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

漢六十四年正月,過得上元節,關中各地天氣回暖,但因着冰雪漸融的緣故,倒是教人覺着比年節時還要冷上幾分。

待到驚蟄時節,冰雪盡融後,氣候愈發顯出不尋常來。往年此時雖也是春雷滾滾,但不似今年般盡是連綿不斷的悶雷,就似戰馬在噴着響鼻。

白晝時豔陽高照,潮溼悶熱,壓根不像初春,倒似入夏時節。入夜後卻往往颳起大風,帶着絲絲細雨,直至拂曉前皆是寒涼。

若說年前僅是猜測天災將至,到得此時,不少年長的農人已然確定,老天真要下雹子了,且拖得愈久,日後下的雹子就愈多愈大。

若這等天候持續到三月再下雹子,怕不是要比鵝蛋還大,那真是能砸死人的。

好在關中百姓多喜歡在家裡挖地窖,儲藏些糧食或自家釀的糟酒,遇着大的雹災還有地方躲避,保全性命。除非剛下雹子,未及反應便被生生砸死,那也就只能怨自個倒黴了。

劉徹得了官員們的呈報,這纔想起百姓家裡還有地窖,忙是詔令各地官員加派人手,幫百姓們開挖或加固地窖,改善地窖的通氣狀況,同時開挖排水渠,保證地勢低窪處的民居在暴雨和冰雹齊至時,地窖不會被水淹了。

太僕府諸官也是全力動作,將諸多關中馬苑的戰馬盡數移往雍涼新設的馬苑,少府下轄的雍涼建設兵團也盡皆投入遷移戰馬之事,在雍涼之地選定了不少水草豐沛之地,設置畜欄。

待得防災事宜盡數安排下去,劉徹只覺身心俱疲,身體勞累倒是其次,主要是精神長時間高度緊繃,讓他有些撐不住。

早早預知天災雖是好事,但防災的過程就如同在等待審判之人,時刻在憂心頭上懸着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何時會猝然落下,着實磨人得緊。

見得諸事日漸妥當,劉徹的心神稍稍鬆懈,卻是染了風寒,顯是因長期的勞累導致免疫力大幅下降的緣故。

“誒,忘了自個才虛歲十六,放在後世就是個未成年的小屁孩啊。”

劉徹裹着錦被,邊是擤鼻涕邊是苦笑,自嘲他這童工倒也算做得竭心盡力,好在大漢還沒有未成年人保護法。

劉徹有心情拿自個逗悶子,旁人卻沒這心思。

皇帝染病罷朝的消息真是嚇壞了朝臣們,心道莫非那甚麼北地災神已至,要謀害我大漢天子了?

劉徹從掌印太監孫全的轉述中得知羣臣的反應,尤是老宗正劉通急着要入宮探病,他不由搖頭苦笑,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憑空編出個北地災神來,鬧得養病都不得安生了。

翌日,劉徹強打精神在早朝上露了面,看着御座上不斷用錦帕擤鼻涕的皇帝,得知他只是染了風寒,靜養數日便好,朝臣們倒是安心不少。

“好了,見也見過了,衆位愛卿趕緊去繼續佈置救災事宜,國庫的貲財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你等光吃秩俸卻不務正業,像話麼?”

劉徹毫無正形的擺擺手,起身就下了御階,帶着濃重的鼻音道:“退朝,退朝,讓朕好生安心休養數日再說。”

“陛下……”

羣臣見得劉徹真的往內殿走去,忙是紛紛喚道。

“作甚?”

劉徹扭頭瞟了瞟他們,揚眉道:“莫不是要朕去太壽宮請出太上皇,煩勞太上皇臨朝視政數日?”

“陛下只管安心休養,臣等自會將防災諸事辦得妥妥帖帖。”

“是,是,就不需煩勞太上皇了。”

“……”

朝臣們額角冒汗,紛紛露出忠君效死的神情表着決心。

太上皇若曉得他們不讓皇帝安生養病,怕是又要雷霆震怒,痛下狠手了。

“如此最好!”

劉徹懶得跟他們廢話,徑自拂袖而去,回長秋宮補覺去也。

大漢的整套官僚體制還是很嚴密高效的,每歲三伏休朝期長達近月,也沒出過大紕漏,如今罷朝數日,還能出甚麼亂子不成?

豈料他剛回到寢殿,就見得烏泱泱的一大家子人。

太皇太后竇氏,太上皇劉啓,太后王娡,館陶公主,陽信公主,南宮公主,乃至阿嬌,能未經通傳可直入未央宮的人皆是來齊了。

太皇太后見劉徹滿臉訝異,不由顰着眉頭惱道:“愣着作甚?趕緊回榻上躺着去!”

劉徹這才反應過來,忙邊是向衆人見禮,邊是嬉笑道:“孫兒不孝,還煩勞皇祖母親來探病。”

太皇太后瞧着他確無大礙,方纔稍稍鬆了口氣,若非近侍宦官委婉的提了句,她此時還被瞞着,不知劉徹染病之事。

今日來得未央宮,恰好遇到劉啓和王娡等人也前來探病,這才曉得劉徹前日便已深感不適,卻特意不讓人向他們稟報此事,直拖到無法上朝纔再是瞞不住。

“母后,先讓徹兒躺下吧。”

太后王娡身爲劉徹生母,自是母子連心,心疼自家兒子,忙是出言道。

“沒錯,快別磨蹭,好生躺下歇息。”

太皇太后忙是頜首,將劉徹輕輕拽到臥榻旁,讓他躺下。

劉徹啞然無語,他頭戴冠冕,身着朝服袞袍,怎的躺得下去。

他瞧着滿滿一屋子人,不由訕訕笑道:“皇祖母,父皇,母后,我真無大礙,不若你們先移駕回宮,我也好更衣歇息……安心靜養。”

“也對,是得靜養!”

