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

耗費近愈兩月光景,押運着大批奴隸的昴騎纔將將到得西域樓蘭國。

九月間,西域的晝夜溫差極大,晝日是驕陽似火,夜晚卻寒風刺骨,爲避免太多奴隸被活活凍死,入夜前便須停止行進,尋找合宜的地方紮營,故行程更要慢上不少。

行軍大帳內,昴騎校尉彭策等漢將正與巴勒弗家族的繼承人塔澤斯閒聊,聊的卻非家長裡短,多是安息各地的風土人情。

此番與大漢宗室聯姻,只靠常駐長安的埃霍斯難以顯出巴勒弗家族的重視,巴勒弗家主又須坐鎮安息國內,不可輕動,故特意讓塔澤斯爲五位嫡系族女送嫁。

塔澤斯的漢話已說頗爲純熟,毫不誇張的說,比昴騎校營的大多數歸化入漢的將士說得都要好,出身長安世家的彭策聽得他那帶着濃郁京畿口音的官話,竟有些他處聞鄉音的感覺。

大漢臣民雖歧視化外蠻夷,但對能熟練說漢話、書漢隸乃至精通漢室禮法的外族,多少還是會另眼看待的,尤是巴勒弗家族素來“親漢”,又將與大漢宗室聯姻,彭策對塔澤斯自然就和善得多。

塔澤斯自也願和大漢將領搞好關係,故在過去的月餘間,兩人時常聊聊,只要不妄議軍政要務,不避開昴騎右監爲首的軍律官私下密談,光明正大倒也沒太多可忌諱的。

塔澤斯與彭策等昴騎將領愈是熟識,就愈發感嘆漢將的見聞廣博,覺着大漢軍力之所以霸絕於世,不是沒來由的。

安息雖也有完備的軍制,但領兵作戰的將領多是各地貴族臨時充任,素質參差不齊,饒是國君也無法輕易褫奪他們的兵權,蓋因他們統率的軍伍皆是私兵,若教國君強制收編,那今後王族再想徵召大軍,各大王國和城邦怕都不會積極響應了。

這等情形,實則就與華夏的夏商周差不多,是施行奴隸制和分封制的必然現象。

漢人對此是深刻理解的,畢竟秦皇推行郡縣制至今未及百年,歷代漢帝削藩又用了數十載,直到今上登基,接連頒佈了“王侯京居令”和“王爵虛設令”,大漢才真正從郡國制轉化成實質郡縣制,各諸侯國雖尚未盡數除國置郡,但官制皆同尋常漢郡,當地百姓也不會再以“某國人”自居。

譬如趙國百姓,談及自身籍貫時,不是自稱來自趙地,甚或是趙郡,已沒甚麼人再說“吾乃趙國人”。

塔澤斯對華夏的經史子集也多有研讀,對漢廷的體制優勢亦心知肚明,卻沒從未向米特里達梯王講述過,更沒想借助巴勒弗家族的影響力,在安息搞甚麼變法革新。

現今的安息體制,纔是最符合巴勒弗家族利益的,不是麼?

大一統?

誰想在安息搞這鬼玩意,巴勒弗家族就弄死誰,與王室徹底決裂都在所不惜!

況且,這亦是漢廷如此重視巴勒弗家族的主因,既不樂見巴勒弗家族篡奪安息王位,也不樂見巴勒弗家族走向沒落。

保持現狀,五十年不變,待漢廷安穩發展,直到真正有暇西顧,那就最好了。

真正能久居上位者,多半沒甚麼傻的,對此皆是心知肚明,巴勒弗家族之所以如此欣喜能與大漢宗室聯姻,不也是目光長遠,爲日後謀求更好的退路麼?

說句難聽的,若將來安息難逃亡國之禍,巴勒弗家族靠着現今的未雨綢繆,非但不會慘遭滅族,指不定轉而徹底歸化入漢,繼續安享千百年的榮華富貴。

無有遠慮,必有近憂,人如是,家族更如是。

塔澤斯身爲家族繼承人,肩負着傳承族業的重任,自是心心念念要交好更多的漢室權貴,當然,是要在不觸犯漢廷乃至天家忌諱的前提下。

昴騎校尉彭策,雖沒甚麼太大權勢,然塔澤斯仍是竭力交好,非但有問必答,甚至主動說些他感興趣的話題。

今夜與彭策談及西亞各族,塔澤斯突是想到個奴隸,便是喚親衛將人押來。

“此人乃是猶大教法利賽宗派的大祭司,從哈希芒王國逃到我安息境內,卻不老實躲着,四處傳教,我安息崇奉祆教,此類異端本當處以火刑,恰好遇着要向天子獻奴,一時難以盡數湊齊,索性是將此人及諸多邪教教衆也都押來了。”

“猶大教?猶太人麼?”

彭策及諸多將官打量着被押入軍帳的那個奴隸,皆是頗爲好奇。

“猶太人?”

塔澤斯聞言,反是更爲詫異,疑惑道。

彭策沒答話,而是扭頭看向一個頗爲年輕的軍候。

年輕軍候自是會意,舉步近前,頜首笑道:“猶太乃源自希臘語的音譯,就出自猶大,是對希伯來人的蔑稱,有奸詐之意。”

“嗯,我還道是自個記錯了,當初在軍學時,我的世界史學的還成,雖不似你這般能評個優甲,卻也得了個優乙,廣川王都是不及我的。”

彭策對此顯是頗爲得意,年輕將官卻是笑而不語。

身爲軍學後輩,他焉能不知,廣川王劉越昔年就學時,除卻徒手搏殺的武課,旁的十餘門課業皆爲全優評鑑,尤是軍略類課目,皆爲優甲,簡直堪稱軍學傳奇,至今未有後輩能及,自家上官曾在世界史一科稍稍勝過廣川王,倒也足以炫耀一輩子了。

彭策見得部屬沒搭腔,不由老臉一紅,清咳兩聲。

“煩勞嗣子問問他,哈希芒王國應是法利賽宗派建立的猶大宗教國,大祭司的權勢不下國君,他何以淪落到這般田地?”

