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嘴炮無雙

眼見被黃巾賊發現了他們的行跡,是勳就覺得小心肝撲通撲通的,驚得差點兒沒從馬背上掉下來。擡頭去瞧太史慈,就見他神色沉穩,毫不動容,反而扯開了嗓子大叫:“黑山大帥於毒遣使……咳咳,派了使者來啦!”

說也奇怪,四方的喧囂聲就此逐漸平息了下去。原來黃巾軍纔剛來到都昌城下,營房還沒紮好呢——嗯,更多的人其實沒有營房、帳篷可用,全是裹條破毯子露宿——忽然間某人瞧見有兩匹馬衝進來,一驚之下就擂了鼓,而鼓聲一起,大家夥兒當是敵軍劫營,當場就亂了套了。剛纔是勳是緊張之下產生了幻聽,四周圍的喧囂聲壓根兒就不是喊殺,而是夜驚,是炸營……

等到太史慈那麼一嗓子——是勳從來沒想到有人能把全部丹田之氣都通過哽嗓咽喉暴噴出來,他距離太史慈兩個馬頭,就感覺耳朵裡“嗡”的一下,差點兒繼假失語以後就變成了真失聰——正膽戰心驚到處亂躥摸兵刃的黃巾軍們很快就都安生了下來:噢,原來不是敵襲啊,是有使者前來……使者來得領着去見大帥啊,不幹咱們的事兒,還是老實回去準備睡覺吧。

所以就這麼一聲大吼,一營皆靜,只是又奔了一百多米,突然有人在前面叫:“黑山的使者在哪裡?隨我去見大帥。”太史慈答應一聲:“就在這裡。”奮起一槊,把準備帶路的那傢伙就橫掃到了馬下。

他要是一槊將來人戳死,說不定又會炸營,但只是把來人掃到馬下,那人躺在地上還哼哼,有看見的就都傻了,心說這是敵人啊,還是事故啊?就這麼一愣神兒的功夫,太史慈和是勳兩騎便已然穿透敵營,來到了城壕外側。

都昌城池雖然不大,但是牆高壕深,防禦嚴密。尤其是在正經城牆外面,沿着城壕還壘了一圈羊馬牆,作爲抵擋敵軍攻城的第一道防線,這時候羊馬牆上點着不少火把,可見有兵駐守。二人才剛靠近城壕,羊馬牆上就“呼啦”一聲豎起七八張弓來,隨即聽到喝問:“何人?止步!”

太史慈報上姓名,說是爲了報答孔融的恩德,故此前來相助。那人冷笑道:“誰知你是不是黃巾賊的奸細。”是勳趕緊催動坐騎,跟太史慈並排而立,大聲叫道:“某乃是五官掾之侄是勳,城上可有認得的麼?”

是儀負責過招兵、練兵,是勳幫忙他計算過錢糧物資,還跟着往軍營裡去轉過幾回,果然他的臉纔在火光下一顯露,就聽見有人叫:“確實是是七公子,我認得的,放他們進來吧。”隨即又有數人響應。

這時候黃巾軍方面也知道不對了,是勳他們身後響起了雜沓的腳步聲和馬蹄聲。太史慈已經握緊了自己的馬槊,打算回頭,是勳滿手心裡全是冷汗。好在對面很快就推出一塊木板來架在城壕上,接他們通過,接着稀稀拉拉幾支羽箭射出去,擋住了追兵。

直到四隻馬蹄全都安然踏過壕溝,是勳才終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轉過頭去略略一望,突然發現追兵當中竟然存在着一個熟悉的身影。這會兒功夫,那人也已經望見了他,當下狠狠地一噘小嘴,朝他揮了揮拳頭。

是勳笑了,招手示意。

很快,二人便被接入城中,到縣衙拜見了孔融。孔融大喜,握着太史慈的手不肯鬆開,連聲說:“子義果是義人也,融沒有看走眼啊!”

