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齡接任

鶴齡接任

一到杭州,胡雪巖回家坐得一坐,立刻便到阜康,陳世龍已押了行李先在那裡等候。行李雖多,盡是些送人的禮物,由劉慶生幫着料理,一份份分配停當,派了一個“出店”陪着陳世龍一家家去分送。胡雪巖則趁此刻工夫,聽取劉慶生的報告。

“胡先生,請你先看賬。”劉慶生捧着一疊賬簿,很鄭重地說。

“不忙,不忙!你先跟我說說大概情形。”

“請你看了賬再說。”

聽他如此堅持,料知賬簿中就可以看出生意好壞,於是他點點頭先看存款。一看不由得詫異了,存戶中頗多“張得標”、“李德勝”、“王佔魁”、“趙虎臣”之類的名字,存銀自幾百到上萬不等,而名下什九注着這麼四個小字:“長期無息”。

“唷,唷!”胡雪巖大爲驚異,“阜康真的要發財了!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戶頭?”

“胡先生!”劉慶生矜持着說,“你再看這一筆賬。”

他翻到的一筆賬是支出,上面寫着:“八月二十五日付羅尚德名下本銀一萬一千兩。息免。”

“喔,原來羅尚德的那筆款子,提回去了?”

“不是!”劉慶生說,“羅尚德陣亡了,銀子等於是我送還的。我不知道這件事做得對不對。”

劉慶生細談這件事的經過,是八月二十五那天,有兩個軍官到阜康來問,說是聽聞羅尚德曾有一筆款子存在阜康,可有其事?又說羅尚德已經陣亡,但他在四川還有親屬,如果有這筆款子,要提出來寄回去。

羅尚德的存摺在劉慶生手裡,倘或否認其事,別無人證。但他不肯這樣做,一口承認,同時立即取出存摺,驗明銀數,但他表示,不能憑他們兩個人的片面之詞就付這筆存款。

“那麼該怎麼辦呢?”

“我知道羅老爺跟撫臺衙門的劉二爺是朋友,要劉二爺跟你們營官一起出面,出條子給阜康。”劉慶生說,“只要羅老爺是真的陣亡,你們各位肯擔責任,阜康立刻照付。”

於是那兩個軍官,當天便找了劉二爺來,共同具了領條,劉慶生即捧出一萬一千兩銀子,還要算利息,人家自然不肯再要。這樣到了第二天,張得標、李德勝等等,便都上門來了。

胡雪巖聽他講完,異常滿意,“慶生,”他說,“阜康的牌子打響了!你做得高明之極。”

“老實說,”劉慶生自己也覺得很安慰,“我是從胡先生你這裡學來的竅門。做生意誠實不欺,只要自己一顆心把得定就可以了。誠實不欺要教主顧曉得,到處去講,那得要花點心思,我總算靈機一動,把機會抓住了。”

“對!做生意把握機會,是第一等的學問。你能夠做到這一點,我非常高興。慶生,我現在幫手不夠,你還是替我多管點事,以後錢莊的生意都歸你。”胡雪巖說,“我一切不管,都歸你調度。”

“這——”劉慶生興奮之餘,反有恐懼不勝之感,“這副擔子我怕挑不下。”

“不要緊!你只要多用心思,凡事想停當了去做,就冒點風險也不要緊。不冒風險的生意,人人會做,如何能夠出頭?只要值得,你儘管放手去做。”

“這話就很難說了,怎麼叫值得,怎麼叫不值得?各人看法不同。”

“人生在世,不爲利就爲名。做生意也是一樣,冒險值得不值得,就看你兩樣當中能不能佔一樣。”胡雪巖停了一下指着賬簿說,“譬如這筆放款,我知道此人是個米商,借了錢去做生意,你就要弄弄清楚,他的米是運到什麼地方?運到不曾失守的地方,不要緊,運到長毛那裡,這筆放款就不能做!爲啥呢,萬一這筆賬放倒了,外面說起來是:哪個要你去幫長毛?倒賬活該!這一來名利兩失,自然犯不着冒險。”

“我懂了!”劉慶生深深點頭,“凡事總要有個退步。即使出了事,也能夠在臺面上說得過去。”

“對啊!慶生,”胡雪巖拍着他的肩說,“你完全懂了!我們的生意,不管是啥,都是這個宗旨,萬一失手,有話好說。這樣子,別人能夠原諒你,就還有從頭來起的機會,雖敗不倒!”

“雖敗不倒!”劉慶生把這句話在心裡唸了好幾遍,頗有領悟。接着便談了些業務擴充的計劃,胡雪巖因爲自己在杭州只有幾天耽擱,一拖便無結果,所以或可或否,當時便要作出決定。

正在從長計議時,只聽有人一路喊了進來:“二弟,二弟!”

聽這稱呼便知是嵇鶴齡,胡雪巖急忙迎了出去。只見他紅光滿面,梳一條又黑又亮的辮子,身上穿一件極挺括的紫醬色線春夾袍,外面套一件黑緞“巴圖魯”坎肩,平肩一排珊瑚套扣,卷着袖子,露出雪白紡綢的袖頭,左手盤一對核桃,右手拿着支湘妃竹鑲翠的短菸袋,十足一副紈絝公子的打扮,以前的那副不修邊幅的名士派頭,連影子都找不到了。

“大哥!”胡雪巖笑道,“你年輕了十幾歲,差點都認不得了。”

“都是瑞雲啊!”嵇鶴齡有着掩抑不住的喜色,“打扮了幾個孩子,還要打扮我。不作無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這且不去說它。我是奉命來邀客,瑞雲叫我來說,晚上爲你接風,沒有什麼菜吃,但一定要到。”

“一定到。只是時候不會太早。”

“你是要先去訪雪公?”嵇鶴齡說,“那就不必了。我已約了雪公,他到舍間來會你,吃完飯,你們一起走好了。”

“那好,省了我多少事。”胡雪巖笑着問道,“瑞姑娘怎麼樣?”

“那是盡在不言中了。總而言之一句話,承情不盡。”

“新城的案子,雪公已經寫信告訴我了,說得語焉不詳,我在上海記掛得很。”胡雪巖問道,“對你總有個安排?”

“是的,我正要跟你詳細談。”嵇鶴齡略一躊躇,接着又說,“話太長,一說開頭,就無法收場了。這樣吧,我還要去辦點事,瑞雲要我去買幾盆菊花,我把轎子留在這裡,回頭你坐了來。最好早些到,雪公未來之前,我們先可以好好談一談。”

看他春風滿面,服飾華麗,此時又知道養了“轎班”,可知情況很不壞,胡雪巖先就放心了,點點頭答應,儘快赴約。

在阜康把幾件緊要的事處置完畢,胡雪巖坐了轎子徑到嵇家。嵇鶴齡也剛回來不久,正穿着短衣在指揮花匠陳設菊花,一見他來,便說一聲:“你到裡面坐,我洗了手就來。”

這時張貴已來肅客,看見胡雪巖異常恭敬,也格外親熱,一面傴僂着身子引路,一面殷殷問訊,直接領到後廳,迎面遇着瑞雲。

“二老爺!”因爲胡雪巖與嵇鶴齡拜了把子,所以她這樣含笑稱呼。略一凝視,接着又說,“清瘦了些,想來路上辛苦了!不過精神氣色都還是老樣子。”

“你像是發福了。”胡雪巖笑着問,“日子過得還稱心吧?”

