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勝利果實2

不打算做過多的改變,不代表不做任何改變。

除了必死的罪魁之外,這次徐睦河希望留下10歲以下的交趾勳貴子嗣,閹割後送到三大宮中做最底層的太監,以彌補內侍人手不足的缺陷。

當然,交趾貴女中,也要選六百年輕貌美者,分送三大宮使用。

以徐睦河的經驗來說,兒子和內閣應該都不會反對自己的這個要求。

實際上,這個做法倒是比較接近另一個時空的明朝,大明也是特別喜歡把敵對方的貴族男孩閹了放在宮中當太監,以此羞辱對方。

“對了,聽說交趾僞太后依蘭有絕色,小曹你可去看過?”

兜兜轉轉說了半天,徐睦河終於腆着臉提到自己最關心的話題。

然而很遺憾,曹少欽只是搖了搖頭:

“俘虜入城遊街的時候,奴婢倒是去看過,可說她有絕色,奴婢認爲言過其實。”

“那女子畢竟已經年過三十了,估計也就沒見過世面的農人會覺得她好看。”

“年過三十也未必不好看啊。”徐睦河嘟囔一句。

當然,曹少欽對徐家忠心耿耿,之前也暗自幫皇帝做過蒐羅外族美女進貢的齷蹉事,對徐睦河的口味也算有所瞭解。

他既然這樣說,那就是依蘭確實不能入皇帝的法眼。

“既然如此……”徐睦河想了想:“把那依蘭發賣了吧。所得送到欽州、廉州去,就當她贖罪了。”

……

最終,買走依蘭的,是巴巴從臨安搬到金陵的小樊樓。

原本依蘭這種年紀,這種姿色的女子,是不可能進入小樊樓這種世間頂級娛樂場所賣色的。

不過誰讓她身份特殊呢,畢竟是當過一國之太后的,小樊樓的老鴰認爲這女人生意會很不錯,因此花了大價錢把她買走,跟一些女真、党項貴女一起,專門用來接待口味特殊的客人。

而且,生意居然真的還算不錯。

……

交趾的滅亡,讓帝國上上下下都獲得不少好處:

帝國本身獲得了大量奴隸、財帛和土地。

欽州、廉州以及邕州的死難者得到安息。

大量人口遷往安南省的桂省土司無法支撐,只能同意改土歸流,帝國的實控面積擴張明顯。

未來安南省會出產大量廉價糧食、食糖,對穩定國內有着重要意義。

內府皇莊獲得的土地,每年的出產可以讓皇室不佔用國家財政,就能成爲帝國屈指可數的大富豪——甚至內府還能按時交納稅款,爲帝國財政做出應有的貢獻。

皇帝的宮殿得到內侍和宮女的補充,安南省甚至還上報說他們找到二十多根二人環抱粗細的金絲楠木,正好可以運到金陵來作爲修皇宮的材料。

還有一些熱帶地區特有的香料、寶石、黃金、象牙等奢侈品,運回國內可以讓帝國的富豪、勳貴們感到滿意。

而帝國大軍的威名再一次得到宣揚,曾經是南洋一霸的交趾滅亡後,其他南洋小國必然膽寒,接下來無論是征服還是要他們朝貢,阻礙都會小很多。

這實際上等於讓帝國在南洋獲得一個橋頭堡,在大炮和戰艦威懾範圍之內,商人可以自由行動,高價賣出手中工業品,低價收購當地原材料,他們將會賺的盆滿鉢滿。

普通斗升小民也能在其中獲得一些好處,比如更加廉價的安南商品糧,比如大量便宜的女奴可以讓更多漢人擺脫光棍身份,比如去安南謀一個人生新前程的機會……。

呃,好吧,如今的帝國到處都是機會,別的不說,移民去江北甚至西北,待遇也不會低於去安南,因此去不去安南其實並不重要。

不過,多一條路,多一分機會,總是好的。

甚至連那些異族奴隸,也能看到新的希望——他們中某一部分,將有可能成爲“上等奴隸”,替自己的主人管理新來的倒黴蛋。

帝國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從輝煌的軍事勝利中獲得了好處,有些好處是現在就能看到的,有些則是需要時間慢慢呈現。

