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

郎中令齊山乃是皇帝劉徹最爲信重的“孤臣”,軍中遺孤的出身背景,出任大卿後又與世家權貴甚少私交,更不會羣而朋黨,似這般不涉政務的內朝近臣,所能依憑的唯有皇帝看重,不必太過擔心其擅權亂政,弒君篡位更不可能。

劉徹雖不想讓暗衛成爲明朝錦衣衛乃至東西兩廠般的存在,然對朝廷和帝皇而言,情報機構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也不單單是對內維持國內政局穩定,對外邦藩國也需進行相關情報的收集和整理。

大漢不是沒有所謂的情報人員,抑或說華夏數千年來就是有細作的,只不過多是歸屬在軍隊中,主要爲戰爭服務,也沒有真正形成“獨立機構”。

劉徹登基爲帝已十年有餘,漢軍歷經數度改制,自太尉府軍律司設立之日起,以軍律監察使巡查各軍校營,以軍監出任校營右監肅正軍律,整個軍法體系就已逐步完善起來。

劉徹索性就將統御軍中細作的職守劃歸給了軍律官,蓋因他們執掌軍律,更知曉甚麼忌諱不該犯,尤是用細作來探查重臣私隱,以此打擊異己,這是絕對不容許的。

軍隊不能幹政,文臣亦不能對軍政涉入過深,這是原則性問題,誰若敢觸碰紅線,劉徹就敢將誰梟首夷族,絕不寬待!

正因軍中細作的職守被重新劃定和嚴格設限,故身爲劉徹的皇帝就少了大部分的情報來源,暗衛的建立正是爲彌補此塊空缺。暗衛的職守很是明確,將後世華夏國{安}部的架構和章程略作修改即可,說穿了,無非就是反間諜機關和政治保衛機關,沒甚麼神秘恐怖的。

若是世家權貴們心裡沒鬼,怕甚麼暗衛呢?

(PS:指不定又有讀者吐槽說甚麼特務治國,還真是天真無邪,不知世間險惡啊,爲免屏蔽,作者君就不開釋你等了。)

劉徹對齊山的行事風格頗爲讚賞,自是愈發信重,王侯權貴們卻是畏之如虎,只不過前頭有“國之蒼鷹”郅都和“國之蝰蛇”張湯,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已鍛鍊得極爲堅韌了。

總之別犯事,也別想着諂媚交好這類孤臣,安安穩穩過自個的日子就好。

少府丞陳誠的夫人王嫣妄議立儲之事,用不了三日,三個時辰就查清了,皇帝劉徹卻是沒甚麼後續動作,齊山和陳誠也如昔年那隋珠之事般,權當並無此事發生。

然更多的暗衛已如豆子般撒了出去,除卻劉徹和齊山這對君臣,旁人皆是恍若未覺。

劉徹既是想給那兩大世家再留些餘地,卻也提前做好了斬草除根的準備,似這等根基深厚的大家族,若不徹底誅絕,便如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難免留下後患的。

暫且壓下此事,劉徹覺着該好生賞賜立下大功的齊山,若非他與麾下暗衛盡忠職守,劉徹還真是難以察覺那兩大世家的詭異舉動。

齊山功勞雖大,卻多是不宜宣之於衆的,故而難以因功封侯,府中的珠玉珍寶也是不缺,唯是年近而立之年,卻尚未娶妻,仍是孑然一身。他長得倒是不賴,雖是軍中遺孤出身,然心思通透腦子活,多年來讀了不少兵書,又接連統率過羽林衛及內衛暗衛,很有些儒雅將帥的味道。

然正因齊山是郎中令,又統領暗衛,世家權貴們對其敬而遠之,齊山亦不想和世家大族結親,故拖着拖着就成了“老光棍”。

劉徹索性讓皇后阿嬌尋個沐日,宣召部分世家宗婦攜府上貴女入宮,到未央宮的御苑品酒賞花,得蒙皇后下帖的宗婦,其所屬世家自是精挑細選過的,約莫都是些無甚實權,卻地位超然的家族。

譬如太學祭酒衛綰的夫人,便是帶着自家兩位未出閣的嫡親孫女入宮。

衛綰昔年是爲劉徹的太子太傅,漢人向來尊師重道,有這番師生情誼在,況且衛綰多年專注治學,從未過問朝政,超然於世且甚得仕人推崇,故而便連皇后阿嬌對衛老夫人亦是頗爲尊重。

阿嬌讓衛老夫人坐了次席,兩位貴女自也陪着入席,瞧得一衆宗婦貴女豔羨不已。

此番隨衛老夫人入宮的兩位貴女乃是孿生姊妹,名爲敷榮與敷華,皆爲花開綻放之意。阿姊敷榮沉穩內斂,妹妹敷華卻是爽朗直率,容貌相同的二人端是一靜一動,讓人瞧着有趣得緊。

阿嬌是得了劉徹的囑託,曉得此番是要爲齊山擇妻,倒也不是說非得倉促定下,免得好心辦壞事,反是促成一對怨偶。

好歹要找些合宜的人選,讓齊山看看是否有合意的,從某種角度而言,劉徹還真算是個“好領導”,百忙之餘還想着爲臣屬解決婚姻大事。

其實這也是華夏自古的固有觀念,唯有修身齊家,才能成大事立大業,後世華夏官場實也有此等潛規則的,領導幹部在面臨升遷時,是否已婚乃至家庭是否和睦,也是組織評鑑的重要環節。

(這是真的,不是作者君胡吹,讀者中若有公務員,可否爲我證明。)

總之漢代的官場是如此的,男子若未成婚,出仕爲官總讓人覺着不甚牢靠,更別提入列朝堂了,齊山這郎中令是破格拔擢的,雖另當別論,然年近而立尚未娶妻,也少不得有風言風語,譬如有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畢竟會影響官聲,孤臣也不能不要名聲不是?

