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頭行事

分頭行事

胡雪巖這兩天的心有點野了,正經事雖有許多,卻懶得去管,仍舊回到客棧,打算靜下心來,將公私雜務,好好想它一想。等一走進屋,非常意外地,發現陳世龍在坐等。

“咦!你怎麼來了?啥辰光到的?”

“來了不多一會。”陳世龍答道,“一下船先到裕記絲棧,說胡先生搬到這裡來了,”

“坐,坐!湖州怎麼樣?”胡雪巖問道,“到上海來作啥?”

“王大老爺叫我來的。有封信在這裡。”

拆開信一看,又是求援。爲了漕米改爲海運,原來糧船上的旗丁水手,既無口糧,又少人約束,所以往往聚衆鬧事,甚至發生搶案,黃宗漢頗爲頭痛。由於王有齡在籌辦海運時,對這方面曾有建議,要爲旗丁水手妥籌生計,所以黃宗漢仍舊責成他設法安撫。

王有齡在信中說,如果當初照他的條陳,撥出一筆費用來辦理這事,比較容易收功,因循未辦,如今看形勢不妙,再來安撫,顯得是受了此輩的威脅挾制,事倍功半,十分棘手。同時湖州的團練,正在密鑼緊鼓地編練,而江浙交界的平望、泗安兩處防務,又相當重要,經常要去察看,他實在無力來顧及此事。本來想推給嵇鶴齡,再又想到,推給了嵇鶴齡,他仍舊要求助於胡雪巖,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寫信乞援。希望胡雪巖能請尤五一起到浙江去一趟,以同爲漕幫的情誼,設法排解。

“王大老爺叫了我去,當面跟我說,他也曉得胡先生很忙,如果真的分不開身,叫我陪了尤五爺去。”

“這件事有點麻煩。他們漕幫裡面的事,外人不清楚。尤五跟浙江漕幫的頭腦,是不是有交情,還不曉得。說不定不肯插手。”胡雪巖又說,“你鬱四叔怎麼說?”

“請尤五爺去排解,就是鬱四叔出的主意。”

“喔!”胡雪巖欣慰地說,“那就不錯了。走!我們到怡情院去。”

щшш☢Tтkд n☢c o

於是一起到了怡情老二的小房子裡,尤五還沒有回來,胡雪巖便趁此機會,向陳世龍細問湖州的情形,知道今年因爲洋莊可能不動,時世又不好,養蠶的人家不多。不過陳世龍又說了他的看法,認爲這是一時的現象,如果有錢,可以放給蠶農,明年以新絲作抵,倒是一筆好生意。

“有錢,好做的生意多得很,眼前還談不到明年的事。”胡雪巖說,“你這趟回去,先打聽今年的行情,湖屬有多少人養蠶?大概能出多少絲?打聽確實了,趕緊寫信來。這件事要做得秘密,請人去辦,不可省小錢。”

“是的。”陳世龍接着提起他的親事,說岳家已經跟他談過,日子想挑在端午節前後,問胡雪巖的意思怎麼樣?

“那時候不正是新絲上市嗎?”

“我也是這麼說,生意正忙的時候辦喜酒,‘又是燈龍又是會’,何必夾在一起?他們說,如果不是端午前後,就要延後到秋天。”

“與其延後,何不超前?”胡雪巖以家長的口吻說,“你們早點‘圓房’倒好。”

“阿珠的娘不肯馬虎,一定要把嫁妝辦好。除非——”陳世龍說,“胡先生說一句。”

“說一句還不容易,你早跟我說了,我早就開口了。這趟你回去跟他們老夫婦說,生意要緊,家也要緊,趁新絲上市以前讓你辦了喜事成了家,定定心在生意上巴結,豈不是兩全其美?”胡雪巖又說,“今年秋天局面會有變動,我的場面也要扯得更大,那時人手越嫌不夠,一辦喜事,忙上加忙,這把算盤打不通。”

他說一句,陳世龍應一句,也不過剛剛談完,尤五和古應春聯袂而至,跟陳世龍寒暄了一番,問起來意,陳世龍只有目視胡雪巖示意。

“尤五哥,你的麻煩來了!”胡雪巖將浙江漕幫不遵約束,聚衆滋事的情形,以及王有齡的要求都說給他聽。

“事情很麻煩!”尤五說了這一句,緊接着表示,“不過上刀山我也去。”