通過報紙連篇累牘的報道和分析,再通過讀書認字的人口耳相傳,帝國幾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意識到這些好處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獲得這些好處的同時,帝國似乎並未付出多少代價——整場戰爭的傷亡不超過三千人,其中絕大多數是疾病和事故造成的損失,真正的戰場傷亡不超過五百人。

好處多多,卻沒什麼代價。

這種情況下,誰會反對擴張和戰爭呢?

另外,有了如此輝煌的功績,徐世楊和帝國內閣要做一些大刀闊斧的改革,阻力應該也會小一些了。

……

前面我們說,攻滅交趾讓帝國上上下下全都得到好處。

這裡面自然也包括現在還恩養在臨安的前周小朝廷。

共和1797年元月一過,身體恢復的前周駙馬,樞密使徐世鬆親自趕赴臨安,先後拜會了小皇帝母子,前周宰相文仲以及包拯。

前周楊太后和年僅9歲的小皇帝此時正處在惶恐不安之中。

他們看到了同時被華夏滅國的交趾皇室的悲慘下場——太后成了姬女,千人騎萬人枕;小皇帝也被處斬。

雖然交趾是外族,而帝國對同族向來有仁愛的好名聲,但兔死狐悲之下,他們難免會有自己可能會有類似下場的想法。

況且,就算徐家不想對趙家怎麼樣,也難保不會有人爲了向新朝邀功,陷害他們孤兒寡母。

徐世鬆的到來,讓這對可憐母子多少安心了一點。

作爲前朝一等一的忠臣,本朝宗室,徐世鬆建議楊太后和小皇帝母子帶着前朝遺老,一起去海外建國。

他本人也將跟隨,而且徐世鬆保證可以從帝國獲得軍事、經濟和Z治上的支持——以現在帝國的國力,支持他們在南洋的海外建立一個新國家並無任何困難。

這個國家成立後,只要不反對華夏母國,安心做華夏的內蕃屬國,帝國就不會威脅他們的存在。

而太后和小皇帝,在自己的封國內,自然也就不用擔心會被人陷害了。

“向南的通道已經打開,我們只要出去,就不會是當今天家的威脅了。”

徐世鬆的話對楊皇后和小皇帝來說如降甘霖,他們自然立刻答應下來。

甚至,小皇帝還保證,新的國家會:

“祭由寡人,政由愛卿!”

第251章 權利第52章 炮灰1第753章 霸權1第265章 汗位第630章 安全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46章 莫名其妙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716章 大帝國1第56章 破寨3第649章 政策第89章 剿匪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407章 宣傳第461章 佈局3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546章 軍改3第259章 戰黃河2第226章 公主第101章 備戰3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227章 留人第393章 伐高麗5第266章 情報2第531章 少年兵2第582章 爲什麼第531章 少年兵2第394章 伐高麗6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87章 局勢第222章 續戰第279章 和平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631章 西征1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47章 互相忌憚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24章 話劇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2章 夜間第97章 兄弟並肩第84章 六家聯盟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180章 青州軍第730章 登封第49章 破寨1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42章 談話第556章 黑店第305章 兵變2第304章 兵變1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648章 峻法第6章 勝利第560章 三沙2第530章 少年兵1第369章 喜憂第630章 安全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733章 混亂第123章 新軍第544章 軍改1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441章 齊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366章 盈利第677章 邕州1第269章 遭遇戰第749章 周史案第442章 賀使1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265章 汗位第398章 降服4第61章 公審第407章 宣傳第649章 政策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666章 暴秦6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262章 戰黃河5第648章 峻法第31章 一個不留第111章 間歇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97章 戰爭1第200章 盛宴第70章 信使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527章 晉省2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3章 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