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 糜爛的西北

所以,趁着此時西北有戰事,趕緊將鬆弛的武備緊張起來,順便將那裡的問題釐清,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聽你的意思,是支持出兵?”老方從孫子的話裡,已經聽出弦外音。

“爺爺,有好處的事情,爲何不幹,吐魯番王朝這些年都快分崩離析。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土地是寶貝,不如我們幫他們認識清楚……”

所謂幫他們認識清楚,不過是藉口罷了,方書安的心思,他爺爺自然能看出來。

“什麼寶貝,那個地方可是苦寒之地,無人願意去。你不要琢磨了,前漢前唐倒是有西域都護府,但是並沒有給國家帶來多少幫助。相反,還一直靡費國力。”老方對孫子的話不以爲然。

“苦寒之地,可不是那麼回事,爺爺,那些話都是說給咱們聽的。實際上,西域雖然不少地方是沙漠戈壁,但是也有很多綠洲,稍微利用好,產出的糧食不是小數目。最主要的是,那個地方的氣候和土地十分適合種棉花,只要能在那裡大規模推廣棉花,得到的收益將會十分巨大。”

“棉花,能有多大收益?”

“下一個羊毛布,甚至比羊毛布更廣的市場!”

方書安的說法,讓老方陷入到沉思當中。

他孫子說的事情,沒有失手過,但是西北有沒有說的那麼好,他也有疑問。歷史上,還沒有人能在西域獲益,方書安真行?

“朝廷很難同意,除非你能拿出來,說服大臣們的證據。”

這是老方能想到的辦法了,真要是想說服大臣們,必須有說過去的證據。

而對於此,方書安從來不缺。

“兩天時間,我就能給出您東西來。”方書安激動的笑着,說服他爺爺,也是個開始。

羊毛紡織用的機械,最開始就是爲棉紡織開發,原型也是方書安在後市見過的棉紡織機器。

實際操作來說,棉紡織的難度要比羊毛紡織小,調試和轉化也更快。

有老方的態度之後,他們便趕緊去工坊,將之前改造過的棉紡織設備繼續優化,拿出來強有力的證據,來說服朝廷大員。

事實證明,老方說的一點都沒錯。在西北之事上,成化年間以來,內閣很是專一,那就是置之不理。

內閣擴大會議上,一衆人都不同意出兵嘉峪關。哪怕是兵部尚書崔景榮,都持很謹慎的態度。

別人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李汝華,甚至連提高嘉峪關防禦等級的建議都不支持。

自從國庫開始變得充盈之後,李汝華反倒是越來越小氣了。

窮的時候窮大方,富裕的時候開始摳門。

以前該花錢的時候,他還是能支持花錢。現在倒好,就算是該花的錢,他都要猶豫一陣子。

趙煥作爲吏部尚書,對於西邊的事情也不看好,那邊官場的情況,他很是瞭解,不具備支撐大規模作戰的基層組織。

“陛下,從您登基開始,我們就在嘗試恢復西北地區朝廷的編制。現在,實不相瞞,西邊還差不少,若是幾萬大軍開過去,莫說是糧草,當地連配合的官員都還不全。”

西北陝甘地區,布政使自然是有的,但是一級級下去,尤其是知縣以及縣丞級別的官員,到現在還是空缺。

很多地方,縣尉竟然是實質上的一把手。

說起來,也是歷史遺留問題,並非是朝夕之間釀成。

“爲何還沒能修復完畢,到底是什麼原因?”泰昌有些惱火,關於恢復大明架構的問題,從他監國之初,就已經開始。中間經過到萬曆禪讓,再到太上皇駕崩。

兩三年時間,不可謂不充分!

難道說找人去當官,還要拖上十年八年?

起碼京城朝廷的缺編,很快都填補的差不多。

“陛下,您有所不知啊,從萬年早年征伐寧夏開始,西北人口一直吃緊。這人口吃緊,當地的財稅也就成爲問題。很多知縣和縣丞,在當地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上級的任務,最後無法完成考評,更談不上升遷。

長此以往,造成的後果就是沒有人願意去西北做官。縣尉不同,他們多是當地的世家,無論如何也離不開,知縣和縣丞都不願意做官,最後只好有他們出面,完成基層的治理。”

趙煥闡述的,就是西北地區的現狀。

從當年萬曆第一次大規模征伐,也就是寧夏之徵開始,西北的基層治理就開始出現破碎。

原本人們在此地的生活條件就十分艱苦,再經過戰亂的禍害,便更加不成樣子。

後來的播州之亂,潮鮮之戰,朝廷都在西北人民頭上不斷加賦稅。

沉重的擔子,讓原本就困難的百姓生活更加要命。人們都活不下去,也沒有了對官府的敬畏,當地官員莫說是想要加賦稅,原有稅務都收不全。

越是這樣,那些原本能收上稅的百姓受到的壓榨就會更強烈。

總數不變,地方官要完成任務,只能去變本加厲。

到了後邊,百姓們實在過不下去,便只有不斷的來鬧事。

一邊是收不上來的稅銀,一邊是不斷鬧事的百姓,再加上此地還是貧瘠的苦難之地。

綜合之下,沒有一個人喜歡在此地當官,因爲永無出頭之日!