“尤五爺真是夠朋友。”陳世龍立即表現了不勝傾服的神態。

在胡雪巖,覺得他這樣豪爽地答應,倒不無意外之感,想到尤五去杭州,古應春去蘇州,上海剩下自己一個人,與洋人言語不通,萬一有事,雖說古應春託有一個人在這裡,但素昧平生,而且有些事只有古、尤二人清楚,自己還是等於孤立無助,此事十分不妥。

“老古!”他當機立斷地說,“上海一定要你坐鎮。我跟你換一換,我到蘇州去看何學臺,你留在上海。”

這番變化將古應春和尤五的“密謀”完全推翻,說起來也是很掃興的一件事——是尤五的提議,認爲鬱四他們在湖州爲胡雪巖謀娶芙蓉這件事,確是夠好朋友的味道,不妨如法炮製,古應春特爲遲一天走,就是要等着看胡雪巖和阿巧姐的態度,如果妾有情,郎有意,古應春就預備趁去蘇州之便,專誠到木瀆去訪阿巧姐的夫家跟孃家,拿大把銀子來爲他們結成連理。剛纔他們就是從怡情院來,據怡情老二說,阿巧姐不但已經點頭答應,而且還提供了許多情況,指出着手進行的辦法,“火到豬頭爛”,最多花上三五百銀子,就可買得阿巧姐的自由之身,如今胡雪巖這一說,豈非無趣?

“怎麼回事?”胡雪巖看他態度有異,追問着說,“老古,你有什麼難處?”

“唉!”古應春笑着嘆口氣,“好事多磨!”

“怎麼呢?”

“事情有緩急,”尤五搶着對古應春說,“你就守老營吧。過些日子專程跑一趟,也算不了什麼。”

“那也只好如此。”

“你們講啥?”胡雪巖大惑不解,“何妨說出來大家商量!”

“說出來就沒有味道了。”古應春搖搖頭。

尤五也是微笑不作聲。這就很明顯了,雖不知他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必與他跟阿巧姐有關。理解到這一點,不免又把這段儻來豔福思量了一下。誠然,阿巧姐的情味,與他過去所遇到的任何女人不同,真可以說一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但世界上天生有一種福氣人,什麼事都不必做,席豐履厚,多的是閒情,專門可以消耗在阿巧姐這種尤物身上,而自己不同,自己天生來就是做生意的,而且是做大生意的,雖然也能欣賞阿巧姐的好處,並且有辦法使得阿巧姐這樣的人,心甘情願隨自己擺佈,然而到底不是“正業”,不可爲她耗費工夫,更不可爲她神魂顛倒,忘記了自己應該是幹什麼的!

這樣想着,覺得手心上都有汗了,內心相當不安,從到上海以來,似乎一直迷戀着阿巧姐,還不曾好好辦過一件正經事。因此,他收斂笑容,正色說道:“兩位的心思,我有點猜到了。我不是昧着良心說話,這不過逢場作戲,要看機緣,總要順乎自然,不可強求。湖州那件事我做得有點冒失,現在還有麻煩,當然,說句狂話,什麼麻煩我都不怕,但要工夫來料理,我現在少的就是工夫。”

這段話頗引起尤五的警惕,古應春的臉色也不同了,“我們曉得了。”他說,“聽你的意思辦,目前按兵不動。”

“這樣最好。到我覺得可以辦了,我一定拜託你們費心。”胡雪巖忽然想到,“五哥,你這趟正好把七姐帶了去,將我們所議的那件事辦一辦。”

這件事就是請王有齡與七姑奶奶認作義兄妹。機會倒是好機會,但事先要談妥當,行禮要有胡雪巖在場,就這樣帶了去,登門認親,未免太冒昧了。

尤五說了他的意思,古應春亦以爲然,胡雪巖也就不再多說。但這一下倒提醒了尤五,認爲這趟到杭州去,應該多備禮物結交王家,以爲將來結乾親的地步,於是由此開始,商量杭州的行程,決定在第三天動身。

“小爺叔,你呢?”

