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備戰(五)

而按照華東政府的作戰計劃,在對馬海戰時參戰,首先一舉擊潰日俄兩國的海軍,取得制海權;然後在遼東半島登陸,正式介入東北的戰局。

由於人民軍控制了制海權,因此日本己不足爲懼,而且人民軍登陸之後,日軍陷入到人民軍和俄軍的夾擊之中,必然潰敗,就算餘者能夠逃回到朝鮮半島,只要截斷了日軍的海上航線,日本己難再有大作爲,也就是說人民軍參戰之後,主要的對手是俄軍不是日軍。

不過人民軍在遼東半島登陸之後,大體的進軍線路和日軍基本相同,按旅順、遼陽、瀋陽、鐵嶺一路北進至到吉林、長春,儘管人民軍是生力軍,但俄軍仍然可以採用且戰且退的策略,以後撤來消耗人民軍的銳氣,拉長人民軍的戰線。雖然人民軍打仗不會向日軍那樣一味的靠人堆,但要這樣一路北進,最終也會向日軍一樣,達到攻擊的極限,而且情況也未必比日本強多少,畢竟華東政府的綜合實力比日本還有一段距離。因此襲擊海參崴,對人民軍來說,有相當大的戰術、戰略價值。

而且和日本相比,除了從青島到海參崴的距離要遠了差不多一倍之外,其餘的條件都差不多,甚致要更好一些,由其是人民軍海軍有現代軍艦指揮,現在又有專門的海軍陸戰隊,因此羅嶽認爲成功的機率至少在6-7成之間,完全可以實施的。

羅嶽擬定好這個作戰計劃之後,首先和秦錚協商。秦錚一直是從事政治工作,對戰術到並不怎麼精通,不過認爲羅嶽的這個計劃十分大膽,確實有些出人意料,於是拿去給肖建軍看。而看完了這個計劃之後,肖建軍當時就認爲可以執行,至少是一個戰術選擇,於是將這份計劃留下,自己還要進一步的研究。

幾天以後,參謀部對參戰之後的進程進行幾次軍棋推演,得出的結論基本和羅嶽的預測相同,人民軍參戰之後,日軍會迅速潰敗,餘部逃到朝鮮半島,人民軍將主要和俄軍爭奪東北地區的主導權,而人民軍大約可以推進到瀋陽、鐵嶺一線,差不多達到極限。而俄軍將退守到吉林、長春,仍然還有超過20萬以上的兵力。最終的結果比日本也強不了多少。要迫使俄國認輸還可以,但想從俄國獲得戰爭賠款則是遠遠不夠的。

於是肖建軍下令,以偷襲海參崴成功爲條件,再進行一次軍棋推演,結果這一次的結果非常理想,人民軍最終攻佔了吉林、長春,將戰線一直推到了哈爾賓、松江一線,而且還有足夠的餘力進攻哈爾賓,也證實了進攻海參崴的巨大價值。

而且就在這時,在外交線上也傳來了好消息,俄國有意讓人民軍進駐錦州。

原來日本通過駐青島領事鬆井慶四郎正式通告華東政府,明確希望華東政府不要出兵參戰,理由是俄國與法國有同盟協議,這時法國己經向日本政府施加壓力,不會坐視俄國在遠東潰敗,一但華東政府參戰,有可能將法國也捲入戰爭中來,而且現在的戰場局勢只靠日本的力量,就足以擊敗俄國了,因此在這個時候,最好是不要讓局勢複雜化。當然日本也對開戰以來華東政府的支持表示了感謝,並且承諾在獲勝之後,也一定會保障中國的利益。

儘管日本己經接受了英國的建議,但也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和華東政府翻臉,畢竟後面還有幾場硬仗要打,如果把華東政府逼得急了,倒向到俄國一方,反到是對日本不利了。因此日本才承諾在獲勝之後,一定會保障中國的利益,希望能夠把華東政府糊弄過去。

但華東政府當然不是那麼好糊弄的,李三傑代表華東政府向鬆井慶四郎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並且指責日本的行爲是背棄了雙方的合作協議,華東政府絕不能接受,而且是否參戰將取絕於華東政府對局勢的判斷和自身的準備情況,絕不會受其他因素的干涉,如果日本政府不願配合,那麼華東政府將自己採取單獨行動。

當然華東政府的反應,也在鬆井慶四郎的預料之中,因此又再三解釋,日本決沒有背棄雙方的合作協議的意圖,只是擔心華東政府參戰以後,給了法國參戰的藉口,一但法國再參戰,那麼遠東的局勢必然向複雜化的方向發展,這對華東政府也是不利的,而且日本政府的態度只是一個建議,俱體的決定還是要雙方協商。

但李三傑再次嚴厲反駁了鬆井慶四郎,指出日本的所謂擔心只是藉口,日本的真正目地是認爲現在只靠日本的力量就可以戰勝俄國,因此不需華東政府的幫助,而且要想再戰後獨自佔領東北地區,這纔不希望華東政府參戰。

