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

行政院在制定五年計劃時,也參考了舊時空的經驗,並衡量利弊,決定還是採用這一發展模式,由**投資的大型項目和由地方投資的小型項目並行發展,只是現在這個時代的化工水平還不夠發達,還不足以形式工業化生戶,於是穿越者們將化工廠改爲自來水廠,也算是可以改善民衆的日常生活,而這樣一來,正好湊齊“金木水火土”五行,因此被命名爲“地方五行工程”。

當然,“地方五行工程”的實施,也意味着地方權力的擴大,另外穿越者們也吸取了舊時空的教訓,對“地方五行工程”的審批也做了十分詳細的規定,首先是對申請建廠的地方進行認真考查,看是否適合建廠,而且儘可能不要重複建設,造成資源浪費,並儘可能考慮日後的升級換代和合並;其次是嚴審地方籌備的資金,與制定的項目建議書及建設計劃,看項目的規模、生產能力是否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以避免投資浪廢;在項目建設期間,則嚴格監控項目的進度、規模及資金投入情況,確保項目建設的進展、規模均符合設計要求,沒有擴大和減少;項目投產之後,則做好對項目運營的監管和還貸工作,總之儘可能減少日後的損失。

同時華東**也鼓勵幾個城市組成聯合體,來聯合建設完成“五行工程計劃”,因爲目前華東**除了少數的大型城市之外,一般的城市基本都沒有能力單獨完成“五行工程計劃”的全部項目,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國工業基礎實在太差了,一般的城市幾乎根本沒有什麼工業項目,因此幾個城市組成聯合體來完成“五行工程計劃”要更爲現實一些,這樣不僅避免大量的重複建設,同時也爲這些工廠日後的升級改造留下了餘地。

不過聯合體建設也要比單個城市建設麻煩得多,首先要考慮產品的運輸問題,畢竟這些工廠不在同一個地方,產品要運出,最好是有鐵路或河流可以依託,但如果沒有,就需要考慮修建鐵路或公路,在無形中又增加了費用,當然鐵路、路都屬於基礎建設,一但建成對於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還是有很大的作用。因此這樣是否划算,需要進行綜合的考量。另外電力的傳送還需要建立高壓電網,這些費用又如何分配,都需要在聯合體協議書中說明白。

另外就是聯合體各方的責權利,以及獎罰措施,因爲聯合體是各負責一塊,一個城市最多隻創辦兩個工廠,那麼工廠的經營,產品的定價,地方**的政策優惠、補貼,以及在項目投產以後,承諾每年向聯合體各方提供的產品數量,還有退出聯合體程序等等,也都是需要事先確定好,避免在項目的建設,以爲投產以後出現扯皮現像。

而對華東**的民營資本,以及穿越者的個人創業,仍然是持鼓勵態度,畢竟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不能全靠**行爲,還要充份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由其是在輕工業和服務業方面,民營資本可以極大的彌補**的不足,同時穿越者積極創業,也有利於穩固整個穿越集團的統治基礎。

當然民營資本畢竟還是私人的事情,華東**主要是在技術上提供支持,並且在稅收,補貼,貸款等經濟方面也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但最終經營是否成功,還是要靠創業者個人努力。不過在這個中國還是以自然經濟爲主的時代,個人創業只要是肯吃苦肯幹,基本不會失敗,只是成就大小的區別而己。

這就好像在舊時空裡,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允許個人創業的時候,第一批勇於償試,進行個人創業的人,無論是從擺小攤經營還是利用地域的差價倒騰商品,在最初的時候基本都取得不錯的成就,當然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以及社會的發展進步,第一批進行個人創業的人由於個人素質、經營理念、開拓創新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大部份又淪於路人,正應了一句,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但在創業之初,想要取得成功,到並不是太難的。而且穿越者畢竟是有舊時空的經驗,並掌握着大量的先進技術,因此只要**加以引導,讓個人創業的穿越者與時俱進,保持發展,也不算是難事。

工業方面的發展計劃就是如此,在議院裡也沒有多少爭議,很快就得到了通過,不過這時有議員提出,應該開放民營資本進行建築和商業房地產的開發領域。

目前在青島、上海、天津、濟南等大城市裡,由於工業的發展,城市化的加速,城區裡的地價、房價均大幅上漲,但華東**的房產建設卻明顯有些根不上社會的發展,在城市裡成片開發的住宅全部是由**負責建設、經營,而在建成之後,分爲福利分配、租賃、出售三種途徑,有的工廠也自己建設住宅,做爲對員工的福利和獎勵。但華東**不允許私人進行商品住宅的經營,工廠企業所建的住宅,也不允許對社會出售。