“我隨時可走。沒有事的話,我明天就動身,早去早回。”

“不行!”尤五說,“這條路上,不怎麼安靖,我叫人替你打聽一下,僱一隻專船,派人陪了你去。”

“不要緊!”胡雪巖因爲尤五此行,瑣瑣碎碎的事情也很多,不願再麻煩他,這樣說道,“這條路,我不熟,老古熟,我請他幫忙,你就不必管了。”

“對!”古應春立即應聲,“這件事交給我,包管妥帖。”

這樣說定了,各自散去。陳世龍住在裕記絲棧,胡雪巖先把他送到那裡,有許多話叮囑他,主要的是爲尤五,他是王有齡請去排難解紛的上客,但在官面上的身份不同,而且將來還要結成乾親,所以爲了雙方的面子,絕不可叫尤五受了委屈,他關照陳世龍當面將這些情形跟王有齡講清楚。

“頂要緊的一句話,尤五爺這趟去,完全是私人面子,所以他只是王大老爺一個人的客人,跟浙江官面上,不必交結。這一點,你要跟王大老爺說清楚,省得尤五爺受窘。”

陳世龍心領神會,諾諾連聲。等胡雪巖說完要走,陳世龍終於忍不住問了一聲:“胡先生,那阿巧姐是怎麼回事?”

“說來話長,慢慢你就知道了。”胡雪巖倒被提醒了,“回去不必多說。”

“知道,知道,我不能不曉得輕重。”

回到大興客棧,阿巧姐正在燈下理燕窩,用心專注,竟不曾發覺胡雪巖。她已經卸了妝,解了髻,一頭黑髮,鬆鬆地挽成一條極粗的辮子,甩在一邊,露出雪白的一段頭頸。胡雪巖忍不住低頭聞了一下。

這一下把阿巧姐嚇得跳了起來,臉都急白了,看清是胡雪巖才深深透了口氣,拍着胸以白眼相向。

“何至於如此!”胡雪巖歉意地笑道,“早知你這麼膽小,我不跟你鬧着玩了。”

“‘人嚇人,嚇煞人’!你摸摸看!”阿巧姐拉着他一隻手在左胸上探試,果然心還在跳。

“你膽這麼小,怎麼辦?”胡雪巖說,“後天我要到蘇州去兩三天,本來想留你一個人在這裡住,現在看起來,你還是回怡情院吧!”

答覆大出胡雪巖意外,“我不回去。”她說,聲音雖平靜,但每個字都像摸得出棱角似的。

“怎麼?”胡雪巖問道,“是啥緣故?”

“我已經算過工錢了

,”阿巧姐說,“那種地方只有出來的,沒有回進去的。”

“好志氣!”胡雪巖讚了她一句,心裡卻有些着急,阿巧姐決心從良,是跟定了自己了,這件事只有往前走,不容自己退步,看來還有麻煩。

“你到蘇州去好了。”阿巧姐坦然地說,“我一個人住在這裡好了。我只怕人裝鬼嚇我,真的鬼,我反而不怕。”

“這又是你這時候說說。真的有鬼出現,怕不是嚇得你半死。”

“我不相信鬼。總要讓我見過,我才相信。”

“自然有人見過。”胡雪巖坐在她對面,兩手支頤,盯着她看,“我講兩個鬼故事你聽!”

“不要,不要!”阿巧姐趕緊站起身來,“看你這樣子瞪着人看,就怕人。吃了燕窩粥睡吧!”

茶几上有一隻“五更雞”,微微的幾星火,煨着一盂燕窩,揀得一根毛都看不見,且不說滋補的力量如何,光是她這份細心料理,就令人覺得其味無窮了。

兩人上了牀,阿巧姐緊抱着他說:“現在你可以講鬼故事了。”

“奇了!”胡雪巖笑着問,“何以剛纔不要聽,現在要聽?”

“現在?現在我不怕了!”說完,把他摟得更緊。

這是胡雪巖所從未有過的經驗,太太是“上牀”亦是“君子”,芙蓉的風情也適可而止,只有阿巧姐似乎每夜都是新鮮的。

於是胡雪巖添枝加葉地講了兩個鬼故事,嚇得阿巧姐在他胸前亂鑽。又怕聽,又膽小,原是聽講鬼故事的常情,只不如她這般矛盾,胡雪巖也知道她有些做作,但做作得不惹人厭。

一宵繾綣,胡雪巖第二天仍舊睡到很晚才起身。這天他知道尤五去杭州之前,有許多雜務要安排,古應春替他去僱船找人護送,也在忙着,都不會到大興來。自己沒有急事要料理,便又懶得出門,願意在妝臺邊守伺阿巧姐的眼波。

“可有人會來吃飯?”阿巧姐說,“今天我們要開伙食了!”