鬆井慶四郎趕忙表示,日本對中國的領土絕對沒有野心,同時建議雙方的高層官員進行協商,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願意就此事訪問青島,和華東政府進行協商。

李三傑到沒有拒絕小村壽太郎訪問青島,但提出了一個要求,如果日本對中國的領土真的沒有野心,那麼希望這次訪問能夠有一個切實可行保障中國利益的方案,如果只是空口白話,就不用來了。

其實華東政府沒有拒絕小村壽太郎的訪問,並不是真的想和日本協商,只是暫時先吊一吊日本,讓日本感覺華東政府對日本還有幻想,而讓日本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保障方案,其實就是給日本出難題,畢竟什麼纔是能夠切實可行保障中國利益的方案?基本是個無解的難題。

而會見完了鬆井慶四郎之後,李三傑馬上約見俄國領事彼徳洛夫,希望俄國能夠拿出履行【東三省交割條約】的誠意和實際行動來,如果僅僅只是一句空話,那就不要浪廢時間了,因此華東政府現在己隨時都可能出兵參戰。

彼德洛夫趕忙表示,俄國一直都有履行【東三省交割條約】的打算,只是因爲日本突然發動戰爭,否則俄國可能己經完成了撤軍。當然現在戰爭還沒有結束,俄國不可能馬上履行條約,但爲了表示俄國的誠意,可以讓華東政府出兵進駐錦州,只等戰爭一結束,可以立刻接收東三省的其他地方。

俄國的這個態度到是大大出乎李三傑的意料。雖然李三傑不懂軍事,但也知道錦州歷來都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因爲錦州在中國戰爭史上實在太有名了,在明清交際的時候,雙方就在錦州一帶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爭奪,先後發生了寧遠之戰、寧錦之戰、鬆錦之戰、松山之戰等著名戰役;而在舊時空裡,中國三大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中,錦州戰役是其中的關建點,著名的塔山阻擊戰,也就發生在錦州戰役中,因此李三傑耳濡目染,也知道錦州是一個重要的地方。當然實際上錦州東北的南方門戶,地理位置、戰略價值都十分巨大,在日俄戰爭開戰之前,曾在日本任教的德國少將梅克爾就提出一個計劃,讓日本佯攻旅順,在勃海灣內登陸,奇襲錦州,然後直接進攻遼陽。

而在日俄戰爭進行到現在這個關建時候,俄國居然願意讓人民軍進駐錦州,這其中必有緣故,說不定還有巨大的陰謀。李三傑看不透其中的奧密,因此以向行政院請示爲由,使以緩兵之計。

原來外事委三次拒絕了俄國領事的約談,也讓俄國明白,華東政府決不是好糊弄的,如果不拿出一點真正有價值的利益來,想分化華東政府和日本,是根本不可能的。不過俄國國內畢竟也有高人,於是想出這一招,以履行【東三省交割條約】的名議,邀請華東政府進駐錦州。

雖然錦州是東北的門戶,但那時基於中國大陸的地形條件而言的,對於日俄戰爭來說,錦州卻是無足輕重,因爲日本主要是通過海路和朝鮮半島進入東北,根本不用經過錦州,俄國在錦州地區的駐軍還不到1000人,因此讓人民軍進駐錦州,對俄國並沒有什麼損失。

但對日本來說就不同了,人民軍進駐錦州,等於是給了人民軍進入東北地區一個駐點,而且將可以直接威脅到了遼陽、瀋陽的側翼,讓日軍極爲難受,要時刻預防着華東政府在自己的背後捅刀。畢竟華東政府和日本的合作是各懷鬼胎並不是全心全意,因此只要人民軍進駐錦州,華東政府和日本雖然不會馬上就反目成仇,但也基本不會再有合作了。

當然人民軍進駐錦州之後,從長遠來看,對俄國佔據中國東北同樣也是巨大的威脅,不過現在的局勢來看,俄國幾乎己經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最多以目前日俄雙方的佔領區爲勢力範圍而停戰,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俄國基本己經不可能再獨佔東北。

而且俄國的重心畢競在歐洲,不可能再遠東過多的投入力量,以後要在遠東獨自對抗日本,難免有些力不從心,因此引入華東政府,讓戰後的東北分成3股勢力控制,可以互相牽制,有效的抵消日本對自己的威脅,雖然黃俄羅斯的計劃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但可以確保俄國在遠東地區仍然還有較強的影響力,也算是划算的。

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四一九章 北京攻略(十五)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第四三三章 進攻北京(十二)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三四二章 軍事計劃(上)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四三九章 遼陽之戰(一)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三章 收關行動(三)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三十七章 談判(上)第九章 村民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四六五章 武昌之行(六)第二四一章 王家寨(三)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五八三章 張作霖歸附(下)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七零三章 求和(十)第一八七 封存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二零二章 英國干涉(四)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五八一章 青島密約(上)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一七一章 德國之行(三)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二十六章 錦州告急(五)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二三六章 考察隊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四四一章 進京(八)第二三九章 作戰計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