是儀父子也聞訊過來,是儀牽着是勳的手連連嘆氣:“宏輔你又何必深入重圍,到都昌來呢?”是勳微微一笑,故做豪邁狀:“君父在此,怎能不來?”完了詢問是儀現下的情況。是儀緊鎖着雙眉告訴他,黃巾賊攜老帶幼有近百萬,其中執械者三十萬,能戰者數萬,他們下午纔剛退到都昌,黃巾賊傍晚時分就追來了。此時城內戰兵不過兩千餘,哪怕拉上百姓助守,也還不到一萬人,實在是危險萬分啊。

太史慈聽了,寬慰他們說:“慈見都昌城小而高,兩千兵足以守備,黃巾賊衆雖多,能蟻附登城的,同時間也不會多於五千,府君、是公勿憂。”

孔融說,他已經派了王修往齊國去,派了王效往東萊去,請求救兵,不知道何時能到。太史慈輕輕搖頭:“焦使君雖有兵馬,卻不敢與賊一戰,哪裡肯發救兵?至於東萊,就慈所知,郡內只有數千老弱,恐怕無力救援。”

孔融連着轉磨,說那怎麼辦怎麼辦。太史慈問他城內糧草物資存量,孔融是一問三不知,還是是儀比較清楚,告訴他還可以維持兩到三個月。

太史慈說:“賊衆百萬,雖得焦使君所資糧草,亦不可能持久,不到兩月必退。請府軍將城內兵馬交給慈來安排布勒,可保萬無一失。”

孔融左右瞧瞧,回答道:“子義長途奔波也勞累了,還是先去歇息吧。我料賊衆明日纔會攻城,且待天明瞭,咱們再商議不遲。”

是勳偷眼瞥着孔融,心說裝什麼裝,你就是不肯把兵權交出來嘛——能識人不能用人,果然這位大名鼎鼎的孔北海,也不過是百無一用的書呆子罷了。

他在穿越之前對孔融的印象就不怎麼好。這傢伙先是被黃巾,後來被袁譚殺得跟狗一樣,整個兒把北海國給丟了,萬分狼狽地逃到許昌去依附曹操。那時候孔融對曹操可是一付忠犬嘴臉,光瞧他寫過的那些拍馬詩就知道了——“瞻望關東可哀,夢想曹公歸來”、“從洛到許巍巍,曹公憂國無私”,其目的,不就是想讓曹操扔他幾塊肉骨頭啃嗎?

可惜曹操是個識人的,知道這傢伙嘴炮無雙,還自視過高——“呂望老匹夫,苟爲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獨能建功祚”——卻沒什麼真本事,曹操向來“唯纔是舉”,換個角度來說,不是才就不肯舉,於是隨便扔個空頭銜把孔融給掛了起來。孔融這下不樂意了,打那以後就見天在曹操面前鬧彆扭,對曹操的施政是怪話不斷,反倒博得個漢室忠臣的清名。這換了誰都受不了啊,所以最終被曹操給“咔嚓”了腦袋。

總而言之,孔融就是光會說沒本事,外加自作死的臭文人典型。

不過來到此世,在接觸過一段時間以後,是勳卻覺得自己過往從書本兒中得來的印象是不是有點兒偏差?確實孔融並非亂世雄才,你要是拿曹操、劉備這類梟雄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別說孔融了,當世有名有姓的絕大多數士人全都過不了關,活下去的全是苟活,死掉了的全是自作。固然孔融沒把北海治理成一方樂土,但他在興辦教育、安撫人心方面,多少還是做過一點兒貢獻的,而當年黃巾帥張繞也不會是因爲孔融的嘴炮就主動撤出北海國去的。

可是到這時候,這評價卻又繞個圈兒回到了原點。孔融書生,不懂打仗很正常,你不能要求個個書生都跟諸葛亮似的,前一天還孤家寡人的在山裡種地呢,後一天就能率領千軍萬馬在博望燒屯(雖然就那也是演義虛構)。但是不懂打仗可以學啊,更主要的是,可以把兵權交給懂打仗的人哪,孔融倒好,自己此前多次推薦太史慈他不肯去三顧茅廬還有情可原,如今太史慈主動送上門來了,他卻還是這番要權不要命的垃圾嘴臉,瞧着可實在讓人不爽不爽啊!

第二天一早,孔融果然種種藉口,也並沒找他們商議軍情。太史慈會合了是勳直上西城,是勳拿眼角的餘光略微一瞥,就見城上守禦的兵卒,大多是原本的北海國兵,至於是儀這半年來新招的那些傢伙,居然一個都沒瞧見——估計早就撒丫子落跑了。

隨即他手扶着城堞朝下望去,只見烏殃殃的滿眼全是人頭,就跟前一世上下班高鋒點兒三環上的車流似的。可有一點,車流都有統一朝向,這些人可面向哪裡的都有,並且或蹲或躺或趴或臥,姿勢也都千奇百怪。一眼掃過去,貌似大多都是些老弱病殘,是黃巾拖帶來的家眷,兵呢?兵在哪兒?