“那有多麻煩,館子裡叫了來就是了。”

“那不像做人家。”阿巧姐挽起一隻籃子,“我上小菜場去,順便僱個小大姐來。”

胡雪巖實在不願她離開,但又無法阻攔,只好怏怏然答應。一個人在旅館裡,覺得百無聊賴,做什麼都沒有興致。勉強把煩躁的心情按捺了下來,靜坐着細想,突然發覺,這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哪怕是王有齡到京裡,他被錢莊辭退,在家賦閒的那段最倒黴的日子,也沒有這樣意興闌珊過!

“這是什麼道理?”胡雪巖喃喃自語,暗暗心驚,“怎麼一下子卸掉了勁道?”

他在想,可能是自己太倦了。經年奔波,遭遇過無數麻煩,精力形成透支,實在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在這夷場上,十丈軟紅塵中,無法休息,最好是帶着阿巧姐,借一處西湖的別墅,安安靜靜住上兩個月,什麼事不做,什麼心不用,閒來劃劃船、看看山,到晚來弄條鮮魚,中段醋溜,頭尾做湯,燙一斤竹葉青跟阿巧姐燈下對酌,那就是神仙生活了。

這樣不勝嚮往地想着,忽又自笑,事業做得大了,氣局卻反變得小!剛得意的那一刻,曾經想過,要把現在住處附近的地皮都買下來,好好蓋座花園,日日開宴,座客常滿,大大地擺一番場面。如今卻只願跟阿巧姐悄悄廝守,這又是什麼道理?

兩件事並在一起想,很容易發覺相同之處:這些感覺,都是這幾天跟阿巧姐在一起以後纔有的。有人說:溫柔鄉中,最容易消磨一個人的志氣。這話看來有道理。

想到了這個道理,接着便是警惕,由警惕又生出不服氣的感覺,決定拋開阿巧姐,去想正經事。這一想,就是一身汗!正事不知有多少,不知爲何都拋在腦後!這樣下去,可真是危險了。

於是等阿巧姐回來,他說:“你馬馬虎虎弄頓飯來吃。吃完了,我要出門。”

“你看你!”阿巧姐笑道,“闊氣起來,要頓頓在館子裡叫菜,小氣起來,連外面去吃碗麪都不肯。”

這一下提醒了他,自己也失笑了,“都是你那‘做人家’這句話害的,我總以爲要在家裡吃了午飯再出門。”他一面走,一面說,“好了,好了,我到外面去吃。”

“慢點!”阿巧姐拉住他,指着籃子說,“我一籃子的菜怎麼辦?”

“晚上來吃!”這句話使得她深爲滿意,“請他們都來!”她說,“菜多吃不完。”

“也好!你索性多做些,就算替尤五爺餞行。”

等出得門來,卻有些茫然,因爲他的本意,只是自己跟自己較勁,不願沉溺在溫柔鄉中。要辦的事雖多,或者還不到時候,或者要聽候他人的消息,再定行止,此時一事不能辦,何去何從?倒費躊躇。

想一想還該先到裕記絲棧,找着了陳世龍再說。事不湊巧,陳世龍剛剛出門,絲棧裡的執事非常客氣,一定要留胡雪巖在那裡坐。奉茶奉煙,極其殷勤。他情不可卻而懶於應酬,便這樣答道:“你們不必招呼我,我喝喝茶等着,儘管請便,不然我就不敢打攪了。”

執事的聽他這樣說,知道他不願跟閒雜人等在一起,便將他引入一間小屋,那也是尤五跟人約會談體己話的地方,佈置不見得好,卻有很精緻舒服的一張藤靠椅,躺着想心事,最爲合適。

“這裡好!”他欣然說道,“我正好在這裡打個盹!”

