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謀調任

密謀調任

第二天一早起身,週一鳴已經在等着了,臨時客串聽差,替他奔走招呼,所以阿巧姐雖不在身邊,胡雪巖亦覺得並無不便。同時心裡在想,自己一向爲求便捷爽利,不喜歡帶個聽差在身邊,看來若有像週一鳴這樣的人,帶在身邊,亦自不妨,這一趟回去,或在杭州,或在上海,倒要好好物色一個。

等他漱洗完畢,週一鳴又要請他進城去喝早茶。胡雪巖心裡有數,便連聲答道:“好的,好的!吃完早茶,我帶你去見何學臺,當面求他替你寫信。”

於是進了城在“吳苑”茶店吃早茶。蘇州的茶店跟杭州的又不同。杭州的茶店,大都是敞廳,一視同仁,不管是縉紳先生,還是販夫走卒,入座都是顧客;蘇州的茶店,分出等級,各不相淆,胡雪巖好熱鬧,與週一鳴只在最外面那間廳上坐,一面喝茶,一面吃各式各樣的點心,消磨到十點鐘,看看是時候了,算了賬,安步當車到蘇州府學去見何桂清。

由於愛屋及烏的緣故,何桂清對週一鳴也很客氣,再三讓坐,週一鳴守着官場的規矩,只是垂手肅立,最後卻不過意,才屁股沾着椅子邊,彷彿蹲着似的坐了下來。

看他這侷促的光景,胡雪巖倒覺得於心不忍,便要言不煩地說明來意,何桂清當時答道:“許大人親自到上海督師去了。”接着轉臉問胡雪巖,“現在倒有個好機會,是去收稅,不知道這位周君願意不願意屈就。”

“屈就這兩個字言重了。不知是哪一處稅卡?”

“現在新創一種‘厘金’,你總曉得。”

“這聽說過。”胡雪巖答道,“到底怎麼回事,卻還不十分清楚。”

“是你們浙江的一個奇士的策劃。此人算來是雪軒的部民,湖州府長興人,名叫錢江——”

錢江字東平,是浙江長興的一名監生,好大言,多奇計,彷彿戰國的策士一流人物。鴉片戰爭一起,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宗室奕經,奉旨以“揚威將軍”的名義,到浙江督辦軍務,錢江叩轅獻計,招募壯士,奇襲英軍,擒其首腦。畏葸的奕經,如何敢用這樣的奇計?敬謝不敏。

後來林則徐得罪遣戍,而錢江在廣州犯了法,亦充軍到伊犁,在戍所相遇,林則徐對他深爲賞識。當林則徐遇赦進關時,設法將他洗脫了罪,帶入關內,在京城裡爲他揄揚於公卿之間,聲名鵲起,不幸地,林則徐不久病歿,錢江頓失憑依,於是挾策遊於江淮之間,在揚州遇到了雷以誠。獻上兩策,第一策是預領空白捐照,隨時填發;第二策就是開辦厘金。

窮了想富,富了想貴,人之常情,所以做生意發了財的,尤其是兩淮的那班鹽商,最喜歡捐官,捐到三品道員還覺得戴藍頂子不夠威風,總想找機會,如報效軍需,捐助河工,花大把銀子買個“特保”,弄個二品頂戴的紅頂子才肯罷休。

但是捐官的手續甚爲繁複,吏部書辦的花樣百出,往往“上兌”一兩年,一張證明幾品官員身份的“部照”還拿不到,這一來自然影響捐官的興趣。錢江的辦法就是專爲想過官癮的富商打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上了兌,立刻填發部照,爽快無比。雷以誠認爲此策極妙,便託錢江上了個奏摺,細陳其事,照他的辦法,部裡的書辦就沒有好處了,所以起初部議不準。無奈國庫空虛,乾嘉年間積下的上千萬銀子,從道光年間鴉片戰爭以來,以奕經、耆英、琦善以及賽尚阿等總領師乾的欽差大臣,花得光光,現在朝廷爲對付洪楊起義,“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如果馬兒自己覓草去吃,猶復不準,如何說得過去?因此,錢江的妙策,到底被批准了。部

