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

古往今來,律法皆是順應着社會發展的新需求而不斷查漏補缺,進行修改增訂,饒是司法改革效率再高,也難免會出現一段“無法可依,亦無判例可循”的空檔期。

鑽律法漏洞,遊走在觸法邊緣牟取利益的投機者,在任何年代都不鮮見。

過往的二十餘年,漢廷陸續制定的諸多新律新制卻始終領先於社會發展,展現出高瞻遠矚的視野,甚至是未卜先知的預見性。

皇帝劉徹自是居於首功,站在無數巨人肩膀上的穿越衆,如躍出歷史長河的游魚,早已辨明前方河道,領着治下臣民儘量避開處處險灘,只須奮力擊水,砥礪前行。

漢八十年,暮秋。

大漢廷尉府頒佈《證券律》,將各種經濟收入憑證統稱爲證券,以律法保障持有證券者的合法權利,並對大漢金融行爲進行行政監管。

各家商團的份例,皆統稱股份,股份劃分契約皆須申報公府核允,簽發受漢律保障的票據,即爲股票。

各家錢莊的吸儲和借貸的各項利率,亦須受公府監管,相關票據更須詳實冊簿備查。

民間的大額借貸,借貸雙方亦可往當地官府,在計官和集官的見證下,立下借據,留下騰本備案,日後若是借方擅自提利逼債,或貸方逾期不償,皆依律重懲。

頒佈證券律後,中央錢莊多了新的職守,增設金融監管府司,名曰“證監司”,其執掌僕射爲證監令,秩千石,高於尋常府司僕射。

御史府、廷尉府和大農府皆遣集司與計司,共同監理證監司,雖不涉具體行政事務,卻是必不可少的監督機制。

首任證監令,擢大農府財部丞石德出任。

石德,乃是老太僕石奮的嫡長孫,其父石建官居臨淮太守,叔父石慶爲現任太僕。

出身累世公卿的高門望族,又在大農府任官多年,得了拔擢重用的石德自是適材適所。

不怕得罪人!

石府的家風向來很正,若說得罪人,石建昔年爲御史中丞時,連公卿將相都沒少被他當殿劾舉,得天家信重,又有硬實家世,誰敢挾怨報復?

石德頗有其父之風,持身以正,治政嚴謹,故昔年才得皇帝劉徹看重,放到掌握財權的大農府財部歷練。

現今證監司新設,石德的拔擢自是順利成章。

皇帝劉徹特意召見了他,除卻出言勉勵,更是發了話,饒是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觸犯證監律,非但不能縱放,反要處以最高罰則。

律法雖同,罰則卻有輕重範圍,權看判官心證。

皇帝陛下發話時,賢王劉非和國舅田勝亦是在側,面色訕訕得瞧着石德,也曉得石家人皆是人如其姓,如茅廁裡的石頭,脾氣又臭又硬,素來不講情面的。

果不其然,石德新官上任伊始,最先查的就是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名下產業,尤是剛創立的東風客運,所有股東皆須核過擁有的份例,領了新印製的股份證券。

百餘股東可不嫌麻煩,饒是多繳納所謂的“印花稅”,卻可換得公府保障,皇室實業作爲最大股東,若不事事遵循規矩條陳,無須他們報官,證監司也會出手重懲。

非但朝廷新設了證監司,便連各郡縣都須增設證監局,丞相府正加緊擬定官制,核鑑任官,爭取在今歲年節前,將各郡縣出的官缺盡數補全,遣官吏前去就任。

如此多的官缺釋出,世家子弟和寒門士子皆可受益,政經官學近年傳出的相關課業,倒也沒憑白用心苦讀,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御史府亦爲此事增補了不少巡察御史,順勢要求調高去年歲末提報的公務預算,大農令孔不禁眼角抽搐。

現今的三大公府中,御史府的員額已然超過三千,甚至超過了丞相府,更遑論太尉府了。

三千員額,還是隻算“官”,未算“吏”,顯見皇帝劉徹對監督機制是何等重視。

不論何時,各郡縣必然都有巡察御史在明察暗訪,且巡察御史間是互不轄屬的,也沒有固定負責的地域,多是身着微服,信馬由繮,走到何處查到何處,雖沒有執法權,然見得官員舞弊瀆職,一道奏章進京,自有御史府和廷尉府聯手遣官前來徹查。

皇帝劉徹爲貫徹施行證監律,鬧出這麼大陣仗,除卻要爲日後穩定金融秩序預做準備,亦不乏現實需求。

爲了推動大漢工業化的加速發展,劉徹毅然決定,拆分少府名下的部分重工行業。

是的,拆分!

東風客運的大筆訂單,雖是讓少府卿陳煌樂得眉開眼笑,卻也不免有些犯愁。

五年內,一萬架蒸汽機車!

造車工坊不足,造成工匠更是嚴重不足!