“託二老爺的福。”瑞雲向裡喊道,“荷官,領了弟弟、妹妹來見二叔!”

“噢!”裡面嬌滴滴地答應一聲,只見丹荷領頭,帶着一羣小傢伙,搖搖擺擺走了來,一個個都穿得很乾淨,等丹荷一站定,便也都站住了。

“叫啊!二叔。”瑞雲看着丹荷說。

於是丹荷先叫,她叫過了再叫弟、妹們叫。胡雪巖一看這情形,對瑞雲佩服得不得了。她是用的“擒賊擒王”的手段,不知怎麼一來,把最調皮的丹荷籠絡得服服帖帖!那一羣小傢伙便也都安分了。

“老大呢?”他問。

“我送他‘附館’去了。”嵇鶴齡進門接口,兩個小的立刻便都撲了過去。

胡雪巖心裡着實羨慕嵇鶴齡,自然也深感安慰,拉着丹荷的手問長問短,好半天不放。

“好了好了!”瑞雲大聲說道,“都跟着二姐到裡頭去,不要來煩你們二叔!”

遣走了孩子們,瑞雲也告個便回到廚下。於是嵇鶴齡跟胡雪巖談起別後的光景。新城之行,先撫後剿的宗旨定得不錯,當地士紳對嵇鶴齡革槍匹馬,深入危城,都佩服他的膽氣,也瞭解他的誠意,因此都願意跟他合作,設法把爲首的“強盜和尚”慧心,引誘到縣自首。蛇無頭而不行,烏合之衆,一下子散得光光。前後不過費了半個月的工夫。

功成回來,王有齡自然敬禮有加,萬分親熱,私人先送了五百兩銀子,作爲謝禮。嵇鶴齡不肯收,王有齡則非送不可,“到後來簡直要吵架了。”他說,“我想你跟他的交情不同,我跟你又是弟兄,就看在這一層間接的淵源上,收了下來。”

“你真是取與舍之間,一絲不苟。”胡雪巖點點頭說,“用他幾個也不要緊。這且不去說他,你補缺的事呢?雪公說過,補實缺的事,包在他身上。現在怎麼樣了?”

“這件事說起來,有點氣人,”嵇鶴齡急忙又加了一句,“不過,雪公對我是沒有什麼好說的,他保我署理歸安縣,黃撫臺不肯,又保我接海運局,他也不肯,說等‘保案’下來再說。”

地方上一件大案子,或則兵剿,或則河工,或則如漕運由河運改爲海運等等大事曲張的案子,辦妥出奏,照例可以爲出力人員請獎,稱爲“保案”,保有“明保”、“密保”之分,自然是密保值錢。

“黃撫臺給了我一個明保,反是雪公倒是密保。”

“這太不公平了。”胡雪巖打斷他的話說,“莫非其中有鬼?”

“嗨!”嵇鶴齡一拍大腿,“真正機靈不過你!黃撫臺手下一個文案委員,要我兩千銀子,我也不知道這兩千銀子是他自己,還是他替黃撫臺要?反正別說我拿不出,就拿得出來,也不能塞這個狗洞。”

“那麼,雪公怎麼說呢?”

“雪公根本不知道。我沒有告訴他。”嵇鶴齡說,“我跟他說了,他一定爲我出這兩千銀子。我何必再欠他一個人情?”

官場中像他這樣耿介的人,已經不多了,胡雪巖不由得肅然起敬。但他可以這麼想:自己應該跟王有齡說清楚,無論如何要把海運局的差使拿下來,哪怕“塞狗洞”也只好塞了再說。

“大哥!”他說,“這件事你不必管了,雪公必有個交代,等我來跟他說。”

“其實也不必強求。”嵇鶴齡搖搖頭,“官場中的炎涼世態,我真看厭了。像我現在這樣也很舒服,等把那五百兩銀子花光了再說。反正世界上決沒有餓死人的。”

“你真正是名士派。”胡雪巖笑道,“不是我說句大話,像你這樣的日子,我也還供給得起,不過你一定不肯,我也不願意讓你閒下來不做事。人生在世,不是日子過得舒服,就可以心滿意足的。”

“一點不錯。”嵇鶴齡深深點頭,“我自然也有我的打算,如果浙江混不下去,我想回湖北去辦團練。”

“那不必!我們在浙江着實有一番市面好做,等雪公來了,大家好好談一談。”

說到曹操,曹操就到,因爲已成熟客,剛聽得張貴來報:“王大老爺到!”王有齡已經進門,一面走,一面在喊:“雪巖,雪巖!”

“雪公!”胡雪巖迎了出去,拱拱手招呼。

“我天天在盼你。等你一來,我就有回湖州的日子了。”

“老爺!”是瑞雲在喊,她仍舊用他在家的稱呼,“請裡面坐,就吃酒吧!只怕胡老爺也餓了。”

“好,好,吃酒,吃酒!”王有齡很高興地說,“今天要痛痛快快吃幾杯。”

於是延入後廳,只見已擺了一桌子的菜:有瑞雲的拿手菜紅糟雞,也有她別出心裁,將嵇鶴齡家鄉口味的魚雜豆腐和杭州菜的魚頭豆腐燴在一起的一品鍋,烹製得濃腴非凡,正宜於這西風落葉的黃昏食用。

“胡老爺送的洋酒。”瑞雲拿着一瓶白蘭地笑道,“我竟不知道怎麼開法?”

“我來,我來!”嵇鶴齡接過酒來,很自然把雙手撫在她肩上說,“喝這酒省事,不必燙。你請到廚房裡去吧!菜慢一點好了。回頭你也來敬酒。”

他這樣款款而言,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瑞雲卻很不好意思,微微窘笑着白了他一眼,然後低聲埋怨:“你真嚕囌!”

王有齡向胡雪巖看了一眼,等瑞雲的背影一失,忍不住哈哈大笑,“雪巖!”他說,“我現在才知道你的樂趣,看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實在是件賞心樂事。”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是西湖月老祠的對聯,嵇鶴齡隨即笑道,“這一字改得好!雪公有此襟懷,自然常樂。”

“好說,好說!都虧你們兩位幫了我的大忙。今天先借花獻佛,聊表寸心。”

於是三個人先幹了一杯。白蘭地不比紹興酒,嵇鶴齡喝得太猛了些,嗆了嗓子,咳得面紅脖子粗,連瑞雲在廚房裡都聽到了,趕了出來一看,便一面問原因,一面替他捶背。王、胡兩人看在眼裡又相視而笑了。

“你那位珠小姐呢?”王有齡問胡雪巖,“現在是要看你的了!”

“那也是件賞心樂事。”

“怎麼?”王有齡很關切地搶着問,“莫非好事不諧?”

“在阿珠仍舊是件好事,這也不去談她了。倒是畹香,”胡雪巖說,“我在上海叫人去看過她,還住在梅家弄,不曾受到什麼驚嚇。她有意思來玩一趟,雪公,你看如何?”

“看看再說吧!”王有齡的神色很冷淡,是不大願意談及此事的神情。

嵇鶴齡本來想問畹香是何許人?看見他這樣的神色,見機不言。胡雪巖當然更不會再提,話題一扯,談到他自己在上海的交遊及生意。

此刻有兩件事要談,一件是代買的洋槍;一件是海運由瀏河出口,交尤五駁運,後者又跟嵇鶴齡的出處有關,胡雪巖靈機一動,認爲可以當做嵇鶴齡的見解提出來,顯得他在這方面也有過人的才幹,因而決定先談洋槍。

“雪公!”他問,“湖州的團練怎麼樣了?”

