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規劃西北

“嗨,你們也別這麼說,誰家裡還沒幾個人物。我弄不好啊,要碰壁,到時候哥幾個記得頂上。”

不管事情怎樣,至少秦老闆嘴上說的大氣。實際情況也不由得他做更多的想法,其實他很清楚,那些木料商人,不見得會給他。

畢竟按照過往經歷,他並沒有和西南木材商人打過交道,此前主要來源在海南,金絲楠他從來沒打過交道。

這次來張田餘處,其實也是受到他們商業聯盟的啓發。

現在張田餘和林家兩家爲首,聯合起來衆多商戶形成的聯盟,能夠很好的進行分配和內部競爭。將原本雜亂無序的事情理順的條理分明。

兩相比較,家居行業沒有大商會,沒有人居中協調,導致的結果就是以前經常內部打架,弄得十分難堪。

有先例之後,人們自然而然的便想要抄作業。學着他們組建類似的聯盟不就是了,至少能減少內耗。

選擇來張家的原因,也是因爲他們名聲在外,而且利害關係不多。

張田餘雖然傢俱生意不多,但是他現在在京城商人當中的地位,那是相當超然。

一衆商人過來,也是藉着他的名氣,給整個行業立個規矩。要是他們一窩蜂的撲上去,不知道那擡價成什麼樣。

金絲楠木是好東西,確實比黃花梨等木材還有前景,但是都撲上去,原材料大漲將是必然。

現在好了,大家前後腳過去,至少不會打成狗。

人走的差不多,張田餘準備起身離開,最後一個商人突然說到,“張老闆,最近棉花庫失火,你們的羊毛布,需求量恐怕要大些。”

“放心,我們放大供貨,天殺的,不知道誰,想起來去燒棉花。”

有了羊毛布以後,百姓特別是富戶對於棉花的需求有所下降。

但是作爲重要的保暖來源,棉花也有他獨到的地位,比如說被窩鋪蓋等等,還是要棉花。

有些嚴寒條件下的大衣,還是要填充棉花。

所以此次失火的影響,還是不小,那裡集中了京城或者說是京城周圍大宗棉花,等到入冷之前,只怕會有一次漲價。

……

方書安看着各方面彙集來的信息,皺着眉頭,這些都是李盡忠彙總而來。

李盡忠自打新婚之後,很少出門,此番破天荒的也是因爲一些小道消息。

儘管是小道消息,聯繫起來還是能讓人浮想聯翩,因此他還是拿了過來,小消息彙總在一起,或許就是真實情況。即便不是全部實情,也能認識的七七八八。

“看來,西北真的有異動了?”

方書安放下手裡的東西,擡頭說道。

“看樣子,應當是真的。這下子,你從西北調人的希望可就破滅了。”李盡忠頗爲無奈,他知道方書安的計劃,是要從西北和西南抽調一些軍隊,組成新的建築施工隊,爲後期的建築積攢隊伍。

命令都寫好了,就差去執行,沒有想到接二連三的收到棉花被燒和西北有戰事的消息。

“其實,想來想去,也是正常。以前兀良哈部會和喀爾喀以及科爾沁有聯絡,想辦法從他們手中獲取必備的物資。

如今,兩部與大明走的很近,但是兀良哈卻遲遲不想靠近我們。不和我們親近不要緊,但是喀爾喀和科爾沁不傻,他們不想和兀良哈的關係影響自己和大明的關係,於是就斷絕往來。

換做是以往,兀良哈沒準就要來硬的。但是現在兩部都很強勢,兀良哈佔不得便宜,只好向西用兵。”

李盡忠分析着西北的情況,介紹下目前的可能性。

“兀良哈是因爲物資短缺?”方書安問道。

“據說是的,去年他們儲備的糧食不多,很多牛羊凍死,吃不完又沒有出路,到今年秋天如果還不想辦法,冬天就有人要餓死。”

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方書安是知道的。草原上每年都會凍死很多牛羊,往年喀爾喀和科爾沁也不例外。

自從他們和大明的貿易順暢以後,每年只留下第二年繁殖的牛羊即可,那樣就能很好的集中做保暖工作。吃食有買來糧食以及牛肉乾、壓縮餅、罐頭,所以過冬不再和過去一樣難熬。

兀良哈沒有這樣的條件,他們只能按照原來的方法,可惜他們沒有糧食儲備,沒有其他的食物,牛羊也沒有出處,只能按照此前的模式。

如此條件下,遭遇白災,便是致命打擊。

“你說他們攻擊西邊也就算了,爲何還要派人燒燬棉花?”李盡忠問道。

“你怎麼知道那是兀良哈人做的,或許是其他人。他們現在對西邊用兵,又要燒燬棉花,那豈不是明着挑釁?”方書安回到。

“怎麼說,按照你的意思有人在裡邊搗鬼?”李盡忠有些遲疑。

“我看,很有可能,這是逼着我們跟兀良哈作對!”

方書安很是懷疑,往西用兵,誰有這樣的訴求?