這就更明白表示出來,不願有人攪擾了,執事的連聲稱是,叫小徒弟把一碗現泡的蓋碗茶,四個果盤子,還有一支水菸袋都挪了進來,取張方凳當茶几,安設停當,掩上門退了出去。

胡雪巖躺了下來,覺得相當舒服,心一靜,便覺得隔室的談話聲,歷歷入耳。留神細聽,談的是地皮生意。

胡雪巖亦曾有意於此,便一字不肯放過。那兩人對洋場的情況,和洋人的動向,相當清楚,說洋人跟中國人不同,中國人的路是走出來,人多成市,自然走出一條路來,等到預備修路,路面爲兩旁的市房攤販所限制,已無法擴充。洋人的辦法不同,是先開路,有了路便有人到,有人到便有房屋,自然市面會熱鬧起來。因此中國人的市面做不大,不能不佩服洋人的規模、氣魄。

這番話,在胡雪巖可說聞所未聞,細細玩味,果然大有道理。他聽王有齡談過京城裡的情形,如今才知道京城的市面與衆不同,一半固然因爲天子腳下,人煙稠密,一半就因爲京城裡的建制,也跟洋人一樣,先開好大路,分好地段,哪裡做衙門,哪裡住人,哪裡開店,開店又分出來,哪裡可以開戲園茶樓,哪裡可以販牛羊驢馬,這樣子的規模,自然就可觀了。

“照上海灘的地形看,大馬路、二馬路,這樣開下去,南北方面的熱鬧是看得到的,其實,向西一帶,更有可爲,眼光遠的,趁這時候,不管它蘆蕩、水田,儘量買下來,等洋人的路一開到那裡,乖乖,坐在家裡發財。”

胡雪巖聽隔室說到這裡,哪還能靜心躺下去?但說了睡個午覺,突然告辭而去,也不大合適。因而只好按捺心情強忍着,無奈遇到這種生意經,胡雪巖就是拋不開。他對上海的地形不熟,要籌劃也無從籌劃去,這時候渴盼的,就是找到古應春,坐了他的那輛亨斯美往西一直到靜安寺一帶,實地去看一看才符心願。

幸好,不久陳世龍就回來了。於是胡雪巖向執事殷殷致謝,辭了出來。

走到街上,第一句話就問:“世龍,你對西面一帶熟不熟?”

“胡先生都不熟,我怎麼會熟?”

“不管它,我們弄部馬車去兜兜風。”

於是僱了一輛乾淨車,由泥城牆往西,不擇路而行,七兜八轉,盡是稻田水蕩,胡雪巖幾乎連方向都辨不清楚了。

一路漫無目的地兜風,一路他把剛纔所聽到的話告訴了陳世龍。原來如此!陳世龍提出了一個見解:“胡先生,這件事有兩個做法,第一個做法恐怕辦不到。”

“你不管它,說來看!”

“第一個辦法是有閒錢。反正地價便宜,譬如不賺,買了擺在那裡,看哪一天地價漲了,再作道理。依我看,爲子孫打算,倒不妨這麼辦。不過胡先生,你手裡的錢是要活用的,所以說辦不到。”陳世龍停了停又說,“第二個做法,一定要靠古先生,先去打聽洋人準備修哪條馬路,搶先一步,把附近的地皮買下來,那一來,轉眼之間,就可以發財!”

“對!這話對!”胡雪巖拿他的話細想了一想,忽有啓發,“你的話也不全對。”他說,“最高明的做法是,叫洋人修那條馬路!”

“這——”陳世龍想懂了他的意思,認爲辦不到,“洋人豈肯聽別人擺佈,叫他修哪條路,他就修哪條路?”

“事在人爲。總可以想得出辦法。好在這事也不急,慢慢兒再說。”

胡雪巖做事就是這樣,不瞭解情況時,爲求瞭解,急如星火,等到弄清楚事實,有了方針,他就從容了。陳世龍知道他的脾氣,說是說“慢慢兒”,絕不是拖延,更不是擱置,幫着他做事,須知這一點,自己暗暗去做準備,說不定哪一天,他籌劃好了,拿出來的計劃詳詳細細,立刻可以動手,自己沒有準備,就合不上他的步子和要求了。

“我還要多找幾個人。”胡雪巖在歸途中說,“你這趟回去,隨時替我留心。”

“是的。”陳世龍想了想問,“胡先生將來到底叫我做什麼?我不想死守在湖州。”

“我知道。”胡雪巖說,“你喜歡在外頭跑,將來不要叫苦!”

“怎麼呢?”

胡雪巖沉吟不答,好久好久才問:“你看山西的票號,打不打得倒?”

