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突變

局勢突變

原來東鄰朝鮮發生內亂,國王李熙闇弱,王妃閔氏當權,李熙的本生父叫李昰應,稱號是“大院君”,與王妃爭權,已非一日。這一次的內亂是大院君的黨羽,進攻王宮,傷及王妃,並殺大臣閔謙鎬等人。日本見有機可乘,出兵朝鮮,駐日公使黎庶昌急電署直隸總督張樹聲,建議北洋立派兵艦,與日軍抗衡。

張樹聲本就想有聲有色地大幹一番,接到黎庶昌告警的電報,決定一面出兵觀變,一面奏報朝廷。

朝廷對張樹聲能夠迅速應變,頗爲嘉許,但因法國其時正在圖謀越南,朝鮮又有警報,怕張樹聲無法應付,所以決定命在籍守制的李鴻章,奪情復起,即日回津。

因而便有人勸張樹聲說:“朝中既已命令他主持此事,出兵似以等合肥回任後再辦爲宜。”張樹聲不聽,說兵貴神速,時機一誤,讓日本軍着了先鞭,中國要落下風。他既負北洋重任,不能因循自誤。

於是當第二道催李鴻章動身的電報剛到合肥,李鴻章已復奏即行就道,由上海轉天津時,張樹聲所派的軍隊,已經在“跨海徵東”途中了。

張樹聲所派水陸兩員大將,一個是北洋水師記名提督丁汝昌,一個是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此人名在水師,實在是陸軍,他是淮軍宿將,駐紮山東登州,隨帶淮軍六營,由登州坐招商局的輪船出海,幕府中人材濟濟,總理前敵營務處的,是一個年方二十四歲的江淮世家子弟,就是翰林出身,官至戶部侍郎,曾爲左宗棠辦過糧臺的袁保恆的侄子袁世凱。

袁世凱從小不喜讀書,雖是世家子弟,行爲無賴,不齒於鄉黨。在家鄉存不住身,異想天開,召集了無業少年十餘人,由河南項城到山東煙臺,將同伴留在旅舍中,隻身去見吳長慶。

吳長慶當時以廣東水師提督辦理山東軍務,他跟袁世凱的嗣父袁保慶是八拜之交,對故人之子,當然要照應,首先動問來意。

袁世凱答說:“身爲將門之子,投筆從戎。”又說他帶來的十幾個少年,都是難得的將才,“請老伯全數錄用。”

吳長慶大爲詫異,不好罵他荒唐,斥之爲冒昧。當下派了一名軍官攜帶銀票,到旅舍裡,將他的同伴好言資遣。當然,袁世凱是被留下來了。

“你進了學沒有?”

“沒有。”

袁世凱連秀才都不是,不過捐了個監生,照例可應北闈——順天鄉試,吳長慶便叫他在營讀書,拜張謇爲師。此人號季直,是南通的名士,他在吳長慶幕府中參贊軍務,同時也是吳長慶次子吳保初的業師。

既然要應考,張謇當然教他做八股文。袁世凱興趣缺缺,但陪着張謇談談時事,以及用人馭士的手段,卻頭頭是道,很得張謇的賞識。吳長慶幕府中,還有個朱銘盤,也是南通人,與張謇及另一個詩做得極好的範肯堂,號稱爲“通州三生”,這朱銘盤對袁世凱亦頗有好感,因此,當張謇保薦袁世凱時,而朱銘盤在一旁幫腔以後,吳長慶便委袁爲營務處幫辦,而且派了兩名勤務兵給他。這是前年——光緒六年四月間的事。

及至朝鮮發生內亂,張樹聲派丁汝昌特召吳長慶議事。吳長慶帶同張謇,在天津密商三日,定策平亂。這年壬午,“子午卯酉,大比之年”,袁世凱奉命入京鄉試,恰好也在天津,聽說要出兵朝鮮,便去見張謇,想棄文就武,不赴鄉試而赴朝鮮。張謇答應了,爲他向吳長慶要求,如願以償。

了煙臺以後,吳長慶回登州去調兵遣將,在煙臺派船徵糧,預備輜重,由張謇負責,事多且雜,張謇順理成章地找了袁世凱做幫手,由吳長慶下札子委爲“前敵營務處”,居然獨當一面。

七月十二日黃昏,吳長慶帶領大隊人馬,由煙臺抵達朝鮮仁川,可是日本海陸軍已經早一小時到達。只是天色已晚,中日兩軍都住在船上,預備天亮登陸。

哪知就在夜色蒼茫中,閔妃所遣的密使到了。原來朝鮮國王李熙,也像光緒皇帝一樣,是旁支入繼,李熙的生父“大院君”李昰應,便等於醇親王,所不同的是,“大院君”攝政。李熙成年以後,“大院君”歸政,而李熙懦弱,大權落入王妃閔氏手中,“大院君”自然看不過去,便與閔妃爭權。那閔妃像慈禧太后一樣,非常能幹,心想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只要傾心結交中國官吏,自然就佔上風。此時日本的野心日熾,看朝鮮兩派對立,各不相下,便蓄心要找機會,作爲入侵的藉口。

