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

南山河谷內菊花遍野,涼風穿谷而過,自是三伏天的避暑聖地。

然劉徹和阿嬌只享受了短短數日休閒愜意的時光,南宮公主便騎馬趕來,匆匆入得莊園,沒顧得上與阿嬌打招呼,徑自尋到劉徹。

南宮公主焦急萬分道:“陛下,快去救救十四弟吧!”

劉徹忙是問道:“十四弟怎的了?”

兩人口中的十四弟即是常山王劉舜,乃是太上皇劉啓最爲年幼的皇子,因其生母王皃姁是劉徹的姨母,故而比皇兄們與劉徹的血脈更近了幾分。

聞得南宮公主的口氣,劉徹亦是心焦,這年月醫療水準低,孩童的免疫力又不如成年人,故歷朝歷代早夭的皇族子弟數不勝數,就怕劉舜也得了甚麼棘手的急症。

南宮公主卻未答話,看了看侍立在側的數名宮人,面露幾分難色。

劉徹自是會意,當即盡數摒退了宮人,復又道:“快說吧。”

南宮公主急聲道:“十四弟在甘泉宮與宮婢白日宣淫,卻被父皇撞見,父皇大爲震怒,怕不是要將十四弟活活打死?”

“……”

劉徹聽罷,反是鬆了口氣,臉上再無半分急切,唯是眼角微有些抽搐。

劉舜這小屁孩,不過虛歲十三,擱在後世都沒到上初中的年紀,就特麼來個白日宣淫,這勇猛的勁頭怕是不下昔年的李當戶了。

劉徹是穿越衆,不覺得大白天行男女牀幃之事有甚麼罪過。

何況劉舜又不似李當戶般早熟,反是個油頭粉面的小白臉,怕是毛都沒長齊,所謂的白日宣淫能有甚麼實質內容,小泥鰍還真能入得桃源洞不成?

“二姊是如何知曉此事的?”

劉徹不緊不慢的斟了盞茶,遞給南宮公主,出言問道。

南宮公主接過茶盞,仰着脖子飲盡,緩了口氣,方纔道:“母后聞知此事,忙是前去勸解父皇,又暗中遣長春詹事魯瑞回長安請陛下去爲十四弟說情,魯瑞見陛下不在宮內,便轉往南山避暑山莊尋本宮,我料想陛下應是與皇后來這河谷避暑了,忙是縱馬而來!”

劉徹頗是訝異道:“男女之事本乃天性,十四弟又年少無知,白日宣淫雖是不妥,但想來父皇頂多讓他吃頓祖宗家法,怎的連母后都這般緊張?”

南宮公主搖頭苦笑道:“若十四弟是在自個宮室和貼身侍女胡來倒是沒甚麼,然而此番是在甘泉宮啊。”

“那宮婢不會是轄屬甘泉宮的吧?”

劉徹徹底懵圈了,心道自家這弟弟還真是色膽包天,甘泉宮的宮婢都敢碰。

從理論而言,宮娥亦是皇帝或太上皇的女人,否則何來佳麗三千的說法?

太上皇劉啓禪位後,便遷往太壽宮居住,除帶走所有妃嬪外,尚有不少內宰和宮婢,故劉徹才需遣永巷令往民間采女入未央宮填補宮婢乃至內宰的缺額。甘泉宮作爲太上皇的避暑行宮,其宮婢亦是太上皇的女人。

父子共妻共妾本就有違倫常,何況是忌諱頗多的天家?

太壽宮和甘泉宮的宮婢連劉徹這皇帝都不敢輕易碰,何況是劉舜這小屁孩,他雖因年幼被養在宮裡,但除了長輩賜下專門服侍他的宮娥,旁的宮婢皆是不能碰的。

怪不得史籍記載着,景帝最爲寵溺幼子劉舜,雖其驕縱怠惰,多有淫亂之事,屢犯法禁,景帝卻皆是寬恕赦免之。

過往劉徹瞧着這條記載,本還頗是好奇,太上皇老爹本應今年正月便要駕崩的,尚且年幼的劉舜能犯甚麼“淫亂之事”。現下看來,怕就是這甚麼白日宣淫,還動了父皇的“預備”女人。

“誒,這叫甚麼破事?”

劉徹曉得父皇偏寵幼子,又有母后和姨母在旁勸着,是不會真將劉舜打死的,但一頓胖揍怕是免不了。

然而劉徹還是決定前往甘泉宮,倒不是爲了幫劉舜說情,反是要藉機好好教訓他。

史籍所敘爲劉舜多有淫亂之事,“多有”二字意味着絕不止一樁。劉舜年歲漸長,此番若是輕縱於他,日後怕是折騰得沒完沒了。

劉徹讓南宮公主留在莊園,陪着阿嬌,獨自領着死士和部分郎衛,前往甘泉宮。

甘泉宮在渭水之北,離南山將近兩百里,劉徹又是晌午啓程,頂着毒辣的日頭,心裡直罵麻麻匹。

好在近年京畿三輔鋪設了四通八達的瀝青大道,縱馬疾馳不到一個時辰,便是到得甘泉宮。

劉徹翻身下馬,只覺腿軟蛋疼,心道怪不得北方遊牧民族多是羅圈腿,矮壯敦實的身材,騎馬趕路對身長腿直的關中漢人而言,真是受罪啊。

因着大腿內側火辣辣的刺痛,他也顧不得甚麼儀態,晃晃悠悠的邁着鴨子步,由內侍引着去尋太上皇。

寢殿後苑的水榭內,太上皇劉啓正躺在竹椅上呷着菊花清茶,見得劉徹到來,沒有半分意外之色,反是謔笑道:“那個不肖子倒是面子大,昨日剛請動太皇太后說情,今日你這皇帝亦是來了。”

劉徹搖頭道:“父皇這倒是想岔了,兒臣雖是爲十四弟而來,卻非是爲他求情的。”

“哦?”