一問到此,王有齡大爲興奮,“很好哇!全省各地的團練,就數我湖州順利。平心而論,都是趙景賢的功勞。”他對嵇鶴齡說,“此人的才具,不遜於老兄。幾時我介紹你跟他交個朋友。”

“我亦聽說此君既賢且能,很想交這個朋友。若蒙雪公引見,真是快事!”說着,他陶然引杯,一仰脖子幹了酒。

“雪公!”胡雪巖把話題拉了回來,“我替你買了一批洋槍。”他把整個經過說了一遍。

“我也要浮一大白!”王有齡極高興地說,“雪巖你這件事,辦得好極了!前兩天,撫臺還跟我談起,兵在精而不在多,又說欲善其事,先利其器。龔振麟父子,對造炮雖有經驗,無奈不會造槍。現在能夠買到洋槍,對防務大有裨益。我明天就‘上院’去見撫臺,籌個通盤的辦法出來,洋槍多多益善。”

“那是以後的事。目前這批槍呢?”

“這一批槍,當然是我們湖州買!有了這批洋槍,將來的效用如何,且不去說它,起碼眼前就可以激勵團練的士氣,關係甚重。”王有齡又說,“趙景賢知道了這個消息不知道會高興成什麼樣子!”

“雪公!”嵇鶴齡插進來說,“既然湖州志在必得,事情就不是這麼個做法。明天要防黃撫臺截留這批槍,還是暫時不說的好。”

“那麼到什麼時候再說?”

“我看要用這麼個步驟,”嵇鶴齡慢條斯理地答道,“先跟藩司請一張洋槍的運照,接着了這批槍,送到湖州,然後再跟黃撫臺去說。那時槍支已經發了下去,莫非黃撫臺倒說,統通收了回來,給他的親兵用?”

“對,對!”王有齡說,“有你們兩個人替我畫策,真正是萬無一失!來,吃酒!”

一面喝酒,一面胡雪巖又談買這批洋槍,還有拉攏英商,叫他們少跟洪、楊打交道的好處。嵇鶴齡在一旁默默地聽着,心裡便在爲胡雪巖想,等他們談話告一段落,便用提醒的語氣說:“雪巖,這批貨色的價款如何算法,你要不要先跟雪公談一談?”

胡雪巖還不曾開口,王有齡矍然說道:“提到這一層,我倒想起來了。團練都是官督民辦,地方上自己籌了餉,自己保管。湖州富庶,地方上也熱心,團練經費很充裕。我本來想跟趙景賢說,教他把公款存在阜康,又怕碰個軟釘子,面子上下不來,所以一直不曾開口。現在好了,有了這批洋槍,是個很好的‘藥引子’,趙景賢一定很見你的情,我就容易說話了。至於這一批貨色的價款,說多少是多少,回扣當然是你的。”

胡雪巖此刻最感困難的,第一是人手不足;第二是頭寸調不轉。有了湖州團練的大筆經費存進來,如魚得水,再妙不過。有了大生意,他就不肯貪小利了,“不!”他說,“我的事需要做得漂亮。回扣或者歸公,或者歸景賢手下的人去分,我完全當差。”

“白當差也不必。”王有齡說,“這件事你不必管了,我來跟趙景賢說。”

要談的兩件事談妥了一樁,另一樁得要從嵇鶴齡身上談起,“雪公!”他開門見山地問,“鶴齡的事怎麼了?”

一提到這話,王有齡把已送到脣邊的酒杯又放下,意興闌珊地先嘆了口氣。

“爲這件事,我睡覺都不安枕。”王有齡說,“我也正要等你商量。撫臺不知打的什麼主意,跡近過河拆橋,叫我怎麼對得起鶴齡兄?”

於是他把幾次爲嵇鶴齡的事,跟黃宗漢去談的經過,說了一遍,先是請求,沒有確實答覆,便改做保薦,保薦依舊不得要領,就只好力爭,無奈至今爭不出名堂來。

“雪巖!”王有齡說到最後,又要請教他了,“你料事比別人來得準,倒看看

,是何道理?”

“‘無鬼不死人’!”胡雪巖很坦率地說,“其中必定有鬼。”

“我也想到了這一層。”王有齡答道,“問過文案上的人,說要不要有所點綴?文案上的人,回話很誠懇,說這件事全看撫臺的意思,他們此刻還不敢受好處,怕受了好處,事情辦不成,對不起人。等將來嵇某人的委札下來,自然少不得要討他一杯喜酒吃。雪巖,你聽,這話不是說到頭了嗎?”

王、嵇兩個人兩樣的話,擺到胡雪巖心裡一辨味道,立刻就懂了。兩千銀子是黃宗漢要,卻又不肯叫王有齡出,所以纔有這樣的話,如果是文案上要錢,管你這銀子姓王姓嵇,只要成色足就行了!

懂是懂了,卻不肯說破。說破了,王有齡即或花了錢,仍舊會覺得替嵇鶴齡不曾盡到心而感疚歉,在嵇鶴齡則既有那樣不願花錢買官做的表示,說破了更會成僵局。

於是他笑笑說道:“他們鬧鬼,我就是專捉這路鬼的‘茅山道士’。且看我的手段!”

“那麼,你預備如何‘捉鬼’?”王有齡問。

“天機不可泄漏。”胡雪巖拿手一指嵇鶴齡,“雪公,鶴齡給我的信上,談到漕米海運,由瀏河出口,因爲小刀會起事,怕出亂子,出了個主意你看行不行?”

聽得這話,嵇鶴齡大爲詫異,自己何嘗出過什麼主意?正要開口,發覺有人輕輕踢了他一腳,這自然是胡雪巖遞過來的暗號,嵇鶴齡便不做聲了。

“什麼主意?”王有齡極注意地問,“上頭正爲這件事在擔心,我也很頭痛,派兵護漕,原是公事,誰知百端需索,綠營兵真正都該裁撤!”

“那好!這個主意用得着了。”胡雪巖不慌不忙地說道,“鶴齡曉得我跟尤五的交情,也曉得尤五的手面,出的主意就是包給尤五駁運。你看如何?”

王有齡思索了一下,拍案稱賞:“這個主意想絕了!尤五是松江漕幫,說起來便宜不落外方,哪方面都交代得過。鶴齡兄,你真正才氣縱橫。這樣吧,請你今天就做個說帖,我明天上院面遞。如果撫臺再有嚕囌,那就真正是出了鬼了!”

“是,是!”嵇鶴齡答應是在答應,不免有些面紅耳熱,只是借酒蓋臉,一時看不出來。

“甚好,甚好!”王有齡舉杯說道,“白蘭地我也喝過幾回,似乎都不如今天的來得香,來得醇。”

“‘與周公謹交,如飲醇醪’!”嵇鶴齡引了句《三國志》上的話,端杯向王有齡一舉,眼卻看着胡雪巖。

乾了這一杯,王有齡說:“酒差不多了。鶴齡兄今晚上還要寫說帖,明天晚上到我那裡再喝個痛快!”

話剛完,只聽瑞雲一面掀簾子走了出來,一面笑道:“我還沒有敬胡老爺,敬老爺呢!”

“敬胡老爺應該,謝媒!”

