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

末伏雖已過得數日,然離處暑尚有半月光景,故暑氣未消,七夕之夜仍是悶熱得緊。

沐王殿下微服出遊,沒揹着他那巨闕大劍,且穿着麻葛短襟,加上因暑訓而曬得黝黑的膚色,看模樣倒是與尋常百姓家的孩童沒甚麼不同,只是舉手投足間那自幼養成的天家氣派,即便刻意收斂,也難以完全掩住。

隨行的小伴讀們倒還好些,便連年歲最幼的公孫愚都裝得比沐王殿下更像樣,畢竟他自幼深受長輩寵溺,且開蒙時日尚短,那脾性就跟山中的野猴子也差不多的,實打實是個教人頭疼的小屁孩。

唯獨乘氏侯嗣子劉典比沐王殿下更不適合扮做庶民子弟,樑王劉武和乘氏侯劉買這對父子,堪稱劉氏宗親內最具文采的,尤是劉買向來溫文儒雅,劉典在耳濡目染下也難免帶着濃濃的書卷氣。

加之乘氏侯夫人楋跋子姿容絕美,在大漢朝的世家宗婦中,其美貌絕對是一等一的,劉典完美傳承了父母雙親的優點,雖方是虛年十一,卻已儼然是個脣紅齒白,儒雅清雋的翩翩美少年。

最令人無語的,是他那白皙如玉的皮膚,兩個月的暑訓下來,炎炎烈雖論將他曬褪數層皮,卻硬是曬不黑,瞧得這般不可思議的情形,旁的王侯子嗣們皆是驚爲天人。

好在沐王殿下脾性粗獷,向來不覺“男生女相”是甚麼好事,否則怕也要羨慕嫉妒恨的。

就劉典這等樣貌及言行舉止,走到何處都是最招眼的,沐王殿下爲讓自個能玩得痛快,頗是霸道的讓人爲自家族兄尋來數件帶着帽兜的小斗篷。

要跟着出遊,就得批鬥篷。

劉典雖是內斂沉穩的脾性,但到底是個半大少年,平日外出遊玩的機會又不多,故還是極有興致的,也就勉爲其難,在這般悶熱的時節披着斗篷,遮頭蓋臉的外出。

好在今夜要前往的醉仙居與耀陽客棧相距不遠,也就隔了數條隧道,此隧道非彼隧道,是指漢代坊市內專供人通行的道路,兩側開設商鋪,約莫類似後世的商業步行街,大車或牲畜會有旁的通路,以免壅塞隧道,有礙通行,順帶也能讓坊市內更爲整潔些。

膚施城作爲上郡的郡治,城中的坊市規模不小,也是分有東市和西市的,東市是商賈雲集之地,西市則密佈着各種手工業作坊。

雖比不得昔年的長安九市,然佔地也頗大,是真正的“坊市”,即市中有坊,相當於後世囊括了數條商業街的城市商業區。

醉仙居位於東市的中心地段,是膚施城內最奢華的酒肆,或者可稱之爲酒樓,蓋因這買賣也是田氏商團名下的,隔着兩條隧道就是清暉客棧,劉沐等人落腳的耀陽客棧則在東市邊角的另一坊間。

不是說耀陽客棧的地段不好,而是特意選在較爲清幽之地,又因着仍需繳納市租和商稅,不宜興建在坊市外,以免壞了規矩,故纔在此修築。

自從沐王殿下入住耀陽客棧,周邊的隧道乃至整個坊間都被徹底封禁,故倉素領着小屁孩們悄然外出時,便連郡府官員都是無從知曉,也不敢隨意打探的。

沐王此行既是要“體恤民情,與民同樂”,自不會鬧出太大動靜,僅是包下了“醉仙八樓”中的望月樓,用以登樓弄月。

所謂醉仙八樓,即爲醉仙居以八座危樓構築的環形主體建築,中間是爲佔地頗大的天井,卻沒有修築任何建築,就怕犯了忌諱。

九乃陽數之極,誰會自找麻煩?

即便醉仙居敢建,只怕也沒甚麼人敢進。

醉仙八樓中,佈置最爲精緻的要數望月樓和摘星樓,望月樓富麗堂皇,摘星樓古樸典雅。

若教劉典來選,必要是要去摘星樓的,奈何沐王殿下的審美與皇后阿嬌相差無幾,最愛大紅大紫,金玉滿堂,向來不談雅俗,就是最純粹的喜好。

也沒人敢說這是俗氣,高祖自號“赤帝子”,大漢又崇尚玄色,即黑中帶赤呈微紫,故紅與紫皆爲“貴色”,反倒後世朝代崇尚的黃色,在漢代是本色麻衣的色澤,也就是庶民百姓最常見的服飾色調,也是近年放寬了服飾着色的法令,纔沒那麼普遍了。

沐王殿下的審美角度在大漢實屬正常,與之同好者爲數衆多,故望月樓向來是世家權貴和豪商巨賈最喜歡的玩樂聚會之所,也是個巨大的銷金窟。

尤是朝廷頒佈高爵遷居令後,上郡諸多得承高爵的世家權貴,盡皆舉家遷入膚施城,望月樓更是日日爆滿,堪稱日進斗金。

時值七夕佳節,今夜暫除宵禁,正當邀上三五好友,舉步登樓,舉樽暢飲,臨軒弄月,俯瞰全城燈火盛景。

豪商巨賈再有錢,也不敢跟高爵權貴們爭,頗是識趣的摸摸鼻子,到旁的危樓去吃喝玩樂了。

奈何世家權貴們也被攔在望月樓外,醉仙居的總掌事不斷拱手作揖,只道今夜的望月樓已被完全包下,還請各位貴人多多見諒。

呦呵!

