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

入秋時節,正宜進補,然皇后阿嬌已吃了數月溫補藥膳,此時見着補品便是膩歪。

劉徹上輩子雖未學醫,但近年親手撰寫出不少醫書,也知秋季最忌溫熱大補,尤是漢中秋冬乾燥,若在天候尚不算寒涼時進補人蔘、鹿茸、羊肉等溫補食物,則易內燥不安,擾亂睡眠。

與老醫官商量過後,暫且讓阿嬌停了藥膳,大漢皇帝連續數日親下庖廚,洗手做羹湯,陸續爲阿嬌整出桂圓蓮子羹,芝麻核桃酥,烏雞枸杞湯等等新鮮的吃食。

阿嬌吃得舌頭都快掉了,感動得涕淚橫流之餘,卻又埋怨劉徹,有此等既好吃又有助滋補的吃食怎的不早拿出來,憑白教她吃了數月口味清淡的藥膳。

劉徹自是擡手敲她爆慄,果是個小沒良心。

倒非他有心藏私,芝麻和枸杞都是出自西域,桂圓又以產自嶺南者爲佳品,便連那烏雞都是他特意命人到豫章郡廬陵縣的山林中找尋良久,則舌黑龍爪的珍品,快馬送來長安。

光爲阿嬌做這膳食,不知耗費多少人力物力,絲毫不比去年劉越和劉寄從西域送來葡萄輕省。

劉徹深覺自個着實有些以權謀私,然天家子嗣亦是悠關社稷的大事,倒可聊以**。

況且這事也未必真會賠本,劉徹已命帝國科學院的農業研究所在渭水之北開闢了專門用於移植嫁接,育苗選種的種植園,對多種外地或本土的經濟作物進行栽培育種。

各郡縣的農業局也沒閒着,在大農府的主導下,不斷試種適宜當地種植的各類作物,以便擇取可向民間推廣的優良品種。

隨着新式耕犁的出現,耕作效率大爲提升,且因犁地更深,能刨出深埋地底的蟲卵,蟲害亦大爲減少,去歲關中農田的畝產再度出現小幅提升。

太僕府又不斷向民間釋出馬匹乃至耕牛等牲畜,劉徹預計大漢農業應可邁上個小小臺階,至少能達到後世明清兩朝的水準。

待得諸越入手,土地肥沃的大江南就可全力開發,日後即便養活上億百姓都毫無壓力可言。

眼下大漢的工商業發展迅速,尤是京畿三輔工匠的月例暴漲,不少農人辛苦耕作整年,掙到的貲財尚抵不過那些工匠小半年的月例。

這雖有助吸引農人進入作坊務工,但長此以往亦非好事,想辦法提升農人的收入已是當務之急。

想提高農業收入,光靠生產糧食可不行。

在推進工業化時,必是穀賤傷農,谷貴傷民,朝廷需嚴格調控糧價,不時其出現大幅波動,尤是不能迅速上漲,故農人與工匠的收入會出現較大差距,這即便在後世華夏亦是隻能稍稍緩解,而無法避免的。

關中各郡縣推廣的棉麥複種大爲成功,農業收入至少增加了五成,然而劉徹是大漢天子,眼光自不能僅侷限在關中,中原,巴蜀,河朔,雍涼,燕北乃至諸越,還有太多地方尚待開發。

唯有在保證糧食產量充足的前提下,推广部分經濟作物,才能提高農業收入,避免農人和工匠收入差距過大,產生難以調和的階級矛盾。

還是那句話,凡事皆要掌握好度。

農人收入過高,就缺乏進入作坊務工的動力;農人收入過低,就會導致農業勞動力缺乏,抑或農人生活困頓,對工匠階層由慕生恨。

經濟作物種植範圍過小,農業收入就無法普遍提升;經濟作物種植範圍過大,就會侵佔生產糧食的耕地,成爲谷蔬之禍。

朝廷的作用就在統攬全局,進行宏觀調控,使得農業,工業乃至商業皆能平衡發展,進而相互促進。

劉徹身爲穿越衆,曉得朝廷在農業推廣上,尤是對經濟作物的種植只能向農人提供合理建議和傳授相關農藝,不能胡亂發佈政令,更不能搞一刀切。

後世華夏不少官員好大喜功,搞甚麼芒果之縣,蘋果之鄉,弄得農產品大量滯銷,農民血本無歸,造成的惡果比貪污更爲可怕。

不要低估老百姓的智慧,他們常年與土地打交道,只要能從各郡縣的農業局學到新的農業技藝,自然會判斷是否適用於自家土地。即便會因眼界不夠開闊,耽誤些年,但總歸會自行調整過來,不需十指不沾泥的官員們外行指導內行。