太皇太后又是點頭,徑自對着衆人獨斷道:“你等都隨哀家離去,留下阿嬌伺候就行了。”

太皇太后發了話,又見得劉徹還有精神說笑,衆人也已安心,便隨太皇太后往殿外走,阿嬌雖要留下伺候,但依着身爲小輩的禮數,還是要先將長輩送出寢殿的,自也跟了上去。

太上皇劉啓不發一語,故意落後幾步,待見得太皇太后等人行出殿門,方纔轉身回返,輕聲問劉徹道:“那甚麼北方災神是你編的謊?”

劉徹不由苦笑,果真瞞不住自家這洞悉世事的老爹,只得坦言道:“確是兒臣讓下人傳出的流言,預測出天災將至倒是實情,編出這等謊言也是出於無奈,畢竟兒臣剛登基,若是此時鬧出天災……”

劉啓不待他說完,便是出言打斷道:“此計不錯,但你務必切記,此等怪力亂神之語絕非出自大漢天子之口,僅是民間流言,你並不知曉其出處。”

劉徹忙是頜首:“父皇放心,兒臣醒得輕重。”

劉啓復又囑咐道:“如此便好,你是日神臨塵,阿嬌爲真鳳天女,這兩個名頭倒是不錯,可讓其在民間繼續流傳,就如高祖那赤帝子的名頭般,總是有些用處的。”

劉徹自是應諾:“兒臣亦是如此盤算的,日後旁人提及日神和真鳳天女,兒臣既不承認亦不否認即可。”

“哈哈,好個既不承認亦不否認,果是深肖爲父!”

劉啓撫掌大笑,老懷大慰的拍拍劉徹的肩膀道:“好生靜養,無論是何天災,只需掌控住民心,大漢的天就塌不下來!”

劉徹笑應:“父皇說得是。”

他將劉啓送出了殿門,行回塌邊,正待喚內侍宮婢爲他寬衣,卻聞得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劉徹剛轉過身,還沒來得及擡眼去瞧,便被身材嬌小的阿嬌撞了個滿懷,腳下微是趔趄,好不容易纔站穩了。

“小丫頭,要謀殺親夫啊!”

劉徹滿臉無奈,他已病了兩三天,正是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先前可是一直強撐着的,適才是真的險些被她撞倒。

阿嬌雙手攬着他的腰,將小腦袋埋在他的胸前,沒有出聲。

劉徹雖還不到十五週歲,但因劉啓虎背熊腰,王娡也是身材欣長,優良的遺傳基因外加自幼有計劃的鍛鍊,他估摸着自個的身高已過了一米七。

阿嬌雖比他大了三歲,但身形嬌小,撐死就是一米六,故而劉徹的臉完全被她高高的髮髻蓋住了,本就因風寒而異常敏感的鼻竇癢得不行。

着實無法繼續上演後世狗血韓劇的情節,他稍稍掙脫幾分小蘿莉的熊抱,從袖袋裡抽出錦帕,噗噗的擤着鼻涕。

本是泫然欲泣的阿嬌登時便是破涕爲笑,抱着肚子咯咯的笑個不停。

劉徹出言調戲道:“娘子,快給爲夫寬衣!”

“你這……浪蕩子!”

阿嬌不由俏臉微紅,止了笑聲,連連跺着蓮足。

娘子一詞在漢朝時乃是指未婚的姑娘,而非後世的妻子,娘子與爲夫放在同句話裡,聽在漢人耳中就跟讓後世小姑娘叫人老公似的,忒不正經。

身爲穿越而來的大叔,調教蘿莉多的是手段,劉徹擡手扶額,故作眩暈狀,退後幾步以手撐榻。

“你……快先坐着,我替你寬衣。”

阿嬌見狀,登時便急紅了眼,忙是扶他坐下,動手幫他摘下冠冕,復又忙着替他解開金玉帶和衣襟。

“你這手腳倒是利索。”

劉徹出言打趣道,漢朝的男女服飾還是略有不同的,阿嬌又是從小衣來伸手的嬌慣貴女,倒是瞧不出會懂得伺候人寬衣。

阿嬌紅着臉道:“我……向長樂宮的內宰學了些。”

劉徹滿臉自得道:“爲我才學的?”

阿嬌是個直腸子,鮮少矯揉造作,輕點臻首道:“日後也好伺候你。”

尼瑪!

劉徹登時眉飛色舞,征服喜好騎馬涉獵的女漢子,使其甘願屈身服侍,這種感覺簡直爽到爆!

龍心大悅之餘,自也色心大起。

擡手攬過小蘿莉,往她那張嫩得滴水的俏臉上啃了口,美味可口,香甜得緊!

阿嬌猝然遇襲,不由驚叫失聲,含羞帶怯的掙扎着。

豈料她的掙扎反是將劉徹推倒了,劉徹索性兩腿連夾帶翻,順勢將懷裡的小蘿莉翻到臥榻上,牢牢禁錮在懷裡。

“夫妻就該同命相連,同甘苦,共患難,如今我染了風寒,你怎可獨自安生,且讓我將這病傳給你!”

劉徹極爲無恥的胡言亂語,又是衝小蘿莉的俏臉一通亂啃,爽歪歪!

小蘿莉最是好哄,尤是阿嬌這種憨直的脾性,對放在心上的人真是掏心掏肺的好,想想他的話也有些歪理,便是不再掙扎,任他胡來,佔足了便宜。

不過阿嬌的體魄着實強健,劉徹之後又命醫官弄了不少大漢版的板藍根讓她喝,倒是沒真被傳染上。

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