“打是打不倒的!人家多年信用。不過錢莊的做法如果活絡些,不像票號那樣墨守成規,那麼,南五省的地盤,應該可以拿得到。”

胡雪巖很欣賞陳世龍的態度,看他的樣子近乎浮滑一路,說話倒很實在,因而將心裡的話告訴了他。

“今天我好好細想了一想,我的基礎還是在錢莊上面。不過,我的做法還要改。”他說,“勢利、勢

利,利與勢是分不開的,有勢就有利,所以現在先不必求利,要取勢。”

“勢?”陳世龍很用心地想着,“胡先生,你說的勢是指勢力?”

“不錯!勢力。商場的勢力,官場的勢力,我都要。這兩樣要到了,還不夠。”

“還有洋場的勢力!”陳世龍接着他的話說。

“好!”胡雪巖很興奮地翹起大拇指,衷心誇讚陳世龍,“你摸得到我的心思,就差不多了。”

“我哪裡及得上胡先生?十分之一都沒有。”陳世龍也很高興,矜持地說,“不過胡先生的路子,我總還不至於不懂。”

“你懂就好!”胡雪巖說,“現在風氣在變了!你到底比我要輕個幾歲,比較不出來。從前做生意的人,讓做官的看不起,真正叫看不起,哪怕是揚州的大鹽商,捐班到道臺,一遇見科舉出身的,服服帖帖,唯命是從。自從五口通商以後,看人家洋人,做生意的跟做官的,沒有啥分別,大家的想法纔有點不同。這一年把,照我看,更加不對了,做官的要靠做生意的!爲啥我要洋場的勢力,就因爲做官的勢力達不到洋場,這就要靠我這樣的人來穿針引線。所以有了官場的勢力,再有洋場的勢力,自然商場的勢力就容易大了。”

陳世龍一面聽,一面點頭,細細體味着胡雪巖的話,悟出來許多道理。就這樣談着,不知不覺又回到人煙稠密之區,胡雪巖這時纔想起阿巧姐的話,要約尤五和古應春到家吃飯,一見時候不早,深怕他們另有約會,便即趕到怡情院,誰知一個人都不見,連怡情老二亦不在那裡。

人雖不遇,卻留着話,“相幫”的告訴胡雪巖,說尤五關照:“請胡老爺等他,他準六點鐘回來。”

六點鐘見了面怎麼樣?如果他說另有約會,或者自己在怡情院請客,那麼,阿巧姐那裡就不好交代了。這樣想着,便有些坐立不安的神氣。

陳世龍很少看見他有過這種樣子,不免詫異,當然,更多的是關切,一問起來,才知究竟,心裡好笑,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語:“英雄難過美人關”。一等一的厲害角色,在這上頭,往往手足無措,一籌莫展,這便又用得着“旁觀者清”這句話了。

“這不用爲難,或者我去通知一聲,或者我留在這裡等!”

“對,對!”不待他說完,胡雪巖就說,“你去一趟吧!這樣告訴她:我在這裡等他們,等到了就回來。如果客人約不來,我一定回家吃飯。”

陳世龍銜命而去,只見阿巧姐很安閒地坐在那裡,一見很客氣,聽陳世龍講完,毫不在乎地說:“不要緊!沒有幾樣菜,蒸的蒸着,要炒的,等人到了再下鍋。”

看她從容不迫的樣子,跟芙蓉那種宛轉的神態,是不同的風味。陳世龍心裡便想:胡先生的豔福倒真不淺!

還有一樣不同的,是阿巧姐的談鋒極健,陳世龍也算很善於詞令的,相形之下,自覺見絀,而且談到後來,忽然發覺,自知可能是失言了,因爲阿巧姐的旁敲側擊,他把胡雪巖的家庭情況,透露了許多。所幸的是,不曾說出胡太太是很厲害也很能幹的婦人。

一則起了戒心,再則亦不便久坐,陳世龍便起身告辭。阿巧姐知道他是胡雪巖的心腹,當然要加以籠絡,一再挽留,最後這樣說道:“你是胡老爺自己人,我纔不作客氣,不然,我也不會留你。除非你不當我自己人看待。”

說到這樣的話,儼然以胡雪巖的外室自居,陳世龍已看出“胡先生”對她極其喜愛,而將來結局如何,尚在未定之天,如果堅決告辭,彷彿真的不當她“自己人”,在阿巧姐會起疑心,似乎不妥,因而改了主意:“我還是先回去,跟胡先生說一聲,回頭再一起來。”

“那麼,”阿巧姐說,“回頭一定要來噢!”