即便是任命了官員,人家也找各種藉口不去上任,有什麼辦法。

趙煥將實際情況說出來,也是不住嘆氣。

實際上,這不是他自己的問題,而是大明的遺留問題。原本的歷史上,就是因爲西北地區人們生活壓力太大,最後只能成片的起義……以至於到最後,李闖帶着過不下去的災民,席捲天下。

泰昌聽完,良久不說話,他是沒有想到,西北現在已經是如此局面。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像李汝華說的那樣,休養生息,給西北三年時間,或許能緩過來。

但是,他清楚的很,休養生息是在基層官員健全的情況下。現在的局面,地方官都找不到幾個,何談休養生息?

即便是朝廷發出輕徭薄賦的指令,或許還有人趁着信息阻塞的情況,會自己從中漁利。

“何大人,如果我們不出兵,可有別的辦法?”泰昌問問何宗彥,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通過外交手段就能解決。

“陛下,如果是蒙古草原任何一個民族,都能用和市的手段來和他們談判。只要他們想要維持和市,維持東西的買賣,就都不是問題。可是,偏生到他們這裡,就有問題。

由於那些人與喀爾喀等部族並不和睦,因此他們沒有從合適當中通過貿易得到東西。而他們自己,又從來沒有與我們開展過和市。所以啊,這一手基本無效。”

何宗彥對雙方的關係瞭解的很是深刻,也對他和其他部族的事情很清楚,如果想要通過原有的渠道,還真是無法解決。

何宗彥說完,紫光閣安靜下來,其他人不知道是說什麼,也不知該如何開口。

“吐魯番王國的事情,如果我們不加理會,會怎樣?”泰昌想了想,看看放棄會造成的損失“

“陛下,若是我們放棄,對名聲肯定是有損失。畢竟現在吐魯番王國在納貢,也就是我們的藩屬國,如果他們請求出兵,我們沒有任何理會的話,在某些國家的操縱之下,或許會有很大的影響。”何宗彥回答。

“何大人,也不能這般說,吐魯番王國雖然是我們的屬國。但在歷史上,他曾經不停的叛變和歸順,硬要是說起來,並不是什麼聽話的國家。所以啊,若是真不錯,和別的國家也不同。”

兩個完全相反的聲音,泰昌更加難受了。

現在但凡是有一個支持者衆多的意見,他就會按照去執行。

瞬間,人們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個時候,往往都是閣老出來說些話。要麼是鼓勵,要麼就是場面話,他已經很少直接提出來自己的意見。

但是這個時候,情況真的有些不同。

“諸位,你們有沒有感覺,此次出兵和當年兵發遼東一樣?當時人們都覺得,三百萬兩的餉銀,根本就不夠支撐遼東之戰。可是結果呢,大家都看到了,不但很小的代價獲得勝利,更是很好的解決了費用的問題。你們就沒想過,在西北用兵,也有可能不用花費太多?”

方從哲突然說出來的一番話,讓人們陷入沉思當中,想要在西北掙錢,談何容易?

“閣老,西北那種地方想要賺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李汝華自認爲做過研究,對當地的情況算是瞭解。

“是啊,閣老,我同意李大人的意見,在西北想要賺錢,那真的是靠運氣。而且賺回來的也只是小數目,想要撈回成本,根本不可能!”崔景榮對於在遼東的花銷很清楚。

西北的戰事不需要像遼東花費巨大,可是能賺回來的錢差更多。

遼東雖然也是苦寒,但是那裡物產豐富,人們不知道能獲取皮毛、人蔘、鹿茸多少各種各樣的寶貝。

而西北,真的就是純粹的荒涼,除了沙子就是一丁點綠洲,那些綠洲小塊的很,種田的莊稼都無法生產,還能幹什麼?

“棉花,想要賺錢,從棉花來開始!”方從哲總算是匠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棉花上來。

“棉花?”

人們異口同聲的問道。

“閣老,那裡真的能種棉花?”林如楚有些不相信,棉花雖然不是特別需要水的作物,但是也不是能在西北很好的生長。

“你放心吧,能大量種植棉花,書安此前已經派商隊進去探險過,那裡的水熱條件再適合種植棉花不過!”