阿嬌覺着衛氏姊妹相貌秀美,又有詩書世家養出的文雅韻味,且脾性相反,齊山好歹能看上其中一個吧?

因着這心思,阿嬌對姊妹倆愈發熱情,筵席間不時笑意盈盈的與之攀談。

世家宗婦本就是心有七竅的玲瓏人,此番得了皇后下帖,暗地又已探聽哪些人家也得了帖子,約莫就能猜出幾分端倪。先前她們只道是皇帝陛下要開宮納妃了,心下着實有些忐忑,不是她們不願將府中貴女嫁入宮中,只是此番乃皇后設宴,指不定是要以中宮之主的身份給未來的妃嬪們來個下馬威啊。

現下瞧着皇后那眉飛色舞的模樣,宗婦們便曉得自個想岔了,若真是陛下要納妃,即便皇后再賢明,好歹也是女人,哪有不傷心感懷的?況且現今的皇后是甚麼脾性,大漢權貴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若是陛下真要從在座的貴女中選妃,皇后不擺個“鴻門宴”,就以是萬幸,還指望她能似這般和顏悅色,談笑風生麼?

既非皇帝陛下要納妃,那此番宮宴是爲個甚?

宗婦們皆在心裡盤算開了,在座之人所出身的世家可都是有頭有臉的,帶來的又皆是嫡女,絕不可能爲人做妾的,即便是做親王側妃都不太樂意,反是續絃還可考慮考慮。

現今尚未迎娶正妃的親王,就剩下清河王劉乘了,也唯有這位皇弟,才真勞動皇帝和皇后爲其操心費神。

宗婦們念及至此,皆是目光熠熠,然見的皇后對衛氏姊妹分外熱情,又不禁有些喪氣,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誰讓衛公做過太子太傅,得爲“帝師”呢?

衆多宗婦貴女卻不曉得,她們的舉止形容皆被尊貴的皇帝陛下看在眼裡,這也恰恰是皇后阿嬌要在御苑擺下筵席的緣故,花榭是用來賞花觀景的,自是四面通透,除卻攀滿藤蔓的棚頂,再沒甚麼遮擋的了。

皇帝劉徹頗是無良的站在遠處高臺,舉着大漢現今最高倍數的軍用望遠鏡瞧得津津有味,身側站着的郎中令齊山則是滿臉尷尬,拿着望遠鏡瞧也不是,不瞧也不是。

“瞧皇后的動靜,怕是替你相中了衛太傅的嫡親孫女,你且瞧瞧,可入得眼?但莫要貪那齊人之福,想着雙嬌入懷,來個一妻一妾,抑或娶爲平妻。”

劉徹放下望遠鏡,擠眉弄眼的打趣着,全無半分帝皇該有的威嚴儀態,倒像個時刻想着翻牆入室,竊玉偷香的登徒子。

齊山倒是見怪不怪,他昔年入得羽林衛時,陛下尚是年幼的太子,脾性就是這般的,尤是講解些陰損招式和謀略時,那副奇詭神情真是不可言說,總之是有損天家威儀的。

“陛下,莫要打趣微臣了……微臣此等區區小事,煩勞陛下費心,臣着實惶恐啊。”

齊山向來鮮少在皇帝陛下面前說些虛辭,然此時着實太過難堪,只得面色訕訕的躬身道。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劉徹斜覷着他,肅容呵斥道:“你爲軍中遺孤,乃父爲國捐軀,爲我大漢忠魂,父皇昔年興建遺孤院正是爲了不教生者寒心,不使逝者絕嗣;你年近而立而不婚,日後若無子嗣,愧對乃父,是爲不孝,有負聖恩,是爲不忠,此等不忠不孝之舉,你就不惶恐?”

劉徹兩世爲人,又久居上位,論起上綱上線扣帽子,誰特麼比得過他?

齊山霎時被罵懵了,覺着自個還真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起漢室天家,對不起列祖列宗。

他忙是躬身請罪道:“陛下恕罪,微臣知錯了!”

“知錯便好,你且好好端看,若是有入得眼的,但說無妨,然也得瞧你自身本事,若那姑娘家瞧不上你,朕可不能硬是下旨賜婚,誤人一世。”

劉徹心下竊笑,臉上卻不露半分,不過他倒是說的實話,好歹是個穿越者,雖不會在大漢提倡甚麼“衝破封建禮教束縛”的自由戀愛,可也不至做逼婚良家少女的幫兇。

不過就憑齊山的相貌和地位,後世百分之九九點九九的所謂高富帥都要甩出半條街去,不到三十歲的“副國級”高官,還是眉目清雋,儀表堂堂,有車有房,父母雙亡,上哪裡找去?

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二百八十一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