皇后阿嬌不似劉徹般憂國憂民,只是欣喜今歲又有葡萄吃了。

去年劉越和劉寄得了皇帝去函,遣人不斷在西域諸國挖掘特有作物。

每每破城滅國,西域諸國的王室林苑裡的珍品作物多是被連根刨出,經過相應處理,免得在運送途中枯萎,便由漢軍將士押着外族奴隸盡皆運往長安。

近千株枝繁葉茂的葡萄植株被送入未央宮的林苑內,重新栽活的雖不到兩成,卻足以供大漢皇室享用。

數月來,阿嬌少食辛辣葷腥,不碰寒涼蔬果,人生樂趣幾乎少掉大半。葡萄性平味甘,可補血益氣,卻正好適宜她食用。

阿嬌自從入夏就盼着葡萄成熟,尤是末伏回宮後,就終日徘徊在爬滿葡萄藤的迴廊裡,望着那一串串青澀果實直流口水。

待得七月末,葡萄終是成熟下樹,阿嬌抱着盛滿葡萄的竹簍吃得眉開眼笑,若非老醫官揚着柺杖教她不可貪食,怕是得真得吃出毛病來。

農業研究所的渭北種植園亦移栽了不少葡萄,且早被國舅田勝牢牢盯上了,聞得葡萄成熟便是尋了少府卿陳煌,願出高價盡數包圓。

陳煌早得了劉徹指示,種植園產出的多餘苗種和作物皆可對外出售,以此填補各項開銷,免得常年不見收益,還得不斷往裡砸錢。

見得田勝有意購買葡萄,陳煌自是欣然應允,除讓農匠留下部分良種試着能否育苗,其餘皆是賣給田勝。

入得八月,長安城的貴婦貴女們聞得天上人間有葡萄可供享用,每人每日還可限量外帶少許,皆是驚喜不已。

皇宮裡雖也種出了不少葡萄,但能得天家賞賜,有口福嚐到除了劉氏王侯,也唯有元老重臣和外戚世家,且數量亦是不多,僅夠嚐嚐鮮。

天上人間的葡萄依不同品種和品相,每串售價在數百錢到千餘錢不等,雖頗是昂貴,但仍是供不應求,引得貴婦和貴女們紛紛搶購。

田勝經商多年,曉得物以稀爲貴的道理,每日只限量供應。

黎明前遣人從渭北種植園採摘葡萄,早晨便可送入天上人間,串串水靈新鮮,擺在精緻的托盤上明碼標價,任貴婦貴女們自行選取。

竇憲近年與田勝交往密切,已算得上至交好友,見得田勝又整出牟取暴利的獨門生意,忙是登門討教,想着能否走走他的路子,也多弄些好貨在清河百貨出售。

田勝摒退了下人,低聲指點道:“今歲渭北種植園的葡萄已被我包圓了,不過聽聞農匠們正在試種寒瓜和甚麼哈密瓜,明歲入夏應能成熟收穫。若是賢弟有意,不妨提早去走走少府卿陳煌的門路,到時或能得着大進項。”

竇憲忙是連連點頭,由衷感謝道:“田兄仗義,倒是小弟搶了你這獨門生意,着實有些愧疚。”

“賢弟言重了,這算得甚麼獨門生意,無非搶在前頭多掙些錢財。”

田勝擺擺手,實話實說道:“似這等農物,待種植園的農匠種熟了手,陛下定然會如過往的麥種和棉種般向民間廣爲傳播農藝,並提供良種。故賢弟若想借此牟利,愈早下手愈好,畢竟物以稀爲貴,日後百姓種得多了,就不再如現下金貴了。”

“田兄說的是,小弟最佩服田兄眼光獨到,每每搶佔先機,得享頭湯,日後還望田兄再多多提點纔是。”

竇憲頜首不已,他這話是由衷之言,不存甚麼諂媚討好之意。田勝乃至田氏皆不足讓竇氏屈節巴結,他是真的佩服田勝的經商手腕,與身份無關。

田勝忙是擺手笑道:“以你我間的交情,說這話就太見外了。”

竇憲回府後,將此事說與阿父竇浚聽。

竇浚久居朝堂,現下又是位列九卿的大行令,眼界自然比竇憲更廣。

“渭北種植園,葡萄,寒瓜,哈密瓜……”

竇浚捋着鬍鬚,嘴裡不住唸叨,眼神愈發明亮起來。

竇氏全族在各郡縣廣置良田萬頃,若是能得到這些新的作物及相關農藝,那其收益當是何其豐厚?

竇浚不傻,自不會將這等獨門消息與其餘朝臣分享,即便是對同派系的大臣亦沒露半點口風。

他尋了個沐日,獨自入宮求見皇帝陛下。

換做過往,他或許會去請太皇太后出面說和,如今卻是瞧得清楚,陛下尤爲不喜外戚請出太皇太后,太后乃至皇后。

若此事真去求太皇太后,指不定要弄巧成拙,反倒惹得陛下不悅。

劉徹在未央宣室召見了竇浚,聽完他的請求,心中頗是無語。

自家這舅祖父果真老奸巨猾,竟願出巨資支應渭北種植園的各式開銷,只求日後的新作物新農業皆優先供應竇氏。

這特麼分明就是後世的產學合作嘛!

貪慾果能激發智慧,向來執漢廷保守派牛耳的竇氏家主,竟能想到這等跨時代的好主意,真讓劉徹這穿越衆大長見識。

“也罷,既然大行令執意出貲,便待少府卿陳煌與你商討妥當,再以少府與竇氏的名義立契,將此事定下,如何?”

劉徹確是覺得此事大有可爲,若真能辦好,或者可豎立個產學合作的典範,自是欣然應允。

竇浚大喜,忙是躬身道:“謝陛下!”

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六百七十二章 騎軍借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一章 夜色未央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