裡領來大批的空白捐照,現款交易,而且沒有層出不窮的小費,既快又便宜,捐官的人,自然趨之若鶩。雷以誠就靠了這筆收入,招募鄉勇,才得扼守揚州、鎮江一帶。

然而捐官只是一趟頭的買賣,細水長流,還得另想別法,於是而有厘金。清朝的行商稅,本來只有關稅一種。大宗稅收是錢糧地丁,因爲失地太多而收額大減,兩淮的鹽稅,亦因爲兵火的影響,銷場不旺,彌補之道,就靠厘金,一錢抽一釐,看起來稅額甚輕,但積少成多,爲數可觀。最先是由雷以誠在揚州仙女廟、邵伯鎮等運河碼頭,設卡試辦,成效不壞,朝廷因而正式降旨,命兩江總督怡良、江蘇巡撫許乃釗、漕運總督楊以增,在江南、江北各地試行捐釐助餉,以裕軍需。

聽罷何桂清的陳述,胡雪巖對錢江其人,深爲仰慕,頗想一見,但這是一時辦不到的事,只好丟開,先替週一鳴作打算。

“他是水師出身,運河、長江各碼頭,都是熟人。若得雲公栽培,當差絕不致誤事,坍雲公的臺。”

“我知道,我知道,看周君也是很能幹的人,而況又是你的舉薦,一定賞識不虛。”何桂清說,“我馬上寫信,請坐一坐!”

說罷,他退入書房,親筆寫了一封信。何桂清雖未做到封疆大吏,督撫的派頭已經很足,兩張八行箋,寫着胡桃大的字,按科名先後,稱雷以誠爲“前輩”。胡雪巖接了信代週一鳴道謝,週一鳴自己則叩頭相謝。

“你先回去吧!”胡雪巖對週一鳴說,“我還要陪何大人談談。”

等週一鳴一走,何桂清告訴胡雪巖一個消息,說江蘇巡撫許乃釗有調動的消息,“今天一早,接到京裡的密信。”他說,“我想等一等再說。”

許乃釗調動,何以他要等候?細想一想,胡雪巖明白了,必是何桂清有接此任的可能,不妨靜以觀變。

這個主意的變化,胡雪巖覺得對自己這方面大爲不利,因而頗想勸他仍照原來的計劃,先活動調任倉場侍郎,然後放到浙江去當巡撫,那一來,對王有齡,對自己,對嵇鶴齡便有左右逢源、諸事順手之樂了。

暗中的猜測,不便明勸,萬一猜得不對,變成無的放矢,是件可笑的事,叫何桂清看輕了自己,而且凡事明說不如暗示,旁敲側擊的效果最好,這是胡雪巖所深知的。於是略想一想,有了一套說詞。

“江蘇巡撫這個缺,從前是天下第一,現在,我看是最末等的了。”他忽然發了這樣一段議論。

何桂清當然要注意,“蘇撫的缺分,不如以前是真的,”他說,“但亦不至於淪爲末等。”

“我是瞎說說的,跟雲公請教。”胡雪巖徐徐而言,想着末等的理由,想到一條說一條,“第一是大亂在江蘇,地方少了,錢糧也就少了。”

“還好,蘇鬆膏腴之地,還在我們手裡。”

胡雪巖不便說蘇鬆難保,“要保住,也很吃力,劉麗川至今還在上海。這且不去說它,第二,江蘇的官太多。”他說,“浙江好的是巡撫獨尊!”

“啊!”何桂清深深點頭,“你這話有道理,督撫同城,確是麻煩,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巡撫要壓倒總督,怕不大容易,這也不去說它,第三,”胡雪巖又說,“江南大營的向大人,聽說很難伺候。雲公,有這話沒有?”

這話當然有的。何桂清心想,江南大營的驕兵悍將,不知凡幾,向榮的難侍候,猶其餘事。於是本來想在江蘇等機會,打算着能接許乃釗的遺缺的心思動搖了。

看他默然不語,胡雪巖猜到了他的心思,

益發動以危言:“地方官要與城共存亡。我替我們杭州同鄉許大人說句私話,如果能夠調動一個缺,真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這句話才真的打動了何桂清,他最膽小,雖然紙上談兵,豪氣萬丈,其實最怕打仗。看起來,江蘇真的成了末等的缺,何必自討苦吃,還是進京去吧!

主意打定了,卻不便明說,只連連點頭:“高論極是,佩服之至。”

“我哪裡懂什麼,不過俗語道得好:‘旁觀者清。’不在其位,不關得失,看事情比較清楚。”

“說得一點不錯。”何桂清答道,“我就正要老兄這樣的人,多多指點。”

“雲公這話說得太過分,真叫我臉紅。”他趁勢站了起來,“我就此告辭了,順便跟雲公辭行。”

“怎麼?”何桂清頓現悵然之色,“你就這樣走了?”