彭策對目瞪口呆的塔澤斯如是道,雖說巴勒弗家族無有漢爵,但對身爲繼承人的塔澤斯,與他熟識的漢人也習慣稱他爲巴勒弗嗣子,倒沒甚麼旁的意思。

塔澤斯點了點頭,充當起臨時的譯者。

那猶太祭司聽了他的問話,面上也不禁浮現出驚詫的神情,他雖聽不懂漢話,卻能從衆人的神情舉止中,瞧出真正出言詢問的乃是那個漢將。

此番被押往漢境爲奴,他早已瞭解自身處境,也想方設法探聽到些關於大漢的傳聞,知道那是個無比遙遠且無比富強的國度。

萬萬沒料到,大漢的將領竟知曉哈希芒王國和法利賽宗派。

要曉得,希伯來人祖上雖是闊過,然自所羅門王故去後,分裂的兩個猶大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和巴比倫人覆滅,數百年間,波斯、馬其頓和塞琉古更接連崛起,皆是欺壓奴役希伯來人。

直到二十餘年前,趁着塞琉古帝國被安息出兵重創,猶大·馬加比的侄子約翰·赫坎納斯才糾集聚居在耶路撒冷聖城周邊的希伯來人,擊敗並驅逐了塞琉古駐軍,建立了以祭司爲政治和宗教權威的哈希芒王國。

說是王國,實則就是領土稍大,屬民較多的大型城邦罷了。

莫說大漢和安息,就是苟延殘喘多年的塞琉古王國,若非疲於自保,想出兵滅掉哈希芒王國,也不會太過費勁。

當然,宗教這鬼東西,狂信徒的戰鬥力還是不差的,就是純粹不要命搞聖戰的那種倒黴玩意。

簡而言之,哈希芒王國對周邊鄰國而言,就是根食之無味的雞肋,棄之也不算可惜,包括現今埃及的托勒密王朝。

“赫坎納斯王故去後,喬尼亞斯王執意興兵東擴,教化納巴泰人和阿拉伯人,我法利賽宗派極力反對,王便公開支持撒都該宗派,迫害我等!”

那猶太祭司無疑也是個聰明人,強抑心中的驚愕,用頗爲純熟的波斯語如實道來。

聞得塔澤斯的轉述,帳內諸將先是面面相覷,旋即皆是失笑。

無怪陛下曾言,天下最不可理喻的,就是所謂的宗教瘋子了。

納巴泰人且不論,阿拉伯人祖上也闊過,乃是遠古閃米特人的分支,直到數百年前,才被亞述人以“阿拉伯”之名加以區分。

雖說阿拉伯人確仍是生活原始,然若真計較起來,他們的“輩分”跟咱炎黃子孫也差不多,你們憑甚麼去教化他們,讓他們信奉你們的真神,那甚麼狗屁“耶和華”?

憑你們臉大,還是拳頭硬?

征服就征服,奴役就奴役,非要說甚麼“教化”,你們特麼也配?

果如陛下所言,外族真沒甚麼好鳥,尤是膚色愈白的,心腸就愈黑,愈是厚顏無恥!

彭策嗤笑道:“那甚麼喬尼亞斯王既是有意擴佔疆土,怎的不去對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下手,難不成不想爲先祖復仇,據我所知,他們那先知……甚麼西來着……”

年輕將官笑道:“摩西!”

彭策撫掌道:“對,就是那摩西,自稱得着那耶和華的神諭,帶希伯來人逃到這流淌着蜜和奶的地界,非死賴着不走了,昔年還仗着兵力強盛,四處的騎驢圈地,那甚麼所羅門王更是囂張得緊,天下哪有這等道理的?”

塔澤斯聞言,不禁眼角抽搐,心道你們漢人對希伯來人祖上那點破事都知曉得這般清楚,怕不是也早將我們帕提亞人那點根底都刨清楚了吧。

“校尉,末將以爲,這奴隸既是法利賽宗派的大祭司,或許還是有些用處的,哈希芒王國雖是不值一提的寡民小國,但散居各處的希伯來人卻爲數不少,若是又出個先知,得了神諭,要向埃及發動聖戰……”

年輕將官眼珠子提溜一轉,意有所指道。

諸將聞言,皆是眼神大亮。

彭策更是猛拍大腿:“你小子,真是個直娘賊,着實言之有理!”

“……”

年輕將官雖是得了上官讚賞,卻也憑白捱了句“國罵”,慘遭罵娘,端是哭笑不得。

“不知嗣子可否將這奴隸……轉售於我等啊?”

彭策看向若有所思的塔澤斯,如是問道。

塔澤斯訕笑道:“校尉言重了,若是瞧得上眼,只管留下好了,說甚麼轉售……”

“那可使不得,這金票,嗣子且收好了,錢貨兩訖。”

彭策頗是豪爽的從行軍囊裡摸出張金票,面額是十金,當着衆人的面塞到他的手中,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呵呵……”

塔澤斯的笑容發乾,雖說精壯奴隸在漢境內的市價也不過兩萬錢出頭,十金實屬離譜高價,但他就特麼覺得自己賠了,賠大發了!

錢貨兩訖?

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