彷彿看出了他心底的疑惑,太史慈拍拍他的肩膀,擡起手來遠遠一指。是勳這才注意到,近百萬的人羣當中,零散排布着不少帳篷,其中一處帳篷最密,正當中立着一面巨大的土黃色旗幟,這時候正陸續有人頭從各處涌過來,在旗幟附近開始站隊。

還是太史慈有經驗啊,能跟一百萬只螞蟻當中立刻就找出那一小撮與衆不同的來。是勳迎着風,把雙眼瞪得老大,一直到眼淚汪汪了,也沒瞧清楚那兒究竟有多少人,大將(或許就是管亥)又在哪裡——要是有望遠鏡就好了,原理倒是簡單,就不知道這時代有沒有足夠清楚的玻璃或者是琉璃……要麼等有錢了,去找水晶代替?

太史慈冷笑一聲:“黃巾賊的動作很慢,估計臨近正午才能組織起第一次進攻,你我可以下城暫歇。”

他的料想一點兒也不差,直至午時初刻,才聽到城外響起震天動地的鼓聲。兩人才剛用完朝食不久,聞聲匆匆登上城頭,就見數千名黃巾軍各執兵刃,刀盾與長矛在前交替掩護,弓箭手在後,在幾面黃旗的引導下,鼓譟着直奔城下而來。

很快,他們就跟守衛羊馬牆的官兵交上了手。戰場上箭矢亂飛,兵刃相撞,不時有淒厲的慘叫聲夾雜在吶喊聲中,短短數息的功夫,雙方便各自倒下了將近百人。是勳雖在城上,卻瞧得雙腿戰慄,要不是扶着城堞,差點兒就要癱軟。他暗中給自己打氣:“別慌,別慌啊,你好幾年前在那什麼邯的城頭,所有人都趴下了就你跟氏勳兩人能站得住,可別年齡倒長回狗身上去了啊,如今反倒不如那些普通當兵的!”

此時守備都昌的官兵,大多是服役數年的老卒,又曾經跟着孔融跟黃巾賊見過幾仗,劇縣城下一敗,那些新招募的地痞流氓全都跑散了,只有他們保護着孔融退到都昌,戰鬥力不能說很強,倒也勉強能在強敵迫近時應付幾個回合。更主要是此刻都昌已然被圍,後退無路,人要是沒有退路了被迫豁出性命,那戰鬥力又能多爆發出好幾個百分點來。

太史慈瞧着是血脈賁張,手中弓箭一舉,招呼是勳:“你我且出城去廝殺幾回,砍幾顆賊囚的腦袋回來罷!”

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3章 吾舅同然第28章 長沙張羨第21章 采采榮木第33章 青囊何在第6章 紙上發明第26章 隆中閒話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9章 擅出奇兵第33章 而魏其死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7章 兔死狗烹第11章 作育英才第4章 低調才傑第15章 新野之宴第8章 囊中羞澀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8章 誅心之論第5章 漢語拼音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2章 天下太平第8章 不共戴天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4章 將相不和第11章 幽州水師第20章 人臣當言第15章 今古之爭第27章 遂鄉認親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5章 毀於一旦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章 西進東歸第9章 察考諸子第19章 朕懼是卿第21章 海上仙山第5章 驅散病患第13章 木秀於林第14章 婚宴驚魂第4章 不肖之子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1章 料事如神第9章 涼州用間第19章 覆蓋攻擊第3章 天命天姓第5章 幽州之戰第7章 善戰無功第9章 亂軍之計第14章 將相不和第16章 會稽顯姓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7章 助守鄄城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2章 壯當封侯第22章 天下太平第5章 大國小鮮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7章 助守鄄城第29章 降漢降曹第5章 不識大體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6章 混世魔王第5章 再見梟雄第13章 族內之爭第31章 不可遽廢第25章 修仁之戰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章 輔政安民第2章 沛國曹氏第7章 魏亦有亡第11章 借胡殺人第34章 疏不間親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心痛之由第33章 城下遇難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9章 卿之無學第4章 原力之理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5章 大盈若衝第3章 吳中之禍第12章 乃可擄去第9章 積毀銷骨第14章 再作馮婦第7章 謀身謀國第9章 煮豆燃萁第4章 豆中有膏第15章 黃鬚封侯第3章 蒼天不仁第6章 一時俱反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章 是儀北上第32章 秦失其鹿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5章 今古之爭第8章 紅臉白臉第14章 三不可立第5章 霹靂高車