“是的,我預備明天一早動身回上海。”

“那麼——”何桂清沉吟了好半晌說,“我們上海見面吧!那不會太久的。”

“是!我一回上海就把款子預備好,隨時等雲公的招呼。”

“還有件事,無論如何,奉託費心。”

胡雪巖一愣,隨即會意,事實上此事已成功了一半,所以很有把握地說:“雲公請放心,一到上海,必有喜信。”

何桂清自然高興,而過分的欣悅,反生感慨,“真想不到,這一次無端與雪巖兄結成知交。”他搖搖頭說,“人生在世,都是一個緣字,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胡雪巖跟他的境遇,約略相似,再加上王有齡,三個人天南地北,不知冥冥中是什麼力量的驅使,得能聚在一起,像七巧板一樣,看似毫不相干,居然拼出一副花樣,實在巧妙之至。所以對他的話,深具同感。

“雲公,說到緣字,還有讓你想不到的事。”他緊接着又說,“眼前我不說破,說破了不好玩了。只盼你早則節前,晚則節後,到了上海,我們再敘。”

聽他如此說法,何桂清便不肯多問,只說:“好,好!我們再敘。良晤非遙,我就不送你了。”

“不敢當,我也就不再來辭行了。”他站起身作揖。

“你請等一等。”何桂清說完,匆匆又走入書齋,好久,都不見再露面。他是親筆在寫名帖,寫信來不及了,只好用名帖,一共七八張,從蘇州到上海,沿路掌管一方的文武官員,都有他的名帖致意。致意是門面話,其實是爲胡雪巖作先容。

“你備而不用吧!”何桂清把一疊名帖交了過去,“交情深淺,都在措詞上看得出來,該用不該用,怎麼用法,你自己斟酌。”

“有云公這幾張名帖,就等於派了百把兵保護,一路上可以睡到上海,多謝,多謝!”

“雪軒那裡,我另外覆信,這裡跟浙江,每天都有驛差,方便得很。我就不必麻煩你轉信了。”

何桂清一面說,一面親自送客,體制所關,送到二門爲止。等胡雪巖回到客棧,他跟着又派人送了四樣路菜,一部他新刻的詩稿,另外一個沉甸甸的小木箱,打開來一看,是一隻“汽鍋”。

“難爲你家大人想到。”

“我家大人交代,”那個叫何福的聽差說,“胡大老爺的交情,與衆不同,叫我跟胡大老爺請示,若還有事,我就在這裡侍候胡大老爺上了船再回去。”

“不必,不必!我有人,你請回去吧,替我道謝。”

說完,在阿巧姐的梳頭匣裡取了個紅封套,紅封套甚多,備着賞人用的,輕重不等,最重的是五兩一張銀票,給何福的就是這一種。

(本章完)

鶴齡接任血書求援離亂重逢空門尋蹤死得其所驟起變故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家事之爭多情郎中俞三婆婆生死訣別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籌開錢莊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名分之爭家有喜事預備後路勸離之計鶴齡接任大擺壽宴空門尋蹤幫夫行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進京捐官恭迎左帥漕幫生計詭變戰局新式絲廠恭迎左帥全權委託移花接木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春色滿舟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煙消雲散預備後路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官運亨通排解糾紛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籌開錢莊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六章 結識左宗棠,開啓鉅商之路_重回杭州對抗潮流轉道寧波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七章 閒談在他聽來是商機,胡雪巖謀劃開絲行_多事姻緣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遣散姬妾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煙消雲散全權委託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曲曲心事阿七做媒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上海之行蘇州同行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螺螄太太新媒舊友請兵護航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伏下奇計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春色滿舟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委署知府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一見鍾情危機逼近轉道寧波平息風潮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美人設局終成眷屬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名分之爭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胡王重逢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財胡李會晤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妝閣密談同裡之行密謀調任收爲己用商場勁敵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曲曲心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楔子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財幫夫行運預備後路大好商機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收服世龍空門尋蹤料理家事拜見岳母名花易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大功告成化敵爲友情場干戈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委署知府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帶病啓程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奸人貪寶內鬼敗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進京捐官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收服世龍空門尋蹤同裡之行拜會學臺請兵護航請兵護航籌劃談判抵達杭州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巧遇故知入閩督師江湖禍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刑錢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