機會終於來了。朝鮮內政不修,人民困苦,士兵的餉欠了好幾個月,一再“鬧餉”,發又發得不足數,於是便常有造反作亂之事,日本人便買通亂黨,故意讓他們搶劫日本領事館,日本便以保護領事館爲名,醞釀出兵朝鮮。

閔妃得到消息,向中國官吏告密,駐日公使亦有急電到北洋,中日雙方軍隊都想搶個先着,但同時到達,不分先後,而閔妃的密使一來,情勢就不同了。

這個密使謁見吳長慶、丁汝昌,說日本與李昰應已有勾結。哪一個的軍隊先到朝鮮京城漢城,哪一國便控制了整個局勢。這就像楚漢相爭,先入咸陽爲勝是一樣的道理。

“爲今之計,我們勸天朝大軍,乘黑夜登陸,由間道入漢城,一晝夜可以抵達。這條間道捷徑是日本人所不知道的。”

“主意是很好,可是這一晝夜的供應呢?士兵不能不吃飯啊!”

“請放心。”閔妃的密使說,“沿途都設備好了。”

吳長慶大喜,立即召集張謇及馬建忠密議,決定接受閔妃的計劃,先派五百人連夜登陸,另派一千人在黎明下船,其餘守在船上待命。

密議既定,吳長慶在招商局輪船的大餐間點兵發令。

這本來應該是士氣昂揚,踊躍爭先的一個場面,不過吳長慶下達了命令,肅靜無聲,約有五分鐘之久,這一下氣氛便顯得很僵硬了。

終於有個姓劉的幫帶,湊到吳長慶面前低聲說道:“本營都是陸軍,從來沒有出過海,現在輪船剛停下來,弟兄暈船的很多,能不能請大帥體諒,讓大家休息一夜,到天亮再上岸。”

此言一出,吳長慶即時變色,偏偏另外還有同樣的請求,吳長慶勃然大怒,拍桌罵道:“這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你敢不遵我的命令,莫非不知道軍法?”說着,要拔令箭斬那個劉幫帶。

張謇在旁,不等他再開口搶着說道:“大帥,劉幫帶不宜再帶兵了,另外派人吧!”

“派誰呢?”

“我看袁世凱可以接替。”

“好!”吳長慶向左右說道:“把姓劉的先看管起來,等我辦完了大事再來處置。”

這時袁世凱已得到通知,進來行了禮,張謇說道:“大帥有差使派給你,你仔細聽着。”

吳長慶接口下令:“劉幫帶不遵命令,我已把他革職看管,現在派你爲幫帶,接管他的隊伍,即刻預備,半點鐘以後,先領一營人,坐朝鮮派來的船登

陸,由朝鮮嚮導帶領,連夜行軍。袁世凱,這個差使,你擔當得下來,擔當不下來?”

“能擔當。”

“好!你部下如有人不遵命,違反軍法,準你先斬後報。”說着,吳長慶將手中的令箭,往前一遞。

袁世凱接令在手,高聲答道:“遵大帥將令。”

半點鐘不到,袁世凱已扎束停當,草鞋短褲,乾淨利落,進來向吳長慶稟報:“已經跟朝鮮的譯官商量決定,登陸後連夜行軍,天明到果山早飯,在那裡恭候大帥駕臨。”

辭行既畢,立即下船。到得天亮,吳長慶親統兩營,接續前進,中午抵達果山,袁世凱下馬迎謁,說已派先鋒五百人,由營官率領先走,他特爲在此候駕。

“路上怎麼樣?”

“一路平安,朝鮮的供應很完備,一切請大帥放心。”

“好!”吳長慶又問,“還有什麼事要報告的?”

“士兵的紀律不大好,搶民間的東西,還有對婦女無禮,王師戡亂,這樣子會讓人家看不起,世凱已遵大帥將令,就地正法了七個人。”

一聽這話,吳長慶放心了。原以爲他不會帶兵,現在看來,倒真不愧將門之後,當下慰勉了一番,關照袁世凱繼續前進。

當天深夜,先鋒五百人到了漢城,在南門紮營。第二天上午十點多鐘,吳長慶親統的一千人,亦復疾馳而至,在距漢城七裡的屯子山,紮下大營。其時“大院君”李昰應已經得到消息,派了他的兒子大將軍李載冕來見吳長慶,表示慰勞。吳長慶亦很客氣地敷衍了一番,等李載冕一走,立刻進城去拜訪李昰應,作禮貌上的周旋。