瑞雲原有這意思,讓王有齡一說破,便不好辦了,一手執壺、一手持杯,僵在那裡有些手足無措,幸好,這不過眨眨眼的工夫,因爲嵇鶴齡很機警地替她解了圍。

“還是應該先敬雪公!”他接過壺來說,“雪巖跟我弟兄,那是自己人。”

“糟了!”王有齡笑道,“你們都是自己人,只剩下一個我是外人。”

“老爺也不要這麼說,”瑞雲窘意消失,依然很會應酬了,“胡老爺跟嵇老爺都沒有拿老爺當外人看。”

“對了!”有了幾分酒意的王有齡,詞鋒特別銳利,“女心外向,倒是你拿我當外人看了。”

“我不敢!”雖是戲言,瑞雲卻當做正經話回答,“我在老爺家十幾年,不敢忘記老爺、太太待我的好處。”

說到這樣的話,王有齡就是借酒蓋臉,也不好意思跟她再說笑話,規規矩矩受了她一杯酒。接着,瑞雲又敬了胡雪巖,放下杯子要走,他喊住了她,要她也敬嵇鶴齡。這時候的瑞雲可大方不起來了!但越是不肯,胡雪巖越鬧得厲害,把幾個小把戲都招引了來,在門簾後面遮遮掩掩地看熱鬧,特別是最調皮的丹荷,格格地笑個不住。嵇鶴齡藉着去叱斥兒女的機會,算是替瑞雲又解了圍。

飯罷回到書房裡去喝茶,又談正經。王有齡問起胡雪巖說:“駁運一節,你跟尤五談過沒有?”

“談是談過,沒有定局。因爲不知道你的意思究竟如何?”

“其實你就做了主也一樣。”王有齡問,“尤五怎麼說?”

“尤五還不是一句話!費用好商量,不過要浙江給他們江蘇督糧道一件公事。”

“公事現成!哪怕就是給江蘇許撫臺,也不費什麼事。倒是費用一層,還要有個大概數目,纔好籌劃。”

“我想,”胡雪巖說,“總比請派綠營兵保護,要便宜得多。”

“那行!”王有齡很仔細地想了想說道,“只要尤五真的能夠保險,這件事就太妙了!”

胡雪巖聽出他的意思,是有些不放心尤五,但許多話亦不便跟他說,譬如尤五跟周立春的交情之類。不過既然王有齡有這話,而且又扯上嵇鶴齡,算是他的“條陳”,那麼一出紕漏,於他們兩個人的前程,都有妨礙,不能不重新考慮。

“事情是有七分把握,不過‘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我想,”胡雪巖看着嵇鶴齡說,“條陳裡寫活動些,讓黃撫臺去做主。”

“不行,不行!”王有齡搖着手說,“他不肯擔責任的。”

這一下,事情變得就要重新再談,胡雪巖因爲責任太重,總覺得很難有萬全之計,方在沉思之際,嵇鶴齡開了口。

“此事要盤馬彎弓,有一番做作。”嵇鶴齡說,“現在防務吃緊,各地方都要增添兵力,原有的兵勇尚不敷用,何能再抽人護送漕米?”

“啊,啊!”王有齡恍然大悟,“我懂了。”

“我也懂了。”胡雪巖說,“不過這話,最好不由雪公來說。”

“你是說由綠營自己來說?”王有齡搖搖頭,“他們不肯說的,這是趟好差使,又舒服,又有出息,何樂不爲?”

“舒服卻未見得,真的遇見小刀會,開起仗來,綠營不是他們的敵手。”

“無奈他們不這麼想。我也不能這麼說。”王有齡下了個決定,“準定由我面見撫臺,相機行事。”

“那麼,”胡雪巖問道,“條陳呢?”

“條陳還是今夜把它擬好,我帶了去,寧可備而不用,不可要用而未備。”

“既如此,我連夜趕起來。”嵇鶴齡慢了一下說,“我想把雪巖留下來,一起商量,斟酌盡善。雪公看如何?”

“也好!”王有齡看着胡雪巖說,“我們就明天上午碰頭好了。”

這樣說停當了,王有齡告辭回家。胡雪巖和嵇鶴齡也就毫無耽擱,立即動手。一個條理清楚,一個筆下來得,不費什麼事就已把草稿擬好,重新斟酌一遍,作成定稿,隨手謄清,由胡雪巖帶走。

第二天上午王有齡不出門,專誠在家等候胡雪巖。一到便在書房裡閉門密談,自從新城之亂平服,王有齡愈得黃宗漢的信任,因而妒忌他的人也不少,辦事不免多掣肘的人,爲此他有許多苦惱,要向胡雪巖傾吐。

“雪巖,”他說,“我現在有件大事,要跟你商量。聽說黃撫臺有調動的消息,如果他一走,來接他的人不知怎麼樣。所以我頗有急流勇退之想。”

一聽這話,胡雪巖大吃一驚,急急說道:“雪公你怎麼起了這麼個念頭?局面剛剛擺開,正搞得順手,爲啥要打退堂鼓?”

“一則我怕後任一來,如果彼此不甚對勁,我許多經手的事,收拾起來就會有嚕囌,趁黃撫臺在這裡,辦交卸比較容易;二則江忠源由湖北臬司調升安徽巡撫,他跟我有舊,來信問我,願意不願意到安徽去?他跟曾國藩兩個,現在聖眷甚隆,我想到他那裡去也不錯。”

“不然!”胡雪巖大爲搖頭,“安徽地方你不熟悉,我也不熟悉。而且說句老實話,你到安徽,我不會去的,因爲我去了也幫不了你的忙!”

“好!”王有齡點點頭,“你說到這話,我不必再多說,今天就寫信,回謝江忠源的好意。”

聽他這樣表示,胡雪巖自然感到安慰了,然而也不免覺得責任愈重,想了想說:“黃撫臺調動的消息,確不確?”

“有此一說,不可不防。”王有齡又說,“現在浙江各地,都有土匪滋事的情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黃撫臺對這方面非常認真。因爲新城的案子辦得不錯,所以這些差使,以後怕都會落在我頭上。海運局的事又不能不拖在那裡,實在有點心餘力絀。”

這就見得嵇鶴齡的事,格外重要。說實話,王有齡比嵇鶴齡本人還急,但他在黃宗漢面前,卻是有力使不上,因爲論功行賞,王有齡走錯了一着棋,或者說,這一着棋,他沒有去走,在黃宗漢,對新城一案的酬傭,是早就分配好了的。王有齡和嵇鶴齡兩人,給一個密保,一個明保,誰密誰明,他沒有意見。當初出奏的時候,如果王有齡說一句:“嵇鶴齡出的力多,請撫臺賞他一個密保。”黃宗漢也會照辦。就因爲少了這一句話,把自己搞成了密保,如果這時候再力薦嵇鶴齡,彷彿投機取巧,他怕黃宗漢心裡不高興,因而始終不敢多說。這一層苦衷,甚至在胡雪巖面前,都難啓齒,而時間隔得愈久,那種近似“冒功”的疚歉愈深,渴望着胡雪巖能出個主意,把這件事早早辦成。

“照現在看,恐怕還不是三天兩天的事。”王有齡說,“先要談防務,讓黃撫臺曉得抽不出兵,然後就讓他自己來問,可還有別的好辦法?那時我才能把鶴齡的條陳拿出來。你想想,這是多繞彎子的事?”

胡雪巖同意他的說法,重新把前因後果考慮了一遍,發覺自己錯了!錯在想爲嵇鶴齡“顯顯本事”。其實,那個條陳對嵇鶴齡能不能接海運局差使的關係不大。關係還在文案那裡。“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怎麼連這兩句話都想不起?