說完,兩個都陷入思考當中,這樣做的話。背後那些人有什麼好處?

兩人思考的時候,孫傳庭來了,彼此交流信息後,他開口說,“兀良哈並非是真的兀良哈。”

原來,現在的兀良哈,雖然還是那個名字,但其實跟原來的有區別。

其實,更像是一個鳩佔鵲巢或者說是佔別人名字的故事。

原來的兀良哈,現在有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叫做朵顏三衛!

他們在草原幾經遷徙,在明初時候,已經和大明關係密切。

當年幫着成祖不少忙,早就成爲大明衆多藩屬的一部分。

現在的兀良哈是厄魯特蒙古自稱而已,他們南下佔據兀良哈的土地,別人傳來傳去,他們也就這麼稱呼自己。

在很多人眼裡,兀良哈要有名的多。

孫傳庭不說還好,說完兩個人更鬱悶了,那他們到底爲的是什麼?

“今日,已經正式收到吐魯番國王的國書,正式請求大明出兵!”孫傳庭主要帶來的是這個消息。

吐魯番王國和大明的關係,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

洪武年間,大明出兵到嘉峪關西,設立哈密衛,永樂年間,哈密衛仍舊是大明邊陲。

但是到了成化年間,情況就有所變化。

哈密衛幾乎成爲來往爭奪的重點,再往後,乾脆退守嘉峪關,西邊沒了駐軍。

在這個過程中,吐魯番王最開始臣服,後來爭奪哈密衛,最終控制,成爲了嘉峪關西邊的老大。

幾次和大明徵戰以後,漸漸進入對峙狀態,不過基本也是以經濟制裁爲主,很少動刀兵。

也就是到了隆慶年間,情況有所緩和。

雙方互市又熱鬧起來,到了現在,甚至想到求助。

這不是,遇見蒙古的攻擊,開始請求大明出兵!

換做以前,火中取栗自己沒有半分好處的事情,內閣肯定不幹。

但是這些人在西北作戰還不算,犯邊之餘,還有人將京城的棉花燒掉,這樣的行爲,可真是作死。

如此大背景之下,或許能讓內閣有些想法,但是想要出兵,依然不夠。

“南邊那裡,可有什麼反應?”

南邊說的是吐魯番王國南邊的葉爾羌,兩國也是並不太平,但是面對草原或者高原上的敵人時,他們自成一體。

“葉爾羌沒有任何言語,還不清楚他們會如何。”

葉爾羌和吐魯番也是打來打去,互有攻守,如今蒙古進軍吐魯番,卻沒有葉爾羌的事情,本來就讓人意外。

“盡忠,此次出兵吐魯番,或許是機會!”

李盡忠和孫傳庭都有些納罕,進軍吐魯番,有什麼機會?

“那裡的土地,適合種植棉花,他們種的不多,一直沒有成氣候,如若大規模推廣,收入將十分巨大。”

棉花的事情,方書安十分上心。

因爲那是下一個戰略目標,現在,他還沒有開始插手,就有人琢磨着吐魯番和兀良哈,這是誰在中間搞事情?

“朝廷是怎麼個意思?”

老方一直沒有回家,方書安不知道內閣會如何決定。

“你都不知道,我哪裡會知道,我是怕你不知道情況,特地跟你說聲。”

李盡忠不清楚,方書安卻清楚,先不說是否會對外用兵,因爲有這一層因素在內,就不可能撤走西北的衛所軍。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能就地重新整編,讓西北的戰力也提起來,再不濟,還有一些軍隊依舊在京城周圍“待命”。不管他們是從何處而來,現在如果要出兵,至少有人能夠派出去。

“書安,你說咱們會不會打?”

“我看八成不會,但是啊,咱們要讓它變成可能。”

“變成可能?”對方書安的說法,李盡忠弄不清楚,難道說要主動出擊的意思?

先不說其他,在方書安的眼裡,華夏的版圖,至少要是一隻大公雞才能完整。如果能夠多出來,那當然就是贈送的一般。

此前,明軍最多在嘉峪關,這讓他很是難受。

他甚至想着,如果哪天時機成熟之後,他想辦法朝西北用兵,先將哈密衛拿回來,然後再征服吐魯番和葉爾羌王國。

現在麼,有兀良哈出現嗎,他們連出兵的理由都不用想了。

以前不願意佔據哈密衛,主要是朝廷覺得,那裡就是虧本的買賣。自從掌握之後,一直反覆拉鋸不說,也沒有能帶來多少收入。

別的不說,糧食都需要從內陸長途跋涉運輸過去,其他的更不用說,那種情況下,佔着都是巨大的靡費,也難怪內閣不會同意。

但是麼,在棉花出現以後,特別是大規模種植以後,一切都不是問題。

西北有土地能種出糧食,只要適當的人口密度,自給自足不是問題。至於盈虧的問題,就是棉花和葡萄乾以及其他水果乾了。

後世那樣直接將新鮮瓜果運輸到內地的事情,現在還難以做到,但是葡萄乾,水果乾,甚至是紅棗這樣方便運輸的東西,還是很容易做到。

果不其然,他們還沒有商量出什麼來,方從哲便回府。

方書安想了想,將兩個人一起帶去見老方。

這還是第一次帶着朋友見爺爺,不過方從哲知道,兩個人都不簡單,並非是孫子要拉着他倆來走後門。

幾人見禮以後,分清主次坐下。

“爺爺,朝廷是什麼意思。”

