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

七月中旬,烏孫國的使臣抵達長安,本以爲漢國君臣會盛情相迎,豈料卻是遭到近乎羞辱的冷落。

大漢僅派了個通識匈奴與西域語言的行人令,將烏孫使團安排在蠻夷邸的某處邊角宅邸,便是再未理會他們,便連膳食都未準備。

烏孫使團本是存着兩國和親,爲昆莫迎娶大漢宗室女的心思,故而帶近千隨從,盤算着日後用來運嫁妝。豈料漢國竟讓他們在這二進的小宅院落腳,莫說近千人,便是百人都住不下。

遭了此等冷遇,烏孫使臣心下不忿,便想帶侍衛出院去尋大行府的官員討要說法,剛到院門卻是被漢軍將士攔下。

“大行府有令,烏孫蠻夷不通教化,又侍從衆多,爲保蠻夷邸內的諸國使臣周全,嚴禁烏孫諸人執兵出此宅邸,違者殺無赦!”

爲首漢將冷聲出言,微是擡手,便見早將宅院團團圍住的漢兵紛紛亮出已然搭箭在弦的勁弩,銳利的箭尖在驕陽映照下,閃着刺眼卻又蘊着幾分森寒的光。

“你……這難道就是漢國的待客之禮?”

烏孫使臣驚駭莫名,漢國官兵這般作態,此番怕非如昆莫所願,能將大漢宗室女順利迎娶回烏孫,並藉機索取大批的隨嫁之物啊。

“待客?”

漢將仿似聽到天大的笑話,揚眉冷笑道:“吾只聽聞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卻沒聽過要將敵方使臣視爲賓客,以禮相待的說法。”

“將軍此言大謬,我烏孫非但未曾與漢國交戰,昆莫遣我等來使,更是爲兩國和親,今後和睦相親,彼此扶持。”

烏孫使臣眉宇緊皺,出言駁斥,復又語帶威脅道:“將軍切勿自誤,若因此舉損傷兩國邦誼,致使兩國刀兵相向,這等大罪將軍怕是擔不起!”

此言一出,院門外的大漢將士皆是被逗樂了。

他們都是衛尉府轄下的羽林衛,常年跟隨公孫賀那大爛人,又曉得陛下和朝臣們本就不待見烏孫蠻子,已出動大軍前去征討,甚至頒佈了屠滅烏孫全族的誅絕令,自是毫無顧忌的鬨笑出聲。

“這烏孫蠻子腦子是被日頭曬蔫了麼,怎的能這般的蠢笨?”

“小國寡民之邦,國力尚不及我一方漢郡,竟妄想得與我大漢和親,還說甚麼要彼此扶持?”

“都說化外蠻夷千人可稱雄,萬人即稱王,怎的沒聽過甚麼烏孫王?”

“真沒見識,沒聽這蠻子說甚麼昆莫麼?烏孫的昆莫就是烏孫王。”

……

烏孫衆人聞言,面色愈發鐵青,若此時還瞧不出漢人全無兩國修好的誠意,他們就真的太蠢了。

漢將見烏孫使臣還要出言爭執,便是擡手讓麾下將士停止談笑,率先發話道:“吾有軍務在身,懶得與你烏孫人多費口舌,若非得討要說法,你等自可去尋大行府諸官,卻是不得執兵出院,如若不然……殺無赦!”

烏孫使臣氣急敗壞之餘,卻又全無辦法,只得讓侍從回院卸下兵刃,再隨他出門去尋大行府的官員。

大行府在蠻夷邸內設有衙司,以長丞爲僕射,轄部分行人和譯官,專爲打理蠻夷邸的事務,安置諸國使團。

一衆烏孫人強抑着羞惱,腳步匆匆到得衙司門前,卻又被門卒攔下,言明上官有令,只讓烏孫使臣獨自入內。

烏孫使臣已然心知肚明,這些官兵膽敢如此輕慢他們,必是得了上官乃至漢國皇帝的默許,看來事態頗爲不妙。

他雖仍是怒容滿面,心下卻已驚駭萬分,前來長安的途中他從未料想漢國會真的跟烏孫撕破面皮。

公孫昆莫獵驕靡此番揮師南下,非是真想和漢軍開戰,只是想與之對峙,從而得以向漢廷討要些好處。畢竟西域地域廣袤,與長安又相距甚遠,漢國想要經略西域,如匈奴般拉攏烏孫國纔是上上之策。

近年大漢愈發強盛,匈奴日益式微,烏孫漸漸擺脫了匈奴的完全掌控,便想擺出姿態,向大漢靠攏賣好,出兵與漢軍對峙,無非是爲展示實力,自提身價之舉。

豈料漢人會這般應對,昆莫此舉不會弄巧成拙,徹底惹怒了軍力鼎盛的漢國吧?

烏孫使臣心下惴惴,忙讓侍從候在衙司正門外,獨自入得衙內。

衙司長丞似是料到他會前來,早已讓僕役在正堂備好茶水,倒算是以禮相待的。

“使臣匆匆前來,所爲何事?”

長丞請烏孫使臣入座奉茶,捋着鬍鬚,明知故問道。

烏孫使臣心焦不已,不願虛言應對,徑直問道:“敢問長丞,本使何時可覲見漢國皇帝陛下?”