於是他說:“雪公,我請你緩一緩,快則明天,遲則後天,再去見黃撫臺。”

“怎麼呢?”王有齡問,“你又有什麼安排?”

“還是那句話。”胡雪巖笑道,“天機不可泄漏。”

“好吧!我也不問了,聽你的招呼好了。”

於是彼此又談了些在上海、在杭州的情形,話太多一時說不盡,加上王太太又出來很應酬一番,談起瑞雲,越發說個沒有完。胡雪巖也索性丟開正事,聊了些閒天,在王家吃了午飯,告辭出門,一直來到阜康替嵇鶴齡辦事。

他就用本號的銀票,開了兩張,一張兩千,一張兩百,用個封套封好,上寫“菲儀”二字,下面具名是“教愚弟嵇鶴齡”。

“慶生!拜託你走一趟,託劉二爺代爲遞到文案上的陳老爺。說我還有幾天忙,雜務稍爲定一定,請他過來敘一敘。”

“好的。”劉慶生又問,“要不要回片?”

“不必了。”胡雪巖說,“他給你就帶了回來,不給也不必要,反正心到神知。”

劉慶生辦事極快,不過一個時辰,就已回店,帶來撫署文案委員陳老爺的一張名片,上面有四個字:“拜領謝謝!”

於是胡雪巖當夜就通知王有齡,說可以去見撫臺談這件事了。王有齡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反正照他的話做絕不會錯,因而下一天衣冠整肅地到了撫臺衙門。手本遞了進去,劉二回出來說:“上頭交代,上半天客多,準定請王大爺下半天三點鐘來。”

凡是上憲專約時刻會商,皆是格外看重的表示,意思是要抽出一段時間,可以從容細談。王有齡聽得這話,便打道回府,到了下午再來。

黃宗漢在巡撫衙門後花園的“船廳”接見,一到叫先換了便衣,接着便邀王有齡一起吃點心,千層糕、燕皮湯、地力糕,甜鹹俱備,冷熱皆有,都是他們八閩的家鄉口味。

一面吃,一面談,先談時局,說向榮的江南大營,每月耗餉甚巨,公文急如星火,催索不已,是件很傷腦筋的事。

“這也不該浙江一省出。”王有齡表示意見,“需索無底,難以爲繼,大人似乎可以跟向帥商量,是不是通盤籌劃,由江蘇、江西、浙江三省,每月確定額數,到期報解?這樣子,大家籌措起來也比較容易。”

“你這個主意不錯,我可以試一試。”黃宗漢又說,“你湖州這方面,關係甚重,通省的餉源,主要的就靠你那裡。我看,海運局你真有點兼顧不到了!”

王有齡心裡有些嘀咕,聽這意思,撫臺夾袋中似乎有人,倘或此時就提了出來,一個上司,一個下屬,直來直往,中間沒有緩衝的餘地,嵇鶴齡豈不是就落空了?

這還在其次,如果換一個人來,立刻就得辦移交,海運局的虧空,除非能找一筆錢來補上,否則就會原形畢露,那怎麼得了?

一想到此,額上便見了汗。黃宗漢不知就裡,隨即說道:“十月小陽春,天氣太熱。你請升冠吧!”

升冠就是脫帽,是不禮貌的,王有齡拿塊手巾擦擦汗說:“不要緊,不要緊!”

這是小事,黃宗漢也不再多說,又談公事:“那個姓嵇的,我看倒有點才氣。”

聽得這一句,王有齡頓覺心頭一寬,耳目清涼,趕緊答道:“大人目光如炬,凡是真才,都逃不過大人的耳目。”

這一聲恭維,相當得體,黃宗漢瘦刮刮的臉上有了笑容,“讓他接你的海運局。”他用徵詢的語氣說,“你看怎麼樣?”

“那是再適當不過。”王有齡乘此機會答道,“嵇鶴齡此人,論才具是一等一,有人說他脾氣太傲,也不見得。有才氣的人,總不免恃才傲物,不過所傲者,是不如他的人。其實他也是頗懂好歹的,大人能夠重用他,我敢寫包票,他一定會感恩圖報,讓大人稱心如意。”

最後一句話,意在言外,不盡關乎公事妥帖。黃宗漢其實也不需他“寫包票”,胡雪巖那張阜康的銀票,比王有齡的“包票”更來得有力。所以他點點頭說:“我知道!你就回去準備交卸吧!”

“是!”王有齡站起身來請了一安,“大人容我暫息仔肩,真是體恤我。”

“不敢當,快請起來。”黃宗漢也站起來,虛扶一扶。這一站起來,不再坐下,便是等待送客的表示。

“我就告辭了。”王有齡敲釘轉腳地加了一句,“我回去就將大人這番栽培的德意,告訴嵇某人,叫他實心報效。”

“可以,你就告訴他好了。我馬上叫人下委札。”

於是王有齡告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請胡雪巖和嵇鶴齡。自然是胡雪巖先到,因爲阜康離王家不遠,而他是早就關照了王家門上的,有事到阜康招呼,所以一請就到。

“佩服,佩服!”王有齡翹着大拇指說,“雪巖,你具何神通,料事如此之準?”接着,他把會見黃宗漢的經過,細說了一遍。

胡雪巖也不曾料到事情是這樣子的順利,因而也有喜出望外之感,想了想問道:“那麼,條陳是怎麼說法?”

“條陳不曾上。”王有齡答道,“一拿出來,倒顯得早有成算似的。大人物分兩種,一種喜歡先意承志,事事先替他想到;一種是喜歡用不測之威,不願意別人知道他的心思,黃撫臺就是這一類人。我覺得等鶴齡接了事,或者謝委的時候,當面請求比較好。”

“事情要快,就讓他謝委的時候請求吧!”胡雪巖又問,“運槍的公事——”

“啊!把這件事給忘記掉了。”王有齡說,“不要緊,我寫封信就行了。”

剛把信寫完,嵇鶴齡到了。王、胡二人一見他先道賀,然後略說緣由,嵇鶴齡有點摸不清首尾,不知道是誰的力量使然,唯有向他們兩個人都道了謝。

這時王家的男女傭僕也都來磕頭道喜,嵇鶴齡正帶着一張三十兩銀子的銀票在身上,很大方地發了“總賞”,還有人說要給瑞雲道賀,又說她福氣好!尤其是待嫁的兩名丫頭,眼看瑞雲“飛上枝頭作風凰”,豔羨之意,溢於詞色。這就不但是嵇鶴齡,連胡雪巖也覺得很得意。

這樣喜氣洋洋地亂過一陣,王有齡便說:“鶴齡兄,你請回去吧!說不定已有送喜信的人到府上去了。雪巖幫着一起去招呼招呼,我們晚上再談。”

叫胡雪巖去招呼,是招呼放賞,這方面的“行情”他不大熟悉,少不得先要向王有齡問清楚了,然後順道往阜康交代了幾句話,才一起回到嵇家。

“二弟!”嵇鶴齡在轎子裡把事情想通了,一到家率直問道,“可是你走了門路?”

因爲嵇鶴齡說過不願買官做的話,所以胡雪巖的回答很含蓄:“也不過託人去說過一聲。”

“怎麼說法?”

“無非拜託而已。”

嵇鶴齡靜靜地想了想說:“我也不多問了,反正我心裡知道就是!”