“一定,一定!”

出了大興客棧,安步當車,剛走得不多幾步路,忽然聽得有女人在喊:“世龍!”

定睛一看,是七姑奶奶,古應春親自駕車,也發現了陳世龍,停下來問道:“你到哪裡去?”

“我回怡情院去。”

“不必了!”古應春說,“我們特爲來接阿巧姐,今晚上,在我們那裡聚會,你也去。”

於是陳世龍又折回,三個人一起又到大興客棧,七姑奶奶跟阿巧姐是初見,一個守禮,一個親熱,而都健談,所以拉着手,前朝後代,大談淵源。七姑奶奶說聽古應春談過,知道她能幹漂亮,阿巧姐則說聽怡情老二說起,有這樣一位豪爽有趣,敢到怡情院這種地方的堂客。

彼此都很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古應春卻不耐煩了:“我的姑奶奶,談了半天,你倒說點正經話啦!”

正經話是特地來邀客,因爲胡雪巖和尤五要動身到蘇杭,七姑奶奶特地在徽館叫了一桌席,替他們餞行。胡雪巖又要邀到大興客棧,嘗試阿巧姐的烹調手段,變成僵持的局面。

“我在想,到你這裡,到我那裡都一樣。不過,第一,叫了席不能退掉,幾兩銀子也可惜;第二,到我那裡比較方便。”七姑奶奶又說,“天氣也還不熱,就做好了菜,擺一夜也不會壞。明天我來吃!”

阿巧姐自然一諾無辭,以換衣服爲名,請他們在外屋坐,卻把陳世龍悄悄找到一邊,摸出四塊銀洋說道:“陳少爺!我拜託你一件事。第一趟上七姑奶奶的門,不能空手,託你替我辦四樣吃食東西,帶到七姑奶奶那裡去。”

“七姑奶奶家,我不認識。”陳世龍轉念有了主意,“不過不要緊,你交給我。”

等她換好衣服,四個人一輛馬車到了七姑奶奶門口。陳世龍認清了地方說:“我馬上就來!”說完掉身就轉,在弄堂口就有茶食店、水果攤,買了一簍花旗橘子、一簍天津鴨梨,茶食店裡買了一大盒松子糖,還剩下兩塊錢,叫店家拿一條陳火腿下來,算一算差四角錢,陳世龍替她墊上。

“這是阿巧姐送七姑奶奶的。”陳世龍笑道,“我是小輩,今天就白吃了。”

“何用客氣。”七姑奶奶說,“阿巧姐,我們像自己人一樣,我跟你‘打開天窗說亮話’,我不喜歡這一套,我自己也弄不來這一套。”

“你看你,”古應春忍不住埋怨她,“人家一番好意,倒落得你這麼兩句話。阿巧姐是曉得你的脾氣的,不曉得的人,豈不是要怪你不近人情。”

“不會,不會!”阿巧姐搶着說道,“我也曉得七姑奶奶不喜歡這些虛文,不過,我們是弄慣了,改不過來,好在陳少爺買得好,都是實惠的東西,就我不送,七姑奶奶也要花錢買的。”

“這倒是實話。”七姑奶奶笑嘻嘻地說,又表示歉意,“我說話一向是想到哪裡,說到哪裡,說錯了你不要怪我。”

這兩句話,別人都不覺得什麼,只有陳世龍大爲驚異,因爲她以前絕無這種口吻,看來是古應春的潛移默化之功。

正想要說一兩句調侃的話,作爲取笑,只聽樓梯上有聲音,接着是尤五和胡雪巖一路走,一面談着,相偕出現,略略招呼了一下,繼續談話。陳世龍聽出來,他們去拜訪了一位人物,這位人物對於調處浙江漕幫的糾紛,大有用處,現在是在商量,是不是要把這位人物一起請到杭州去。

“你們有啥談不完的話?回頭再談,要開席了。”七姑奶奶忽然又說,“人少了欠熱鬧。何不把老二也請了來。”

“不必,不必!”尤五插手說道,“她出局去了,回頭會來的。”

於是在堂屋中開席,一張圓臺面,坐了六個人,似乎嫌大。阿巧姐經不住七姑奶奶的硬作主張,與胡雪巖並居首席,這樣官客與堂客夾雜而坐,大反慣例,而坐首席更是阿巧姐的破題兒第一遭,所以相當拘謹,跟胡雪巖隔得遠遠的。

酒過一巡,胡雪巖對阿巧姐說道:“你跟七姑奶奶談了些什麼?”

