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

整整兩個月的寒休長假,太子劉沐皆是在中央錢莊的證監司見習,故待得寒休結束,各處官學重新開館授課,諸多學子唉聲嘆氣時,他卻險些喜極而泣。

“解脫!是懂擦乾淚看以後,找個新方向往前走,這世界遼闊,我有自由好好過!”

頹自哼着自家父皇常哼唱的迷之小調,太子殿下心情舒暢,真真覺着得了大解脫。

石德這傢伙,果不愧是老太僕最看重的孫兒,典型的石家人,心若磐石鎮丘,性若烈火烹油,就任證監令後,強硬且毫不容情的凌厲施政,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跟着石德見習的兩個月間,劉沐每每細數他得罪過的王侯高爵和朝堂重臣,都不禁替他捏把冷汗。

亦因如此,劉沐也更清楚的意識到,石家人爲何深得歷代漢帝信重,祖孫三代縱貫五朝,真真的世代公卿,此等榮寵,滿朝再無別家。

尤是老太僕石奮的四個兒子,不是朝堂重臣就是封疆大吏,皆秩俸二千石,旁的世家若想擅權營私,尚須暗中羣而朋黨,老石家卻光靠自家人就擁有足夠的權勢和影響力了。

若換了別家,皇帝是絕不可能放心的,石家人卻是特例,蓋因他們向來不怕得罪人,尤是不怕替皇帝得罪人。

皇帝抹不開情面出手懲治的師長和叔伯兄弟,石家人就懂得“爲君分憂”。

石德的阿父石建昔年爲御史中丞時,就沒少劾舉皇親國戚,石德更是對諸多劉氏王侯擁有的龐大產業下了重手。

雖說新律不可溯及既往,然舊賬仍是要翻出來清查,即便要顧及天家顏面,沒全攤在陽光下曬一曬,卻也已將諸多劉氏王侯折騰得夠嗆。

殺猴儆雞!

石德的用意明顯至極,效果也尤爲顯著,收拾過劉氏王侯,再去清查各大世家的族業,就沒再遇着甚麼強力反彈。

畢竟皇帝陛下當殿敲打過羣臣,明言金融和經濟秩序皆乃社稷之基,誰敢抗拒證監司和平準司的整肅,就是居心叵測,就是想刨老劉家的根!

這頂大帽子扣下來,誰敢暗中使手段下絆子,那不是螳臂當車,自尋死路麼?

長達數月的整肅,直至二月下旬才漸漸緩和下來。

少府新創設四大重工商團,向民間廣爲募貲的過程,亦因此更爲的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半點暗箱操作,也沒有王侯權貴敢私下走少府卿陳煌的門路。

皇室實業、田氏商團、清河百貨、聯合制衣,這背景硬實的四大商團皆未曾出貲入股,諸多皇親國戚和頂級世家也都沒敢把手伸得太長。

故分居四大地域的重工商團,最終的出貲入股者,多是本地的世家大族乃至商賈百姓,饒是如此,到得募貲截止的三月末,籌措的股本也大大超出預估的百萬金,生生逼近兩百萬金。

與民生息,藏富於民,漢室的百年國策,終究是有所收效了。

太子劉沐從蘭臺調閱了相關的公文,也不禁頗爲自得,要曉得四大重工的募貲章程,有不少條陳就是依着他的那篇策論制定的。

雖說他只是跟在石德屁股後頭,將所見所聞所思記錄彙整,卻也得了父皇讚許,故他覺着自己確實是有功的。

太子殿下無疑是太嫩了,皇帝陛下讓他去證監司見習兩月,除卻是想鍛鍊自家兒子,更是想爲石德提供助力。

堂堂儲君,手中雖無甚實權,然跟在證監令石德後頭,對“被執法”的王侯權貴本身就是種震懾,更隱隱代表着皇帝的意志,比後世甚麼尚方寶劍甚麼欽差都好使得多。

石德對此亦是心知肚明,毫不客氣的扯虎皮拉大旗,將此優勢利用到了極致,故纔在短時間內便大有建樹,唯有太子殿下自身懵懂不察,頹自傻樂罷了。

太子殿下看着公文傻樂時,太子詹事陳誠更是抱着賬薄,活活樂傻了。

去歲冬月,他依着太子的吩咐,遣快馬給常駐巽加的屬官去函,提早啓運奴隸,首批的萬餘頭奴隸已在三月中旬抵達胥浦邊關,沒等過得檢疫期獲准入境,皇室實業便已急着點算人頭,足額交付了將近三萬金貨款。

單看這單生意,向少府工坊購置滌綸布料的成本和押運奴隸的開銷,攏共也不超過五千金,純利潤足有本金的五倍以上。

簡直暴利!