貴人們可不會輕易見諒,要曉得上郡昔年可是直面匈奴右部的邊郡,民風之剽悍絕不下與京畿郡縣,當地的世家大族也多是出身軍伍,至少祖輩是立下過赫赫戰功的,否則也不可能得賜軍功高爵。

膚施城不似長安般寸土寸金,更遑論北闕甲第了,故長安城內的天上人間雖是貴婦雲集,然規模實則是不大的,也設了較高的“准入”門檻,膚施城內的醉仙居就沒這等限制了,佔地極大,光望月樓的規模就與天上人間的主建築差不多。

醉仙八樓,樓八層,高八丈。

鋼筋爲骨,灌之黏漿土,砌以磚石,塔型樓體的高度遠超三丈有餘的膚施城牆,更比郡守府的主建築要高得多。

隨着朝廷不斷放寬相關律法,故除卻帝都長安或各處皇陵和宗廟的周邊區域,在其餘城市類似的高層建物不斷興建落成,不太需要顧忌是否會逾制。

唯要注意的,這些高層建物不得爲私宅,意即是說,大漢臣民不得在自家宅邸興建過高的建物,以免影響周邊鄰舍。

尤是宅邸挨近官府的權貴,若是興建高層建物,就可將整座官府一覽無餘,自是大爲不妥。

八丈危樓,除卻底層的大堂和頂層的弄月軒,中間的六層各分三處雅閣,足供百餘權貴飲酒作樂。

直娘賊!

何人如此霸道,竟敢將整座望月樓都包下了?

就算太守他老人家要賞月,也不至……霸道若斯吧?

提到上郡太守,權貴們還是有些心虛的,蓋因現任太守亦是武將出身,脾性也確實挺霸道的,收拾他們向來不會手軟。

醉仙居的總掌事自是曉得何人如此霸道,卻也不敢透露半分啊。

太守已放出風聲,說是今夜受邀到耀陽客棧,與沐王殿下歡宴酬節,顯是得了殿下的授意,特意爲其掩人耳目的。

他若是漏了口風,教人得知殿下今夜在此賞景,權貴們怕不得蜂擁而至,爭相拜謁麼?

真若如此,壞了殿下興致,雖不至丟了性命,可若教大東家田勝曉得了,這油水甚多的總掌事也就做到頭了。

總掌事雖是面帶難色,態度卻不禁轉爲強硬,與沐王殿下比起來,這些上郡高爵算得了甚麼?

他正待加強語調,嚴詞拒絕權貴們,卻突是冒出不少起鬨聲,隱隱聞得說是醉仙居仗着背景硬實,端是目中無人甚麼的,甚至多有指涉田氏外戚。

人類大多有從衆心理,加之權貴們本就滿腹怨氣,便是紛紛出言應和,非得讓總掌事給個說法。

總掌事驟是顰眉,隱隱覺得有些不大對勁。

三大外戚世家的勢力雖已逐步退出朝堂,然天家反是對他們更爲照顧,出於補償之意給他們行了不少方便,亦想方設法護其尊榮不損,故沒甚麼人敢輕易挑釁三大外戚的。

此時竟有人敢指涉醉仙居背後的田氏外戚,只怕別有居心啊。

主辱臣死,這總掌事原是國舅田勝府中的家老,才得以外放肥差的,二者雖非君臣關係,卻也是主子和老僕,可容不得旁人輕易辱及主家。

他陰沉着臉,便欲喚來武僕揪出起鬨之人,敢在膚施城開這般奢華的酒肆,沒養着百八十武僕,怎的看家護院?

至於會否得罪太多權貴,那是多餘擔心,在這世上,權勢和拳頭就是硬道理,況且他也沒打算用私刑,只想先將人拿下,押往郡府報案,好歹向太守討要個公道!

眼瞧天色不早,沐王殿下怕是快到了,若在那之前未能平息此事,那才真是天大的麻煩。

他正待出言喚人,卻有位醉仙居的侍者拉了拉他的袍袖,靠到近前低聲稟報了幾句。

總掌事聽罷,心下驚駭不已,好在先得了侍從提醒,面上不顯半分。

他先是出言安撫了權貴們幾句,便是吩咐手下的掌事們先替他在此應付着,自個着是藉着出恭的由頭,往後苑匆匆行去。

權貴們見狀,只道那總掌事是行尿遁之計,不禁更爲惱怒,紛紛大聲呵斥着醉仙居店大欺客。

豈料沒過多久,總掌事便是去而復返,和顏悅色的給權貴們賠罪,又吩咐侍者們開了望月樓,除卻頂層的弄月軒,皆可任權貴們隨意出入,盡情玩樂,且爲表歉意,今日權貴們的諸般花銷,皆打對摺。

權貴們聞言,皆是面色稍霽,覺着這纔像話,又想到能佔便宜,也就不再鬧騰了,尤是先前率先起鬨的數人,皆是有意無意的交換着眼神,掩不住臉上的喜意和得色。

然他們卻不知曉,某人此時正高居危樓,用望遠鏡將他們的諸般舉止皆瞧得清清楚楚,臉上盡是不屑的冷笑。

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