劉啓擡眸瞧他,等着聽他往下說。

“父皇還是先賜座吧,最好再賞兒臣盞茶水。”

劉徹從袖帶掏出錦帕,擦着額頭和頸項的汗水,無奈道:“母后隨口傳喚一句,兒臣就得在大晌午疾馳二百里,這孝子不好當啊!”

劉啓瞧着他那憊懶無賴的痞樣,不由翻了翻白眼,擺手道:“坐吧,茶水自便!”

“謝父皇。”

劉徹口中道謝,卻是毫不客氣的坐在水榭的石凳上,一手拎茶壺,一手執茶盞,自斟自飲,咕咚咕咚的灌了整壺茶水,方纔愜意的打了個嗝。

侍立在側的近侍宦官贛褚嘴角抽搐,強忍着笑意,識相的趨步退出水榭,喚宮娥換過茶水,卻未再入水榭。

劉啓挑眉看着劉徹,出言道:“說說來意吧。”

劉徹把玩着手中茶盞,問道:“父皇打算如何處置十四弟?”

“家醜不宜外揚,事涉天家顏面,不便交由宗正府發落,索性賞他四十廷杖。”

劉啓無奈的搖搖頭,顯是對劉舜這小屁孩亦是頭疼得緊,父母多愛幼子,何況是老來得子。

太上皇對常山王劉舜和泰安公主的偏寵是人盡皆知的,打不捨得打,罵不捨得罵,甚至比昔年對劉徹還要疼愛。

或許也不能這般比,畢竟劉啓將劉徹視爲傳承社稷的兒子,愛之深責之切,反是要求嚴苛,真談不上甚麼寵溺。

禪位後的劉啓見得劉徹坐穩了皇位,對劉舜和泰安再不似對先前的子女般心存猜忌審視,只是純粹從老父親的角度去溺愛,幾乎毫無底限,就如同太皇太后對幼子樑王劉武般,這或許亦算是遺傳吧。

說句難聽的,正因劉舜是個只懂吃喝玩樂的廢材,對劉徹毫無威脅,劉啓纔會這般寵溺他,縱容他。

“四十廷杖……已打完了?”

劉徹聽着都覺頭皮發麻,莫說四十廷杖,四廷杖結結實實打下去,成年男子都得皮開肉綻,劉舜這小屁孩自幼嬌生慣養,十廷杖就可以直接收屍了。

劉啓不容置疑道:“昨日先打了四杖,待養好了傷再接着打,打完爲止。”

劉徹曉得自家老爹此番是動了真怒,金口玉言既出,是絕難改口的。

只是打在兒女身,疼在父母心,這道理劉徹還是曉得的,見得老爹亦隱有不忍之色,怕是心裡除了慍怒,亦有些後悔震怒之時不及細思,便是下令重責。

“父皇,十四弟年歲尚幼,且兒臣適才聽宦官說了詳情,十四弟不過是對那宮婢毛手毛腳,也沒真行甚麼苟且之事,這等責罰還是有些重了。”

劉徹自是把此事往小了說,實情是劉舜在扒宮婢的衣裳時,被劉啓撞了個正着,雖是犯行未遂,但還是確有犯意的。

劉啓微是揚眉,瞟了瞟他,嗤笑道:“適才你可說此番非是來求情的。”

劉徹聳了聳肩:“兒臣確非爲十四弟求情,只是覺着依照律法,犯行未遂者可從輕發落,且十四弟亦可以貲財贖刑。”

劉啓不怒反笑:“你倒是個好兄長,這法子都能想到,以貲財贖刑,他還在乎那點貲財?若開此先例,日後他豈非更無法無天?”

劉舜被封爲常山王,雖未之國,但封國的租賦還是歸他所有的,且他自幼受寵,長輩們從不吝於賞賜,貲財豐厚得緊。即便此番罰他百金,怕頂多肉痛數日,又會故態萌生,甚至更有恃無恐,變本加厲。

劉徹搖頭笑道:“父皇倒是誤解兒臣之意了,十四弟的貲財皆因父皇而得,此番他觸了父皇忌諱,要贖刑之不能動用過往積攢的貲財,得憑他自個去掙。”

劉啓饒有興致道:“依你之意,是讓他自食其力?”

劉徹意有所指道:“兒臣曾在野史看到,秦惠文王嬴駟爲太子時,一度觸犯律法,商鞅因太子不能受墨刑,便以墨刑處罰其師。秦孝公更將嬴駟放逐山野數年,待其知曉民間疾苦,懂得人世艱辛,方纔召其回朝。”

劉啓不禁皺眉,沉聲道:“嬴駟是太子,舜兒是親王!”

劉徹不以爲意道:“十一弟與十二弟亦是親王,兒臣的氣量不至這般狹小,父皇也不應心存顧慮纔是。”

劉啓沉吟片刻,復又問道:“你待如何做?”

劉徹答道:“不妨將此事交辦給八皇兄,讓十四弟出宮,隱去身份給八皇兄做個端茶倒水的小廝,鞍前馬後的伺候着,掙取貲財贖刑。”

“大善!”

劉啓覺着這主意着實不錯,老八劉彭祖圓滑世故,連陰狠暴戾的老七劉端都與他頗爲親近,應可把老十四給收拾服帖了。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