方書安上來就直奔主題。

“你們消息倒是很靈通,都知道最近發生的事情。今日沒有做出決定,但是有一點,你想要在西北調兵的事情,別想了。”老方還以爲他孫子是惦記這個事情,上來直接告訴他結果。

“爺爺,您想多了,孫兒不是惦記着那些衛所軍。孫兒是問,我們是否要向哈密衛派兵,或者只是在邊境做好準備。”

說到此處,方從哲停下了手裡的動作,將帕巾扔向一邊,“說說吧,你們有什麼想法。”

他對方書安已經足夠了解,每次提出類似的事情,必然是有什麼想法。不然也不會現在就着急過來,並且還帶着兩個同伴。

方書安並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小心的問道,“朝廷是不是不同意進軍哈密。”

老方看看他們,見三個人都是渴望的目光,便笑道,“你們啊你們,既然知道結果,爲何還要問老夫?”

其實聰明人不用想,最後的結果很難是出兵。

因爲此事和潮鮮問題完全不同,潮鮮作爲大明的藩屬,各方面做的沒有任何問題。

每年的朝貢和各種事情,做的那是一點都不漏,所以在東瀛侵略的時候,大明能夠派出軍隊去作戰。

吐魯番王國的性質就不一樣,他們幾百年來,一直和大明齟齬不斷,總是在歸順和背叛裡反覆。

這樣的地方,不可能會讓內閣下定決定去幫助他們。

不過,一切都是在利益的基礎上,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還有開疆拓土的名聲,不信內閣不動心。

“西南的人手能確定就行,至於西北,咱們的幾個軍隊完成新式火器換裝也有一段時間,現在剛好讓他們去嘗試下,向來鬆弛的西北邊軍,現在也能恢復吧。”

方書安一直很重視西北的武備,畢竟,在原來的歷史上,與其說是滿洲人入關,不如說是西北的農民起義,將明王朝傾覆。

155 送糧的路子024 草原綠油油118 釘在此處!056 流民突顯(求推薦)033 真香現場208 冷宮與癲狂428 老船工的傳說267 洛陽民變394 突然消失的熊芷晴342 技術不夠,尺寸來湊。436 夢幻中的水晶宮276 中牟縣問題所在368 明代鍵盤俠!483 孫傳庭個傻子507 現代化白酒的秘密145 多爾袞入質287 顯微鏡497 先印他一百萬101 近戰火銃的爆發436 夢幻中的水晶宮118 釘在此處!262 呢絨的保留手段284 徐門張氏167 這怎麼能是作弊?565 糜爛的西北426 胡梅兒被敵人收買?500 三個冤家穿一條褲子159 範仁寬你是何意367 不是不選,而是不得不選598 擴建艦隊192 這是羊毛做的?090 大戰開幕214 我救了你的命077 你說的藍是什麼藍163 熊廷弼的謀算295 讓百姓吃飽穿暖324 眼佔便宜不算,嘴也要586 熱依木佈告天下222 集資辦學302 有故事的人210 鳩佔鵲巢591 半城煙火462 神秘庫大使131 科爾沁的機會064 九淺一深228 保持現狀是最壞之局面027 你是袁崇煥?201 熱脹冷縮與熱裝配082 熊廷弼遇刺423 兩塊超級狗皮膏藥162 與書院不同019 超越修圖軟件的畫師211 遠離宮廷161 方書安的眼光073 挺大一個經略137 武器作坊失火563 蹊蹺的火災288 孫大人究竟幹什麼046 得虧你是男兒115 “臭不要臉”的明軍007 體會不到其中妙處405 死等不是等死510 非常規踢鬥418 心裡陰影536 商人思維的國度476 初到南京城197 要啥自行車540 兵器庫的竊竊私語387 爲何都不吃豬肉了?588 罷考!205 事關男人雄風089 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307 定義快消品159 範仁寬你是何意011 能搖的牀512 監稅官們的效率282 孫傳庭的心涼了580 互相踢皮球179 你跟誰倆呢106 黃臺吉的憂慮278 疫病出現391 難得一醉方休490 大明的教育問題365 逛街的最高境界522 究竟是誰在利用人心!234 二次詭計456 打開城門236 皇權代理人218 你不該還是我不該397 妹子的貞烈274 渡口偶遇209 帶上女打手340 給他們上一課400 沒有閣老的日子119 擲彈兵的戰爭253 太不像話了!326 御醫們打上門來264 遼東訂單和對外貿易130 吳克善獻計503 穀賤傷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