正說到這裡,劉慶生也到了嵇家,他是奉了胡雪巖的指示,送東西來的,一千兩銀票、五百兩現銀,另外一扣存摺,上面還有三千五百兩。

“二弟!”嵇鶴齡把存摺託在手裡說,“我覺得沉重得很,真有點不勝負荷。”

這是說欠他的情太多了,怕還不清,“自己弟兄,何必說這話?”胡雪巖答道,“而且水幫船,船幫水,以後仰仗大哥的事還多。”

“這用不着說,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海運局的內幕,我還不大清楚,要你幫我的忙,才能頂得下來。”

剛談到這裡,只見聽差引進一位客來,是撫臺衙門的一名戈什哈,這是滿洲話“侍奉”的意思,轉用爲護衛的名稱,到了後來,凡是督撫左右跑

腿的差官,都叫做“戈什哈”,此人戴着個金頂子,也是個八品官兒,但遇見候補州縣七品官的嵇鶴齡,不敢以官自居,搶上來請兩個安,一面口稱,“恭喜嵇大老爺!”

這自是報喜信的,嵇鶴齡連稱:“不敢當!”扶起來請教,“貴姓?”

“不敢!敝姓朱。撫臺派我在文案上當差,文案陳老爺特別派來跟嵇大老爺報喜。”說着,從“護書”中,取出來一封蓋着紫泥大印的委札,雙手捧向嵇鶴齡。

委札不曾封口,取出來一看,不錯,是接王有齡“海運局坐辦”。嵇鶴齡順手交了給胡雪巖,轉臉向姓朱的說一聲:“勞你的駕,請坐了說話!”

“不敢!”姓朱的說,“陳老爺交代,說先跟嵇大老爺道喜,晚上再來拜會,又交代:撫臺今天身子不大爽快,嵇老爺今天不必謝宴,等到明天上院好了。”

“好,好!費心你轉達陳老爺,多承他關照,心感萬分。準定我今天晚上到他府上去拜訪。”

“是,”姓朱的又說,“請嵇大老爺賞個名片,我好回去交差。”

這是早準備好的,一張名帖,一封二十兩銀子的紅包。剛打發了姓朱的,只見瑞雲走了出來,穿一件紫緞夾襖,系一條雪青綢裙,一朵紅花,盈盈笑道:“嵇老爺我來道喜!”

“怎樣!”嵇鶴齡有些意外,也有些手足無措似的,“你也來這一套,何必!免了,免了。”

“應該的。嵇老爺大喜!”說着,她手扶左腰襝衽爲禮,隨後又喊,“荷官,帶了弟弟、妹妹來替爹爹磕頭。”

於是丹荷領頭,一羣小把戲,推推拉拉地都從門邊出現,顯然是瑞雲早就安排好的,一個個都像過年的樣子,穿得整整齊齊的衣服,在一長條氈條上,七跌八衝地,一面磕頭,一面笑着。嵇鶴齡扶住這個,抱住那個,嘴裡還要應付調皮的丹荷“討賞”,亂到十分,也熱鬧到了十分。

“瑞雲!”嵇鶴齡等亂過一陣,這樣說道,“實在要謝謝二老爺——”

“是啊!”瑞雲搶着接口,“不過倒不是謝謝二老爺,也是要跟二老爺道喜。”

“同喜,同喜!雙喜臨門,喜酒吃不完。”胡雪巖笑道,“瑞雲,都是你帶來的運氣。”

這句話說得瑞雲心花怒放,不自覺地就瞟了嵇鶴齡一眼,然後正一正臉色說道:“這有好幾天可以忙了。馬上就有道喜的人來,茶煙點心,都要早早預備,二老爺請寬坐,我不陪你了。”說着又福了福,轉身而去。

大家婦女的派頭,講究穩重,行路無聲,裙幅不動,纔是福相,瑞雲居然亦有這副風範,使得胡雪巖大感意外,大概婢學夫人,早就有心了,於此見得她的志氣,不由得讚了一聲:“實在不錯!”

嵇鶴齡也看到了瑞雲那儼然命婦的派頭,自然也很得意,得意思往,想到兩個月前與胡雪巖初見的光景,恍似夢寐,這是一個令人沉醉的春夢,而且一時不會醒,還有更妙的夢境在後面。

無量歡喜竟化作濃重感慨,“提起來也真好笑!”他說,“記得我們第一天見面,我還埋怨你跟雪公做下圈套,令人拒之不可,受之不甘。誰知是這樣的圈套,只怕再耿介的人,也要去鑽一鑽。”

提到這個回憶,胡雪巖更覺得意,從與王有齡認識以來,他出過許多奇奇怪怪的花樣,而以“收服嵇鶴齡”最足以自豪,因爲第一,救了新城地方一場刀兵之災;其次,幫了王有齡一個大忙;複次,好人出出頭,使得嵇鶴齡不致有懷才不遇之嘆;第四,促成了一頭良緣;最後,自己交了一個親如骨肉的好朋友。一舉而衆善備,自覺這個腦筋動得實在不壞。

於是他半開玩笑地說道:“我聽你談過,說漢高祖的陳平,出過多少條奇計,我的奇計也很多,大小由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只看對方自己怎麼樣。”

“是的!”嵇鶴齡說,“你應該是諸侯的上客,像現在這樣是委屈了。”

“那也不見得。事在人爲!”胡雪巖跟嵇鶴齡交談,話中不知不覺就有書卷氣了,“俗語說得好,‘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我現在雖不是諸侯的上客,幫人做到諸侯的位分,自然就是上客了。”

“這話說得好!亂世本來是出人才的時候,徵諸史書,歷歷可見。”

“書上怎麼說,我不曉得。不過,大哥,”胡雪巖的臉上,顯出那種在他難得有的、古板正經的神色,“你說現在是出人才的時世,我相信!亂世故事,不必講資格例規,人才容易出頭。再有一層,你到過上海,跟洋人打交道,就曉得了,洋人實在有洋人的長處,不管你說他狡猾也好,寡情薄義也好,有一點我們及人家不來,人家丁是丁、卯是卯,你說得對,他一定服你,自己會認錯。不像我們,明明曉得這件事錯了,不肯承認,彷彿認了錯,就失掉了天朝大國的面子。像洋人那樣,不會埋沒你的好處,做事就有勁了,才氣也容易發揮了。凡是有才氣的人,都是喜歡做事的,不一定爲自己打算。所以光是高官厚祿,不見得能出人才,只出旗人對皇上自稱的‘奴才’!”

“嘿!”嵇鶴齡睜大了眼說,“想不到你能這麼痛快的議論。書,我比你多讀了幾句,論世故,我實在不及你。”

“我是瞎說的。”胡雪巖謙虛着,“吃虧還在書讀得少。”

“不然,不然!”嵇鶴齡不斷搖頭,換了個話題,“我說過,我想認識幾個江湖上的朋友,第一個是尤五,這一回少不得要借重他了。我想接了事,先到上海、松江走一趟,一則看看海口的情形,再則專誠去拜訪尤五,不曉得你能不能陪我一起走?”

