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五年規劃(四)

這當然並不是職業歧視或人種歧視,而且代表利益的訴求不同。因爲穿越者大多都是孤身一人,即使是有家庭,但代表的也都穿越者的利益;而穿越者和本土歸化民通婚之後,在其利益代表上就多了通婚對像的家族,由其是與中立的本土歸化民,甚致是與對華東**懷有敵意的本土歸化民通婚,就很難保持對穿越集團的絕對忠誠。華東**雖然並不禁止這樣的通婚,但在行政體系內,肯定會對此區別對待。

不過行政體系對與本土歸化民通婚的穿越者進行區別對待,到是並沒有引起多少爭議,因爲並不是每個穿越者都想走從政的道路,而選擇從政的穿越者,也都相當注意自己的婚姻,這樣各自追求不同,互不干擾,也就不會形成太大的問題。

而真正出現問題的,是穿越集團中男女對婚姻的不同觀念,現代男人基本都有一個妻妾成羣的美夢,而女人則多數希望從一而終,雖然也有少數女人想養三千面首,但這個數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的,至少在穿越者中,還沒有發現這樣的女人。

穿越者中有極少部份是家庭或夫妻一起穿越的,而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初,還有些人爲了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而結成了夫妻。但隨着華東**勢力擴大,與本土歸化**姻的穿越者也越來越多,於是許多單身,或穿越初期未婚的穿越者在這個時候都過上了妻妾成羣的美好生活。

這樣一來,有一部份家庭或夫妻穿越,穿越初期內部結婚的穿越者心裡,就產生了不平衡,但問題是他們不僅己婚,而且另一半同爲穿越者,華東**不禁止穿越者多妻,但如果已婚,且伴侶同爲穿越者,則必須取得對方的同意,才能納妾,而想讓現代女性同意自己的男人養小三,幾乎是不可能,更何況是納妾,由其是在華東**裡,穿越的女性並不用完全依附於男性而生存,就更有底氣阻止男人實現自己的夢想。

當然,如果所有的穿越女性都禁止自己的丈夫納妾,養小三,那麼情況也要好一些,因爲反正大家都這樣,難兄難弟,但問題有少數穿越女性卻對丈夫納妾並不在意,只要確保自己是大房正妻的地位,而華東**的法律也可以確保這一點。她們的理論是,反正男人是管不住的,因此堵不如疏,還不如把什麼小三小妾的控制在自己手裡更好,有人甚至想得更開,大家各玩各的,互不干涉。

但這樣一來,就讓其他人心裡產生了不平衡,某某也是穿越女性,卻能放手讓自己的丈夫納妾,憑什麼自己家的那口子偏要把自己管得死死的,說白了就是不患貧而患不均,

於是爲實現自已妻妾成羣的理想,有的穿越者選擇了離婚,不過做這個選擇的穿越者並不多,畢竟離婚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由其是爲了實現妻妾成羣的理想而離婚,既使是在舊時空,也是不會被認同的行爲,因此在穿越者中,這樣的人基本也不會得到多少支持,那怕是有人在心裡支持,但嘴上也不敢輕易說出來。

當然還有人則是採用舊時空裡慣用的方法,暗中包養,好在是這個時代包養外室也是很常有的事情,而且養小三在舊時空裡可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是成功者的標誌之一。不過養小三畢競也是見不得光的事,一但事情敗露出來,那可就是雞飛蛋打,一場大戲。而這樣的戲在華東**已經上演了好幾出。還沒有暴露的,也都是提心吊膽。

其實行政院對這樣的事情也是相當頭痛,因爲出了事之卮,最終都是鬧到行政院來,儘管有專門的部門處理這樣的事情,但這種事情本身也不好處理,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而且一鬧起來就難以收拾,弄得人盡皆知。

好在是目前鬧出事來的基本都是自主創業或是企業中的穿越者,還沒有**官員,到也沒有造成太惡劣的影響,因此行政院也沒有太急迫的要解決類似事情的需求,畢競這事情雖不大,但矛盾對立極爲嚴重,確實不好解決,而且現在行政院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也只能先把這些事情放一放,如果有人提出來,就扔到元老議會裡去表決,也沒有花時間做引導,你們自己看着辦。

不過行政院不管,到是也有人願意管,就在1906年年底,有一羣女穿越者自發的組建了一個“婦女權益保障會”,宗旨是保護女穿越者的權益,並要求華東**施行一夫一妻制度,嚴厲打擊納妾、包養的行爲等。現在已有100餘人入會,基本大部份都是己婚,並且反對丈夫納妾的女穿越者,當然也有幾個允許丈夫納妾的女穿越者也加入其中,具她們自己說,是爲了保障自己的正宮地位。但其中竟然還有10餘名男子,雖然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妻子都是穿越者,但有幾個人的妻子卻並沒有加入這個組織,這就不知是爲什麼了,而根據傳言他們是本着我不能妻妾成羣,那麼大家就都別想。