但這樣的住宅建設規模,顯然是已經不能滿足城市對住宅的需求了,而在這個時代,即使是在大城市裡,也存在着大量的空地、荒地,於是也有人從中看到了商機,於是在青島、上海、天津、濟南等大城市裡,都出現了私人佔地建房的行爲,不過最終都遭到了華東**的嚴厲處罰,另外這個時代的房屋還是以土木結構爲主,並多爲平房,樓房也只是2、3樓,嚴重的浪廢了空間,因此也有不少穿越者呼籲,儘快規範房地產開發,並向民間資本開放。

當然有不少穿越者是看到了房地產開發的週期相對較短,而且風險也不高,但利潤巨大,在舊時空的中國,房地產開發的產業初期,確實利潤極大,往往一個房地產項目就可以讓經營者的資產呈數倍、甚攷數十倍的增加,並且誕生了一批房地產的巨頭,因此對個人創業的穿越者來說,從事房地產經營,是有巨大的吸引力。

而這個議題在元老議院裡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畢競大多數的穿越者在舊時空裡都深受房地產之苦,爲買房而傾家蕩產;買了房之後又成爲房奴,爲還房貸不得不拼死苦幹,還有不少人當初選擇出國打工,也就是爲了一套房子,還有人因爲沒有房子,結不了婚,連女友都找不到,總之說出來的都是淚,因此對於房地產開發自然沒有好感,於是對全面開放商業房地產開發也都表示了強烈的憤概。

當然也有一部份元老議員則是出於社會責任感,以舊時空的經驗教訓,認爲全面開放商業房地產開發的弊端太大,如造成的社會風險、掏空民衆的積蓄、銀行承擔風險,人爲惡意炒高房價等等惡果,因此對全面開放商業房地產開發表示了反對。

但也有人支持進行全面開放商業房地產,理由也十分充份,工業化的進步,必然會造成農業社會的解體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而城市化的發展,又不可能離開房地產業的興旺,這是在舊時空裡己經甴無數的國家發展證明的必然規率,發達國家在其發展過程當中,都會經歷一個房地產業高速發展,房價飆升的時代,這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也阻止不了,除非是華東**放棄發展工業化,迴歸到田園牧歌式的農業社會,不然早晚必然會走上這一步。

而且房地產業的發展固然會帶來諸多的弊端,但也不能否認,房地產業的優點也不少,首先是拉動投資,儘管投資不是萬能的,但在絕大多數時候,投資都是帶動經濟發展的最有效方式;其次是房地產業還可以帶動如水泥、鋼鐵、金屬加工、機電、木材、化工,甚致是交通、物流等諸多產業的發展,形成一個雁行效應,並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就業崗位,其社會正面效應,也不容忽視;再次房地產業還能夠促進基礎建設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舊時空的中國有基建狂魔之稱,建造出大量的人類歷史上歎爲觀止的高精尖建設項目,甚致有不少甚用奇蹟來形容,但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中國取得的基建成就,恰恰是在房地產業高速發展之後。

至於在舊時空裡,房地產業所造成的弊端,其實都是可以通過政策、法規的制定加以避免,不能因爲有這些弊端而徹底拒絕發展房地產業。與其被動的等着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不得不進行發展房地產業的時候,而被迫開放,導致弊病叢生,到還不如主動的跨出這一步,讓房地產業的發展一開始就在**的有效控制下,穩步推進,儘可能吸取舊時空的教訓,少走彎路,讓房地產業得以健康,有效的發展。

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四三七章 進京(四)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一四一章 訪問(一)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六二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一)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第四三二章 戰爭再啓(三)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六四一章 日本本土作戰(一)第五五二章 接受談判(四)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四三七章 進京(四)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戰(八)第六二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一)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八章 伏擊俄軍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四零五章 北京攻略(一)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二六五章 進城(一)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二十五章 錦州告急(四)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議(上)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四)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六三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一)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四三一章 戰爭再啓(二)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十五章 艦炮對決第四三三章 戰爭再啓(四)第二六零章 根據地(二)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戰(四)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