“使臣竟想覲見陛下?”

長丞故作訝異,挑着眉出言反問道:“你烏孫又非我大漢藩屬之國,使臣何來資格覲見陛下?”

烏孫使臣微是愣怔,不解其意道:“長丞何處此言?”

“我大漢天子何等尊貴,豈會召見化外蠻夷?若非藩屬之臣,無法得見陛下天顏!”

長丞毫不掩飾言語中對烏孫的輕蔑之意,復又道:“便連大行令都不屑見你等蠻夷,由行人令出面迎送,已算是給你烏孫留着幾分顏面了。”

“你……”

烏孫使臣憤而起身,對長丞怒目而視,咬牙道:“長丞如此輕慢我烏孫,到底是何居心?若本使無法向你漢國皇帝呈遞國書,使得兩國日後兵戎相向,你就不怕抄家夷族?”

“國書?”

長丞緩緩起身,行至近前,意味深長的搖頭輕笑道:“你烏孫國覆滅在即,國既將滅,又何來國書之說?”

烏孫使臣再掩不住驚駭,急聲道:“你這是何意?”

“此非本官之意,而是我大漢天子之意。”

長丞再是逼近數步,面上笑意盡斂,肅容道:“陛下仁德,念你烏孫乃化外蠻夷,未有文字,不通文墨,特頒諭旨,着本官向你口述戰書。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你等收拾收拾,便可啓程回返烏孫,向獵驕靡傳此戰書,且看我大漢鐵騎如何誅絕你烏孫全族!”

烏孫使臣聞言,仿似耳邊猝然炸響驚雷,駭得倒退數步,雙腿一軟便是跌坐在地。

大漢竟真要與烏孫開戰,這可如何是好?

“不……我要見皇帝陛下,我烏孫從未心存開戰之意……皇帝陛下妄動刀兵,就不怕匈奴……”

烏孫使臣顫聲道,他思緒已亂,言語更是詞不達意。

“送客!”

長丞鄙夷的瞟了瞟他,向侍立在側的僕役吩咐道。

兩名僕役忙是上前,一左一右架起烏孫使臣的胳膊,將他半擡半拖的帶到衙司正門處,硬生生推出門外。

在外守候的烏孫侍從們忙是接住踉蹌欲跌的使臣,正待對漢人兵卒出言怒斥,卻聞得使臣顫聲道:“快快回去!”

烏孫衆人只得攙扶着他,在諸多鄙夷的目光注視下,匆匆回了宅邸。

大漢出兵征討烏孫之事,不少外邦使者亦早已知曉,畢竟大漢皇帝當日是在朝堂之上頒佈對烏孫國的誅絕令,並未刻意對外隱瞞。

自烏孫使團抵達長安,諸多外邦使者皆是時刻關注其動向,今日烏孫使者在宅邸和衙司連番慘遭羞辱的情形,自然迅速傳遍整個蠻夷邸。

外邦使者們幸災樂禍之餘,亦不免心懷惴惴。

大漢近年愈發強盛,對外邦亦愈加強硬,再不似過往般以籠絡交好爲主,而改爲以軍力震懾,迫使外邦臣服。

譬如西域諸國,大漢皇帝先是頒佈詔令,命其稱臣進貢,不肯奉詔則出兵征討,壓根就不在意諸多外邦如何看待此事。

匈奴昔年最爲鼎盛之時,都未如大漢今日般兇悍蠻橫。

誅絕烏孫全族,這是要造下多少殺孽啊?

華夏不是向來講究以德服人,與外邦四鄰和睦相處麼?

翌日清晨,剛抵達長安不足十二個時辰的烏孫使團便是倉促踏上歸途,只是所有人的兵械皆被收繳殆盡。

漢廷還特意派出千餘騎兵隨行,名爲護送,實爲押解,直至將之驅逐出漢境。

烏孫使臣遣數十遊騎快馬先行,只爲將此等驚天變故早些稟報給烏孫昆莫,漢軍將士卻沒有半分阻攔之意,只是分出些斥候遠遠跟着,保證他們盡數離境即可。

依着劉徹的謀劃,安西將軍秦立和卑禾候瓦素各率領着兩萬中壘和六萬羌騎,足以將烏孫昆莫獵驕靡率領的五萬烏孫騎兵死死拖在車師國。

細柳營和虎賁衛共計五萬騎,且爲大漢最爲精銳的兩支騎營,五月初啓程,眼瞧着便可抵達目的地,足以繞道奇襲烏孫國。

劉徹此時反倒希望獵驕靡早些得到消息,從烏孫境內抽調更多的兵力到車師國,先引蛇出洞,再搗其巢穴。

且看獵驕靡此番是全力回援,還是如昔年般捨棄故土,如喪家之犬般遠遁他鄉。

此番便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將烏孫全族誅絕!

漢軍近年連番對外征戰,多是擄掠精壯奴隸,此次對烏孫卻是決意屠個雞犬不留。

似這類搖擺不定的牆頭草,給再多的好處,反會喂出白眼狼,倒不如殺雞儆猴,震懾西域諸國,乃至呼揭諸部和大宛等匈奴屬國。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