這次的提案,就是婦女權益保障會弄出來的,但最終還是在元老議會中被否決掉,雖然在表決之後,婦女權益保障會的幾名骨幹成員也去找秦錚理論,但秦錚表示,元老議會的制度就是這樣,沒有被通過就說明不具備廣泛代表性,因此自己雖然也反對納妾制度,但對此也是無能爲力的。幾名骨幹成員也聽了,也只能悻悻而退。

這一頁翻過去之後,接下來的議題纔是這一時期元老議院討論的重點議題之一。而且是由行政院提出,並且是將兩個議題放在一起討論,第一條是華東**將在1908年成立諮政院,並招開諮政會議;第二條是【元老權益保障條例】。

諮政院是由本土的歸化民組成,當然人選由華東**選擇確定,並且能夠代表華東**的社會各階層人員,通過在諮政會議,對華東**的重大方針、決策,以及與民衆生活相關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討論,同時可以提出各自的建議、讓本土的歸化民發揮參政議政、以及監督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允許本土的歸化民參與華東**的政治活動,並有建議,以及一定的決策權利。

對華東**來說,這當然是一次重大的決議,因爲在此之前,華東**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算是一個由穿越者集體獨裁的政體,儘管在穿越者內部,還是實行較爲民主制度。因此成立諮政院,招開諮政會議,就意味着穿越者要將一部份權力讓出給本土歸化民,或者說穿越者將不再掌握華東**的全部權力了。

儘管諮政院的原則是成員的人選由華東**選擇確定,同時諮政會議的決議也只有建議權,而並不具備形成法案的權力,是否執行將是由華東**決定,或是在元老議院中進行表決,因此現右諮政院的實質權力其實是很有限的,但畢競是邁出了第一步。套用舊時空流行的說法,就是在堅固的堡壘打開了一個缺口。那麼這樣發展下去,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是從此以後,穿越者和本土歸代民和平相處、共享權力;還是穿越者從此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自掘墳墓,也都不得而知。而選擇的權力,就在這次的元老議院裡。

而【元老權益保障條例】,則是以立法的形式,正式明確穿越者所擁有的權益,並保障穿越者的利益。

雖然現在的華東**是由穿越者集體獨裁,但穿越者的權力有多大,能夠享有那些權力、擁有那些利益,儘管以前曾經制定了一些制度,但並沒有一個完整而明確的說法,也沒有形成立法。

成立諮政院,招開諮政會議,意味着穿越者要向本土歸化民讓出一部份權力,更定會引起相當一部份穿越者的緊張和恐慌,那麼制定【元老權益保障條例】則是讓穿越者安心,讓穿越者們知道,既使讓出了一部份權力,但華東**仍然會確保穿越者的權力,不必擔心權力會全部被奪,或者是被架空。因此行政院才決定,將這兩個議題放在一起討論。

正是因爲這兩個議題實在太重要了,不僅關係到華東**的發展前途,也是和每一位穿越者都息息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比之前的什麼建國、五年計劃都要重要得多,因此也不能用一次簡單的投票表決來決定,行政院也專門設計了表決的流程。

首先是在討論的前一天,行政院先將這兩個議題的內容和說明文件發放給每一位元老議員,讓他們事先對這兩個議題有所瞭解,做到心裡有底;然後由行政院院長王雲鵬也親自來到元老議院,對這兩個議題進行詳細的講解,並接受衆元老議員的諮詢,回答相關問題,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針對元老議員的意見,對這兩個議題進行一定的修改,時間是根據需求來確定,沒有固定的限制;接着元老議員將停會三天,將這段時間留給每一位元老議員考慮,並可以和其他議員,穿越者一起討論;最終再進行投票表決。這也是元老議院第一次採用如此複雜、漫長的討論、表決程序。

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三三九章 李鴻章來訪(十六)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八十五章 安置營(上)第一四七章 北倉之戰(六)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二三六章 訪日艦隊(七)第六六七章 臺灣海峽之戰(八)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九十章 安置營(六)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二三九章 作戰計劃(七)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二零四章 正面進攻(中)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四七七章 山海關之戰(六)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三七三章 餘波未平(十)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四六七章 迎擊俄軍(四)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五十九章 殲滅(四)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九十一章 安置營(七)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五七八章 袁世凱來訪(二)第四二八章 進攻北京(七)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一五三章 上任(七)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二二二章 清廷求和(五)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四九七章 襲取海參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