“可以,我本來在上海也還有好些事要料理。不過,此刻來說,言之過早。等你明天謝了委、接了事再來商量,也還不遲。”

說到這裡,張貴來報,有道喜的客來了。

這位賀客是裘豐言,向主人道過喜,便來跟胡雪巖招呼,將他奉若神明,因爲裘豐言原來最佩服嵇鶴齡,而胡雪巖能使得恃才傲物的嵇鶴齡服帖,進而結爲昆季,這就像如來佛收服孫悟空一般,不能不令人傾倒。

胡雪巖也很喜歡裘豐言,此人生來心腸熱、脾氣好、肯吃虧,最難得的是眼力高,識得人的長處,而且衷心敬服。同時他的趣味別具一格,說他俗,俗到不堪言狀;說他雅,做兩件別出心裁的事,比雅人還雅,這就是嵇鶴齡能夠跟他成爲好朋友的一大原因。至於胡雪巖喜歡他,是喜歡他那副生氣勃勃的勁道,哪怕家裡等米下鍋,外面看來是吃飽睡足只想找樂趣的樣子。

胡雪巖因材器使,馬上替他想到了一樁“差使”:“老裘,你今天就不要走了!替主人陪陪客。”

“義不容辭!”裘豐言笑嘻嘻地答道,“鶴齡兄春風得意,聲名鵲起,賀客必多,都歸我招呼。擺酒唱戲‘開賀’,我心裡也有譜了,起碼有十天好熱鬧。”

“噯,老兄,老兄!”嵇鶴齡連忙攔着他說,“你少給我出點花樣,弄出暴發戶的樣子來!”

“做此官,行此禮,哪個不是這樣子熱鬧熱鬧的?”

“斯世何世?長毛打到黃河以北,上海又是小刀會起事,我們在這裡瞎起鬨,給京裡‘都老爺’曉得了,隨便什麼奏陳時政的摺子上,帶上一筆,吃不了還兜着走呢!”

“這倒也是實話。”胡雪巖一想是該當心,“老裘,眼前不必鋪張,自己人悄悄玩一兩天,有個慶賀的意思,也就夠了。好在至遲年底,總還有一場熱鬧。”

“對,對!”裘豐言“從善如流”地連聲答應,“鶴齡兄,年底納寵之喜,也就跟洞房花燭的‘小登科’一樣。到那時候,你總不能委屈我們那位才貌雙全,既賢且惠的如嫂夫人了吧?”

“這也再說。如果公事順手,年下無事,倒不妨熱鬧熱鬧。”

“好,有這句話就行了。年下辦喜事,自然也是我的‘總管’?”

“當然,少不得要奉煩。”嵇鶴齡又問,“老裘,你現在忙不忙?”

“你曉得的,我是無事忙。”

“那就忙點正經的。”嵇鶴齡向胡雪巖問道,“你看,請老裘來幫忙如何?”

“那還有什麼話說?”胡雪巖忽然想到一件事,便接下來問一句,“你請老裘在哪方面幫忙?”

“自然是押運。”

“我也猜到是這方面。”胡雪巖問裘豐言說,“老裘!請你當海運局的押運委員,你肯不肯屈就?”

“談不到這兩個字。海船我還沒有坐過,不曉得會不會暈船。這都不去說它了,反正你們兩位說怎麼,就是怎麼!”

“承情之至!”嵇鶴齡拱拱手,又向胡雪巖說道,“我猜你另外還有事託老裘?”

“是啊!‘燒香看和尚,一事兩勾當’,等你那個條陳準了,先請老裘到松江跑一趟。”

“我懂了!”嵇鶴齡說,“你想把那批槍托老裘帶了回來?”

“對了!”胡雪巖說,“我本來想叫我那個‘學生子’去辦,一則怕他年紀輕,不夠老練;再則,‘一品老百姓’的身份,到底比不上我們裘大老爺!”

“好了,好了!”裘豐言用告饒的語氣說,“雪巖兄,你不必調侃我了。說了半天是怎麼回事?我還不甚明白。”

於是胡雪巖把海運轉駁和向英商購槍兩事,說了個大概,裘豐言好熱鬧,愛朋友,對尤五這樣的人,跟嵇鶴齡一樣,渴望結交,運洋槍的差使,也覺得新鮮有趣,所以滿口答應。

“不過,說句實話,此行也不是全無意外!”嵇鶴齡提出警告,“這年頭,萑苻遍地,洋槍這樣的利器,暗中頗有人眼紅。老裘,你是有名的‘酒糊塗’,一路上要少喝。”

“少喝一點可以。你放心好了,我每頓總喝到快要糊塗爲止。”

嵇、胡二人都笑了。“老裘!”胡雪巖好奇地問道,“你平生醉過沒有?”

“只醉過一趟。”裘豐言說,“是我娶親那天,特意喝醉的。”

“爲什麼?”胡雪巖詫異地問。

“負氣!”裘豐言說,“我那頭親人,是先父定下的,照我的心意,想娶東鄰之女,先父說什麼不許。我心裡存個拙見,花轎要擡進門,我沒法阻擋,洞房之中,同牀異夢,是我自己的事。所以吃喜酒的時候,同學少年起鬨來灌,我來者不拒,已吃到了六七分。一進新房,我不揭新娘子的蓋頭,去揭酒罈子的蓋頭,吃得頹然大醉,人事不知,整整睡了一天一夜才醒。”

“該打屁股!”胡雪巖好奇地笑着,“新娘子必是哭了一夜?”

“新娘子倒沒有哭,先母從沒有看我醉過,嚇得哭了!你道我醉得如何?十一月的天氣,一塊豆腐放在胸口,要不了多久就滾燙了。”

“好傢伙!”胡雪巖咋舌,“你這麼喝,不把命都喝掉了?”

嵇鶴齡沒有聽他談過這一段,此時感興趣的是他的新娘子,便搶着問道:“尊夫人如何?雖不哭,必是苦苦相勸?”

“沒有那話!”裘豐言搖搖頭,“你們道內人如何?只怕猜到天亮也猜不着。”

“那就不要猜了,你自己從實供來!”

“內人當時叫‘伴房’的回孃家,說新姑爺好酒若命,叫她孃家送二十罈好酒來——”

“妙!”嵇鶴齡失聲而呼,“那你怎麼樣呢?”

“我還有怎麼樣?人生難得一知己,我好酒,她尋好酒來我吃,你想想,我怎麼能不服帖?”

嵇鶴齡跟胡雪巖都大笑,裘豐言回憶着少年的妙事,自己也笑了。

“說也奇怪!”他又說,“從那一天起,我對內人的看法就兩樣了,原來看她胖得有些蠢,這時候想想,楊貴妃是胖的,明朝的萬貴妃也是胖的,《紅樓夢》上的薛寶釵也是胖的。腳是大了點,她的三寸金蓮——”

“慢來,慢來!”嵇鶴齡搶着問道,“三寸金蓮怎麼說是大腳?”

“我的話還沒有完。”裘豐言不慌不忙地答道,“內人的三寸金蓮是橫量,跟觀音大士一樣。”

這一下,裡裡外外都是笑聲。孩子們未見得聽懂裘豐言的妙語,但極易受大人的感染。第一個丹荷就不曾看見他父親與客人們這麼笑不可抑過,因而頗有滑稽之感,便忍不住笑得比什麼人都厲害。而瑞雲則已內心充滿了笑意,一觸即發,況且裘豐言談他那位大腳的胖太太,措詞甚“絕”,她也是聽得懂的。

就在這一片笑聲中,又有位貴客翩然而臨,是王有齡,這下場面自然變得嚴肅了,有裘豐言在座,賓主都不便說什麼涵意較深的話,一個道了賀,一個致了謝,王有齡便說:“鶴齡兄,我的移交現成,你隨時可接,我看揀日不如撞日,你明天謝了委,就請移駕到局先視了事,也好讓我早卸仔肩,稍鬆口氣。”

“雪公!”嵇鶴齡拱拱手用歉意的聲音說,“這一層實在不能從命,容我先好好跟你老請教了再接事,如何?”

