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黃權離去

說回尚書檯這邊,王累、孫肇本想等堵門火稍稍熄滅,然後殺出,不想荀彧早已設下計謀,既然請君入甕,自然會有後手。

數隊虎賁健士張引強弓,以火箭射入尚書檯中,引燃了早已經部下的引火之物,一時間尚書檯樓閣燃起熊熊大火,並且藉由夜晚風勢,向尚書檯多處蔓延開去,整個尚書檯已經成了一片火海!

王累、孫肇部衆皆被大火燒的七零八落,四處亂竄!

荀彧更教北門加大火勢,隨後將一衆人手集結到南門!

王累、孫肇部衆不斷有人被裹着火焰倒下的梁木壓倒,其餘殘衆紛紛往兩門逃去。逃至北門見大火絲毫沒有停息跡象,根本不能過人,此時一千二百南城營兵,已經傷亡近半,僅餘寥寥數百人而已。

王累、孫肇只得帶着衆人又往南門而來,南門火勢已經大減,整座大門幾乎都被燒塌。

孫肇見此情形,心中大喜,忙道:“速速殺出南門去!”隨即催促部下清除障礙。

“且慢!此恐是荀彧之計!”北門大火不減,而南門卻已熄火,王累不由得猜度起來。孫肇早已經慌了神了,求生慾望大過一切,於是對王累急道:“情勢逼迫!我等再不出這尚書檯,俱爲焦炭矣!累公無復多慮!今事不成,必出成都而後生!”於是也不管王累在想什麼,只一心想要快點清

除北門障礙,早點脫身!荀彧這邊帶着一衆尚書家兵及尚書檯虎賁甲士,全部都聚攏往南門趕去!尚書檯一百八十虎賁,加上七位尚書家兵,衆數也有五六百人,這是荀彧可以完全放心的人手。如果正面對上王累、孫肇的南城營

兵,自然是要吃虧,因此荀彧必須集中力量。

路上荀彧交代衆人道:“只需對賊中掩殺,不可殺盡!務必將王累放出城去!”

當孫肇終於清出了一條生路,帶着殘衆逃出尚書檯來時,忽然四處又噪聲大作!荀彧等人已經帶着兵馬殺來!

“快走!往南城走!”王累護着自己的傷臂,急忙說道,隨後與孫肇迅速往南們竄逃。

荀彧帶着人從後掩殺,那些受了傷的王累部衆,反落後者,都被當場斬殺!荀彧早已下令,凡亂賊勿留活口!於是一路驅趕追殺王累、孫肇往南城而走。

南城本來就是孫肇駐防,因此實際上荀彧就是要讓王累從這裡跑出去!當王累、孫肇帶着一衆殘兵逃出南城門時,所餘不過數十騎!荀彧見王累已經逃出成都,於是便立即阻止了手下人的追殺,只是立即將南城門緊閉。此時黃忠也已經帶着手下趕到,荀彧聽了黃忠的稟報,

得知漢王府安然無恙,這才放下心來,於是立即令黃忠率部駐守南城,自己則帶着徑往北門而去!

來至本城門時,向寵已經等候在北城營中!

“向將軍!情勢如何?”荀彧急切的問道。

原來就在王累起事的同時,荀彧便令向寵以及廣都朱遊、將原常播三人各持其符節分往北、東、西三門接管城防,防止三門城防兵馬與王累勾連。

向寵上前抱拳道:“令君放心!北門已盡在掌握之中!”

不多時,東、西二門也遣人來報平安,成都城中算是渡過了一場危機!

wWW⊕ TTkan⊕ ¢o

“可有黃權消息?”荀彧還擔心一人,於是問程畿道。

程畿搖了搖頭,三王起事,城中震動,諸公卿大夫各領家兵都去增援了漢王府,但是黃權卻並沒有現身,荀彧不由的疑慮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程畿手下探子終於來報,黃權府門緊閉,並無任何異樣。荀彧更加疑慮,於是令衆人各安職守,隨後帶着諸尚書一路直往黃權府而去!

來至黃權府前,荀彧令人上前叩門,俄而府門打開,一老僕見門前燈火通明,竟然是一衆尚書,急忙上前納頭便拜。

“黃公衡何在?”荀彧現在還不完全知道黃權到底是那頭人物,於是問道。

那老僕正欲說話,門中走出一婦人,身後跟着兩個童稚小子。婦人並不慌張,邁着蓮步上前對荀彧等人蹲身施了一禮道:“尊駕可是荀令君?”

漢代女子一般是不拋頭露面的,尤其是仕宦家庭的女子。

荀彧不見黃權出來,於是道:“某正是荀彧,敢問黃公衡何在?”

那婦人又施了一禮道:“夫君已經出城去了!臨行前夫君交代妾身,若荀令君到來,便當攜犬子自請收監,以解令君之憂!夫君走時,還留有一卷書信,令妾身代呈荀令君!”

原來這婦人便是黃權妻子,那兩個小孩,正是黃權之子黃邕、黃崇。

荀彧聽了黃權夫人的話,心中不禁疑惑,黃權這是哪一齣?於是令人從黃權夫人手中接過了書信,打開了一看。“令君明鑑:權雖爲益州舊部,然與王氏之亂實無干系!日前王謀來訪,始覺端倪,不敢輕易揣測,故未能表於令君。今王氏暴起,以令君之智,足可平亂!然成都雖平,王氏根深廣大,必有外援!縱三王俱滅,廣漢、犍爲、蜀郡未必不動亂四起,成都亦處危難之地!權昔重於川蜀,自知必不得釋令君之懷,縱令君寬仁,予權生計,然權何以報漢王厚恩?故質妻子於成都,以明權不背之志!又身出成都之

外,欲邀集部曲,稍爲漢王分三郡之憂!事若有功,是報漢王之恩也!事若無功,權以身自濯耳!光祿勳黃權頓首。”

讀罷黃權書信,又見黃權妻子在前,府中晏然,荀彧不禁感慨道:“黃公衡言辭懇切,或不爲虛言!如此也好!若其能自證清白,漢王亦可放心!”黃權的位置確實很尷尬,他不同於許靖、張鬆等人。許靖肯定是不想引火上身的人,今夜成都這麼亂,獨獨許靖不敢露面,正躲在家裡,生怕一不小心招來禍患。張鬆並無實權,也無根基,就連他的親哥哥廣漢張肅也已經不跟他來往,同時又不受益州舊部待見,因此張鬆只得趁着這場暴亂極力的表明自己的忠心。

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陽混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閻行列陣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七十章 結連壽春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精疲力竭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五百零四章 二馬殞命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改策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一千一百章 一招震敵第七百九十六章 馳援漢陽第五章 荀陳徐張高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死而無憾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一飯斗食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七百八十四章 妻妾情深第三十三章 劉徵平亂長安第八百三十章 犀羣反衝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馬忠敗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婁圭不仁第九百三十六章 原因有三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築城退守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四百九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六十三章 古川口張任顯威第九百四十九章 孔明論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臥長沙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長安收網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萬金購首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三百三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三十八章 劉備說忠義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詡之諫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七十二章 驍將解圍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七百五十二章 殃及滿門第九百二十九章 安撫郭照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魯肅阻兵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各方罷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攀龍附鳳第四百八十一章 搶先下手第七十四章 程立投曹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諸王之制第三百二十章 宕渠易幟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在家中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坐看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