“話多了。七姑奶奶脾氣直爽,談得真有趣。”

“那你何不常跟七姑奶奶來作伴?”

說到這裡,尤五咳嗽了一聲,胡雪巖纔想起,他是極力主張七姑奶奶回孃家的,如說阿巧姐常來跟作她伴,豈不是給了她一個留在上海的藉口?七姑奶奶卻不理會這些,“小爺叔這話對!”她說,“你陪我到松江去住幾天好不好?”

“這很好!”尤五微覺意外,趕緊慫恿,“阿巧姐,你就到那裡去住幾天。好在來去方便,你想回上海,隨時可以回來。”

“打攪府上,不好意思。”

說是這樣說,一雙俏眼只瞄着胡雪巖,要看他的態度定行止,胡雪巖自然表示贊成,反倒是古應春有了意見。

“我看松江也不必去,上海也不必留,索性跟小爺叔到蘇州去逛一趟。”

“這倒也是個辦法。”尤五看着他們倆問,“怎麼樣?”

胡雪巖實在有些委決不下,一方面覺得有阿巧姐作伴,此行一定溫馨愉快,一方面又覺得雙宿雙飛之餘,更加以相攜相將,越發變成敲釘轉腳,鐵案如山,只可進不可退了。

這就要看阿巧姐自己的意思。而她對胡雪巖由誤解而瞭解,由瞭解而接受怡情老二的勸告,已經下定決心,不過閱人已多,世故熟透,絕不肯事事勉強,引起胡雪巖的忌憚敬遠之心,所以此時默不作聲。

“怎麼樣?”七姑奶奶催問着,“是到松江,還是到蘇州?”

這一問,在阿巧姐當然只能回答到松江。古應春在這些地方,自比七姑奶奶更機敏,便不等她開口回答,先就搶着說了句:“當然是到蘇州。”

“到蘇州就到蘇州。”胡雪巖定了主意,但不能不問一問本人,“去不去?”

這就是阿巧姐能幹了,她不說去,也不說不去,只說:“七姑奶奶一片好意——”

意思是答應了,還照顧着七姑奶奶,雖是口頭上的人情,也惹人好感。

“不要緊,不要緊!”七姑奶奶說,“等你蘇州回來,我再來接你到松江去玩。”

事情就這樣定局了,各人要收拾行裝,早早散去,約定第二天中午在怡情老二小房中吃中飯,吃完分別上船。

(本章完)

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名花易主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不速之客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成人之美爲人謀職入閩督師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官運亨通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成人之美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贈妾酬友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結交鬱四鶴齡接任富家公子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委署知府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妝閣密談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官運亨通俞三婆婆大展鴻圖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推位讓國生死訣別預備後路舉借洋債全權委託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前記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一章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進京捐官_漕運其事共議前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家事之爭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財勸離之計爲人謀職真假丈夫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結交應春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推位讓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胡王重逢深宮疑雲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革職查辦美人圈套分頭行事政局多變西征大事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壯士斷腕大展鴻圖請援鬱家轉道寧波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會見洋商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推位讓國深入虎穴紅頂商人胡雪巖1_楔子胡李會晤幫夫行運喜事心事深宮疑雲大擺壽宴化敵爲友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置備嫁妝政敵暗算惱人情債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風月場中意外糾紛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春色滿舟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七章 閒談在他聽來是商機,胡雪巖謀劃開絲行_擬開絲行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曲曲心事惱人情債意外糾紛佳人心曲巧遇鶴齡離亂重逢上下打點招安之計化敵爲友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美人設局美人圈套擠兌風潮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四章 情勢鉅變,胡雪巖着手破產清算_死中求活用人不利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伏下奇計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螺螄太太離亂重逢轉道寧波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深宮疑雲政敵暗算空門尋蹤恭迎左帥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推位讓國以賭會友漕幫生計勸離之計以賭會友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巧牽紅線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奸人貪寶對抗潮流大好商機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七章 閒談在他聽來是商機,胡雪巖謀劃開絲行_多事姻緣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一見鍾情真假丈夫家有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