老方在向人們推銷者着他孫子的觀點。

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等到棉布和棉花機能出來,更好的阻擋住別人提出來問題的時候,事情說起來才更方便。

可是啊,看今日的意思,非要定出個子醜寅卯來。

那可不行,如果今天內閣通過,方書安的東西還沒拿出來,很有可能就決定,不對西北用兵。

那將是方書安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雖然說老方也不想要去出兵,但是孫子堅持的事情,就一定要有他的道理。先將棉花的事情提上日程,至少也要讓皇帝相信,如果真的要做決定,要三思而後行。

“閣老,你說的意思是,真能在哪裡大量種棉花?”泰昌聽明白了,那話是方書安說的。

現在民間可是有傳說,只要是方書安說的事情,就一定會成功。

“正是書安。”

“那,他可曾說過,能產出幾何?”

泰昌的問題,其實也就是在盤算,如果真要是進軍西北,憑藉那裡產出的棉花,能不能對得起他們的消耗。

“經過調查,現在對於西北的看法,多有偏頗,很多消息都是吐魯番王國故意流傳出來,讓我們以爲那裡是一毛不拔之地。其實真的情況是,那裡的糧食,絕對能自給自足,產出來的棉花,都屬於額外的收入!”

什麼?

西域那鬼地方,竟然能做到糧食自足?

怎麼可能?

還有在糧食自足的同時,還能完成棉花的增收!

那究竟是怎樣的環境?

“閣老,你說的可屬實?”泰昌動心了!他是真的有想法!

如果能滿足幾個條件,那麼去西北不會是白花錢的戰鬥。

“陛下,句句屬實,另外,書安他們還在緊急改造現有的羊毛布機器。等到他們做好,便能用棉花做出不同以前的布料,到時候就能知道,爲何他們在有羊毛布的情況下,還會堅持使用棉布!”

“既然是方從哲提議,還是方書安琢磨出來的東西,那就給他一些時間,過幾日做好,趕緊呈上!”泰昌算是對一天的討論做了小結。

剩下的壓力,就給了方書安。

時間很快,根本用不了三天,也就是第二天,方從哲帶着方書安,繼續此前的話題。

此行,他們甚至還帶着機器,似乎是要現場演示!

對於方書安能帶來奇怪的東西,城門守官很是理解,他又不是首次幹這樣的事情。

守衛皇城的錦衣衛,裡裡外外看了好幾遍,也看不出來東西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不過啊,老方前兩天說的事情,已經傳遍皇城。

“閣老,這就是您說的那個麼?”

“正是,可有何問題?”

“沒有,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下官都看不出來,它是如何幹活。”

老方捋着鬍子,“若是你們都能看出來,不是都和我孫兒一樣聰明?”

422 細思恐極531 產不了莊家的田239 雖千萬人吾往矣500 三個冤家穿一條褲子一則小通知376 青黴素旋風290 少年的身份016 無過即是有功033 真香現場415 創造困難506 大規模釀酒!204 有效提高房事水平566 棉花的浴火重生532 尼德蘭傳教士044 行走的軍功(求收藏,求推薦)291 孫傳庭的心思204 有效提高房事水平505 準備大量收購061 大局定,亂民平232 誰跟你說是選秀女了?073 挺大一個經略461 誰還不是個狐狸168 萬曆的反應250 看菜下碟440 考證數據的重要性491 糟粕的惡果324 眼佔便宜不算,嘴也要014 甩鍋的錯誤示範553 皇帝要搶好處158 再給熊廷弼挖坑166 進考場261 三大織造219 落難玉環的遭遇084 單因素變量109 天才還是魔鬼136 烈馬紅顏?鋼鐵直男?532 尼德蘭傳教士123 狂轟濫炸430 尋找老船工426 胡梅兒被敵人收買?345 滾滾財源134 代善歸來376 青黴素旋風014 甩鍋的錯誤示範003 親爹,真是親爹!153柴碳風波596 征服香料島093 兵者詭道也386 大明醫療救援體系540 兵器庫的竊竊私語304 香味的盡頭343 “溫暖升級”109 天才還是魔鬼405 死等不是等死449 爲所欲爲的買460 尚膳監下毒491 糟粕的惡果419 夜市驚魂454 突然緊張的氣氛369 強忍着吹自己423 兩塊超級狗皮膏藥555 商業泄密041 李如柏誤我!246 老僧160 無法戰勝493 掃盲式教學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357 起牀的一百零一種方法143 建奴的條件436 夢幻中的水晶宮314 秦叔寶和程咬金430 尋找老船工589 錢越來越少116 心在滴血的建奴577 可恨的明軍578 ?奈何敵人太狡猾312 月下風雲323 “借”並非是真的借390 難怪蘇菲婭不穿裙子193 他們出手了!377 蘇菲婭的攔路虎191 方書安燒得羊毛206 深宮吵鬧聲139 宣示主權205 事關男人雄風253 太不像話了!306 買買買,不買還是人?038 那裡有塊地,它又大又黑265 萬曆病情有變485 掃盲教材100 咱們會敗麼330 徐光啓兼職拉皮條?557 更名費197 要啥自行車309 尖叫劃破寧靜021大明版生化武器102 祖大壽何惜死154 不成樣子的示威223 持續發展135 熊廷弼有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