看到內堂的氣氛有些凝重,薛規笑着道:“這番運作還算順利。宮裡三省,我的那些關係,見我不求實缺,只爲一閒官散階。黃白之物一呈上,自然個個用心賣力,只用了兩三個月,這恩旨誥書就下來了,甚至連中書同籤的吏部告身也一併發了下來。只怕蘇州正堂知州老爺的告身都沒有這麼利索。果真是趙公元帥開路,無往不利!”

薛夫人和薛寶釵聽他講得有趣,不由莞爾。

看到氣氛稍解,薛規繼續說道:“劉四郎扶搖之勢已成,現在他在兩浙被人稱爲青天大老爺,這事你們聽說了嗎?”

“聽說了。想不到這姑爺還會審案?老爺,你說姑爺是不是日審陽,夜審陰?白天是巡察御史,晚上是陰司判官?”薛夫人驚疑地問道。

“我的夫人,你哪裡聽來的鬼神怪談?無稽之談!四郎無非是人極聰慧,又細察入微,萬事在他眼裡,都能推出個由來往去。在那些愚夫蠢婦眼裡,便成了神明燭照。”薛規呵斥了一句,看了一眼薛寶釵,繼續說道。

“秀州傳來消息,劉四郎巡駐嘉興縣,發了憲令,傳秀州知州及七縣知縣到州衙聽用。然後在州衙大堂,劉四郎佐官巡察御史秘書郎李重明居左,巡判官孫傳嗣居右,其居中。李重明理錢糧,孫傳嗣斷刑名,不決或重大者呈劉四郎酌判。不過四日,秀州七縣積壓一年的紛爭刑案計一百一十二件,釐清一空。州縣諸正堂皆拜服,堂下圍看的百姓皆呼‘青天’”。

薛寶釵捂住了自己的嘴,眼睛睜得大大的,卻是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

薛夫人驚歎了一聲,忍不住又開口道:“姑爺手裡肯定有個枕頭,前唐崔府君留下的陰陽枕。老爺你想想啊,崔府君可是酆都天子殿陰律司的判官,只有他留下的神物,纔有這般神效。”

薛規哭笑不得,合着剛纔一番話白說了。

這時薛寶釵低着頭,有些忸怩地說道:“父親,女兒聞得嘉興縣有一處地方,其間草木蔥鬱、曲徑通幽、大小河流穿梭瀠洄,猶如五瓣梅花狀,名喚爲梅花洲。還有錢江大潮最壯美之處在海寧鹽官,且秋八月即臨,女兒懇請父親帶我們去那兩處瀏覽一番。”

“哈哈,我的兒,你的小心思啊。”薛規仰首大笑道,笑得薛寶釵低着頭,滿臉羞紅如豔霞。

“只是可惜啊,我們不能去秀州,須回金陵。”

“這是爲何啊父親?”薛寶釵擡頭驚訝地問道。

“劉四郎一行人應該已經離了秀州,去了越州。我的兒,現在四郎還有一件要緊差事,就是備倭平賊。我聞備賊團練軍在上虞與會稽縣之間的百官市鎮紮了營寨,開始招兵編練。秀州事畢,沿海道巡察告一段落,四郎總得去越州看一眼。”

薛寶釵聽到,不由臉色一黯。

薛規看了她一眼,繼續說道:“集賢館的宋恪元宋博士受四郎委託介紹,不幾日將帶來了兩款新式紡紗機。一款可用腳踏驅動,有紗錠十二支的小紡紗機;另一款可用水力驅動,有紗錠三十六支的大紡紗機。經宋博士改進,皆可用牛馬驢騾驅動,所以也叫大小騾機。”

“我的兒,你也是知道的,爲父抽調薛家大部人力物力來這上海縣,一是圖這是沒太多人關注的良港碼頭,二是想背靠南松江州、北泰通州的棉種。有了宋博士的騾機,我薛家自當能在棉布這一行執牛耳。”

“父親,這些女兒都知道,四郎在予我書信中也提到過。且上海這些產業,還有他的份子入股。”

“我兒知道就好。上海縣稍偏遠,能巧工匠不多,宋博士的新機子在這裡是做不來。爲父約好了宋博士,相約在金陵江寧。此事體大,關及我薛家將來,所以當要回金陵了,這上海縣一干事宜已上軌道,留下得力能幹管事即可。”

說到這裡,薛規臉色凝重,聲音也壓低了,“四郎師生兩人,行雷霆之威,所圖深遠。其餘不怕,就怕兩浙的某些人狗急跳牆,行不軌之事。上海縣離得太近,又只是中縣小城。一旦事變,恐蔓延至此,屆時怕只能坐以待斃,悔之晚矣。”

薛夫人還懵懵懂懂的,不知道丈夫說的什麼,薛寶釵卻臉色一變,驚詫地說道:“父親,那些賊子當不會如此膽大吧?”

“命都要沒了,還怕其它嗎?”薛規幽幽地說道,“我的兒,爲什麼四郎先彈劾的是丁居勝,讓他丟了威勢?團練軍真的只是備倭平賊?都是以防萬一的舉措啊。”

在薛寶釵驚悚的目光中,薛規斬釘截鐵地說道:“就後天,我們闔家暫回金陵居住,待情形明朗了再說。”

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九十九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七十六章 元夕聞名青玉案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