出城回大營以後,吳長慶立即召集高級將領及幕僚密商。馬建忠建議,擒賊擒王,等李昰應來回拜時,設法扣留,送往天津,以寒亂黨之膽。倘或亂黨不受安撫,再行進剿。

吳長慶認爲此計大妙,其餘的人衆都同意,於是秘密部署,設下了陷阱只等李昰應來自投。

李昰應來回拜時,是在下午四點鐘,帶的衛隊有數十名之多,接入帳內,由張謇與馬建忠二人,與李昰應筆談,這樣交換意見,即令是泛泛的寒暄,一來一往,亦很費事。等營外李昰應的衛隊,被隔離開來,看看時候差不多了,吳長慶便即說道:“本人奉朝廷之命傳旨,着貴藩親自到北京,面陳亂黨的一切。”

說完,也不管李昰應聽得懂聽不懂,由馬建忠扶起李昰應出營,外面有一頂轎子,將他塞入轎內,擡起便走,健卒百餘人前後夾護,連夜冒雨急馳一百二十里,第二天一早到南陽港口,登上威遠兵輪,李昰應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下一個目標是李昰應的長子,亦即韓王李熙的胞兄李載冕。據說,亂黨是由他指揮的。吳長慶派袁世凱領兵入城,逮捕了李載冕,而亂黨卻已逃散了。

當天晚上,吳長慶接到李熙的密報,亂黨屯駐在兩個地方,一個叫利泰院,一個叫枉尋裡。枉尋裡就在吳長慶大營附近,便由他親自出馬,利泰院的任務派了袁世凱,乘黑夜奇襲,抓了一百多人,其餘的烏合之衆,紛紛走避,枉尋裡的情形亦差不多。等日軍三千人,沿大路開到漢城,局勢已經平定了。

這一來,日軍便沒有再進城的理由,爲了避免與清軍衝突,駐紮在城外。日本駐韓公使花房義質亦回漢城,向韓國提出賠償的交涉,這不是吳長慶的事,他將大營移駐東門外關帝廟以後,隨即行文北洋,奏請論功行賞。

(本章完)

鶴齡接任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八章 胡雪巖錢莊開張,向心腹親授“官商之道”_春色滿舟軍火押運政敵暗算以賭會友商場鬥法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六章 結識左宗棠,開啓鉅商之路_設置內應真假丈夫舉借洋債遭人算計舉借洋債應變之道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官運亨通共議前程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刑錢師爺料理家事新媒舊友危機逼近幕後老闆化敵爲友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置備嫁妝政敵暗算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不速之客舉借洋債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革職查辦喜事心事清查典當婉拒合作婉拒合作渡過難關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尋找賣主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四章 情勢鉅變,胡雪巖着手破產清算_死中求活政敵暗算溫柔鄉里左帥臨任小人拆臺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四章 情勢鉅變,胡雪巖着手破產清算_死中求活終身大事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名分之爭瞞天過海阿七做媒以賭會友血書求援渡過難關終成眷屬家事之爭洞房之夜死得其所共議前程新式絲廠阿七做媒富家公子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三章 王有齡上任即遇大麻煩,胡雪巖謀劃完美解決方案_結交漕幫美人圈套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六章 大勢已去,胡雪巖革職散家_遣散姬妾巡視防務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七章 人去樓空,一代商聖成舊夢_掘寶異聞招安之計改弦易轍糧餉大任離亂重逢婉拒合作家有喜事渡過難關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刑錢師爺巡視防務移花接木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四章 重返上海,胡雪巖意圖東山再起_帶病啓程爲人謀職平息風潮遭人算計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六章 靠山王有齡把官做實,胡雪巖把生意做活_委署知府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軍火生意拜會學臺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五章 公款過手做本錢,胡雪巖的融資之道_謁見藩司紅頂商人胡雪巖6:悲涼醒世大結局_第八章 寶物遭人掠取,一線生路變絕路_奸人貪寶紅頂商人胡雪巖1_第二章 王有齡打通層層關節,起步官場_進京捐官深宮疑雲抵達杭州同裡之行生死訣別紅頂商人胡雪巖4:時局中的商機_第六章 結識左宗棠,開啓鉅商之路_重回杭州婉拒合作真假丈夫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一章 用十萬銀子做五十萬銀子的生意_生絲生意遭人算計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會見洋商轉道寧波預備後路西征大事大擺壽宴紅頂商人胡雪巖2:信譽即生意_第二章 官場、洋行、江湖聯手,纔是大生意_會見洋商幫夫行運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名分之爭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巧牽紅線皆大歡喜紅頂商人胡雪巖5:隱患埋於巔峰_第五章 胡雪巖事業的賢內助——螺螄太太_置備嫁妝商場勁敵絕地求生商場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