“那麼,”王有齡看了看裘豐言說,“豐言兄,一起到舍下便飯吧!”

裘豐言也是熟透了人情世故的,聽這話便知他們預先有約,當然有好些體己話要說,自己決不能去惹厭。然而他也不肯實說這層意思,“改天到府上叨擾,”他指指地下說,“鶴齡兄見委,要我爲他接待賀客。我今天晚上一頓酒,就擾嵇府上的了。”

這樣安排也很好。於是嵇鶴齡特地入內,關照瑞雲,款待嘉賓,然後道聲“拜託,偏勞”,與王有齡、胡雪巖一起出門。

到了王家,王太太已特地從“小有天”閩菜館叫了一桌席,爲嵇鶴齡賀喜,兼爲胡雪巖接風。三個人吃酒席,雖是盛饌,亦難下嚥,因此胡雪巖出個主意,索性請些海運局的同事來赴席,一則作爲王有齡酬謝他們平日幫忙,再則也爲嵇鶴齡引見。

臨時飛箋召客,原是不甚禮貌的舉動,不過都是局內同事,也就無所謂了。在等候的這段時間,王有齡延客入書房,商談移交。王有齡在海運局有虧空,但歷來相沿的習慣,大致前任虧空總歸後任接收,作爲一筆宕賬,能彌補就彌補,不能彌補就再移交給後任。到了移交不過去時,那就要出大亂子了。

當然前任是紅是黑,後任是忠厚還是精明,以及彼此的交情,都有關係。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前後任等於一個人,自然沒有話說。但胡雪巖覺得這件事應該有個明確的處置,否則就變成讓嵇鶴齡受累,不僅於心不安,而且出了亂子,也就無異爲自己找麻煩。

“雪公!”他一開始就這樣說,“現在等於做生意盤一爿店一樣,親兄弟明算賬,賬儘管宕在那裡,算不能不算清楚。該如何歸清,我們再想辦法,等我上海的絲賣掉,我想就不要緊了。”

聽胡雪巖一說,王有齡心裡有數,趕緊答道:“應該應該。我們休慼相關,災福相共,決不能把個爛攤子甩了給鶴齡兄就算數。”

這一說,事情就好辦了,那筆宕賬,能報銷的報銷,不能報銷的,宕在那裡,宕不過去再說,反正有胡雪巖在,不會叫嵇鶴齡爲難。至於張胖子那裡,繼續維持舊有的關係,也就沒有什麼可說的。

嵇鶴齡一路聽,一路點頭,保持沉默,這是最適當的態度,這個差使由王有齡和胡雪巖身上而來,此刻便不宜有所主張,等接了事,只要不傷害到他們兩人,自己儘可發揮,亦無須在此時有所主張。

接着就談到用人,這下嵇鶴齡卻有話了,“雪公!”他問,“局裡哪幾位是非留下不可的?”

王有齡懂得他的意思,“我沒有什麼人。”這是表示沒有什麼利害關係深切的私人,“不過,有一兩位平日頗爲出力,你能維持就維持,真的以爲不行,當然也由你自己處置。”

接着,王有齡說了兩個司事的名字,嵇鶴齡都把他記了下來,表示一定設法維持。

“那麼,雪公另外有沒有人要安插呢?”

王有齡想了想說:“我有個遠房侄子,最近從家鄉來,我不想把他帶到湖州,怕有人說閒話,‘官親’太多。你如果能設法安插,那就求之不得了。”

“好!請雪公叫令侄開個履歷給我。”嵇鶴齡又說,“我跟雪巖商量好了,預備用裘豐言。雪公看如何?”

這是嵇鶴齡的手腕,有意表示恭敬親切。當然,王有齡即使不贊成,因爲有胡雪巖的意思在內,也不會反對,而況事不幹己,且對裘豐言的印象不壞,所以他連連點頭:“很好,很好!”

“再有,”胡雪巖接着說,“到松江去接洋槍,我想請老裘順便去跑一趟,請雪公再弄件公事。”

“公文方便。不過‘酒糊塗’辦這種事,會不會出紕漏?”王有齡說,“我看最好叫你那個姓陳的後生跟了他去,這個人年紀雖輕,人倒能幹。”

“既然雪公看他能幹,不妨在湖州給他一個什麼差使。”胡雪巖毫不思索地說了這一句,想想又不對,趕緊再接一句,“當然是掛名差使。”

“掛名差使又何必?”

“有個道理。”胡雪巖說,“陳世龍年底要成親了。有個差使,便算衣冠中人,男女兩家的場面上都好看些。”

“這可以!”王有齡隨口答道,“女家是哪一家?”

“新娘子就是阿珠。”

“咦!”王有齡和嵇鶴齡不約而同地面現詫異之色,而且都非常困惑,不知這話怎麼問下去。

也不需他們動問,胡雪巖自己把那段移植蓬門清卉的經過,講了一遍。

王有齡和嵇鶴齡自然都極注意地在聽,但兩人的反應不同,王有齡是替他惋惜,嵇鶴齡則頗爲贊成,說胡雪巖這件“快舉”,大有唐人俠義之風。

(本章完)

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伏下奇計勸離之計空門尋蹤爲人謀職西征大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一章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進京捐官_椿壽之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結交鬱四情場干戈美人圈套俞三婆婆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春色滿舟離亂重逢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一章 胡雪巖資助王有齡進京捐官_漕運其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春色滿舟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結交應春預備後路招安之計拜見岳母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贈妾酬友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四章 情勢鉅變,胡雪巖着手破產清算_破產清算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恭迎左帥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奸人貪寶出將入相驟起變故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推位讓國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一見鍾情空門尋蹤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奸人貪寶空門尋蹤瞞天過海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螺螄太太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妝閣密談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煙消雲散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上海之行夜訪藩司請兵護航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胡王重逢皆大歡喜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名分之爭平息風潮局勢突變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置備嫁妝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亂世商機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遣散姬妾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錢莊開業佳人心曲應變之道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六章 結識左宗棠,開啓鉅商之路_投靠左帥佳人心曲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六章 結識左宗棠,開啓鉅商之路_重回杭州移花接木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一章 王有齡仕途遭遇生死劫,胡雪巖巧妙化解_新城之亂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兩廂情願小人拆臺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七章 閒談在他聽來是商機,胡雪巖謀劃開絲行_擬開絲行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革職查辦阿七做媒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結交鬱四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巧牽紅線用人不利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胡王重逢婉拒合作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六章 結識左宗棠,開啓鉅商之路_設置內應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官運亨通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錢莊開業藥店生意爲人謀職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大功告成巡視防務出將入相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會見洋商密謀調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九章 上下打點,在湖州撞上一位最佳合夥人_收服世龍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名分之爭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詭變戰局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壯士斷腕漕幫生計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結交漕幫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四章 難倒百官的棘手事,胡雪巖火速辦妥_大功告成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十章 時局動亂,押上全部身家的一次商業預判_推位讓國美人圈套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意外之喜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帶病啓程遭人算計恭迎左帥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伏下奇計深宮疑雲招安之計共議前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錢莊開業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五章 查封典當,局中設局鬥心鬥智_詭計敗露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平息風潮政局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