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升龍府2

其實,全軍崩潰這事,也不能怪那些交趾兵,雖然還有十多萬人,但他們的士氣早就成負數了,沒有任何人覺得他們能夠取得勝利,哪怕短暫的勝利都不可能有。

這種情況下,隨着寄託最後虛假希望的象軍崩潰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所有出戰的交趾兵一起發出驚天慘叫,他們丟盔棄甲,爭先恐後的向華軍過來的反方向逃去,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應該逃到哪裡,但這是無所謂的,只要能暫時離那些紅衣裳的殺神遠一點就好了。

十幾萬人崩潰的氣勢可比他們進攻時嚇人多了,逃跑的士兵互相擁擠、踩踏,甚至用武器互相劈砍,只爲找到一絲向後的空隙,所有騎在馬上的軍官都被無數雙大手拉下馬來,重重摔在地上,但沒人有機會再騎上去,因爲所有人都想搶奪一匹坐騎,也不管自己是否會騎馬。

互相爭奪之中,有些可憐的馬兒居然被陷入癲狂的人在爭奪中生生撕裂!

擁擠的人羣中不斷有人摔倒,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機會站起來了,無數雙大腳毫不留情的在他們身上踏過,筋骨盡斷的倒黴鬼們大聲慘叫着,他們高高舉起手,但沒人願意拉他們一把。

整個場面悽慘無比,以至於連華軍都感到有些不忍。

“嘖嘖嘖,真可憐。”

徐代灼搖搖頭,口氣有些輕蔑的評價道:

“不過,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也是華軍全軍上下對交趾賊的評價。

隆隆的馬蹄聲中,提前過江的騎兵開始加速,嘗試追擊崩潰的交趾賊。

雖然此時只有幾百人,但崩潰的敵人毫無威脅,這些騎兵已經足夠追着十幾萬潰兵隨便砍殺了。

華軍步兵不需要追擊,但他們也不自覺的開始加速,向四門大開的升龍府前進。

不佔領這座賊人老巢,戰爭就不算真正結束,欽州、廉州的死難者也不算真正大仇得報!

好在,此時交趾人對華軍已經沒有任何阻礙了,剩下的工作也不過是衝過去,佔領這座城市而已。

華軍迅速通過敞開的城門,進入升龍府城內,數萬士兵按計劃控制包括皇宮在內的城內所有關鍵位置。

一部分華軍通過城牆迅速控制所有城門,然後關閉除了北門之外所有城門,以防止城內重要目標逃走,當然,這也成功阻斷了城內普通交趾人的撤退路線。

共和1796年12月27日當天,華夏南征軍攻克越國都城升龍府。

華軍重點追查的主要目標中,去年侵略欽州、廉州並且造成重大人員和經濟損失的主犯李常傑在北門附近被發現。

斷腿的他被自己的親兵拋棄,根本沒法逃走,最後時刻他想拔劍自殺,但用越國皇帝欽賜的尚方寶劍割脖子割了半天,因爲怕疼居然也沒能造成重傷,只是割破了一層皮而已。

幾個帶路黨認出了灰頭土臉的李常傑,華軍士兵隨即把他五花大綁帶走。

越國小皇帝李乾德,城破的時候,還在跟幾個宮女和太監在寢宮中胡天鬼地呢。

華軍進入交趾僞皇宮,把沒穿衣服的小皇帝從牀上拖了起來,給他披了張牀單就直接帶走了。

那些宮女和小太監則被分別關押——這都是能賣出價格的好奴隸。

越國的依蘭太后,在城破的時候,化裝成普通農婦,試圖逃走。

但華軍迅速封閉城門,使得她始終無法出城。

華軍開始甄別城內人口後,依蘭害怕自己被真的當成普通農婦交給城外等着賞賜的洞蠻,只好自己出來表明身份,向華軍投降。

這個女人隨即被帶走,單獨關押。

曾經擔任李常傑副手的宗檀,帶領少量親兵逃離戰場,但兩天後,被華軍騎兵追的走投無路的親兵把睡夢中的宗檀拿下,交給華軍騎兵,祈求寬大處理。

去年沒有領兵入侵的李洪真與三天後在屍體堆裡被發現,他是被自己人的潰兵生生踩死的。

其他交趾文武官員也在1797年到來前被活捉或者找到其屍體。

至此,曾經算是中南半島一霸的大越國,正式滅亡。

……

這已經不是華軍第一次以滅亡一個國家作爲給國內的新春賀禮了。

不過這個新春賀禮絕對是最肥的一次。

普通交趾人絕對是窮的,但交趾皇帝和各級貴族確實富得流油,因爲交趾人的貧富差距很大,交趾建國幾百年來創造的財富,大部分都流入這些少數人手中。

而這些人又大多聚集在升龍府,控制這座城市後,華軍從交趾皇宮和各級貴族的宅邸裡找到了價值不下兩千萬兩的金、銀、銅錢。

其他各類絲綢布匹、珍珠寶石、玉器古玩之類不計其數,根本沒法在短時間內統計出具體價值。

當然,這些財帛並非最大的戰利品。

交趾那兩年七熟的土地以及數百萬人口才是。

1797年到來之前,華軍就已經抓了差不多一百五十萬奴隸,預計在今後一到兩年內,還會有三百萬交趾奴入賬。

這個數字還不計算洞蠻抓走的部分。

按照帝國處理國外新佔領區的傳統做法,這些俘虜中會有數萬年輕女子被專門挑出來,分配給來此地殖民駐屯的漢人移民做婆娘。

另外會有很大一部分奴隸被調走,除了賣給國內權貴做玩具和奴僕的男女孩子外,身強力壯的奴隸會被作爲農奴,分散給各地國有農場乾重活。

這包括遼東開發的如火如荼的北大荒,以及其他邊荒地區。

生活在熱帶的交趾奴被調到冰天雪地的遼東,這種環境變化會造成多少奴隸死亡,這種事對華夏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死就死了吧,帝國現在對奴隸的需求量已經不算高了。

至於那些肥沃的土地,自然按照戰前的規劃分配。

帝國直接控制富良江兩岸大約三百萬公頃的肥沃土地,這些地方是富良江三角洲最精華的農業地區,足以養活數百萬人口。

內閣現在當然不可能給安南省(交趾的新名字)這麼多移民——華北、西北和遼東現在都還盼着更多江南移民呢。

因此內閣決定允許8萬遠征軍士兵中的絕大部分(大約6萬人)就地專業,分配土地和交趾奴隸後,在安南省屯墾。

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154章 生意第330章 佔領第642章 父親第356章 鉅變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443章 賀使2第173章 緊迫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621章 興慶府2第460章 佈局2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393章 伐高麗5第364章 摘果子第612章 西域1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4章 夜戰1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41章 矛盾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180章 青州軍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193章 戰鬥第271章 反擊2第735章 矛盾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144章 福船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50章 破寨2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413章 氣勢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605章 突變2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677章 邕州1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236章 工廠1第187章 赴宴第455章 目的地第199章 局勢第180章 青州軍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571章 百戶第126章 生產第278章 一線第148章 麻煩第142章 談話第197章 包龍圖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155章 時局圖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739章 禁槍第9章 得失2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394章 伐高麗6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502章 新一年1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725章 麻六甲2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400章 降服5第193章 戰鬥第716章 大帝國1第441章 齊第425章 決心第448章 差距第50章 破寨2第738章 陰謀2第617章 興靈4第146章 賺到了第433章 仙釀第316章 搶劫第486章 選擇第271章 反擊2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226章 公主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146章 賺到了第453章 鐵錢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629章 去江南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201章 朝陽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348章 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