若非太子詹事府是太子私府,諸般行事皆要顧及天家顏面,陳誠都有心涉足真正的奴隸貿易了,而非僅讓巽加儲君以賤民折抵滌綸貨款,再與皇室實業私下交易,大大限縮了販奴規模。

也無怪乎胥浦郡愈發繁華興盛,已隱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去歲向大農府繳納的商稅力壓同樣對外通商的西北重鎮敦煌。

徐隅此人也是精明,當初盡全力爭取外放胥浦太守,現今回頭再去看,眼光着實長遠,胥浦豈是甚麼邊陲偏荒,分明就是積攢大筆政績的青雲之階。

饒是去歲沒能返京述職,可公府仍是會在其政績核鑑上重重加上一筆,他日想要位列公卿,或想賜爵封侯,就比尋常同儕擁有更大的機會了。

徐隅本人在自得之餘,也深知這胥浦太守的官位已成爲香饃饃,盯着的人愈來愈多,就等着他犯錯,好將他頂替下去。

徐隅非但想繼續穩坐此位,更想做滿兩任,畢竟他纔剛步入而立之年,若一任屆滿便轉調他處或直接遷調回京,過往的資歷和政績仍未足以讓他更進一步。

想在大漢朝堂與諸卿居於席首,坐望三公九卿之位,只稍稍鍍金是不成的,鑄造金身還差不多。

席首,非是首席,朝堂之上,首席自然是高高在上的御座,所謂席首,乃是列席之首,後世所謂的居於前列,就是這麼個出處。

君臣坐而議政的漢代,所居席次和位秩彰顯着大臣的地位,所謂的位極人臣,自然就是分坐左右兩席上首的丞相和太尉兩尊大佬了。

雖說各郡太守秩同諸卿,然實際地位多是沒法與諸卿相提並論的,就如後世華夏,同樣是高官,省裡的大佬在地方上一言九鼎,遇着中央部級大佬,終歸要矮半個腦袋。

類比到徐隅身上,若他早早遷調回京,多半就任副部,還得坐在部級大佬後頭,他自是不甘願的。

正因如此,自大漢與哀勞交惡,他端是寢食難安,有焦慮亦有所期待。

既憂心哀勞王老糊塗了,聊發少年狂,出兵來犯,卻又覺着若真如此,對自己未必不是個立下大功的機會。

尤是知悉參騎校營已從滇地返歸,將繼續駐守胥浦,暫不調駐他處後,徐隅心中的期待就更是徹底壓倒了焦慮。

各大商團派駐胥浦城的總掌事們,數月來之所以敢讓招募來的諸多捕奴隊潛入哀勞腹地,大肆燒殺擄掠,未嘗不是徐隅刻意放任的結果。

是撩撥,更是挑釁!

“這徐隅倒是個妙人!”

皇帝劉徹雖遠在長安,卻能靠暗衛構築的情報網,知悉各地的情勢,得知徐隅的諸般行事,微微頜首笑道:“既是如此,朕也不吝於給他個機會。”

“張騫,你給哀隆去函,讓他遣人暗中與徐隅聯繫,朕會給徐隅頒下密旨,讓他助哀隆成事。”

劉徹微微擡眸,如是吩咐大行令張騫,復又望向老神在在的太尉郅都:“還勞煩郅公也給參騎校尉下道軍令,讓他暫且聽從徐隅調派。”

漢郡的太守和都尉雖掌一地軍政要務,然若無軍令虎符或緊急軍情,是無法調派正規軍的,莫說精銳校營,便是邊軍都未必調得動,所能掌御的只是本地府兵,就類似後世的預備役。

皇帝劉徹雖可獨攬兵權,然在尋常時候,也不會輕易越過太尉府頒佈軍令,對軍隊和官僚體制的尊重,亦是對公卿將相的尊重。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身爲帝皇,要懂得攬權,亦要懂得放權,否則怕是會成爲真的孤家寡人。

郅都欣然應諾之餘,心下也不禁感嘆徐隅命好。

三大漢郡合圍哀勞,滇郡掌軍者乃都尉公孫敖,仰光郡掌軍者乃太守公孫歂,皆出身長安公孫氏,考量到現今各大軍系的平衡,皇帝陛下未必想讓平定哀勞的首功再落到公孫氏頭上。

倒不是猜忌公孫氏,讓公孫族人繼續建功立業可以,加官進爵也可以,但太過出風頭就不好了。

現今大漢軍力鼎盛,猛將如雲,不需要出甚麼軍神或戰神來提振軍心士氣,更沒必要爲後繼之君留下某支軍系獨大的隱患。

徐隅端是恰逢其時,在最合適的時機入了皇帝陛下的眼。

文臣難覓軍功,要加官進爵只能層層歷練,熬資歷,攢政績,拔擢速度向來沒有武將快,稍稍比較滿朝文武曉得了,文臣往往比同位秩的武將年歲要大不少。

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