雖說現今的蒸汽機車構造簡單,最費工的部件,也就是蒸汽鍋爐和氣缸,不似後世的汽車產業,還要整甚麼發動機和電氣設備。

然現今的製造工藝和生產效率亦是低下,光靠少府的有限人手,五年內或許能勉強造出萬架蒸汽機車,但絕對無法再派出足夠人手,提供甚麼“售後維修”了。

劉徹身爲穿越衆,自然知曉重工業乃是工業發展的基石。

現今的大漢,鋼鐵、冶金、機械、能源、化工、材料,樣樣都不是民間商賈能自行發展的,絕大多數都掌握在少府手中,蓋因少府與帝國科學院早已形成了產學合作的嚴密共生結構。

大農府每歲撥給帝國科學院的經費,甚至都不到少府“捐贈”的一半,否則帝國科學院如何能爲轄下諸多研究所提供動輒百金千金的高額科研經費。

要曉得,大多科研項目都不是能短期就出成果的,尤是偏重理論攻關而非付諸實用的研究所,那是純粹往裡砸錢,卻又不可輕忽。

旁的不提,元素週期表上的諸多元素,大漢博士們至今都沒能解析出半數,若是擱置不顧,工業發展早晚會遇到瓶頸,到時再來着急,怕是要後悔不迭的。

目光放長遠些,不就是砸錢麼,砸啊砸的,砸多了也就習慣了。

少府的錢不是白來的,爲帝國科學院付出,肯定要索求回報,故帝國科學院的大多數科研成果,都會交由少府付諸實用,從中牟利。

皇帝劉徹對此喜聞樂見,然少府現今擁有大量先進技藝,隱隱有技術壟斷的趨勢,長此以往,反會限制社會生產力的整體提升速度。

向民間商賈發售先進技藝?

且不提中高端科技外泄的風險,單說民間商賈的實力,除卻家大業大的皇室實業,怕也就田氏商團勉強能負擔得起龐大的前期投入。

皇室實業和田氏商團已然是商界巨鱷,皇帝劉徹並不樂見他們的觸角深入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更遑論覬覦金融和工業的命脈所在。

十月間,少府於各郡縣發佈公告,將拆分名下部分產業,創立四大新商團,分別爲關中重工、中原重工、巴蜀重工、燕北重工。

顧名思義,四大商團將分居大漢冶煉業的四大重地,關中京畿、中原南陽、巴蜀臨邛、燕北漁陽,營重工之業。

待得明歲開春,四大重工將向當地商賈及百姓募貲入股,以此稀釋少府原有的股份。

日後四大重工將依證券律的條陳,定期公佈商團財報,必得公開透明,若是商團在確保發展無虞之餘,仍有較多盈餘,持有股份者,每年歲末皆可前去申領相應的紅利。

股票皆由中央錢莊的證監司“印花”特製,每股千錢,無論世家大族、豪商巨賈、寒門庶戶,饒是街邊乞兒,只要你能拿出貲財,皆可冊簿入股。

商團冊簿中,股票皆與股東戶籍掛靠,贈送、轉售、繼承及申領紅利,皆得覈驗註釋,這意味着,股票不似金銀和銅錢,偷沒用,搶也沒用,若不小心遺失毀損,繳納相應印花稅,也能補辦。

退股,亦是受律法保障的權益,卻也有防止突發性退兌的保護機制,股東申請退股後,商團可每月按時退還一成股本,十月內必須退清。

若是商團貲金充裕,或如四大重工背後的少府般財大氣粗,也可選擇一次性退還股本,保護機制只是爲防止擠兌股本造成商團無以爲繼,至於用不用,就由各商團自行斟酌。

當然,考量到商譽影響和其餘股東的觀感,能早點退還是早點退爲好。

少府的公告一經張貼,幾是舉國震動。

王侯權貴皆是詫異不已,少府不打算吃獨食了,陳煌那貨捨得將叼在嘴裡的肥肉吐出來,與旁人分潤?

諸多商賈和家有餘貲的百姓更是雀躍不已,現今大漢的商團已然不少,募貲入股,每歲分紅甚麼的,不少尋常百姓也漸漸有所瞭解。

大漢臣民愈發富足,能拿出千錢萬錢的百姓家不少,然而若沒點門路,莫說創立商團,就是想出錢入股也做不到。

況且,不是甚麼買賣都能穩賺不賠的,尋常百姓沒甚麼背景,也怕被商團坑了錢。

少府名下產業卻是不同,少府乃天子私府,擔着天家顏面,少府卿就算賠掉自家褻褲,得賣兒賣女,也不敢坑掉老百姓的股本。

大漢百姓雖是淳樸,卻不乏智慧,饒是多半鬧不清楚何爲“重工”,然今上仁德愛民,抱着天家的大粗腿,斷斷是賠不了的!

於是乎,在天氣日漸寒涼的深秋時節,舉國上下卻是熱潮滾滾,無數臣民邊是讚頌聖上英明,邊是紛紛籌錢,就等着明歲開春入股四大重工。

藏富於民多年,待得皇帝和朝廷想要“衆籌”,集中財力物力辦大事時,底氣無疑是足的。

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